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
作者 邱爽 杨波 +2 位作者 平海芹 王慧 周三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1-1133,共3页
心力衰竭(心衰)的传统治疗致力于神经体液系统过度激活,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心衰的病理生理中扮演基础作用,然而基于传统的心衰治疗方案,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仍很高,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差,新近出现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 心力衰竭(心衰)的传统治疗致力于神经体液系统过度激活,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心衰的病理生理中扮演基础作用,然而基于传统的心衰治疗方案,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仍很高,远期预后及生活质量差,新近出现的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LCZ696)为心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既阻断RAAS又增加利尿钠肽,脑啡肽酶抑制剂抑制脑啡肽酶降解钠尿肽,增加钠尿肽从而发挥促进血管舒张和尿钠排泄,抑制病理性生长,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和增加副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的作用。具有双重抑制作用的LCZ696开创了新的心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心力衰竭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年~2011年间中国中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及影响因素——China PEACE回顾性急性心肌梗死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霍西茜 刘佳敏 +3 位作者 吴学坤 白雪珂 郑昕 蒋立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45-1050,共6页
目的:了解2001年~2011年间中国中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的使用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回顾性急性心肌梗死研... 目的:了解2001年~2011年间中国中部农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的使用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回顾性急性心肌梗死研究"(以下简称China PEACE回顾性AMI研究)的数据,通过两阶段随机抽样获得2001年、2006年和2011年有代表性的中部农村AMI患者的临床信息。为评估ACEI/ARB使用情况,按照中国指南将患者分为指南Ⅰ类推荐组[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和合并心力衰竭、左心室射血分数〈40%、高血压或糖尿病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指南Ⅱa类推荐组(无Ⅰ类推荐指征的NSTEMI)。为估算出三个研究年份ACEI/ARB的使用率和变化趋势,对每年度的数据分别进行加权计算,以代表中部农村整体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35家中部农村医院参加研究,入选1 657份AMI病例,其中中国指南Ⅰ类推荐组1 580例,指南Ⅱa类推荐组77例。2001年、2006年和2011年,指南Ⅰ类推荐组患者ACEI/ARB加权使用率分别为61.0%、65.5%和66.5%(趋势P值=0.15);指南Ⅱa类推荐组患者为57.2%、55.6%和58.4%(趋势P值=0.89)。两组人群随时间变化ACEI/ARB使用率均无明显改变。在三个研究年份中,ACEI使用率均显著高于ARB。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高血压[比值比(OR)=1.73,95%可信区间(CI):1.28~2.35]、心力衰竭(OR=1.92,95%CI:1.40~2.62)的患者更倾向于使用ACEI/ARB;与入院时收缩压90~139 mm Hg(1 mm Hg=0.133 k Pa)相比,收缩压≥140 mm Hg(OR=1.90,95%CI:1.40~2.62)的患者更容易接受ACEI/ARB,相反,收缩压〈90 mm Hg(OR=0.42,95%CI:0.22~0.80)的患者较少使用ACEI/ARB。结论:2001年~2011年间,我国中部农村地区的AMI患者中ACEI/ARB使用存在明显不足,且随时间推进无明显改善。ACEI/ARB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亟待改善,以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推荐之间的差距,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卫生保健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3
3
作者 李小荣 郑旭辉 李新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198,共4页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是最新研发出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多项临床研究显示ARNI可以改善症状、改善预后,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最新欧美心力衰竭指南也均推荐其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 EF)的治疗。本文就ARNI在心力...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是最新研发出的心力衰竭治疗药物。多项临床研究显示ARNI可以改善症状、改善预后,降低心力衰竭死亡率,最新欧美心力衰竭指南也均推荐其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 EF)的治疗。本文就ARNI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历程及展望做一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沙库巴曲缬沙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合用对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梁绪国 张岫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在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大鼠模型上观察心肌肥厚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多种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心肌细胞凋亡率、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等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心肌肥厚和各... 目的在腹主动脉狭窄高血压大鼠模型上观察心肌肥厚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多种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心肌细胞凋亡率、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等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对心肌肥厚和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方法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MMP-2、MMP-9和IL-6、IL-10;放免法检测TNF-α;流式细胞法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和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结果腹主动脉狭窄6周后,大鼠左室重及室重/体重比值明显增加;同时多种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心肌细胞凋亡率、凋亡调控基因表达等均发生了相应的变化;ACEI和ARB对心肌肥厚和各种影响因素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两药联用作用好于单独应用。结论心肌肥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ACEI和ARB对预防和治疗心肌肥厚有一定的作用,且两药合用作用好于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血管紧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细胞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lin-血管紧张素受体相关蛋白系统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倩 张文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4-1136,共3页
