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肽Ⅱ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郭丽芬 晏凯利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紧张肽Ⅱ(AngⅡ)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紧张肽Ⅱ(AngⅡ)水平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每次4粒,每日3次。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检测血浆AngⅡ、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并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每搏输出量(SV)。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89.5%(P>0.01);显效率分别为38.1%,28.9%(P<0.01)。两组治疗后患者的AngⅡ、NT-pro BNP、LVEF、LVEDD和SV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有效降低CHF患者AngⅡ水平,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室重构、心功能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苈强心胶囊 心力衰竭 慢性 血管紧张肽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抗足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邹敏书 聂国明 +3 位作者 余健 何威逊 罗莉漫 徐洪涛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8期889-8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肽Ⅱ(AngⅡ)对肾小球足细胞(PC)凋亡的影响,以及AngⅡ1型及2型受体拮抗药对AngⅡ介导的PC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PC细胞。①对照组PC细胞加缓冲液5 mL,实验组PC加入不同浓度AngⅡ,AngⅡ终浓度分别为1×10-8,1×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肽Ⅱ(AngⅡ)对肾小球足细胞(PC)凋亡的影响,以及AngⅡ1型及2型受体拮抗药对AngⅡ介导的PC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PC细胞。①对照组PC细胞加缓冲液5 mL,实验组PC加入不同浓度AngⅡ,AngⅡ终浓度分别为1×10-8,1×10-7,1×10-6mol.L-1,终体积5 mL;②对照组加缓冲液5 mL,实验组PC与1×10-7mol.L-1AngⅡ培养12,24,36 h;③对照组加缓冲液5 mL,实验组PC与1×10-7mol.L-1AngⅡ和氯沙坦(1×10-7mol.L-1)或PD123319(1×10-7mol.L-1)或氯沙坦+PD123319(PD)培养24 h。结果随AngⅡ作用时间的延长及作用浓度的增加,PC凋亡更加明显,上清液TGF-β1含量升高。氯沙坦或PD123319可减轻PC凋亡,使上清液TGF-β1含量明显降低;氯沙坦与PD123319联用可完全阻断PC凋亡,使上清液TGF-β1含量恢复正常。结论AngⅡ通过AT1、AT2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部分通过TGF-β1诱导PC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肽ⅱ 氯沙坦 足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荣凌 张先洲 宋金春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ARB)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分别统计ARB药品用药频率(DDDs)、金额和日平均费用;国产与进口加合资药品各年DDDs和金额及两者比值,比较2002—2004年ARB与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ACEI)的使用情况。结...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ARB)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分别统计ARB药品用药频率(DDDs)、金额和日平均费用;国产与进口加合资药品各年DDDs和金额及两者比值,比较2002—2004年ARB与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ACEI)的使用情况。结果1998—2001年ARB平均日均费用为8.15元,2002—2004年为7.09元,下降13.0%。2002—2004年氯沙坦(科素亚)、氯沙坦/氢氯噻嗪(海捷亚)、缬沙坦(代文)3种药DDDs占总ARB分别为84.8%,76.2%和65.9%。ARB每年销售总金额和DDDs均在增长,但增长速度逐年减弱。日均费用ARB是ACEI的1.9倍。2002,2004年国产ARB药物DDDs仅占11.6%,日均费用是进口合资药的60.0%。结论ARB日均费用较高,影响其临床应用。它作为新型降血压药,发展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 降血压药 用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丹滴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清血管紧张肽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安义 刘莉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495-497,共3页
目的观察双丹滴丸对原发性高血压(EH)瘀血阻络证患者血压及血清血管紧张肽Ⅱ(AngⅡ)表达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选用EH瘀血阻络证患者8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试... 目的观察双丹滴丸对原发性高血压(EH)瘀血阻络证患者血压及血清血管紧张肽Ⅱ(AngⅡ)表达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方法,选用EH瘀血阻络证患者8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试验所用药物及其包装盒编号进行双级设盲并作盲底保存,于试验结束后揭盲。治疗组给予双丹滴丸20粒+空白模拟颗粒1包(5g),tid,po;对照组给予双丹颗粒(阳性对照药)1包(5g)+空白模拟滴丸20粒,tid,po。疗程28d。于治疗前后分别行24h动态血压(ABPM)检查与血清AngⅡ及安全性指标(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测。结果①24h血压均值、日间血压均值、夜间血压均值: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两组组间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治疗前后两组血压节律性均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AngⅡ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治疗前后两组各项安全性指标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双丹滴丸具有较良好的平稳降压作用,且与双丹颗粒作用相当;并能有效降低EH(瘀血阻络证)患者血清AngⅡ水平,且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丹滴丸 高血压 原发性 动态血压 血管紧张肽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丽华 韩奇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1期818-819,共2页
