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及地位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宁玲 喜杨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5年第4期250-253,共4页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病终末发展的一种结局,由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各个阶段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受到很大影响,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的生存...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心脏病终末发展的一种结局,由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及病死率.各个阶段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受到很大影响,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缩短.因此,对心力衰竭的防治已成为近年来临床心脏病学家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心力衰竭 心脏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药理学 被引量:2
2
作者 钱方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临床药理学 降压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糖尿病
3
作者 张益民 李幼姬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4年第10期562-562,共1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糖尿病患者 治疗 血管紧张Ⅱ1型受体 终末期肾脏病 血管 ARB 高血压 死亡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在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蛋白尿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小飞 余学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5期69-70,共2页
目的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在治疗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2012年接受CKD治疗的患者100例,... 目的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sio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在治疗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中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09年~2012年接受CKD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三组,甲组应用ACEI类药物进行治疗;乙组应用ARB类药物进行治疗;丙组应用ACEI类和ARB联合治疗。三组除药物外,其他治疗及护理措施保持一致,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24 h尿蛋白、血肌酐值(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内生肌酐清除率(endogenous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以及血清胱抑素C(CysC)以及血钾含量,比较三组患者CKD的改善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Scr、BUN、Ccr、CysC水平治疗后3个月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个月三组间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EI和ARB在治疗CKD患者蛋白尿上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两者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慢性肾脏疾病 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钱方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73-176,共4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 肾疾病 复合终点 受体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利或弊?——关于ONTARGET研究的思考
6
作者 李拥军 李勇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913-915,共3页
关键词 血管疾病 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药 受体 血管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受体配体亲和技术筛选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7
作者 康健斌 张语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859-863,共5页
目的筛选中药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方法以ACE2和DPP-4作为靶蛋白,利用受体配体亲和超滤和液质联用技术,对黄芩中与ACE2和DPP-4亲和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和分析,以筛选具有同时抑制ACE2和DPP-4的化合... 目的筛选中药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方法以ACE2和DPP-4作为靶蛋白,利用受体配体亲和超滤和液质联用技术,对黄芩中与ACE2和DPP-4亲和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和分析,以筛选具有同时抑制ACE2和DPP-4的化合物。结果从黄芩中筛选出了5,7,2′,6′-4羟基黄酮、5,7,2′,5′-4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黄芩素-6-O-葡萄糖醛酸苷、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白杨素、千层纸素A,可以同时亲和抑制ACE2和DPP-4,具有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结论从黄芩中筛选出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的靶蛋白抑制剂,具备潜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配体亲和 血管紧张转换酶2 二肽基肽酶4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II受体1 A1166C基因多态性研究
8
作者 高磊 高顶 +2 位作者 王茂松 胡飞 冯崴 《淮海医药》 2025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II受体1(AGTR1)A1166C基因多态性。方法:选取2024年1月—2024年8月某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9例,根据是否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分为合并组(n=49)和高血压组(n=50);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II受体1(AGTR1)A1166C基因多态性。方法:选取2024年1月—2024年8月某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9例,根据是否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分为合并组(n=49)和高血压组(n=50);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3组的AGTR1 A1166C基因分型。比较3组AGTR1 A1166C基因分布频率,合并组与高血压组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AGTR1 A1166C基因分布频率,合并组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危重病例评分(SOFA)。结果:3组AA型基因分布频率:合并组>高血压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型、CC型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级高血压患者中,合并组AA型基因、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CC型基因及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高血压患者中,合并组AA、CC型基因及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低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型基因、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血清ACE活性、cTnI峰值水平:CC型基因>AC型基因>AA型基因;LVEF≤45%患者比例、SOFA评分:AA型基因>AC型基因>CC型基因,A等位基因>C等位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与AGTR1 A1166C基因多态性有关,携带A等位基因可能增加高血压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CE活性和cTnI峰值升高与CC基因型相关;携带AA基因型患者更容易导致左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紧张II型1受体 A1166C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志 华琦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7-448,共2页