作为血管紧张素受体相关蛋白(APJ)的一个内源性配体,Apelin是一种重要的生理调节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心血管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维持稳态的介质,Apelin-APJ参与了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及心房纤颤等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 作为血管紧张素受体相关蛋白(APJ)的一个内源性配体,Apelin是一种重要的生理调节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作为心血管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维持稳态的介质,Apelin-APJ参与了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及心房纤颤等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Apelin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相关蛋白 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良好依从性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孙宁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4期2079-2081,共3页
高血压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具有持久高效的降压作用、靶器官保护作用和良好的依从性。本文对ARBs的依从性及其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特点做一综述。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依从性 高血压患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近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玲 黄新胜 +2 位作者 周颖玲 陈纪言 林曙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67-971,共5页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5mg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伊贝沙坦150mg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的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AS患者用完全随机开放非均衡设计,将患者分为ACEI... 目的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5mg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伊贝沙坦150mg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的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确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AS患者用完全随机开放非均衡设计,将患者分为ACEI组99例,雷米普利开始剂量2.5mg/d,逐渐加至5mg/d;ARB组25例,用伊贝沙坦逐渐加量至150mg/d;对照组21例,不用以上药物。疗程3个月以上。血管B超检查患者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随访3个月。结果与结论ACEI组患者治疗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V)从(3.55±2.80)%提高至(5.62±4.18)%(P=0.001),肱动脉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GTN)从(12.62±7.48)%提高至(12.80±7.04)%(P=0.835);ARB组患者治疗后EDV从(4.42±2.95)%提高到(6.28±3.26)%(P=0.039),GTN从(10.69±5.85)μg/L下降到(9.54±4.78)%(P=0.229)。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EDV、GTN改变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前后EDV、GTN变化值比较,ACEI组和AR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雷米普利5mg和伊贝沙坦150mg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AS患者3个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雷米普利 伊贝沙坦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及其拮抗剂与肾脏病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杨利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89-192,共4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在肾脏病变及其慢性进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内血管紧张素水平升高 ,可引起血液动力学变化及肾脏分泌众多细胞因子 ,促进并加重肾脏损害。如何阻断RAS一直是肾脏病学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在肾脏病变及其慢性进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体内血管紧张素水平升高 ,可引起血液动力学变化及肾脏分泌众多细胞因子 ,促进并加重肾脏损害。如何阻断RAS一直是肾脏病学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出现 ,其与肾脏疾病的关系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癌症风险:英国全科医学研究数据库用抗高血压药物者队列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72-1372,共1页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是否与癌症风险相关。设计将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者的患癌风险做队列研究。用Cox模型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及使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高血压、心力衰... 目的探究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使用是否与癌症风险相关。设计将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者的患癌风险做队列研究。用Cox模型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及使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高血压、心力衰竭、使用他汀类药物、社会经济状况、饮酒、吸烟和历年,用时间更新变异做影响探究。将主要分析中的最强风险决定因素加入卜瓦松模型来预测绝对风险变化。设施英国初级保健诊所为全科医学研究数据库提供数据。参试者治疗至少1年的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或ACE抑制剂新近使用者377 649例。主要结果测量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及使用累积持续时间来校正所有癌症或主要部位某些癌症(乳腺、肺、结肠、前列腺癌)危险比。结果随访中位时间为开始治疗后4.6年;观察癌症20 203例。尚无证据表明那些曾暴露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者患癌风险增加〔校正危险比=1.03,95%CI(0.99,1.06),P=0.10〕。