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重组腺病毒简便快速的构建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兵 黎军 +1 位作者 何国祥 李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02-403,407,F003,共4页
目的: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应用PCR技术从质粒PUHD AT2R中克隆出AT2R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Pm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Adeasier1细胞,抽提经鉴定含有目... 目的: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含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方法:应用PCR技术从质粒PUHD AT2R中克隆出AT2R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Pm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Adeasier1细胞,抽提经鉴定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质粒,PacⅠ酶切后用脂质体转染293细胞,包装成重组腺病毒Ad AT2R。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中带有GFP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进行监测。结果:PCR检测表明重组腺病毒已含有目的基因AT2R,滴度为1.5×1012pfu/ml。结论: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腺病毒比传统的细胞内同源重组法具有成功率高、方法简便、快捷和实验周期短的优点。AT2R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 同源重组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肾间质纤维母细胞培养及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转染表达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荣藻 刘建平 叶任高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1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 :体外培养人肾间质纤维母细胞 (hRIF)并用腺病毒介导转染表达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 2型受体(AT2R)。方法 :用肾穿刺活检法取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肾组织 ,以常规组织块贴壁法培养hRIF ;构建带AT2R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A... 目的 :体外培养人肾间质纤维母细胞 (hRIF)并用腺病毒介导转染表达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 2型受体(AT2R)。方法 :用肾穿刺活检法取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肾组织 ,以常规组织块贴壁法培养hRIF ;构建带AT2R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 (AdCMV -AT2R) ,体外转染hRIF ;用RT -PCR方法检测AT2RmRNA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法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T2R蛋白表达 ,流式细胞仪检测AT2R表达率 ,同时检测AT1R的表达变化。结果 :用肾活检组织成功培养出hRIF。构建的AdCMV -AT2R体外转染培养hRIF表达率为 90 5 7%。以免疫组化、免疫印迹和RT -PCR检测AT2R表明 ,转染后AT2R表达明显增强 ,并随表达时间延长而增加 ,48h为表达峰值。AT2R转染表达不影响AT1R表达。结论 :腺病毒载体可较高效率介导AT2R在hRIF的转染表达 ,ATIR表达不受其影响。转染表达AT2R的hRIF可作为研究AngⅡ在肾间质纤维化中作用的良好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 肾间质纤维母细胞 腺病毒载体 基因转染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mRNA在大鼠心肌生长发育及老龄化中的表达变化
3
作者 李志华 甄志军 李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6-447,454,共3页
目的 阐明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 (angiotensinⅡtype 2receptor,AT2 )在大鼠心肌生长发育及老龄化中的地位。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观察不同生长阶段大鼠心肌组织AT2受体mRNA的表达及其增龄性变化 ,并经DNA测序验证PCR产物的正确性。结... 目的 阐明血管紧张素Ⅱ 2型受体 (angiotensinⅡtype 2receptor,AT2 )在大鼠心肌生长发育及老龄化中的地位。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观察不同生长阶段大鼠心肌组织AT2受体mRNA的表达及其增龄性变化 ,并经DNA测序验证PCR产物的正确性。结果 幼年大鼠心肌组织AT2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较高 ,而在成年及老年大鼠心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幼鼠心肌 (P <0 .0 1,n =4 )。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可能参与了心肌细胞的生长发育及老龄化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生长发育 增龄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在体可调控表达对大鼠颈动脉新生内膜增生的影响
4
作者 苗莉 罗先润 +4 位作者 景涛 张辉 刘安丰 娄云霄 何国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900-903,共4页
目的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2 receptor,AT2R)基因转染可减轻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的过度增生,但如何主动调控转入体内基因的表达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文中以四环素可调控系统下的AT2R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esenc... 目的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2 receptor,AT2R)基因转染可减轻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的过度增生,但如何主动调控转入体内基因的表达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文中以四环素可调控系统下的AT2R基因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esenchymal stem cell,MSC)为载体,探讨AT2R在体可调控表达及对大鼠颈动脉新生内膜的影响。方法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分别将PBS液、常规培养的大鼠MSC、四环素可调控系统下的AT2R基因转染的MSC局部灌注,后者又分为给予强力霉素(deoxycyline,Dox)及不给予强力霉素组。于术后14、28 d取材,分析新生内膜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法及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AT2R在大鼠颈动脉壁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导入转染AT2R-MSC+Dox组大鼠颈动脉新生内膜面积较其他各损伤组显著降低(P<0.01),同时AT2R的表达显著增高;MSC对血管内膜增生无明显影响。结论四环素可调控AT2R基因在体可调控表达系统受到Dox的有效控制,可显著抑制动脉损伤后新生内膜的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 新生内膜 强力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宇大伟 乔卫卫 +3 位作者 徐志穎 左鲁宁 任旭荣 张冬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男性原发性高血压(EH)及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在211例男性EH患者和187例男性正常对照人群中对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作SNP分型,按心脏超声特点将男...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男性原发性高血压(EH)及左心室肥厚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直接测序的方法在211例男性EH患者和187例男性正常对照人群中对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作SNP分型,按心脏超声特点将男性EH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82例及无LVH组129例,评价SNP与EH及LVH的关系。结果男性EH患者A1675G位点中A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LVH患者A1675G多态性各基因型构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的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男性EH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受体 血管紧张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一氧化氮联合诊断2型糖尿病隐匿型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价值分析
