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心房组织内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黄明方 盖晓波 +1 位作者 许春萱 林立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内血管紧张素原(ATG)和肾素基因的表达。方法将39例风湿性心瓣膜病接受换瓣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约100mg)分为三组,其中窦性心律组15例,阵发性房颤组8例,持续性房颤组16例(≥6个月),以β-actin...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内血管紧张素原(ATG)和肾素基因的表达。方法将39例风湿性心瓣膜病接受换瓣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约100mg)分为三组,其中窦性心律组15例,阵发性房颤组8例,持续性房颤组16例(≥6个月),以β-actin为内参照基因,通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各组心房组织中ATG及肾素的mRNA含量。结果和窦性心律组相比,ATGmRNA表达在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组均显著增加,且随着房颤时程的延长而明显增加;在右心房组织中未能检测到肾素基因的明显表达。结论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ATGmRNA表达上调可能与房颤的发生、维持有关,可能是ACEI类药物能防治房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光陵 何旭 +5 位作者 樊忠民 吴春蕾 茅松 夏正坤 任献国 高远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与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了解AGT基因多态性与HSPN的关系。文中探讨AGT基因多态性与儿童HSPN易感性和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HSPN患儿62例(HSPN组)以及正... 目的: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与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了解AGT基因多态性与HSPN的关系。文中探讨AGT基因多态性与儿童HSPN易感性和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HSPN患儿62例(HSPN组)以及正常成人61例(对照组),用PCR-RFLP法检测AGT基因M235T多态性。结果:HSPN组患儿TT型基因频率为30.6%,与对照组(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AGT基因多态性与HSPN的临床分型、病理分级无相关性。结论:AGT-TT型与小儿HSPN的发生有关。HSPN患儿中临床表现、病理分级与AGT基因多态性之间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儿童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邢绣荣 华琦 +1 位作者 刘荣坤 杨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112-1114,共3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多态性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老年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晨 迟松 +1 位作者 李江 罗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 (angiotensinogen ,AGT)基因M2 35T分子变异与脑梗死 (cerebralinfarction ,CI)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法对 75例CI、48例健康对照进行了AGT基因M2 35T多...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 (angiotensinogen ,AGT)基因M2 35T分子变异与脑梗死 (cerebralinfarction ,CI)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RFLP)法对 75例CI、48例健康对照进行了AGT基因M2 35T多态性检测。结果 CI组AGT基因T2 35等位基因频率为 0 .78,2 35TT基因型频率为 0 .6 4,与对照组(分别为 0 .6 0 4和 0 .375 )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χ2 =8.82 ,P=0 .0 0 3;χ2 =8.2 7,P =0 .0 0 4)。校正了CI的几种危险因素 (血总胆固醇、血糖及年龄 )后 ,2 35TT基因型仍可使CI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分别为OR =3.2 89,P =0 .0 36 ;OR =2 .49,P =0 .0 2 3)。结论 AGT基因 2 35TT型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 脑梗塞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M235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蔡思宇 俞锋 施育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 :探讨浙江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 M2 35 T变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116例高血压病患者与 114名正常血压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 AGT基因 M2 35 T变... 目的 :探讨浙江汉族人群中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 M2 35 T变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116例高血压病患者与 114名正常血压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 AGT基因 M2 35 T变异。同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空腹血糖与血脂。结果 :1高血压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 ;而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糖与血脂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2经 PCR扩增及 Tth 111I酶切 ,AGT基因型有三种形式 :MM、TT与 MT基因型。两组 AGT基因型的分布均符合 Hardy- Weinberg平衡。 3AGT基因 M2 35 T基因型在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χ2 =6 .96 6 ,P<0 .0 5 )。高血压组 TT基因型与 T2 35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对照组 (TT基因型 :0 .4 7vs 0 .33,χ2 =5 .36 ,P<0 .0 5 ;T2 35等位基因 :0 .71vs 0 .6 0 ,χ2 =6 .179,P<0 .0 5 )。结论 :在浙江汉族人群中 ,AGT基因 M2 35 T变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显著相关 ,TT基因型或 T2 35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血压的一个遗传方面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遗传学 基因多态性 原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血管紧张素原M235T基因多态性相关性 被引量:11
6