但乳腺癌及前列腺癌风险增加〔校正危险比=1.11,95%CI(1.01,1.21),P=0.02;校正危险比=1.10,95%CI(1.00,1.20),P=0.04〕,在基线高风险者中每1 000人年增加病例分别为0.5和1.1。较长治疗持续时间似乎与高风险不相关(P>0.15)。患肺癌风险减少〔校正危险比=0.84,95%CI(0.75,0.94)〕,但对结肠癌无影响〔校正危险比=1.02,95%CI(0.91,1.16)〕。结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的使用与总癌症风险增加不相关。乳腺癌及前列腺癌增加的绝对风险较小,与治疗持续时间关联不足意味着不能排除无因果关系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抗高血压药物 队列研究 WONCA 医学研究 风险 癌症 论文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生处方集——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玉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510-1510,共1页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医学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药品数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临床医师所需要了解的新药物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全科医学的发展作为社会医学进步的一部分,已经孕育出了一代新的临床医师。在全科发达的国家,全科医生经常...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医学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药品数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临床医师所需要了解的新药物也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全科医学的发展作为社会医学进步的一部分,已经孕育出了一代新的临床医师。在全科发达的国家,全科医生经常依靠医药手册为群众服务。北京和睦家医院方玉婷博士等本着"你知道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你能多快找出答案才是关键"的原则,编纂了《方医生全科药册》。这本小药册为我们提供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包括了具有循证基础并紧跟时代的用药指南;另一方面还加入了一些针对中国医生的有用药物信息。我刊连载本手册的目的是为了向全科医生集中提供方便、有组织并且简明的处方信息,但临床具体问题的处理还应根据最新医学研究进展和医疗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固酮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静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0期1703-1704,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蛋白尿的作用
12
作者 刘芳 段惠军 +4 位作者 甄彦君 张艳玲 朱方 赵玉珍 史永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77-478,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 蛋白尿 透射电镜分析 肾小球 短期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13
作者 王沙燕 张阮章 +4 位作者 翟利华 石之嶙 徐辉 贺晓蕾 戴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患者 血管紧张转换酶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的表达在地氟醚预处理心肺转流前后的变化
14
作者 杨跃武 杭燕南 孙大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392-394,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受体Ⅰ型、Ⅱ型 (AT1、AT2 )在地氟醚预处理心肺转流 (CPB)前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行瓣膜置换术病人 2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D组CPB前吸入 6 %~ 9%地氟醚 ,持续时间不少于 30min ;F组以芬太尼为主行全凭静脉麻醉。...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受体Ⅰ型、Ⅱ型 (AT1、AT2 )在地氟醚预处理心肺转流 (CPB)前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行瓣膜置换术病人 2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D组CPB前吸入 6 %~ 9%地氟醚 ,持续时间不少于 30min ;F组以芬太尼为主行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CPB前后取右心耳组织约5 0mg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测其中AT1、AT2受体的基因表达。 结果 两组病人在CPB前后AT1受体均有表达 ,组内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即F组高于D组 (P<0 0 1 ,P <0 0 5 ) ;CPB前两组病人的AT2受体均无表达 ,CPB后均见AT2受体表达 ,以D组显著高于F组 (P <0 0 1 )。结论 血管紧张素受体参与了地氟醚预处理对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 表达 地氟醚 预处理 心肺转流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进展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吴冀宁 刘必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01-1204,共4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慢性肾病的进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阻断RAS作用已成为慢性进展性肾病(CPRD)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以其副反应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近十年的研究表明ARB可以从多方...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慢性肾病的进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阻断RAS作用已成为慢性进展性肾病(CPRD)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以其副反应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近十年的研究表明ARB可以从多方面确实有效地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并为CPRD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进展性肾病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 高血压 蛋白尿 肾脏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九十五)——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癌症风险:英国全科医学研究数据库中接受抗高血压药物人群队列研究
16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3-363,共1页