目前我国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病率0.9%,约400万患者,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与高血压的分布一致;心衰发病原因,冠心病45.6%、风湿性心脏病18.6%、高血压12.9%;导致死亡的原因,泵衰竭59%、心律失常13%、... 目前我国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病率0.9%,约400万患者,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与高血压的分布一致;心衰发病原因,冠心病45.6%、风湿性心脏病18.6%、高血压12.9%;导致死亡的原因,泵衰竭59%、心律失常13%、猝死13%。在过去40年里,心衰引起的死亡数上升6倍,因此,慢性心衰的规范化药物治疗,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药 肾上腺能Β受体拮抗 心力衰竭 心室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Meta分析
10
作者 陈应忠 王春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 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类药物对肥厚型心肌病(HCM)的疗效.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 目的 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类药物对肥厚型心肌病(HCM)的疗效.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k)的文献,纳入与安慰剂或常规治疗相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分析ARB类药物治疗HCM的效果.结果 包括228例患者的6个随机对照试验纳入Meta分析.研究显示,ARB类药物对左室射血分数、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及左室质量的影响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ARB类药物对于HCM患者的心脏功能可能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性心肌病 血管紧张受体阻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11
作者 米延起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5期125-126,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口服,6.25 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口服,6.25 m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口服,6.25 mg/次,2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统计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症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R、SBP、DBP和NT-proBN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2%VS 67.8%,χ2=12.15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VS 5.1%,χ2=0.152,P>0.05)。结论与单纯用药相比,两药联合使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HR、SBP、DBP和NT-proBNP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Β受体阻滞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彩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187-188,共2页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联合ARB类治疗CHF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收住CHF患者135例随机分为β受体阻滞剂组、ARB组及联合治疗组,三组患者均在给药前进行基础常规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β受体阻滞剂组...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联合ARB类治疗CHF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至2012年7月收住CHF患者135例随机分为β受体阻滞剂组、ARB组及联合治疗组,三组患者均在给药前进行基础常规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β受体阻滞剂组及ARB组(P<0.05),且联合用药组住院频率、心率等指标好于另两组。结论β受体阻滞剂联合ARB类药物治疗CHF患者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 血管紧张受体阻滞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何新霞 薛燕 +1 位作者 韩卫红 王红燕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191-1192,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血管紧张 Ⅱ型受体拮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心房颤动一级预防中的可能作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力 王翠英 +1 位作者 陈晖 李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49-1150,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房颤患者要面临高出正常人2~7倍的脑卒中风险。房颤的治疗尚无理想方法,抗心律失常药物并没有显示出降低房颤发病率及病死率的显著疗效,电转复的成功率... 心房颤动(房颤)作为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房颤患者要面临高出正常人2~7倍的脑卒中风险。房颤的治疗尚无理想方法,抗心律失常药物并没有显示出降低房颤发病率及病死率的显著疗效,电转复的成功率难以保证,而射频消融等侵入性操作又非一线治疗措施。目前,针对房颤进行一级预防的新疗法,已引起人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管紧张系统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高血压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抗大鼠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4
15