作者 邢齐树 董昌武 +3 位作者 董梅 黄开泉 周雪梅 陈雪功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不同中医证型与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M235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EH患者120例,辨证分型分别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并选取正常人3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不同中医证型与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M235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EH患者120例,辨证分型分别为肝火亢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并选取正常人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AGTM235T基因多态性。结果 EH组MM、MT基因型频率和M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EH肝火亢盛型AGTM235T基因TT型频率及等位基因T频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EH组各证型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H肝火亢盛型可能与AGTM235T基因TT型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原 M235T 基因多态性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AGCEl)G-6A变异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忠 赵卉 +5 位作者 袁红玲 谢建新 郭淑霞 何玲 吴金家 周有录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6期464-466,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核心启动子(AGCEl)部位G-6A分子变异与中国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RFLP)方法对85名新疆哈萨克族血压正常者与85例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核心启动子(AGCEl)部位G-6A分子变异与中国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酶切(RFLP)方法对85名新疆哈萨克族血压正常者与85例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G-6A分子突变的检测。结果AGT基因G-6A多态性各基因型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分别为8.25%、37.64%、54.11%和32.94%、34.12%、3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26,P<0.001),-6A等位基因在EH组(72.94%)的分布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88,P<0.001),携带A等位基因EH的患病风险度是携带G等位基因的2.696倍(OR=2.696,95%CI:1.714~4.239);女性EH患者与对照组的差别更大。结论AGT基因AA基因型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EH的发生有关,-6A等位基因是EH发病的危险因子,并且与性别表达有关,对新疆哈萨克族女性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核心启动子 人种群 高血压 新疆 哈萨克族 原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T704C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沈志霞 李宏芬 +2 位作者 王菊惠 任燕 吴寿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55-56,共2页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开滦煤矿汉族人群(1 224例)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704C单核苷酸多态性;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分析AGT基因T7...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开滦煤矿汉族人群(1 224例)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T704C单核苷酸多态性;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分析AGT基因T704C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原发性高血压(EH组)的相关性。结果非EH(NEH组,1004例)携带CC基因型者血清TG、VLDL水平显著高于携带TT、TG者,携带TT基因型者HDL水平高于携带TC和CC基因型者(P均<0.05);EH组携带TT基因型者TC、TG、VLDL水平高于NEH组,HDL含量低于NEH组,携带TC基因型者TC、TG、LDL、VLDL水平高于NEH组,P均<0.05。认为AGT基因T704C多态性与EH发病有关,可能机制为影响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原发性高血压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前后血清中血管紧张素原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静 左金玲 +3 位作者 张晓欲 王春爽 陈宝丽 易建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7期108-111,119,共5页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前后血清中血管紧张素原(AGT)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于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产科住院择期剖宫产的子痫前期患者95例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于我院产科住院无指征要...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前后血清中血管紧张素原(AGT)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月于河北省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产科住院择期剖宫产的子痫前期患者95例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于我院产科住院无指征要求剖宫产的正常孕晚期妇女6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分娩前和分娩后72 h血清AGT水平。结果两组年龄、孕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分娩前血清AGT水平高于分娩后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血清AGT水平异常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发生AGT水平异常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35.538倍,95%CI为14.422~100.23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分娩前血清AGT水平显著增加,分娩后迅速下降,AGT在子痫前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并发症 子痫前期 血管紧张素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G-6A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帆 赵洛沙 +4 位作者 郑红 张华 张静华 王培 陈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我国河南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G-6A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504例确诊CHD的患者和512例无心脏病史的健康体检者,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进行G-6A多态性检... 目的探讨我国河南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域G-6A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504例确诊CHD的患者和512例无心脏病史的健康体检者,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进行G-6A多态性检测。