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Ⅱ1a型受体基因敲除通过减轻铁死亡来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心功能障碍
1
作者 尹晓晓 王瑾 +3 位作者 李爱云 王丽清 郭敏 焦向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105-2112,共8页
目的 探究血管紧张素Ⅱ1a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a receptor,AT1aR)敲除对肥胖引起大鼠心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24只,使用sgRNA和CRISPR/Cas9系统生成全身AT1aR缺乏型大鼠,通过高脂饲料(high-fat diet,HFD... 目的 探究血管紧张素Ⅱ1a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a receptor,AT1aR)敲除对肥胖引起大鼠心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24只,使用sgRNA和CRISPR/Cas9系统生成全身AT1aR缺乏型大鼠,通过高脂饲料(high-fat diet,HFD)喂养来构建肥胖模型,共分为4组,野生大鼠(wildtype,WT)和基因敲除(knockout,KO)常规喂养组以及各自的高脂组。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评估心脏功能,采用油红O染色对心肌脂质进行染色,RTPCR检测心肌组织GPX4和Ptgs2基因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GPX4、ferritin、Nrf2、HO-1和NQO1的蛋白表达。使用ELISA和各种试剂盒检测血清和心肌内脂质含量。结果 高脂喂养导致SD大鼠发生了心功能障碍、血清脂质紊乱、氧化应激和铁死亡,而高脂喂养的AT1aR敲除大鼠,体内以上变化均减弱。此外,与WT-HFD大鼠相比,KO-HFD大鼠心肌内Nrf2/HO-1通路激活,铁死亡减轻,脂质堆积减少,心功能障碍程度减轻。结论 AT1 aR敲除可通过提升抗氧化能力,减轻铁死亡程度,从而改善HFD引起的心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系统 血管紧张1a受体 高脂饮食 心功能障碍 铁死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R-Bmal1轴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和血管纤维化
2
作者 薛灵霞 龙瑶琳 +6 位作者 冯佳艳 毛田 郭娇 王卓玺 李杨 王晓晖 王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55-1164,共10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自身抗体(AT1R autoantibody,AT1-AA)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生物钟蛋白BMAL1异常表达诱导细胞表型转换以及血管纤维化的作用机...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自身抗体(AT1R autoantibody,AT1-AA)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生物钟蛋白BMAL1异常表达诱导细胞表型转换以及血管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只6~8周的SD雄性大鼠(体质量180~22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对照组以及使用AT1R细胞外第二环(extracellular loopⅡof 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ECLⅡ)主动免疫SD大鼠建立的AT1-AA阳性组。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2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结构变化和纤维化情况(n=3)。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组织以及原代VSMCs中纤维化标志蛋白CollagenⅠ、表型转换相关蛋白SM22、α-SMA、OPN以及MMP2的表达(n=4),此外,还检测了CT0、CT4、CT8、CT12、CT16、CT20时生物钟蛋白BMAL1的表达。通过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VSMCs的增殖迁移能力(n=3),使用si-RNA技术敲低Bmal1后检测BMAL1、CollagenⅠ、表型转换相关蛋白的表达(n=3)。另外,构建AT1-AA阳性的AT1R敲除(AT1R-KO)大鼠模型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胸主动脉血管组织BMAL1的表达(n=4)。结果AT1-AA阳性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壁增厚[(140±9)%vs(120±5)%,P<0.05],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Masson染色蓝染明显,且CollagenⅠ表达较Control组表达上调(P<0.05)。AT1-AA阳性大鼠胸主动脉以及AT1-AA处理的VSMCs中收缩表型相关蛋白α-SMA、SM22表达下降(P<0.05),合成表型相关蛋白OPN、MMP2表达上调(P<0.05);AT1-AA诱导VSMCs划痕愈合能力以及迁移能力都显著增强。进一步发现,Bmal1的mRNA表达(0.67±0.26 vs 1.03±0.17)以及蛋白表达(0.46±0.06 vs 0.85±0.26)均在CT12时显著上调(P<0.05),且Bmal1的节律性消失(P<0.05)。敲低BMAL1后,AT1-AA诱导的VSMCs表型转换现象得到部分改善。与AT1-AA阳性的WT大鼠比较,AT1-AA阳性的AT1R-KO大鼠胸主动脉血管中BMAL1表达明显降低(1.35±0.06 vs 0.86±0.07,P<0.001);细胞水平发现AT1-AA诱导的VSMCs表型转换及胶原蛋白CollagenⅠ高表达的现象在AT1R-KO的VSMCs中得到部分改善。结论AT1-AA通过AT1R-Bmal1轴促进VSMCs表型转换以及血管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1受体自身抗体 BMAL1 血管紧张-1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转换 血管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和蛋白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江华 李兆申 +2 位作者 许国铭 屠振兴 龚燕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型受体 (angiotensin type1receptor,AT1R) m RNA和蛋白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 :标本取自 8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癌旁组织及 3例正常胰腺组织 ,RT- PCR方法检测人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中AT1R m RNA的表...