作者 赵雅妮 李惊子 王海燕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 探讨抑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延缓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慢性嘌罗霉素 (嘌罗霉素 )肾硬化模型 ,随机分为模型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依那普利治疗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T1RA)厄贝... 目的 探讨抑制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延缓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慢性嘌罗霉素 (嘌罗霉素 )肾硬化模型 ,随机分为模型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依那普利治疗组、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T1RA)厄贝沙坦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全程 1 2周 ,血、尿标本进行生化检测 ,肾组织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测骨桥蛋白、单核巨噬细胞、肌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层连蛋白、胶原的表达。结果 AT1RA与ACEI一样能减少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 ,肾病理损伤明显减轻 ,与细胞外基质聚积减少一致 ;同时间质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减少 ,且与肾小管骨桥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r =0 .9492 ,P <0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药 纤维变性 巨噬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骏 王延玲 +1 位作者 王荣 贾正平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4期313-317,共5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调节血压的主要机制,也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靶点。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通过阻滞特异性血管紧张素受体,干扰RAAS的活性,成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临床结果显示ARBs作为单用药或联...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是调节血压的主要机制,也是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靶点。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通过阻滞特异性血管紧张素受体,干扰RAAS的活性,成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临床结果显示ARBs作为单用药或联合其他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有其特殊的优势。在降压方面,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其他类型的降压药物相比,ARBs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而适合用于治疗更广泛的患者。最近研究结果显示在12个月期间使用ARBs治疗高血压依从性明显高于其他降压药物,而且副作用少。具备临床有效性和良好耐受性的ARBs药物,可以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 联合治疗 高血压 -血管紧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11年中国东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的应用及影响因素
17
作者 关文池 霍西茜 +6 位作者 白雪珂 刘佳敏 李静 郑昕 李希 张海波 蒋立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50-54,共5页
目的描述中国东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2001~2011年间的使用趋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获得2001、2006、2011年具有东部农村代表性的AMI患者样本。... 目的描述中国东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2001~2011年间的使用趋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两阶段随机抽样获得2001、2006、2011年具有东部农村代表性的AMI患者样本。对每年数据相应加权,以评估东部农村整体ACEI/ARB使用率和变化趋势,采用广义估计方程的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其使用的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32家医院的2760例AMI病历,其中,中国指南Ⅰ类推荐组2679例,指南Ⅱa类推荐组81例。2001、2006年和2011年,指南Ⅰ类推荐患者ACEI/ARB使用率分别为58.9%,68.3%和70.9%(趋势P值<0.01),呈上升趋势;指南Ⅱa类推荐患者为26.0%,53.2%和40.7%(趋势P值>0.05),随时间无明显改变。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1.42,95%CI 1.13~1.80)、高血压(OR=2.20,95%CI 1.69~2.85)、入院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 Pa)(OR=1.78,95%CI 1.43~2.22)、左室射血分数≤40%(OR=3.95,95%CI 2.12~7.33)的患者更倾向于使用ACEI/ARB(均P<0.01);就诊于教学医院的患者ACEI/ARB使用率高于非教学医院就诊的患者(OR=3.82,95%CI 1.56~9.38,P<0.01)。结论过去的十年间,我国东部农村AMI住院患者中,Ⅰ类指征人群ACEI/ARB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Ⅱa类人群中无明显变化。ACEI/ARB临床应用与指南推荐仍存在差距。应采取措施提高ACEI/ARB使用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医疗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黄宇静 伍锦泉 +2 位作者 陈玉平 黄力 傅壁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3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衰竭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分别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以及两者联用,观察三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延缓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衰竭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糖尿病肾病患者200例,分别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以及两者联用,观察三组血压、血肌酐及24h尿蛋白定量,并比较三组疗效。结果 3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方面,培哚普利组与厄贝沙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贝那普利组和氯沙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尿蛋白定量,培哚普利组与厄贝沙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与另外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能够很好的延缓肾衰竭的进程,保护肾功能,两者联用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争议和热点问题的评估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若文 姜馨 吕卓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10-712,共3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 药理学 临床 药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聪 卢学春 范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62-764,共3页
在过去的10余年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已经确立了其作为有效抗高血压药物的地位,ARB安全可靠,且耐受性与安慰剂相同。近期的欧洲高血压指南也经历了从2003~2009年的3次修订,与2003版指南比较,2007版指南更加重视高血... 在过去的10余年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已经确立了其作为有效抗高血压药物的地位,ARB安全可靠,且耐受性与安慰剂相同。近期的欧洲高血压指南也经历了从2003~2009年的3次修订,与2003版指南比较,2007版指南更加重视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并将ARB的适用范围扩大至8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代谢综合征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所致咳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Ⅱ1型受体拮抗 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