6
作者 宗志峰 康丽利 +2 位作者 张钢 要青清 翟晓羽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11期30-34,共5页
目的 探究联合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一氧化氮对2型糖尿病隐匿型糖尿病视神经病变(DO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隐匿型DON发生分为DON组(n=44)与非DON组... 目的 探究联合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一氧化氮对2型糖尿病隐匿型糖尿病视神经病变(DON)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5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隐匿型DON发生分为DON组(n=44)与非DON组(n=456)。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AngⅡ、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隐匿型DON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临床影响曲线、决策曲线分别评价AngⅡ、内皮素、一氧化氮联合诊断2型糖尿病隐匿型DON的价值、实际符合率及临床效用。结果 DON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长于非DON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ngⅡ、内皮素水平高于非DON组,一氧化氮水平低于非DON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ngⅡ、内皮素、一氧化氮均为2型糖尿病隐匿型DON发生的影响因素(P<0.01);AngⅡ、内皮素、一氧化氮诊断2型糖尿病隐匿型DO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3、0.777、0.835;AngⅡ、内皮素、一氧化氮联合诊断2型糖尿病隐匿型DON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09%、90.57%;AngⅡ、内皮素、一氧化氮联合诊断2型糖尿病隐匿型DON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率较高,且AngⅡ、内皮素、一氧化氮联合诊断具有明显正向净获益,临床效用良好。结论 2型糖尿病隐匿型DON患者AngⅡ、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异常,可作为其诊断因子,且三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可为临床早期监测隐匿型DON发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 隐匿糖尿病视神经病变 血管紧张 内皮 一氧化氮 预测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哇巴因对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和2型受体mRNA在心肌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宁 姜馨 +1 位作者 吕卓人 艾文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6-529,共4页
目的观察哇巴因(Ouaba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AT1)与2型(AT2)受体mRNA在心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Ouabai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Losarta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同时给予... 目的观察哇巴因(Ouaba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AT1)与2型(AT2)受体mRNA在心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Ouabai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Losarta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同时给予Losartan 30 ng/(kg.d)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2 mL/d腹腔注射),每周测定鼠尾血压,共6周。应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心肌中AngⅡ质量浓度,同时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FQ-PCR)观察心肌中AT1和AT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血浆中的AngⅡ质量浓度在Ouabain组及Losartan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Ouabain组心肌中AngⅡ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Ouabain组及Losartan组心肌中AT1mRNA与AT2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外周长期、慢性给予Ouabain后可持续升高SD大鼠的血压,并使RAS系统激活,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AT1受体介导。给予Ouabain激活AT1受体的同时,AT2活性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1受体 2受体 哇巴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辅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李九清 郭俊贤 李亚如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523-252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应用鳖甲煎丸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肝功能、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pteinase-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抽签法将我科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间12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应用鳖甲煎丸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肝功能、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pteinase-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抽签法将我科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间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分2组,各62例,常规组行恩替卡韦片等常规疗法,研究组加服鳖甲煎丸辅助治疗,4 w作1疗程,共3疗程,治疗3疗程后比较其临床疗效及期间不良反应情况,采用肝功能、炎症因子、血液指标评价其对患者肝功能、AngⅡ、MMP-2等有关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研究组3疗程末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白蛋白水平较高,总胆红素及丙氨酸转移酶水平较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较低,血清AngⅡ、MMP-2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间患者均无药物有关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应用鳖甲煎丸辅助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能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及AngⅡ、MMP-2水平,并显著改善其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炎 早期肝硬化 鳖甲煎丸 肝功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管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受体配体亲和技术筛选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和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9