目的 :探讨 3种常用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 (ARB)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济效果。方法 :将 10 1例患者分成 3组 ,即A组用氯沙坦 5 0mg ,B组用缬沙坦 80mg ,C组用伊贝沙坦 15 0mg ,均为每天 1次 ,疗程均为 4周 ,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 目的 :探讨 3种常用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 (ARB)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济效果。方法 :将 10 1例患者分成 3组 ,即A组用氯沙坦 5 0mg ,B组用缬沙坦 80mg ,C组用伊贝沙坦 15 0mg ,均为每天 1次 ,疗程均为 4周 ,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并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和成本 效果分析法进行经济学分析。结果 :A、B、C 3组疗效、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C组单纯药品费用、门诊诊疗总成本以及C E、△C △E均最低。结论 :C组为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 原发性高血压 药物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对血管紧张肽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双 王波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2期1556-1559,共4页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血管紧张肽II(Ang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羟脯氨酸法检测胶原含量,[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胶原合成速率,免疫荧光法观察成纤维细胞形... 目的观察熊果酸对血管紧张肽II(Ang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羟脯氨酸法检测胶原含量,[3H]-脯氨酸掺入法测定胶原合成速率,免疫荧光法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学改变。Western-blot测定还原型辅酶II(NADPH)亚单位p47phox蛋白表达。结果 AngⅡ能够明显上调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含量、胶原合成速率及p47phox表达。经熊果酸处理后,以上指标均明显下调。结论熊果酸能减轻Ang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分泌及合成速率,机制与抑制p47phox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血管紧张肽ⅱ 心肌成纤维细胞 增殖 辅酶 还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坦类非肽类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汪书章 陈汇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3期196-197,共2页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介绍沙坦类非肽类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1)阻滞药的研究进展、结构分类比较、生物学效应及其临床应用进展。作为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RAS)研究的新热点,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以其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服用剂量较小...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合介绍沙坦类非肽类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1)阻滞药的研究进展、结构分类比较、生物学效应及其临床应用进展。作为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RAS)研究的新热点,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以其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服用剂量较小、服用方便、起效快等优点受到广大中老年患者的欢迎,其不良反应与安慰药相当,是一类较有前景的抗高血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坦类药物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阻滞药 抗高血压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蓝神林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期53-55,共3页
综述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的药理作用 ,系统地论述其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应用进展。
关键词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血管紧张肽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及c-jun mRNA表达的作用
9
作者 曾艳 夏敬胜 冯俊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6期630-631,共2页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血管紧张肽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并研究其对心肌细胞c-ju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胰酶消化,差数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干预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血管紧张肽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并研究其对心肌细胞c-ju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胰酶消化,差数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①对照组:不加任何干预因素;②10-6mol.L-1AngⅡ+10-5mol.L-1氯沙坦组:用AngⅡ刺激心肌细胞肥大,氯沙坦进行干预;氯沙坦进行干预30min后,加入AngⅡ刺激心肌细胞;③10-5mol.L-1氯沙坦组;④10-6mol.L-1AngⅡ组。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测定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作为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细胞c-jun mRNA的表达。结果AngⅡ作用24h后,AngⅡ组心肌细胞直径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氯沙坦抑制AngⅡ介导的心肌细胞直径增大,与AngⅡ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ngⅡ作用24h后,心肌细胞合成速率AngⅡ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氯沙坦对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没有影响,但能抑制AngⅡ刺激的心肌蛋白质合成速率的增加(P<0.01)。在培养液中加入AngⅡ作用30min后,心肌细胞c-jun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预先加入氯沙坦作用30min,可阻断AngⅡ的作用(P<0.01)。结论氯沙坦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氯沙坦抑制了心肌细胞c-jun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血管紧张肽ⅱ 心肌细胞肥大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Candesartan Cilexetil的质谱研究
