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高血压与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原遗传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公茂莲 张红叶 +8 位作者 杨军 任兵 李莹 郭敏 田秀珍 黄诚群 田野 任福秀 丁金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40-342,共3页
目的:分析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血管紧张素原(AO)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在一个原发性高血压家系中随机抽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例(原发性高血压组)、正常血压者25例(家系对照组),在6个正常对照家系中... 目的:分析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血管紧张素原(AO)浓度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在一个原发性高血压家系中随机抽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1例(原发性高血压组)、正常血压者25例(家系对照组),在6个正常对照家系中随机抽取21例(正常对照组),测定PRA、血浆AO及其它代谢因素。结果:调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后原发性高血压家系内无论有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RA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组血浆AO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具有原发性高血压遗传因素者无论是否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均有显著的PRA、血浆AO异常和其它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高血压 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遗传倾向 被引量:6
2
作者 魏向龙 王谷亮 +1 位作者 李迪元 赵光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遗传倾向。方法应用聚合 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及四角分析法检测并比较各组ACE和AGT基因多态的频数和优势比(95%可信区间)。结 果A...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遗传倾向。方法应用聚合 酶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及四角分析法检测并比较各组ACE和AGT基因多态的频数和优势比(95%可信区间)。结 果ACE基因DD/Ⅱ基因型及D/I等位基因在各组间均无差异(P>0.05);而AGT基因TT/MM及TM等位基因在高血 压父母与正常血压父母的正常血压子代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优势比分别为18.0(3.09~104.9)和2.69(1.63~4.45), 其余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AGT基因M235T突变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可能是汉族人群易患高血压的候选 基因(遗传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肽基二肽酶A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M235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蔡思宇 俞锋 施育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 :探讨浙江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 M2 35 T变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116例高血压病患者与 114名正常血压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 AGT基因 M2 35 T变... 目的 :探讨浙江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 M2 35 T变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116例高血压病患者与 114名正常血压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 AGT基因 M2 35 T变异。同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与血脂。结果 :1高血压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而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糖与血脂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2经 PCR扩增及 Tth 111I酶切 ,AGT基因型有三种形式 :MM、TT与 MT基因型。两组 AGT基因型的分布均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 3AGT基因 M2 35 T基因型在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χ2 =6 .96 6 ,P<0 .0 5 )。高血压组 TT基因型与 T2 35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 (TT基因型 :0 .4 7vs 0 .33,χ2 =5 .36 ,P<0 .0 5 ;T2 35等位基因 :0 .71vs 0 .6 0 ,χ2 =6 .179,P<0 .0 5 )。结论 :在浙江汉族人群中 ,AGT基因 M2 35 T变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显著相关 ,TT基因型或 T2 35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血压的一个遗传方面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遗传学 基因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的关系 被引量:16
4
作者 吴春蕾 樊忠民 +3 位作者 夏正坤 高远赋 任献国 刘光陵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及紫癜性肾炎(HSPN)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病例对照研究,经PCR和RFLP方法检测AGT基因型。结果AGT基因型构成比在患病组与对照组、HSPN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过敏性紫癜(HSP)及紫癜性肾炎(HSPN)的相关性。方法使用病例对照研究,经PCR和RFLP方法检测AGT基因型。结果AGT基因型构成比在患病组与对照组、HSPN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2、17.08,P均<0.01),但在HSP和HSPN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P=0.41)。AGT-TT基因型在患病组和HSPN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用标记物对过敏性紫癜以及紫癜性肾炎易感性的追踪提示,AGT M235T基因型与中国儿童HSP、HSPN之间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多态性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及血浆NO、内皮素水平检测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强 崔天祥 +1 位作者 李莉 乔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0-643,共4页
目的: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T174M多态性和血浆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内皮素(ET)的水平。方法:对100例EH患者、40例正常血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及电泳分型的方法对AGT基因M2... 目的:检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T174M多态性和血浆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内皮素(ET)的水平。方法:对100例EH患者、40例正常血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及电泳分型的方法对AGT基因M235T、T174M多态性进行分析,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2组血浆NO、ET水平。结果:①EH组中M235TT、T174TM、T174MM基因型频率及T174M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②EH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NO水平降低;ET水平升高(P<0.001)。③EH组中T174MM型血浆NO水平明显低于T174TM型和T174TT型(P均<0.001);而ET水平T174MM型和T174TM型明显高于T174TT型(P均<0.001);血浆NO、ET水平在M235T3种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T174MM基因型和T174M等位基因是EH发病的危险因素。②EH存在血管内皮舒缩功能障碍,表现为血浆NO水平降低、ET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 多态性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核因子-κB活性对TNF-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郭颖 李津 +2 位作者 陈黎红 丁鹤林 傅祖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82-1785,共4页