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 1型受体 (angiotensin type1receptor,AT1R) m RNA和蛋白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 :标本取自 8例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癌旁组织及 3例正常胰腺组织 ,RT- PCR方法检测人胰腺癌及正常胰腺组织中AT1R m RNA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检测人胰腺癌组织中蛋白的表达。 结果 :AT1R m RNA和蛋白在人胰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RT- PCR显示 AT1R m RNA在人胰腺癌组织与人正常胰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7.5 % (7/ 8)和 0 (0 / 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AT1R蛋白在人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6 2 .5 % (5 / 8) ,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 12 .5 % (1/ 8)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 .0 1) ;SDS- PAGE蛋白电泳也证实胰腺癌组织有 AT1R蛋白的存在 ,而在人正常胰腺组织中则未见 AT1R蛋白的阳性表达。 结论 :AT1R在人胰腺癌的生长中具有重要作用 ,抑制 AT1R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胰腺癌 血管紧张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在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上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表达 被引量:4
4
作者 姜衡 于曼丽 +3 位作者 魏勇 欧阳平 梁春 吴宗贵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68-973,共6页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ngiotensinⅡreceptor type 1,AT1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从大鼠胸主动脉分离、培养VSMCs,并用平滑肌特异性肌纤... 目的观察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ngiotensinⅡreceptor type 1,AT1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从大鼠胸主动脉分离、培养VSMCs,并用平滑肌特异性肌纤蛋白(α-SMA)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用10、100和300μmol/L 3个不同浓度的Hcy孵育VSMCs,或在加入Hcy的同时加入5μmol/L的ERK1/2通路阻断剂U0126,48h后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的ERK1/2及AT1R的蛋白表达。结果经鉴定,成功分离、培养VSMCs。10、100和300μmol/L 3个不同浓度的Hcy均可上调VSMC的AT1R蛋白表达量(与溶剂对照组比较,P<0.05)。但3个浓度的Hcy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μmol/L的Hcy可增加VSMC的ERK1/2磷酸化(P<0.05),激活ERK1/2信号通路。ERK1/2通路抑制剂U0126可完全阻断Hcy导致的ERK1/2磷酸化,并取消Hcy导致的AT1R上调。结论 Hcy可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大鼠VSMC AT1R的表达,这一结果可能有助于揭示高Hcy血症与高血压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半胱氨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ERK1/2 血管紧张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胡维维 陶金华 +2 位作者 许欣 杨秀媚 李广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 e,ACE)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T1R和ACE在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判断和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 目的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 e,ACE)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AT1R和ACE在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判断和临床治疗等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 ision法染色,观察AT1R、AC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 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微血管密度(m i-crovessel density,MVD)在18例正常子宫内膜、37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89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AT1R和ACE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AT1R与VEGF和MVD的相关性。结果从正常子宫内膜上皮到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再到子宫内膜癌,AT1R的表达逐步上调,ACE的表达逐步下调,差异均有显著性。子宫内膜癌中AT1R的表达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子宫肌壁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状况等有关,且AT1R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和MVD计数正相关,而ACE的表达仅与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结论 AT1R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AT1R表达上调可促进癌细胞生长和新生血管形成,与子宫内膜癌的预后有关,AT1R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新靶点。ACE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低于正常内膜组织,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血管紧张1受体 血管紧张转化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化及正常肝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的表达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卫卫 杨希山 +4 位作者 吴平生 王捷 张宏斌 李旭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7-478,482,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化及正常肝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18例肝癌周围纤维化肝组织和12例正常肝脏组织中AT1RmRNA的表达,同时逆转录AT1R特异性片段和内参片段(GAPDH),以二者的... 