目的对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是否与癌症风险相关进行调查。设计对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患癌风险进行对照定群研究。用Cox模型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及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高血压、心衰... 目的对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是否与癌症风险相关进行调查。设计对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患癌风险进行对照定群研究。用Cox模型校正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糖尿病及使用二甲双胍/胰岛素、高血压、心衰、他汀类使用、社会经济状况、饮酒、吸烟等,用时间协变量做影响探究。设施英国初级保健全科医学数据库。参试者377649例患者新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且启动治疗至少1年。主要结果测量因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及使用累积的持续时间,所有癌症或主要部位某些癌症(乳腺、肺、结肠、前列腺)校正危害比。结果跟踪中位数为开始治疗后4.6年;观察癌症患者20203例。尚无证据表明那些曾暴露于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者总患癌风险增加[校正危害比为1.03,95%G,(O.99,1.06),P=0.10]。某些癌症,有乳腺[校正危害比为1.11,95%C1(1.01,1.21),P=0.02]及前列腺癌[校正危害比为1.10,95%a(1.00,1.20),P=0.04]风险增加的证据,其与那些最高基线风险者跟踪评估增添病例分别为0.5和1.1/1000A.年常数项相符。较长治疗持续时间似乎与较高风险不相关(每例P〉0.15)。而患肺癌风险减少[校正危害比为0.84,95%CI(0.75,0.94)],但对结肠癌无影响[校正危害比为1.02,95%CI(0.91,1.16)]。结论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与总癌症风险增加不相关。所观察到的乳腺及前列腺癌增加的风险在常数项中要小,与治疗持续时间关联不足,意味着无关联的解释不能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医学数据库 抗高血压药物 癌症患者 高风险 WONCA 队列研究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减少心房纤颤
17
作者 黄元铸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8期1562-156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心房纤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及血管紧张素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杏 谭章斌 +2 位作者 刘彬 张竞之 周迎春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824-1828,共5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以及对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构建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桃红四物汤低、中、高浓度组,每组12只,...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以及对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构建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卡托普利组、桃红四物汤低、中、高浓度组,每组12只,每组大鼠连续给药12周。治疗结束后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心功能,计算心脏质量/体质量比率,采用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变化和胶原沉积水平,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胶原蛋白I和胶原蛋白Ⅲ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中AT1的表达水平。结果:冠脉结扎后大鼠出现明显的心脏结构改变和功能障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心肌组织损伤,间质纤维化,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升高(P<0.01),而射血分数(EF)、短轴收缩率(FS)显著降低(P<0.01),心脏质量指数显著升高(P<0.01),同时胶原水平升高(P<0.01),胶原蛋白Ⅰ/Ⅲ表达比值显著增加(P<0.01),心肌组织中AT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各浓度组与卡托普利组均可显著改善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提高EF和FS,降低LVEDD和LVESD,降低心脏质量指数,抑制心肌组织中过度胶原形成和胶原蛋白Ⅰ/Ⅲ表达比值,同时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AT1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其对AT1的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胶原 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对心梗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叶 安健 +2 位作者 郭彦青 暴清波 李晓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2期1681-1685,1690,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ARNI)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梗组、缬沙坦组、ARNI组,每...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ngiotensin 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ARNI)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梗组、缬沙坦组、ARNI组,每组15只,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心梗模型。缬沙坦组、ARNI组分别给予缬沙坦(34 mg·kg-1·d-1)及ARNI(68 mg·kg-1·d-1)治疗6周,对照组及心梗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行心脏彩超测量各组大鼠的LVIDd、LVIDs及EF值。6周后将大鼠处死,进行心脏称重并做心肌组织Masson染色,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梗组、缬沙坦组、ARNI组LVIDs明显增加,EF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与心梗组比较,ARNI组LVIDd、LVIDs明显下降,EF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梗组、缬沙坦组及ARNI组左室重量、右室重量、心房重量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心梗组比较,缬沙坦组及ARNI组左室重量、右室重量、心房重量及CVF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缬沙坦组比较,ARNI组左室重量及CVF进一步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NI有逆转心梗大鼠心室重构的作用,可以减小左室容积,提高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及纤维化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治疗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的最新证据 被引量:21
20
作者 高曼 白文楼 +1 位作者 成思瑶 齐晓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2967-2971,共5页
心力衰竭作为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发病率约占所有心力衰竭的50%,但其临床诊断率低,合并症多,住院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在降... 心力衰竭作为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发病率约占所有心力衰竭的50%,但其临床诊断率低,合并症多,住院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在降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方面效果显著,已被作为指南的Ⅰ类推荐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在HFpEF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就ARNI在HFp EF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最新证据进行综述,阐述了ARNI在HFpEF患者中改善心、肾功能和逆转心室重构方面的优势,以期为HFpEF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LCZ696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