目的:研究抑制核因子-κB(NF-κB)活性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SD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原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产生的影响。方法:分离SD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下列3组:对照组,TNF-α处理组,TNF-α+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 目的:研究抑制核因子-κB(NF-κB)活性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SD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原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产生的影响。方法:分离SD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下列3组:对照组,TNF-α处理组,TNF-α+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处理组(TNF-α+PDTC处理组)。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κB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RT-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管紧张素原蛋白表达。结果:TNF-α处理组NF-κB活性[(20.67±9.14)×102μg/cell]显著高于对照组[(8.25±4.35)×102μg/cell,P<0.01]与TNF-α+PDTC处理组[(7.20±4.57)×102μg/cell,P<0.01],TNF-α+PDTC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TNF-α处理组(0.27±0.05)显著高于对照组(0.20±0.05,P<0.05),与TNF-α+PDTC处理组(0.22±0.06,P>0.05)比较无显著差异;蛋白表达TNF-α处理组[(0.60±0.19)μg/cell]显著高于对照组[(0.37±0.15)μg/cell,P<0.05]及TNF-α+PDTC处理组[(0.37±0.17)μg/cell,P<0.05],TNF-α+PDTC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TNF-α处理组[(9.73±2.38)×10-5ng.L-1/cell]显著高于对照组[(7.50±1.51)×10-5ng.L-1/cell,P<0.05]及TNF-α+PDTC处理组[(6.94±1.46)×10-5ng.L-1/cell,P<0.05],TNF-α+PDTC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NF-α可激活SD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NF-κB,并诱导血管紧张素原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增加;抑制NF-κB活性可降低血管紧张素原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产生。结果提示NF-κB介导TNF-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原表达及血管紧张素Ⅱ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NF—κB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11
7
作者 牛小媛 琚小红 +1 位作者 解龙昌 王利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山西地区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89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其中62例无合并疾病,27例合并有高血压病和/或糖尿病、冠心病),58例正常...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山西地区中青年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对89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其中62例无合并疾病,27例合并有高血压病和/或糖尿病、冠心病),58例正常人进行AGT基因M235T多态性分析。结果脑梗死无合并疾病组AGT基因T235等位基因频率为79·8%,235TT基因型频率为64·5%,对照组分别为73·3%和55·2%,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43,P=0·230;2=1·090,P=0·296)。脑梗死合并疾病组AGT基因T235等位基因频率为87·0%,235TT基因型频率为1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4·020,P=0·045;2=4·011,P=0·045)。脑梗死合并疾病组与脑梗死无合并疾病组相比,T235等位基因频率及235TT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322,P=0·250;2=1·534,P=0·215)。3组的235MT、235MM基因型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GT基因M235T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山西汉族的中青年人群无合并疾病的脑梗死发病无关,可能与合并有高血压病和/或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脑梗死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中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及血管生成因子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宋成文 谢守珍 +2 位作者 刁波 连俊红 王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338-3340,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ELISA),检测5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和5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清中AGT基因多态及血管内皮生长因...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ELISA),检测50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和5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清中AGT基因多态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胎盘生长因子(PlGF)、可溶性VEGF受体1(sFlt-1)的表达。结果:(1)对照组血清中VEGF含量(772.29±58.78)ng/L,PlGF含量(427.89±48.59)ng/L显著高于子痫前期组VEGF含量(410.95±55.74)ng/L,PlGF含量(337.44±68.46)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对照组血清中sFlt-1含量(32.37±9.64)ng/L显著低于子痫前期组sFlt-1含量(155.57±37.56)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子痫前期组MM型比率显著下降(P<0.01),TT型比率明显上升(P<0.01),MT型比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携带有AGT基因TT型的妇女易发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进一步探讨VEGF、PlGF和sFlt-1,有利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早发型 血管紧张素原(AGT)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VEGF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爱玲 余元勋 +2 位作者 尹长森 杨善志 刘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59-361,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用人工修饰过碱基序列的引物及错配PCR方法,加上内切酶酶切和电泳,分析了高血压患者组和家系健康对照组的AGT基因235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发现AGT2...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用人工修饰过碱基序列的引物及错配PCR方法,加上内切酶酶切和电泳,分析了高血压患者组和家系健康对照组的AGT基因235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发现AGT235TT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患者组略高于家系健康对照组,在2、3级高血压组中,AGT235TT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1级高血压组。结论 AGT235基因型多态性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遗传学 原发性高血压 M235T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邢绣荣 华琦 +1 位作者 刘荣坤 杨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112-1114,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多态性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老年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晨 迟松 +1 位作者 李江 罗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 (angiotensinogen ,AGT)基因M2 35T分子变异与脑梗死 (cerebralinfarction ,CI)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法对 75例CI、48例健康对照进行了AGT基因M2 35T多...