10
作者 雷厉军 沈敬山 +1 位作者 郭志云 嵇汝运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1-15,共5页
本文报告了CandesartanCilexetil的EI谱和ESI谱 。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质谱 CandesartanCilexetil EI-MS HREI-MS 特征碎片离子 裂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OH)2D3负向调节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管紧张肽活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敏书 聂国明 +3 位作者 余健 何威逊 罗莉漫 徐洪涛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530-533,共4页
目的研究1,25-(OH)2D3对糖尿病(DM)模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肽-醛甾酮系统(RAAS)活性的影响及对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血管紧张肽Ⅱ(AngⅡ)灌注组(C组)、AngⅡ+1,25-(OH)2D3灌注... 目的研究1,25-(OH)2D3对糖尿病(DM)模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肽-醛甾酮系统(RAAS)活性的影响及对肾小球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血管紧张肽Ⅱ(AngⅡ)灌注组(C组)、AngⅡ+1,25-(OH)2D3灌注组(D组)。B、C、D组均腹腔注射链脲菌素(STZ)制作DM大鼠模型。C组皮下埋置渗透性微量泵,给予AngⅡ400ng·kg-1·min-1;D组经两条渗透性微量泵通路分别给予AngⅡ(400ng·kg-1·min-1)+1,25-(OH)2D3(450ng·kg-1·min-1)。两组均连用10周。检测大鼠血糖(BG)、收缩压(SBP)、24h尿蛋白定量(TP)和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肽Ⅱ(AngⅡ)和醛甾酮(Ald)水平。检测尿沉渣足细胞特异性标志蛋白podocalyxin以检测尿液足细胞(UPC)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肾小球上皮细胞蛋白-1(GLEPP1)的分布。结果B组BG、SBP、UPC、TP、PRA、AngⅡ、Ald均较A组明显升高。C组SBP、UPC、TP、PRA、AngⅡ、Ald较B组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D组SBP、UPC、TP、AngⅡ、Ald较C组明显降低,D组AngⅡ较B组明显降低。病理组织肾小球荧光染色示A组GLEPP1正常分布,C组呈明显缺失,B和D组亦缺失。UPC与TP、AngⅡ呈正相关(rs=0.51,0.35,P<0.01,P<0.05)。结论1,25-(OH)2D3可能是RAAS的负向调节因子,通过下调RAAS活性,防止足细胞脱落排泄介导其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糖尿病 足细胞 血管紧张肽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肾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肥厚与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良主 化长林 +1 位作者 魏劲波 王帮华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2期1406-1408,共3页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肥厚及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RAS)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假手术对照组、高血压对照组、牛磺酸治疗组。采用两肾一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牛磺酸治...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肥厚及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RAS)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假手术对照组、高血压对照组、牛磺酸治疗组。采用两肾一夹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牛磺酸治疗组于术后第5周开始,灌胃给予牛磺酸50 mg.kg-1.d-1。采用标准尾套法间接检测清醒大鼠血压。给药8周后处死大鼠,分离其胸主动脉以用于检测胸主动脉的血管紧张肽Ⅱ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活性(分光光度计法检测)和胸主动脉中膜厚度及中膜截面积。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相比,高血压对照组大鼠血压明显升高,胸主动脉的血管紧张肽Ⅱ含量增加,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活性增高,主动脉中膜厚度及中膜截面积明显增大。应用牛磺酸治疗后则明显抑制大鼠血压的升高,降低胸主动脉的血管紧张肽Ⅱ含量和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活性,并缩小主动脉中膜厚度及中膜截面积。结论长疗程牛磺酸治疗可抑制肾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肥厚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主动脉组织局部血管紧张肽Ⅱ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高血压 主动脉 血管肥厚 血管紧张肽ⅱ 血管紧张转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和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联用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仁立 涂玲 +1 位作者 姚济华 周洪莲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观察螺内酯和血管紧张肽Ⅱ转化酶抑制药 (ACEI)长期联用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例患者治疗前先使用地高辛和排钾利尿药 ,入选后加用螺内酯和ACEI。螺内酯使用剂量 2 0~ 60mg ,均早晨 1次顿服。ACEI使用 :依那普利 ... 目的 :观察螺内酯和血管紧张肽Ⅱ转化酶抑制药 (ACEI)长期联用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例患者治疗前先使用地高辛和排钾利尿药 ,入选后加用螺内酯和ACEI。螺内酯使用剂量 2 0~ 60mg ,均早晨 1次顿服。ACEI使用 :依那普利 2例 ,福辛普利 3例 ,培哚普利 7例 ,随访 2~ 6a。结果 :心功能 3级 3例均恢复为 2级 ,心功能 4级 5例改善至 3级 ,1例恢复至 2级 ,3例心功能达到 1级。X线胸片显示 4例心胸比率减小。随访检测血清钾 4.0 3~5 .0 1mmol·L 1 ,平均 (4 .60± 0 .3 2 )mmol·L 1 。螺内酯治疗剂量 60mg·d 1 ,2例多次发生腹泻 ,剂量减少后腹泻即停止 ,1例男患者出现乳房增大。结论 :螺内酯和ACEI长期联用治疗心力衰竭是有效的 ,只要用药恰当仍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血管紧张肽ⅱ转换酶抑制药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肽及醛甾酮的影响