目的探讨纤维化及正常肝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18例肝癌周围纤维化肝组织和12例正常肝脏组织中AT1RmRNA的表达,同时逆转录AT1R特异性片段和内参片段(GAPDH),以二者的积分吸光度比值作为该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纤维化肝组织AT1R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1.27±0.45vs0.71±0.21,P<0.01)。结论AT1R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纤维化 肝脏 血管紧张受体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哇巴因对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和2型受体mRNA在心肌中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宁 姜馨 +1 位作者 吕卓人 艾文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6-529,共4页
目的观察哇巴因(Ouaba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AT1)与2型(AT2)受体mRNA在心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Ouabai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Losarta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同时给予... 目的观察哇巴因(Ouabai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AT1)与2型(AT2)受体mRNA在心肌中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Ouabai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Losartan组[27.8 ng/(kg.d)Ouabain腹腔注射,同时给予Losartan 30 ng/(kg.d)灌胃]、对照组(生理盐水2 mL/d腹腔注射),每周测定鼠尾血压,共6周。应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及心肌中AngⅡ质量浓度,同时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FQ-PCR)观察心肌中AT1和AT2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血浆中的AngⅡ质量浓度在Ouabain组及Losartan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Ouabain组心肌中AngⅡ质量浓度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Ouabain组及Losartan组心肌中AT1mRNA与AT2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外周长期、慢性给予Ouabain后可持续升高SD大鼠的血压,并使RAS系统激活,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AT1受体介导。给予Ouabain激活AT1受体的同时,AT2活性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1受体 2受体 哇巴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与心钠肽在甲亢心肌肥大大鼠中的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徐金玲 赵林双 王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3-177,181,共6页
目的:探讨甲亢心肌肥大大鼠中血清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的产生及变化特征及其与心肌肥大特征性基因心钠肽(ANP)表达的关系.方法:制备甲亢大鼠模型,分别于实验2、4和8周留取血标本及心肌组织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 目的:探讨甲亢心肌肥大大鼠中血清抗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的产生及变化特征及其与心肌肥大特征性基因心钠肽(ANP)表达的关系.方法:制备甲亢大鼠模型,分别于实验2、4和8周留取血标本及心肌组织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AT1-AA,动态观察心脏指数(HWI)、心肌细胞直径(MD)、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及心肌组织病理改变,采用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ANP mRNA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ANP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1)甲亢组大鼠在实验2周时HMI即明显增加,并随时间延长进一步加重,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肥大,发生严重胶原纤维化,MD和CVF显著增加,表明甲亢大鼠心肌肥大模型建立成功;(2)甲亢组大鼠血清中AT1-AA吸光度值在实验2周即有明显升高,之后逐渐上升至实验结束时,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T1-AA表现出随甲亢心肌肥大病变加重而逐渐升高的变化规律;(3)甲亢组大鼠心肌组织ANP mRNA表达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呈进行性升高,血浆中ANP水平变化趋势与其一致,说明AT1-AA可能会引起ANP表达增加;(4)线性相关分析显示,甲亢组大鼠血清AT1-AA与心肌肥大相关指标HWI、DM、CVF、血浆ANP和心肌组织ANP mRNA呈显著正相关(r =0.649 ~0.749;均P<0.05).结论:甲亢心肌肥大大鼠AT1-AA可引起ANP表达增加,AT1-AA介导的免疫反应参与甲亢心肌肥大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1受体 自身抗体 甲亢 心肌肥大 心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与抗G-蛋白偶联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和肾上腺素能α_1受体自身抗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林双 廖玉华 +6 位作者 王敏 曹红艳 周子华 向光大 侯洁 乐岭 夏邦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抗G 蛋白偶联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受体 )和肾上腺素能α1受体 (α1受体 )自身抗体是否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有关。