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 (angiotensinogen ,AGT)基因M2 35T分子变异与脑梗死 (cerebralinfarction ,CI)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法对 75例CI、48例健康对照进行了AGT基因M2 35T多态性检测。结果 CI组AGT基因T2 35等位基因频率为 0 .78,2 35TT基因型频率为 0 .6 4,与对照组(分别为 0 .6 0 4和 0 .375 )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χ2 =8.82 ,P=0 .0 0 3;χ2 =8.2 7,P =0 .0 0 4)。校正了CI的几种危险因素 (血总胆固醇、血糖及年龄 )后 ,2 35TT基因型仍可使CI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分别为OR =3.2 89,P =0 .0 36 ;OR =2 .49,P =0 .0 2 3)。结论 AGT基因 2 35TT型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 脑梗塞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光陵 何旭 +5 位作者 樊忠民 吴春蕾 茅松 夏正坤 任献国 高远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与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了解AGT基因多态性与HSPN的关系。文中探讨AGT基因多态性与儿童HSPN易感性和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HSPN患儿62例(HSPN组)以及正... 目的: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与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了解AGT基因多态性与HSPN的关系。文中探讨AGT基因多态性与儿童HSPN易感性和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HSPN患儿62例(HSPN组)以及正常成人61例(对照组),用PCR-RFLP法检测AGT基因M235T多态性。结果:HSPN组患儿TT型基因频率为30.6%,与对照组(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AGT基因多态性与HSPN的临床分型、病理分级无相关性。结论:AGT-TT型与小儿HSPN的发生有关。HSPN患儿中临床表现、病理分级与AGT基因多态性之间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儿童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血管紧张素原与肾脏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窦艳娜 宋冬岩 +4 位作者 王春燕 刘栋 程根阳 肖静 赵占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3期4082-4087,共6页
目的分析尿血管紧张素原(uAGT)在肾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肾脏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并行肾活检的肾衰竭患者77例为肾衰竭组,选择同时期本院体检健康者12例作为对... 目的分析尿血管紧张素原(uAGT)在肾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肾脏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住院并行肾活检的肾衰竭患者77例为肾衰竭组,选择同时期本院体检健康者12例作为对照组。收集肾衰竭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收集肾衰竭组的病理资料,球性硬化、间质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和小管萎缩的半定量积分采用Katafuchi评分标准,uAGT的测定采用ELISA。分析uAGT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绘制uAGT诊断不同肾脏病理损伤类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肾衰竭组血红蛋白(Hb)、清蛋白(Alb)、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密度脂蛋白(HDL)低于对照组,而尿素、尿酸、肌酐、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uAGT高于对照组(P<0.05)。肾衰竭患者uAGT与Hb、Alb、尿酸、eGFR呈负相关(r_s=-0.427、-0.379、-0.266、-0.254,P<0.05),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_s=0.445,P<0.001)。u AGT与球性硬化积分(r_s=0.270,P=0.018)、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积分(r_s=0.401,P<0.001)、间质纤维化积分(r_s=0.273,P=0.016)、小管萎缩积分(r_s=0.272,P=0.017)呈正相关。uAGT诊断间质球性硬化、炎性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的AUC分别为0.627、0.689、0.627、0.639。结论 uAGT在肾衰竭患者中显著升高,与肾脏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呈正相关,能反映其严重性,且对肾脏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肾脏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无创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肾小球滤过率 肾功能衰竭 慢性 炎性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174M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朱旭明 郁昊达 +1 位作者 孙伟峰 陈国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9-641,共3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174M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相关性。方法:检索并筛检数据库中符合纳入AGT基因T174M多态性与EH关系的文献,应用RevMan5.0对结果进行异质性分析和效应值合并,并用Stata11.0评估发表偏倚。... 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174M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相关性。方法:检索并筛检数据库中符合纳入AGT基因T174M多态性与EH关系的文献,应用RevMan5.0对结果进行异质性分析和效应值合并,并用Stata11.0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共计1577例EH患者及1383例对照。Meta分析显示,总体人群T174M基因多态性与EH的效应值不具统计学意义。按肤色进行亚组分层分析,黄种人C:T的OR=0.33(95%CI=0.15~0.73,P<0.01),CC:TT的OR=0.32(95%CI=0.11~0.95,P=0.04),CC+CT:TT的OR=0.62(95%CI=0.47~0.81,P<0.01),在其他人群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种人AGT基因T174M多态性的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能降低患EH风险,在其他人群中相关性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META分析 遗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降压疗效与血管紧张素原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龚洪涛 杜凤和 陈步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降压疗效与血管紧张素原(AGT)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0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汉族高血压患者148例,均服用替米沙坦单药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人体基本参数、...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降压疗效与血管紧张素原(AGT)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0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汉族高血压患者148例,均服用替米沙坦单药治疗8周。测定治疗前后人体基本参数、生化指标,比较不同AGT-6 A/G、AGT-20 A/C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及其降低幅度、舒张压及其降低幅度。