作者 康健斌 张语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859-863,共5页
目的筛选中药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方法以ACE2和DPP-4作为靶蛋白,利用受体配体亲和超滤和液质联用技术,对黄芩中与ACE2和DPP-4亲和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和分析,以筛选具有同时抑制ACE2和DPP-4的化合... 目的筛选中药黄芩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方法以ACE2和DPP-4作为靶蛋白,利用受体配体亲和超滤和液质联用技术,对黄芩中与ACE2和DPP-4亲和的化合物进行筛选和分析,以筛选具有同时抑制ACE2和DPP-4的化合物。结果从黄芩中筛选出了5,7,2′,6′-4羟基黄酮、5,7,2′,5′-4羟基-8,6′-二甲氧基黄酮、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黄芩素-6-O-葡萄糖醛酸苷、千层纸素A-7-O-葡萄糖醛酸苷、汉黄芩苷、白杨素、千层纸素A,可以同时亲和抑制ACE2和DPP-4,具有潜在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结论从黄芩中筛选出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关的靶蛋白抑制剂,具备潜在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配体亲和 血管紧张转换酶2 二肽基肽酶4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II受体1 A1166C基因多态性研究
10
作者 高磊 高顶 +2 位作者 王茂松 胡飞 冯崴 《淮海医药》 2025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II受体1(AGTR1)A1166C基因多态性。方法:选取2024年1月—2024年8月某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9例,根据是否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分为合并组(n=49)和高血压组(n=50);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II受体1(AGTR1)A1166C基因多态性。方法:选取2024年1月—2024年8月某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9例,根据是否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分为合并组(n=49)和高血压组(n=50);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3组的AGTR1 A1166C基因分型。比较3组AGTR1 A1166C基因分布频率,合并组与高血压组不同高血压分级患者AGTR1 A1166C基因分布频率,合并组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及左心射血分数(LVEF)、危重病例评分(SOFA)。结果:3组AA型基因分布频率:合并组>高血压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型、CC型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级高血压患者中,合并组AA型基因、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CC型基因及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高血压患者中,合并组AA、CC型基因及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低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型基因、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组血清ACE活性、cTnI峰值水平:CC型基因>AC型基因>AA型基因;LVEF≤45%患者比例、SOFA评分:AA型基因>AC型基因>CC型基因,A等位基因>C等位基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与AGTR1 A1166C基因多态性有关,携带A等位基因可能增加高血压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ACE活性和cTnI峰值升高与CC基因型相关;携带AA基因型患者更容易导致左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紧张II1受体 A1166C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培尧 高传玉 +1 位作者 齐大屯 韩雅琪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153-156,共4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心血管系统活动中起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调节血压等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ll)是RAS系统中最重要的活性肽,通过与AngII-1型受体(ATlR)、AngII-2型受体(AT2R)结合而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ATlR在...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心血管系统活动中起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调节血压等作用。血管紧张素Ⅱ(Angll)是RAS系统中最重要的活性肽,通过与AngII-1型受体(ATlR)、AngII-2型受体(AT2R)结合而产生相应的生物学效应。ATlR在人体组织内分布丰富并介导AngII绝大多数作用,如血管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2受体 血管系统疾病 -血管紧张系统 电解质平衡 RAS系统 生物学效应 调节血压 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改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 被引量:1
12
作者 江克兵 徐璐晴 沈涤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为探讨AngⅡ刺激下YTHDF2的表达水平,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和AngⅡ组。为探讨沉默YTHDF2对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的影响,将细胞分为... 目的探讨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为探讨AngⅡ刺激下YTHDF2的表达水平,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和AngⅡ组。为探讨沉默YTHDF2对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的影响,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转染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iRNA)+PBS]、siYTHDF2组[转染YTHDF2 siRNA(siYTHDF2)+PBS]、模型组(siRNA+AngⅡ)和实验组(siYTHDF2+AngⅡ)。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YTHDF2基因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心肌肥厚相关基因心房钠尿肽(ANP)、B型钠尿肽(BNP)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及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表面积,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沉淀反应验证YTHDF2和Bcl-2的结合关系。