结果CHD组A/A基因型频率是64.9%,高于对照组的54.9%(2χ=10.565,P<0.05);CHD组A等位基因频率是81.4%,高于对照组的73.3%(2χ=19.071,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原基因G-6A多态性中A/A纯合子与CHD的发生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A等位基因可能是CHD发病的遗传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遗传多态性 冠状动脉疾病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位点多态性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左金玲 栾青春 +2 位作者 姜海英 李静 崔春柳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19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位点多态性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33例(观察组)、无指征剖宫产的正常孕妇93例(对照组),术日清晨采集无宫缩状态下外周静脉血3mL,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位点多态性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33例(观察组)、无指征剖宫产的正常孕妇93例(对照组),术日清晨采集无宫缩状态下外周静脉血3mL,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AGT基因M235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结果两组AGT基因M235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219、5.461,P均<0.05)。两组在校正高血压史这一混杂因素后,MT基因型者罹患重度子痫前期的危险性是MM基因型者的2.284倍(校正OR=2.284,95%CI:1.169~4.461,P<0.05);TT基因型者罹患重度子痫前期的危险性是MM基因型者的3.910倍(校正OR=3.910,95%CI:1.532~9.982,P<0.01)。两组MM、MT、TT基因型理论值与实际值比较P均>0.05,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结论AGT基因M235T位点多态性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尤其是TT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子痫前期 血管紧张素原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易感性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灼源 韦锋 +3 位作者 欧阳楚君 冯明亮 郭静静 卢瑞荣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3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位点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HU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江门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312例HUA患者为高尿酸血症组,并以同期286例原发性痛风患者为痛风组,357例正常人群为正常组。比较...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位点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HU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江门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312例HUA患者为高尿酸血症组,并以同期286例原发性痛风患者为痛风组,357例正常人群为正常组。比较三组的AGT基因M235T位点多态性,分析AGT基因M235T位点多态性与HUA、痛风发生的关系;根据HUA治疗效果将高尿酸血症组分为有效组及无效组,比较两组的AGT基因M235T位点多态性,分析AGT基因M235T位点多态性与HUA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高尿酸血症组、痛风组和正常组的MM、MT、TT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痛风组的AGT基因M235T位点MT、TT检出率高于正常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GT基因M235T位点MT、TT型是HUA及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MM型为保护因素(P<0.05)。有效组的AGT基因M235T位点MM型检出率高于无效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GT基因M235T位点多态性不是影响HUA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AGT基因M235T位点多态性是影响HUA及痛风发生的危险因素,但与HUA治疗效果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基因多态性 高尿酸血症 痛风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血管紧张素原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郭冬华 徐延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在急﹑慢性肾脏病(CKD)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慢性持续激活是重要的驱动因素。而循环中RAS的活性并不能直接反映肾脏RAS组分的表达[1]。现有证据已经证实了肾脏组织中RAS的重要性。近年来... 在急﹑慢性肾脏病(CKD)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慢性持续激活是重要的驱动因素。而循环中RAS的活性并不能直接反映肾脏RAS组分的表达[1]。现有证据已经证实了肾脏组织中RAS的重要性。近年来研究发现尿血管紧张素原(urinary angiotensinogen,UAGT)可能是反映肾内RAS活性的重要指标之一[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肾脏组织 糖尿病大鼠 近端小管 发病机制 血浆肾素 糖尿病肾病 血压正常者 尿蛋白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血管紧张素原与IgA肾病肾脏组织病理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霜 钟远龙 +2 位作者 郑爱萍 熊祖应 罗琼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尿液血管紧张素原(AGT)活性与临床及肾脏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 55例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分别测定其尿液AGT含量,并与临床、病理指标相比较分析。结果尿液AGT含量与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尿液血管紧张素原(AGT)活性与临床及肾脏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 55例肾穿刺活检确诊的IgA肾病患者,分别测定其尿液AGT含量,并与临床、病理指标相比较分析。结果尿液AGT含量与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积分呈正相关。随着病理评分的加重、尿蛋白定量的增加,尿液AGT原逐渐升高(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尿液AGT可以反映临床及肾脏组织损伤的程度,可作为临床评估IgA肾病病情的无创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A肾病 血管紧张素原 尿蛋白定量 病理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尿血管紧张素原的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松 刘丽 邓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1年第6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尿血管紧张素原(AGT)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本院电子病历系统2015年8月—2019年8间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172例的临床资料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尿血管紧张素原(AGT)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本院电子病历系统2015年8月—2019年8间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172例的临床资料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对AKI的诊断,将院内并发AKI的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AKI组(n=68)、未并发AKI的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非AKI组(n=104)。