方法 :以合成的AT1与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 ,检测 196例住院及门诊体... 目的 :探讨抗G 蛋白偶联型受体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受体 )和肾上腺素能α1受体 (α1受体 )自身抗体是否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有关。方法 :以合成的AT1与α1受体多肽片段为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 ,检测 196例住院及门诊体检者血清中抗G 蛋白偶联型受体AT1和α1受体自身抗体 ,其中糖尿病心肌病患者 46例 (糖尿病心肌病组 ) ,2型糖尿病 5 2例 (糖尿病组 ) ,高血压无靶器官受损患者 5 8例 (高血压组 )及正常对照组 40例。结果 :糖尿病心肌病组抗AT1受体自体抗体阳性率和抗α1受体自身抗体阳性率 ,明显高于糖尿病组、高血压组以及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0 0 1)。结论 :免疫学机制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抗G-蛋白偶联受体 血管紧张1受体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RGS2蛋白与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廖运先 王晨虹 赖宝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77-781,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浆中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2(RGS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受体(AT1R)在子痫前期(PE)发病中的作用及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PE孕妇50例为PE组(合并...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浆中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2(RGS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1型受体(AT1R)在子痫前期(PE)发病中的作用及对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PE孕妇50例为PE组(合并FGR组17例,非FGR组33例)。选择同期分娩的健康孕妇4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孕妇血浆中RGS2蛋白、AngⅡ及AT1R水平,并比较PE组(合并FGR组、非FGR组)与对照组间3种指标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3种指标与PE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PE组血浆中RGS2蛋白、AngⅡ、AT1R水平及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而取样孕周、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FGR组、非FGR组间的RGS2蛋白水平、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AT1R水平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在对照组、非FGR组及合并FGR组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示RGS2、AngⅡ及AT1R是P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粗OR>1,P<0.05;调整抽样孕周后的OR1>1,P<0.05;调整另外两种指标后的OR2值>1,P<0.05(除外AngⅡ)]。(3)RGS2蛋白、AngⅡ、AT1R水平与PE、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P<0.05),AngⅡ、AT1R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负相关(P<0.05),RGS2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中RGS2蛋白、AngⅡ及AT1R可能与PE的发病机制相关,AngⅡ及AT1R可能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RGS2蛋白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对血管紧张素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诱导的A10细胞降钙素受体样受体膜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飞 唐江琼 +3 位作者 郑元斌 秦又发 陈临溪 秦旭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索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或)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诱导的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表达和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揭示CGRP抑制VSMC增殖的机制。方法 通过酶切、连接、转化等方法... 目的探索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或)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诱导的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表达和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揭示CGRP抑制VSMC增殖的机制。方法 通过酶切、连接、转化等方法构建pCDNA3.1(+)-RAMP1真核表达载体并稳定转染至鼠源性血管平滑肌细胞株A10中,获得稳定高表达RAMP1的细胞系。无转染细胞、转染空载体〔pCDNA3.1(+)〕细胞和RAMP1高表达组细胞〔pCDNA3.1(+)-RAMP1〕分别用AngⅡ100 nmo.l L-1、CGRP 100 nmo.l L-1和CGRP+AngⅡ处理24 h,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逆转录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CRLR mRNA含量、蛋白表达及细胞膜分布。结果 单纯转染空质粒或RAMP1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AngⅡ处理对3种细胞存活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CDNA3.1(+)-RAMP1细胞经CGRP处理24 h后,细胞存活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细胞(P<0.05);经CGRP+AngⅡ处理,细胞存活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AngⅡ,CGRP和CGRP+AngⅡ处理对3种细胞CRLR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但CGRP处理使pCDNA3.1(+)-RAMP1细胞中CRLR蛋白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细胞(P<0.05),而CGRP+AngⅡ处理使pCDNA3.1(+)-RAMP1细胞中CRLR蛋白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细胞(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经无血清或CGRP处理后,无转染细胞和pCDNA3.1(+)细胞中的RAMP1和CRLR主要分布在胞浆区域;经AngⅡ或CGPR+AngⅡ处理后,pCDNA3.1(+)-RAMP1细胞中RAMP1和CRLR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多于无转染细胞和pCDNA3.1(+)细胞。