结果AngⅡ组YTHDF2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1.49±0.03 vs 0.97±0.09,1.50±0.08 vs 1.00±0.07,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细胞凋亡率升高,ANP、BNP、β-MHC、Bax mRNA表达明显升高,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减小,细胞凋亡率降低,ANP、BNP、β-MHC、Bax mRNA表达明显降低,Bcl-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沉默YTHDF2可以缓解AngⅡ诱导的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YTHDF2通过与Bcl-2相结合抑制其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细胞凋亡 血管紧张 病理性心肌肥厚 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 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春光 樊晓寒 +3 位作者 李凌 黄振文 刘瑞云 樊红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 - 1型受体 (AT1 R)基因 A116 6 / C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I/ D多态性与冠状动脉 (冠脉 )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 P)技术检测冠心病 (C...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 - 1型受体 (AT1 R)基因 A116 6 / C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I/ D多态性与冠状动脉 (冠脉 )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 P)技术检测冠心病 (CHD)组 (130例 )和正常对照组 (90例 ) ACE和 AT1 R基因多态性。对 CHD患者进行冠脉造影 ,判定冠脉病变支数 (狭窄程度≥ 75 % )和 Jeopardy危险记分。结果 CHD组 ACE- DD基因型频率(38.5 % )显著高于对照组 (14 .4 % ) ,P <0 .0 1。 AT1 R- AC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13.1%和 10 % ;P >0 .0 5 )。冠脉病变支数和危险记分在 ACE三种基因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但在 AT1 R- AC基因型患者显著高于 AT1 R- AA基因型患者 (P <0 .0 5 )。结论  AC- EDD基因型是 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但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不相关。 AT1 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1受体 血管紧张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表达及缬沙坦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永清 张明旭 +4 位作者 刘丽华 党涛 白志冬 王煜 杨鹏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s)表达,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AT1-AAs表达阳性的AC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未行介入治疗的ACS患者87例和正常健康对照组60例,人工合成...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s)表达,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对AT1-AAs表达阳性的AC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未行介入治疗的ACS患者87例和正常健康对照组60例,人工合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细胞外第二环功能表位肽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外周血中AT1-AAs表达阳性率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水平;ACS患者分为2组:AT1-AAs阳性组及阴性组,组内随机给予缬沙坦或常规治疗10天,观察MCP-1和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①ACS组及正常对照组中AT1-AA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0%(40/87)和5.0%(3/60),ACS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S组患者MCP-1和hsCRP水平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治疗前,AT1-AAs阳性组ACS患者MCP-1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AT1-AAs阴性组(P<0.01);AT1-AAs阳性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后,MCP-1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AT1-AAs阳性常规治疗者(P<0.01),AT1-AAs阴性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后MCP-1和hsCRP水平较常规治疗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1-AAs可能参与ACS的发病过程,对AT1-AAs阳性的ACS患者给予ARB药物治疗获益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紧张1 受体拮抗剂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效应检测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忠保 张苏丽 赵荣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12期934-938,共5页
目的 利用主动免疫方法 在大鼠血清中制备AT1受体的抗体并检测其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效应,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的抗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按照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合成抗原肽段,以此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获... 目的 利用主动免疫方法 在大鼠血清中制备AT1受体的抗体并检测其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效应,以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的抗体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按照人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合成抗原肽段,以此对大鼠进行主动免疫,获取抗AT1受体抗体,并提纯抗体IgG,检测该抗体对大鼠血管环和离体心脏的生物效应.结果 ELISA检测表明,抗体滴度从免疫后第2周开始升高,第8周滴度达到一个高峰;PAGE凝胶电泳检测显示纯化结果 理想.AT1受体抗体可剂量依赖性地使大鼠主动脉血管环收缩增加,使离体灌流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增强.上述效应与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一致,并可被AT1受体阻断剂Losartan所阻断.结论 用主动免疫法可在大鼠血清中获取足量AT1受体抗体,借以研究其生物效应.AT1受体抗体对大鼠主动脉血管环和离体心脏均有激动剂样的刺激效应,提示该抗体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1受体 抗体 血管收缩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胞外第二环肽抗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质游离钙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峰 廖玉华 +3 位作者 魏宇淼 陈明 周子华 王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52-755,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肽抗体对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细胞质游离钙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抗AT1受体抗体,亲和层析法提取阳性血清中的AT1受体细胞外第...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肽抗体对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细胞质游离钙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高血压患者血清中抗AT1受体抗体,亲和层析法提取阳性血清中的AT1受体细胞外第二环肽抗体。同时应用AT1受体胞外第二环肽主动免疫大鼠并提取抗体。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患者及大鼠的AT1受体胞外二环肽抗体分别刺激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负载培养原代大鼠VSMC,观察荧光强度变化来检测细胞质游离钙水平变化。