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效果 |
黄文艳
孙明
周宏研
裴志芳
杨天伦
|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
2
|
α-Adducin基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
窦相峰
孙凯
黄晓红
刘晓宁
鞠振宇
张红叶
|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
3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的关联性分析 |
李才明
张成
卢锡林
冯慧宇
曾缨
张鸿炼
邱淑莲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
4
|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人群肾病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
彭少华
陈婷
李彩蓉
陈勇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6
|
|
|
5
|
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ACE、PAI-1活性的相关性 |
张玉玲
周淑娴
赵晓燕
雷娟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6
|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
傅瑜
王荫华
谢汝萍
陈大方
张燕
樊东升
徐希平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
2004 |
2
|
|
|
7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PAI-1活性的相关性 |
张玉玲
阎继锋
张舒林
黄振文
刘瑞云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8
|
塔克拉玛干“沙漠人”热习服生理特性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和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区C-344T多态性的相关性 |
曹海涛
邱长春
程祖亨
丁志坚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9
|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 |
朱颖
孙永玉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
2005 |
2
|
|
|
10
|
血管紧张素1-7对培养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表达的影响 |
王江
宋熔
聂凌
田颖
谭红梅
李楠
祝善俊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11
|
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肾保护作用及其对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
周安宇
余凌
李惊子
张峻峰
王海燕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
12
|
冠心病行为特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关联的研究 |
王择青
王士雯
车宏生
张瑶
|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9
|
|
|
13
|
运动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或缺失多态性研究 |
孙小敏
甄文娟
王煜
周薇
解勇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
14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醛固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研究 |
龚洪涛
马先林
杜凤和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8
|
|
|
15
|
紫娟茶提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α-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体外抑制作用 |
赵瑜
周家春
张靖伟
张宛昕
赵黎明
蒋丽华
|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0
|
|
|
16
|
山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杨维维
许媛媛
荣超
权素玉
张源淑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
17
|
飞行员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或缺失多态性研究 |
蔡庆
刘红巾
朱美财
姜树强
王荫静
占志
姜建东
|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
18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
梁茜
董吁钢
杨希立
杨光
崔金环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
19
|
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易感性及病情发展的相关研究 |
薛耀明
周琳
关美萍
张小英
罗仁
成玉斌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0
|
|
|
20
|
儿童紫癜性肾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 |
樊忠民
刘光陵
夏正坤
高远赋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
2007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