对比AKI组、非AKI组的临床资料分布差异,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院后早期尿血管紧张素原水平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非AKI组红细胞悬液输注量及入院时血红蛋白、ALT、AST、尿血管紧张素原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非AKI组性别、年龄、失血性休克病因、入院时的生命体征、APACHEⅡ评分、其他血制品输入量、其他入院时血常规指标水平、肾功能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红细胞悬液输注量较多,血红蛋白水平较低,ALT、AST、尿血管紧张素原水平较高是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后早期尿血管紧张素原预测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最佳截断值为53.90 n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691(95%CI 0.611~0.772),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3.46%、63.24%。结论: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AKI的影响因素包括红细胞悬液输注量及入院时血红蛋白、ALT、AST、尿AGT水平,其中尿AGT水平对AKI发生具有早期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急性肾损伤 影响因素 血管紧张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检测及血管紧张素原表达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16
作者 阮爱兰 颜世香 +4 位作者 王淑珍 梁韶春 孙缨 翟增云 张玉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3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诊断 冠心病患者 血管紧张素原 血清胆红素 表达 心梗 缺血性心脏病 价值 合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17
作者 贾永平 任洁 +1 位作者 吕吉元 郭晓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1期816-819,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I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PCR-RFLP)对100名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CHD)的患者和52名冠造结果正常及18名门诊常规体...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I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PCR-RFLP)对100名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CHD)的患者和52名冠造结果正常及18名门诊常规体检且无冠心病史者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CHD)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67、0.79和0.44、0.63,P<0.05),而C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075和0.064,P>0.05)。结论AGT基因变异与CHD发病具有相关性。提示T等位基因可能是CHD的危险因素,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则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Ⅱ 基因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的两种方法比较
18
作者 任洁 贾永平 +1 位作者 薛伟珍 吕吉元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对用于检测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的突变基因分离聚合酶链反应法(MS-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进行比较。方法分别用MS-PCR和PCR-RFLP检测82例住院患者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比较。... 目的对用于检测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的突变基因分离聚合酶链反应法(MS-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进行比较。方法分别用MS-PCR和PCR-RFLP检测82例住院患者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比较。并将用这两种方法测得的T等位基因发生频率与当地人群的总体发生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所测得的AGT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发生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等位基因发生率分别为0.87、0.71,后者更符合亚洲及我国人群(0.63~0.79;0.63~0.82)。结论在建立了最佳实验体系的前提下,选择传统的PCR-RFLP结果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DNA突变分析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和抑郁症的关联分析
19
作者 王佳 谢健 陈岳明 《上海精神医学》 2010年第5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M235T多态性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 抑郁症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基因多态性 中国汉族人 发病机制 G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任洁 贾永平 +1 位作者 吕吉元 郭晓红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39-442,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PCRRFLP)对100名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CHD)的患者(其中47名有心肌梗死病史)和52名冠造结果正常及18名门诊常规体检且无冠心病史者进行...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PCRRFLP)对100名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CHD)的患者(其中47名有心肌梗死病史)和52名冠造结果正常及18名门诊常规体检且无冠心病史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CHD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67,0.79vs0.44,0.63),在心肌梗死患者中更明显(分别为0.74,0.85vs0.44,0.63)。性别对冠心病的发病也有影响,男性患冠心病发病的危险性是女性的1.899倍。结论AGT基因变异与CHD发病具有相关性。T等位基因是CHD的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发病的2.059倍。性别也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原 多态性 基因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