结果患者及大鼠血清中提取的AT1受体第二环肽抗体均刺激培养VSMC使细胞质游离钙水平升高,作用与AngⅡ类似。进一步实验发现抗体的激动效应能够被AT1受体胞外第二环肽的抗原表位序列及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阻断。结论针对AT1受体胞外第二环肽抗体具备激动效应,通过激动AT1受体刺激细胞质钙离子浓度增高,提示该抗体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 受体 血管紧张 抗体 平滑 血管 细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易感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左彦方 龙爱梅 《循证医学》 CSCD 2008年第6期349-352,384,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小型研究的偏倚及研究间异质性。方法搜索、分析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和MEDLINE数据库内1994年1月到2007年3月之间发表的相关文献。共有23项关于...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估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小型研究的偏倚及研究间异质性。方法搜索、分析中国医院知识数据库和MEDLINE数据库内1994年1月到2007年3月之间发表的相关文献。共有23项关于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被纳入。结果共纳入53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993例对照。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C+AC基因型与AA基因型相比,发生原发性高血压风险的OR值为1.98(95%可信区间1.57~2.49),研究间具有明显的异质性(P<0.00001,I2=71.1%),根据种族和高血压家族史进行分层分析后,显著减小了研究间的异质性。在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病人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无明显相关性;而在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病人中C等位基因能够增加原发性高血压发病风险。结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1166C多态性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素,在具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病人中尤为明显,其相关性存在一定种族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 1受体 A1166C 基因多态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龄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金珉 路方红 +2 位作者 刘振东 杨建民 周晓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00-803,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汉族高龄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山东省章丘地区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例(高龄高血压组)和体检正常老年人98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AT1...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汉族高龄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山东省章丘地区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4例(高龄高血压组)和体检正常老年人98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检测,观察AA、AC和CC不同基因型以及该点A、C不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AA、AC和CC基因型在高龄高血压组的分布为83(79.81%)、20(19.23%)和1(0.96%),正常对照组为82(83.67%)、16(16.33%)和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50,P>0.05);A1166与C1166等位基因频率在高龄高血压组中分别为186(89.42%)和22(10.58%),正常对照组为180(91.84%)和16(8.1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1.38,P>0.05)。结论AT1R基因A1166C分子变异与山东省章丘地区汉族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受体 血管紧张 1 基因频率 危险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抗体阳性孕鼠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荣华 王澎 +5 位作者 张苏丽 卫小红 杨丽红 燕子 张熙 刘慧荣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0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制备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抗体阳性的孕鼠模型,为先兆子痫疾病的自身免疫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工具。方法以合成的人AT1R细胞外第二环肽段(AT1R—ECⅡ)为抗原主动免疫雌性Wistar大鼠,待雌鼠体内抗AT1R抗体达高峰后,将其... 目的制备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抗体阳性的孕鼠模型,为先兆子痫疾病的自身免疫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工具。方法以合成的人AT1R细胞外第二环肽段(AT1R—ECⅡ)为抗原主动免疫雌性Wistar大鼠,待雌鼠体内抗AT1R抗体达高峰后,将其与正常雄鼠(未免疫)交配,从而建立抗AT1R抗体阳性的孕鼠模型。用SA—ELISA法检测孕鼠妊娠中期血清中抗AT1R抗体的水平、免疫球蛋白类型及亚类。结果免疫雌鼠体内抗AT,R抗体滴度在4周时明显升高,8周时达高峰(A值为2.89±0.21,同期对照组A值为0.44±0.06,P〈0.01);与正常雄鼠交配怀孕后14d时,免疫孕鼠血清中的抗AT1R抗体仍维持高滴度。该抗体属于IgG类免疫球蛋白,而非IgM及IgA类,在大鼠IgC的4个亚型(IgG1、IgG2a、IgG2b和IgG2c)中,该血清抗体主要属于IgG2b亚型(A值为0.32±0.04,同期对照组A值为0.08±0.01,P〈0.01),尚有极少部分属于IgG2a亚型(A值为0.10±0.01,同期对照组A值为0.07+0.01,P〈0.05)。结论用主动免疫法可使孕鼠体内产生高滴度的抗AT,R抗体,且该抗体的亚型与先兆子痫患者体内的AT1受体自身抗体(AT1-AA)具有良好一致性,所以该造模方法可以作为从免疫学角度研究先兆子痫的一种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1受体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mRNA在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模型中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文 孙胜利 +2 位作者 凌树森 王自正 戴德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与血管紧张素 一型受体 ( AT1)亚型 AT1a、AT1b表达之间的关系。 方法 :建立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模型 ,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方法 ,测定肥厚心室肌中血管紧张素 一型受体两个亚型... 目的 :探讨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与血管紧张素 一型受体 ( AT1)亚型 AT1a、AT1b表达之间的关系。 方法 :建立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模型 ,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方法 ,测定肥厚心室肌中血管紧张素 一型受体两个亚型 AT1a、AT1b的 m RNA含量。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肥厚心肌中血管紧张素 受体两个亚型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 ( P>0 .0 5 )。 结论 :甲状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下血管紧张素 一型受体亚型AT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 甲状腺 MRNA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