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对心梗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叶 安健 +2 位作者 郭彦青 暴清波 李晓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2期1681-1685,1690,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ARNI)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梗组、缬沙坦组、ARNI组,每...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ARNI)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梗组、缬沙坦组、ARNI组,每组15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心梗模型。缬沙坦组、ARNI组分别给予缬沙坦(34 mg·kg-1·d-1)及ARNI(68 mg·kg-1·d-1)治疗6周,对照组及心梗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行心脏彩超测量各组大鼠的LVIDd、LVIDs及EF值。6周后将大鼠处死,进行心脏称重并做心肌组织Masson染色,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梗组、缬沙坦组、ARNI组LVIDs明显增加,EF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与心梗组比较,ARNI组LVIDd、LVIDs明显下降,EF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梗组、缬沙坦组及ARNI组左室重量、右室重量、心房重量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梗组比较,缬沙坦组及ARNI组左室重量、右室重量、心房重量及CVF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ARNI组左室重量及CVF进一步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NI有逆转心梗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可以减小左室容积,提高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及纤维化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紧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
作者 邱爽 杨波 +2 位作者 平海芹 王慧 周三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1-1133,共3页
心力衰竭(心衰)的传统治疗致力于神经体液系统过度激活,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心衰的病理生理中扮演基础作用,然而基于传统的心衰治疗方案,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仍很高,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差,新近出现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 心力衰竭(心衰)的传统治疗致力于神经体液系统过度激活,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心衰的病理生理中扮演基础作用,然而基于传统的心衰治疗方案,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仍很高,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差,新近出现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LCZ696)为心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既阻断RAAS又增加利尿钠肽,脑啡肽酶抑制剂抑制脑啡肽酶降解钠尿肽,增加钠尿肽从而发挥促进血管舒张和尿钠排泄,抑制病理性生长,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和增加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作用。具有双重抑制作用的LCZ696开创了新的心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 心力衰竭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3
3
作者 李小荣 郑旭辉 李新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198,共4页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是最新研发出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多项临床研究显示ARNI可以改善症状、改善预后,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最新欧美心力衰竭指南也均推荐其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 EF)的治疗。本文就ARNI在心力...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是最新研发出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多项临床研究显示ARNI可以改善症状、改善预后,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最新欧美心力衰竭指南也均推荐其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 EF)的治疗。本文就ARNI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历程及展望做一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 沙库巴曲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效果 被引量:6
4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与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包括ACEI)相比,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可改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预后,但ARNI的长期疗效及其对不同亚组人群的效果尚未明确。加利福尼亚大学的Srivastava等教授分析了PARADIGM.H... 与心力衰竭的标准治疗(包括ACEI)相比,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可改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预后,但ARNI的长期疗效及其对不同亚组人群的效果尚未明确。加利福尼亚大学的Srivastava等教授分析了PARADIGM.HF试验中所有人群和亚组人群的不同终点事件的5年需治疗人数(N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啡肽酶抑制 血管紧张受体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标准治疗 需治疗人数 长期疗效 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最新证据 被引量:21
5
作者 高曼 白文楼 +1 位作者 成思瑶 齐晓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967-2971,共5页
心力衰竭作为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发病率约占所有心力衰竭的50%,但其临床诊断率低,合并症多,住院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在降... 心力衰竭作为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发病率约占所有心力衰竭的50%,但其临床诊断率低,合并症多,住院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在降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方面效果显著,已被作为指南的Ⅰ类推荐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在HFpEF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就ARNI在HFp EF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最新证据进行综述,阐述了ARNI在HFpEF患者中改善心、肾功能和逆转心室重构方面的优势,以期为HFpEF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LCZ696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
6
作者 蒯铮 张潇伊 邹云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42-445,共4页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ARNI)是一种新型的组合药物,是血管紧张素受体和脑啡肽酶的双重抑制剂。2021年6月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了ARNI类药物的高血压适应症,本文就其在老年高血压中的...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ARNI)是一种新型的组合药物,是血管紧张素受体和脑啡肽酶的双重抑制剂。2021年6月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了ARNI类药物的高血压适应症,本文就其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 沙库巴曲缬沙坦 老年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肾保护作用及其对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安宇 余凌 +2 位作者 李惊子 张峻峰 王海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43-846,共4页