14
作者 俞春松 杨应军 +1 位作者 杨佐南 许震梅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9期800-801,共2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血浆血管紧张肽Ⅱ(ATⅡ)和醛甾酮(ALD)的影响.方法将65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32例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1;依那普利组33例口服依那普利,10 mg&...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血浆血管紧张肽Ⅱ(ATⅡ)和醛甾酮(ALD)的影响.方法将65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32例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1;依那普利组33例口服依那普利,10 mg·d-1,于每天早晨7∶00~8∶00服药.治疗4周后如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 kPa)或降压幅度≤10%者加服氢氯噻嗪,12.5~25 mg·d-1.治疗期间,禁用其他一切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疗程12周.记录血压和不良反应,监测治疗前、治疗4及12周时血浆ATⅡ、ALD.结果与治疗开始前比较,厄贝沙坦组治疗4和12周后ATⅡ明显升高(P<0.01),依那普利组ATⅡ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4周后ALD均明显降低(P<0.01),12周后ALD较4周时明显增高(P<0.05).两组降压效果相似,厄贝沙坦组药物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厄贝沙坦和依那普利降压效果相似,厄贝沙坦可使血浆ATⅡ水平升高,依那普利可使ATⅡ水平下降.两种药物均可能不能完全抑制ALD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依那普利 血管紧张肽ⅱ 醛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岩 马淑梅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461-463,共3页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面的作用,探讨在血压降至正常并平稳后继续降压治疗是否对于动脉弹性仍然存在持续的改善作用。方法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mg.d-1,在服药前和服药1,6个月后应用科林波形分析...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在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面的作用,探讨在血压降至正常并平稳后继续降压治疗是否对于动脉弹性仍然存在持续的改善作用。方法8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替米沙坦80mg.d-1,在服药前和服药1,6个月后应用科林波形分析仪PWV/ABI型仪器测量患者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76例患者完成研究。患者降压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心率则未见明显变化(P>0.05)。降压治疗1及6个月后baPWV测量值均较降压治疗前测量值降低(P<0.01)。降压治疗6个月后baPWV变化值与降压治疗1个月比较有进一步的下降(P<0.01)。结论应用替米沙坦降压具有改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作用。血压降至正常并平稳后继续应用替米沙坦降压治疗对于动脉弹性仍然存在持续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脉搏波传导速度 动脉弹性 高血压 原发性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的构建及缬沙坦对其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美华 涂玲 +2 位作者 徐西振 赵刚 吴蕊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7期739-742,共4页
目的构建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并探讨缬沙坦对其的作用。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取第3或4代CFs加入10-6μmol·L-1血管紧张肽Ⅱ(angiotensinII,AngⅡ)构建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0.01,0.10,1.00... 目的构建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并探讨缬沙坦对其的作用。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取第3或4代CFs加入10-6μmol·L-1血管紧张肽Ⅱ(angiotensinII,AngⅡ)构建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0.01,0.10,1.00,10.00,100.00μmol·L-1缬沙坦干预模型4,6,8,12,24h后光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及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法定量分析细胞活力,电镜技术观察亚细胞结构。结果CFs在种植3h后开始贴壁生长。加入AngⅡ后,光镜下可见细胞增生活跃。加入不同浓度的缬沙坦24h内,部分细胞呈凋亡的形态学改变。MTT提示缬沙坦浓度为10.00μmol·L-1作用8h后,CFs的生长抑制率最高。AO/EB染色表明上述条件下CFs死亡率最高,死亡方式主要为凋亡。电镜亦显示死亡细胞主要呈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体外构建心肌纤维化细胞模型完全可行。缬沙坦有效抑制模型中CFs增殖可能通过诱导其凋亡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心肌纤维化 血管紧张肽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降压药阿奇沙坦酯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君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4-646,共3页
阿奇沙坦酯是一种新型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该药可选择性抑制血管紧张肽Ⅱ与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1亚型结合,减弱血管紧张肽Ⅱ升压作用,从而降低血压。该药适用于>18岁高血压患者,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降压药合并使用。该药最常... 阿奇沙坦酯是一种新型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该药可选择性抑制血管紧张肽Ⅱ与血管紧张肽Ⅱ受体AT1亚型结合,减弱血管紧张肽Ⅱ升压作用,从而降低血压。该药适用于>18岁高血压患者,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降压药合并使用。该药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眩晕、血脂异常及腹泻,血清肌酐升高也常见,但较轻微且短暂。进食对该药生物利用度无影响,老年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及轻中度肝损害患者不需调整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沙坦酯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防治儿童紫绀型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损伤作用比较