结论 高表达RAMP1能增强CGRP抑制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RAMP1增加CRLR的膜分布,从而增强CGRP受体对CGRP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降钙基因相关肽 降钙受体受体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倩虹 张晨晖 +2 位作者 温进坤 汤键 周爱儒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S1期40-44,共5页
应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方法,亚克隆出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1R... 应用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方法,亚克隆出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1Receptor,ATR1)cDNA,并以此为探针,通过Northernblotting分析和定量PCR方法,测定大鼠不同组织中ATR1mRNA的分布,证明ATR1mRNA广泛存在于不同组织中,其中以肾脏含量为最高,其次为心脏和小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HR)肾、心组织中ATR1mRNA较正常对照大鼠(Wistar-KyotoRat,WKY)明显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1-受体 MRNA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在孕期糖尿病大鼠子代肾脏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硕 罗浩 +3 位作者 王甲良 王新全 李晓龙 曾春雨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讨孕期糖尿病大鼠子代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receptor,AT1R)在子代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0周龄SD雌性大鼠20只(体质量250-280 g)分别与20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50-280 g)进行交配。将... 目的探讨孕期糖尿病大鼠子代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receptor,AT1R)在子代高血压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0周龄SD雌性大鼠20只(体质量250-280 g)分别与20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50-280 g)进行交配。将次日见阴栓的雌鼠视为孕鼠(阴栓为白色结晶状颗粒),得到12只孕鼠,分为糖尿病组孕鼠和对照组孕鼠,每组6只。糖尿病组孕鼠在孕期第0天单次腹腔注射链菌霉素(STZ)35 mg/kg,对照组孕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鼠尾无创血压测量法持续监测子代大鼠血压;分别从糖尿病组孕鼠和对照组孕鼠的子代大鼠中各随机选取6只20周龄雄性大鼠(体质量250-280 g)用于实验。代谢笼测定24 h尿量,肾上腺动脉灌注AT1R阻断剂(坎地沙坦)测定尿钠排泄;qRT-PCR检测大鼠肾脏AT1R的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肾脏AT1R的蛋白表达。结果 12、16、20、24周龄时,糖尿病组子代大鼠血压均高于同龄期对照组子代大鼠[分别为(118±4)vs(105±3),(124±2)vs(114±2),(135±3)vs(118±2),(140±4)vs(120±3)mm Hg,P〈0.05]。24 h尿液分析结果显示,STZ组子代大鼠的基础尿量及尿钠排泄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子代大鼠[(558.8±40.5)vs(764.3±87.6)μmol/(kg·d),P〈0.05]。肾上腺动脉灌注AT1受体阻断剂后,糖尿病组子代大鼠的排钠利尿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1 560±87)vs(760±60)μL/min,P〈0.05],其肾脏AT1R的蛋白表达及m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7±0.08)vs(0.57±0.05),(1.2±0.1)vs(0.5±0.2),P〈0.05]。结论孕期糖尿病导致大鼠子代血压升高,其可能机制是子代大鼠肾脏AT1R的蛋白表达增高,体内存在水钠潴留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糖尿病 子代 收缩压 血管紧张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致新生大鼠慢性肺损伤肺组织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宁 刘雪雁 +1 位作者 富建华 薛辛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164,173,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AT1R)在高氧致慢性肺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变化。方法足月新生大鼠生后24h内分别置在85%~90%玻璃氧舱和空气中持续暴露,实验开始后的第1,3,7,14,21d留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RT-PCR方...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II1型受体(AT1R)在高氧致慢性肺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变化。方法足月新生大鼠生后24h内分别置在85%~90%玻璃氧舱和空气中持续暴露,实验开始后的第1,3,7,14,21d留取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AT1R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新生大鼠肺组织AT1R主要定位在肺泡上皮细胞、间质细胞、间质巨噬细胞、支气管和毛细血管外膜;空气组3d后表达逐渐下降,21d仅在肺泡上皮细胞及血管外膜弱表达;高氧组21d在损伤部位的间质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仍有较强的免疫染色。