目的 :比较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T1RA)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的肾脏保护作用 ,观察这两类药物对肾脏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 :肾病综合征模型由反复给SD大鼠腹腔注射嘌呤霉素诱导而成。2 8只大鼠随机分为 4... 目的 :比较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T1RA)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的肾脏保护作用 ,观察这两类药物对肾脏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影响。方法 :肾病综合征模型由反复给SD大鼠腹腔注射嘌呤霉素诱导而成。2 8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肾病对照组、AT1RA治疗组和ACEI治疗组。 12周后收集血、尿和肾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两治疗组尿蛋白明显少于肾病对照组 ,且到实验期末 ,肾功能仍在正常范围 ,肾小球和肾间质损伤指数也低于肾病对照组 ,但两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肾病对照组的肾组织ACE活性、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在ACEI和AT1RA治疗组 ,肾组织ACE活性和ANGⅡ浓度显著低于肾病对照组 (P <0 0 1)。结论 :AT1RA和A CEI在肾病综合征进行性肾损伤中 ,具有相似的肾脏保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系统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肾脏保护作用 受体拮抗剂 肾病综合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城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院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应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8
作者 高建步 李玉东 +2 位作者 杨守忠 李慧 张松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了解中西部城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1家协作医院符合中国AMI治疗指南Ⅰ类推荐标准的患者1886例,其中2001年218例、2006年531例和2011... 目的了解中西部城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31家协作医院符合中国AMI治疗指南Ⅰ类推荐标准的患者1886例,其中2001年218例、2006年531例和2011年1137例,将服用ACEI/ARB患者为研究组1348例,未服用ACEI/ARB者为对照组538例。分析ACEI/ARB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2组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1年、2006年和2011年患者ACEI/ARB使用率分别为74.3%、75.0%和69.3%(P=0.036)。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入院时收缩压≥140mm Hg(1mm Hg=0.133kPa)、未测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患者更倾向使用ACEI/ARB,而女性、非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未测量LVEF、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较少使用ACEI/ARB。结论中西部城市老年AMI患者约1/3住院期间未接受ACEI/ARB治疗,且10年间无明显改善,该类药物的应用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血管紧张Ⅱ1型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志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7-448,共2页
目前我国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病率0.9%,约400万患者,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与高血压的分布一致;心衰发病原因,冠心病45.6%、风湿性心脏病18.6%、高血压12.9%;导致死亡的原因,泵衰竭59%、心律失常13%、... 目前我国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病率0.9%,约400万患者,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与高血压的分布一致;心衰发病原因,冠心病45.6%、风湿性心脏病18.6%、高血压12.9%;导致死亡的原因,泵衰竭59%、心律失常13%、猝死13%。在过去40年里,心衰引起的死亡数上升6倍,因此,慢性心衰的规范化药物治疗,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肾上腺能Β受体拮抗剂 心力衰竭 心室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变化及药物干预效应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志峰 王军 +3 位作者 郑永奇 余研 秦逸辉 李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7-177,共1页
心力衰竭过程中,神经-激素系统的过度激活是造成心力衰竭进一步发展和其他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可以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够降低血浆纤溶... 心力衰竭过程中,神经-激素系统的过度激活是造成心力衰竭进一步发展和其他功能改变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可以使血液呈高凝状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能够降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水平。本研究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浆RAS和纤溶活性的变化及ARB的干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系统 心力衰竭患者 干预效应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老年 过度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药物在抗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林 黄体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76-481,共6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系统 抗高血压治疗 受体阻断 血管紧张转换酶 血管紧张 靶器官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抑制药的合理应用
12
作者 韩泗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12期783-784,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醛固酮抑制 受体 合理用 RA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血清瘦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立忠 李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417-341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缬沙坦对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血清瘦素(Leptin)、一氧化氮(NO)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高血压并LVH患者(观察组),随机分为两组(缬沙坦组、贝那普利组),两组分...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缬沙坦对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血清瘦素(Leptin)、一氧化氮(NO)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高血压并LVH患者(观察组),随机分为两组(缬沙坦组、贝那普利组),两组分别给予24周的缬沙坦、贝那普利干预;选取58例高血压无LVH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Leptin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浓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Leptin水平较对照组高,NO浓度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并LVH患者的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Leptin呈正相关,LVMI与NO呈负相关(r分别为0.276和-0.268,P均<0.05)。