18
作者 卢光奎 余奇劲 +2 位作者 周青山 陈志娥 蔡忠香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8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对儿童紫绀型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时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NYHA心功能I-Ⅱ级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紫绀型心脏病儿童患者36例,随机等分为两组: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EF组)和咪达唑仑复合小剂量芬太尼...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对儿童紫绀型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时心肌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NYHA心功能I-Ⅱ级行心内直视手术的紫绀型心脏病儿童患者36例,随机等分为两组: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EF组)和咪达唑仑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组(MF组)。观察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脉搏血氧饱和度和体温变化,记录术后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检测开放静脉通路时(t0)、麻醉诱导后10min(t1)、主动脉阻断后20min(t2)、主动脉开放后20min(t3)、主动脉开放后2h(t4)和术后24h(t5)静脉血浆中Ang-Ⅱ(AngⅡ)的含量;检测t2和t3时心肌组织中AngⅡ含量,并观察心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检测t0、t4、t5的静脉血浆中肌钙蛋白I(cTnI)含量。结果EF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较MF组患者短(P<0.05);两组患者t3时点心肌中Ang-Ⅱ含量均高于t2时点水平,而且EF组t3时点心肌中Ang-Ⅱ含量高于MF组(P<0.05);两组患者t4时点cTnI的水平均高于t0和t5时点(均P<0.01),t5时点cTnI的水平高于t0时点(P<0.01);两组患者心肌HO-1灰度值t2时点均高于t3时点(均P<0.01),EF组t2、t3时点HO-1灰度值均低于MF组同时点值(均P<0.05)。结论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对儿童紫绀型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时心肌均有保护作用,咪达唑仑抑制心肌AngⅡ表达的作用比依托咪酯强,而依托咪酯刺激心肌HO-1表达的作用优于咪达唑仑,且依托咪酯更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咪达唑仑 血管紧张肽ⅱ 血红素加氧酶-1 肌钙蛋白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坎地沙坦对泡沫细胞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19
作者 庄世虹 龚和禾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89-992,共4页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CAN)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源性泡沫细胞及对三磷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表达水平的作用。方法 THP-1源性细胞加入160 nmol.L-1佛波酯,在RPMI-1640液中孵育48 h,将其诱导分化为... 目的观察坎地沙坦(CAN)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源性泡沫细胞及对三磷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ABCA1)表达水平的作用。方法 THP-1源性细胞加入160 nmol.L-1佛波酯,在RPMI-1640液中孵育48 h,将其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加入50 mg.L-1ox-LDL培养液孵育48 h;血管紧张肽Ⅱ(AngⅡ)组加入1×10-6mol.L-1AngⅡ后再加入50 mg.L-1ox-LDL培养液孵育48 h;CAN组加入1×10-6mol.L-1CAN后再加入1×10-6mol.L-1AngⅡ孵育,然后以50 mg.L-1ox-LDL处理48 h。分别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变化,酶化学法测定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BCA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AngⅡ作用后,细胞内脂滴明显增多,细胞内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及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明显升高,ABCA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CAN能减少泡沫细胞内脂滴形成,导致细胞内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及胆固醇酯/总胆固醇比值明显降低,一定程度上调泡沫细胞转运蛋白ABCA1表达(P<0.05),促进细胞内胆固醇酯流出。结论 AngⅡ减少泡沫细胞中ABCA1的表达,CAN可通过阻断AngⅡ1型受体促进ABCA1的表达及胆固醇酯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地沙坦 血管紧张肽ⅱ 三磷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 胆固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43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蒋义生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8期1036-1038,共3页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强心、利尿及对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应用替米沙坦片40...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给予强心、利尿及对症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应用替米沙坦片40~80mg,qd;对照组应用依那普利片5~10mg,bid;疗程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8周两组血压、左室舒张末内径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在左室射血分数、LVPWT、心排血量、心脏排血指数等心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耐受性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依那普利 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高血压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