结果 AGT-6 A/G的AA、AG+GG基因型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自身治疗前(P<0.05);不同AGT-6 A/G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及其降低幅度、舒张压及其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T-20的A/C AA、AC+CC基因型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自身治疗前(P<0.05);不同AGT-20 A/C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及其降低幅度、舒张压及其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GT-6 A/G、AGT-20 A/C多态性可能与替米沙坦降压疗效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频率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M235T多态性与原发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铁兵 杨志健 +4 位作者 徐雯 谢勇 张馥敏 曹克将 马文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3-364,39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的方法检测132例EH患者和143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的AGTM235T基因型,比较各组间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分...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原发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的方法检测132例EH患者和143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的AGTM235T基因型,比较各组间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分析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EH的关系。结果:EH患者AGTM235T基因型MM、MT、TT的频率分别为43.2%、25.5%、31.3%,与正常对照组的53.5%、28.1%、18.4%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AGTM235T等位基因频率:M正常组67.5%,EH组55.9%;T正常组32.5%,EH组45.1%;T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AGTM235T的T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的分布较正常组高,AGTM235T基因多态性与EH可能有关,即T等位基因携带可能增加EH发病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原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薛耀明 关美萍 +2 位作者 刘仕群 张倩 周琳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91-1193,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AGT)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分为正常血压组(NBP)和高血压组(HB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其AGT基因多态性...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AGT)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40例,分为正常血压组(NBP)和高血压组(HB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其AGT基因多态性,分析AGT基因型在NBP组和HBP组的分布情况。结果各组AGT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均呈TT>MT>MM,其中M等位基因在女性2型糖尿病HBP组的频率明显高于NBP组。结论AGT基因的M等位基因与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合并症 高血压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174M和M235T多态与脑梗塞的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艳 金玮 +6 位作者 姜正文 张奎星 盛海辉 金璘 沈亚云 黄薇 于金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第2号外显子T174M和M235T多态与中国汉人脑梗塞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SNaPshot反应,在90例脑梗塞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中,对T174M和M235T多态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T174M多态基因型在脑梗塞组和对照组...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第2号外显子T174M和M235T多态与中国汉人脑梗塞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SNaPshot反应,在90例脑梗塞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中,对T174M和M235T多态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T174M多态基因型在脑梗塞组和对照组之间有差异,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71);T、C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45)。M235T多态基因型在脑梗塞组和对照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194);脑梗塞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O.057)。在男性脑梗塞患者中,M235T多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30,P=0.011)。结论 AGT基因T174M多态可能与汉族整体人群脑梗塞的发病相关,而M235T多态可能只与男性脑梗塞的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多态性 T174M M235T 脑梗塞 引物设计 基因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钠或补钠对充血性心衰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素珍 徐永 +3 位作者 万瑜 杨钢 唐志佼 胡建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38-940,共3页
目的 :研究限钠或补钠对充血性心衰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测定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和血管紧张素原 (ANG)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限钠组血钠显著低于心衰组 (P &l... 目的 :研究限钠或补钠对充血性心衰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测定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和血管紧张素原 (ANG)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限钠组血钠显著低于心衰组 (P <0 0 5 ) ,心肌AngⅡ含量、ANGmRNA表达水平及心 /体重比值均显著高于心衰组 (P <0 0 5或P <0 0 1) ;补钠组血钠显著高于心衰组 (P <0 0 5 ) ,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 ,其它 3项均与心衰组无显著差别。结论 :心衰后限钠可进一步激活心脏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原 杂交原位 CHF 大鼠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人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南方 周玲 +16 位作者 殷晓娟 吴卫东 杨忠礼 普雄明 石岩 李红建 王新玲 王君 张德莲 祖合热 欧阳玮进 布克力 周克明 成秋艳 努尔古丽 朱登浩 马拉提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4年第3期193-197,共5页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M2 35T分子变异与哈萨克人原发性高血压 (EH)的关系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法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 RFLP)对 132例EH(EH组 )及 75例正常者 (正常对照组 )进行AGT基因M2 35T多态性检测。新疆哈萨克...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M2 35T分子变异与哈萨克人原发性高血压 (EH)的关系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法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 RFLP)对 132例EH(EH组 )及 75例正常者 (正常对照组 )进行AGT基因M2 35T多态性检测。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AGT基因型频率为TT :0 ,TM :4 1.6 7% ,MM :5 8.33% ;T2 35与M2 35等位基因频率分别 2 0 .83% ,79.17%。而对照组其相应频率分别为 0 ,4 6 .6 7% ,5 3.33% ;2 3.33% ,76 .6 7% ,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按性别分组后 ,男女等位基因频率两组相比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证明AGT基因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哈萨克族人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M235T 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