缬沙坦组、贝那普利组患者治疗前血清Leptin、NO及LV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4周治疗后贝那普利组较缬沙坦组血清NO浓度升高及LVMI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ptin、NO分别是促进和抑制LVH的重要物质;贝那普利在逆转LVH方面优于缬沙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高血压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血管紧张受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杨福燕 邵凤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7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CEI组、ARB组及联合治疗组,ACEI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ARB组患者给予氯沙坦治疗,联合治...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RB)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将7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CEI组、ARB组及联合治疗组,ACEI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治疗,ARB组患者给予氯沙坦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3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K+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UAER、GFR和血K+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SBP、UAER与ACEI组、ARB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EI和ARB联合治疗可以双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有更强的降低UAER和收缩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系统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血管紧张受体Ⅱ拮抗剂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丽娟 母义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68-1371,共4页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细胞凋亡广泛存在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病理变化中。Ang-Ⅱ诱导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复杂,包括受体(AT1R和AT2R)水平、Fas/FasL信号通路、p53基因、Bcl-2基因家族、Caspase家族和Ang-(1-7)等...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细胞凋亡广泛存在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病理变化中。Ang-Ⅱ诱导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复杂,包括受体(AT1R和AT2R)水平、Fas/FasL信号通路、p53基因、Bcl-2基因家族、Caspase家族和Ang-(1-7)等调控。在凋亡诱导过程中,线粒体损伤、氧化损伤机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Ang-Ⅱ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细胞凋亡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在糖尿病及其血管合并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丽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608-609,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醛固酮系统 糖尿病(DM)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 血管合并症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抗高血压 血管事件 调节血脂异常 血管异常 控制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展望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凯明 胡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2-563,共2页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防治AS已成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目前认为AS是缓慢而复杂的炎性疾病,Ross教授在损伤反应学说基础上,明确提出“AS是一种炎性疾病”。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炎症有... 动脉粥样硬化(AS)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防治AS已成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目前认为AS是缓慢而复杂的炎性疾病,Ross教授在损伤反应学说基础上,明确提出“AS是一种炎性疾病”。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与炎症有着密切的关系。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可诱导多种炎性因子表达,而这些炎性因子又反过来诱导甚至加强AngⅡ的致炎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紧张系统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血管紧张Ⅱ1型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对高血压心功能及心脏结构的影响
18
作者 姜文锡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53-256,共4页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脏 受体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钙通道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型降压药的使用与痴呆风险的关系
19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02-1102,共1页
背景:本研究是基于preDINA试验的事后分析,以评估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型降压药(噻嗪类、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1受体阻滞剂)是否比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型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具... 背景:本研究是基于preDINA试验的事后分析,以评估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型降压药(噻嗪类、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1受体阻滞剂)是否比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型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更低的痴呆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噻嗪类 血管紧张 抑制 Β受体阻滞剂 降压 痴呆 事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抑制蛋白在AT_1受体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凯 徐添颖 +1 位作者 管云枫 缪朝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1-465,共5页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活性物质,广泛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AngⅡ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诱导激活复杂的胞内信号通路,是其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基础。β-抑制蛋白(β-arrestins)是一类负反馈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重要活性物质,广泛参与心血管活动的调节。AngⅡ通过与其受体结合,诱导激活复杂的胞内信号通路,是其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基础。β-抑制蛋白(β-arrestins)是一类负反馈调节G蛋白偶联受体的多功能蛋白,广泛存在心血管系统,是近期的研究热点。该文主要综述β-抑制蛋白在AngⅡ诱导的AngⅡ一型受体(AT1受体)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抑制蛋白 血管紧张 AT1受体 信号通路 脱敏 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