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体化编织型血管覆膜支架的压缩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邹秋华 林婧 +2 位作者 关国平 王富军 王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7-30,87,共5页
采用新型编织技术制备了螺旋平行分布和交叉分布的4种不同结构的一体化血管覆膜支架,研究支架不同结构与其平面压缩性能的关系,考察不同压缩测试条件(压缩和回复速率以及压缩停滞时间)对支架的径向压缩强力、应力松弛率和弹性回复率的影... 采用新型编织技术制备了螺旋平行分布和交叉分布的4种不同结构的一体化血管覆膜支架,研究支架不同结构与其平面压缩性能的关系,考察不同压缩测试条件(压缩和回复速率以及压缩停滞时间)对支架的径向压缩强力、应力松弛率和弹性回复率的影响,综合评价其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小节距同向螺旋平行分布血管覆膜支架(A2)具有压缩强力较高、应力松弛率最小、弹性回复率高,故其压缩性能最好;随着压缩停滞时间的延长,大节距同向螺旋平行分布血管覆膜支架(A1)和交叉分布血管覆膜支架(B1和B2)的应力松弛率明显增加,且弹性回复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覆膜支架 压缩性能 应力松弛 弹性回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李方旭 侯建永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605-1608,共4页
目的 探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11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23例,其中45例患者接受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 目的 探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手术中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11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23例,其中45例患者接受左锁骨下动脉植入血管覆膜支架技术(A组),78例患者接受传统支架血管技术(B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停循环时间短于B组,24 h引流量和血浆用量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术后病死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通过对象鼻支架开窗,植入左锁骨下动脉覆膜支架的方法,可以避免左锁骨下动脉位置较深带来的操作困难,简化了手术方案,达到与传统术式相同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左锁骨下动脉 血管覆膜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楝 曹勇 +3 位作者 刘超 余观水 邓元子 程华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 总结主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8月至2014年7月经CT增强扫描确诊为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63例,从股动脉植入主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破口.植入后重复进行血管造影检查... 目的 总结主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8月至2014年7月经CT增强扫描确诊为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63例,从股动脉植入主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破口.植入后重复进行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血管内支架植入全部成功.术后造影60例无内漏,3例轻度内漏,1例出现左上肢缺血.随访CT检查1~3年,未出现脊髓损伤、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大部分胸背痛等症状消失.结论 主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是治疗胸主动脉瘤的有效方法,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血管支架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附7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明 戴备军 李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血管腔内支架 手术治疗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结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2
5
作者 尚春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0期165-166,共2页
目的对血管腔内腹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方法 30例行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在手术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 目的对血管腔内腹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进行总结。方法 30例行血管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腹主动脉瘤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在手术治疗前以及手术治疗后的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进行,同时在手术完成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总出院率为100.00%,治疗、护理效果较为优异。结论针对行血管腔内腹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患者,在其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地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治疗效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 腹主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及弓部的B型夹层及弓部动脉瘤的手术方式探讨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海生 李彬 +6 位作者 刘盛华 张雄 吴丽映 高开柱 谭松涛 王戈 邹增晓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 讨论累及弓部的B型夹层及弓部动脉瘤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总结15例病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32~75(48.17±10.62)岁,发病时间3d至3个月.13例为复杂型Standford B型夹层.2例行Hybrid手术,其中l例累及无名动脉,升主动... 目的 讨论累及弓部的B型夹层及弓部动脉瘤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 总结15例病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32~75(48.17±10.62)岁,发病时间3d至3个月.13例为复杂型Standford B型夹层.2例行Hybrid手术,其中l例累及无名动脉,升主动脉未累及,在体外循环并行下行头臂干及左颈总动脉与三分支血管转移至升主动脉,1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但左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部,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头臂干及左颈总动脉转移至升主动脉;11例行TEVAR+烟囱手术,其中1例累及左颈总动脉,行双烟囱手术治疗.2例主动脉弓部瘤均行Hybrid手术.1例为主动脉多发弓部瘤,瘤体位于无名动脉近心端,升主动脉未受累,在非体外循环并行下行头臂干及左颈总动脉与三分支血管转移至升主动脉;1例瘤体累及左颈总动脉,行右侧腋动脉-左侧颈总动脉转流术.结果 15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42±53)min,1例体外循环时间75 min,术后住院时间(16±5)d.1例“烟囱”术后出现Ⅱ型内漏(9.1%),术后3个月复查CTA提示内漏闭合.术后均无特殊并发症,治愈出院,现均存活.术后1、3、6个月,1、2年行CTA复查,显示夹层假腔内血栓机化,真腔内径扩大,旁路血管通畅,无狭窄或闭塞.结论 TEVAR+烟囱技术及Hybrid技术的综合应用,是处理复杂累及弓部主动脉瘤的方法,并且可以在损伤较小的情况下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但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 HYBRID 主动脉夹层 弓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