高氧组1,3,7dAT1R蛋白及mRNA表达与空气组无明显差别,14d和21d时较空气组表达显著增强(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II作为AT1R配体可能参与高氧慢性肺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肺纤维化 血管紧张 1受体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 1、2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里 卢松 甘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37-1041,共5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onⅡtype 1 receptor,AT-1R)、AT-2R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雄性spraguedawley...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onⅡtype 1 receptor,AT-1R)、AT-2R表达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10只、糖尿病(diabetic model,DM)组15只、利拉鲁肽(liraglutide,LR)组15只。DM组大鼠行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LR组及NC组予利拉鲁肽100μg/kg腹腔内注射干预2次/d。12周后采集各组大鼠血、尿标本测定大鼠尿蛋白排泄率(24 h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血尿素(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采集肾组织标本行透射电镜观察并测定肾重/体重指数(kidney/body weight ratio,KW/BW)、平均肾小球体积(mean glomerular volume,MGV)、系膜面积比(fractional mesangial area,FMA);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AT-1R、AT-2R在大鼠肾组织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利拉鲁肽可抑制糖尿病大鼠KW/BW、MGV、FMA、UAER、BUN与Scr的增加(P<0.05);可减轻足突融合、基底膜增厚、系膜增生等病理改变;可使大鼠肾脏组织AT-2R表达上调,而对AT-1R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使肾脏组织内AT-1R/AT-2R的平衡倾向AT-2R可能是利拉鲁肽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1、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NF-κB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颖 李津 +2 位作者 陈黎红 丁鹤林 傅祖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9,34,共5页
【目的】研究抑制NF-κB活性对SD大鼠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SD大鼠系膜细胞分为下列3组:正常葡萄糖培养组(5.6mmol/L D-葡萄糖),高葡萄糖培养组(25mmol/L),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dithioca... 【目的】研究抑制NF-κB活性对SD大鼠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SD大鼠系膜细胞分为下列3组:正常葡萄糖培养组(5.6mmol/L D-葡萄糖),高葡萄糖培养组(25mmol/L),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κB活性,RT-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NF-κB活性在高葡萄糖培养组(20±7)显著高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8±4,P<0.01)与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8±3,P<0.01),正常葡萄糖培养组与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组(0.60±0.26)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0.50±0.22)及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0.45±0.23)均无显著性差异;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质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组(0.54±0.22)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0.37±0.14)及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0.40±0.13)均无显著性差异。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高葡萄糖培养组(9.8±2.1)显著高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7.5±1.5,P<0.05),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7.8±1.7,P>0.05)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高葡萄糖可激活SD大鼠系膜细胞NF-κB,伴随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增加,但是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抑制NF-κB活性似乎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产生但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细胞 NF-ΚB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表达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常文静 陈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 Ⅱ(AugⅡ)、环磷酸腺苷(cAMP)对 AngⅡ1型(AT1)受体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的稳定性及心肌细胞蛋白代谢的影响。 方法:3天以内 SD乳鼠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刺激因...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 Ⅱ(AugⅡ)、环磷酸腺苷(cAMP)对 AngⅡ1型(AT1)受体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的稳定性及心肌细胞蛋白代谢的影响。 方法:3天以内 SD乳鼠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刺激因子)、A组(加入放线菌素 D 5μg/ml)、B组(加人Forskolin及IBMX各30μmol/L);C组(加入放线菌素D 5 μg/ml、Forskolin及IBMX各30 μmol/L),与刺激因子作用后,提取细胞RNA,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测定AT1受体mRNA含量。 结果:AT1受体mRNA半衰期约在 4.9 小时,AugⅡ、放线菌素D单独或共同作用心肌细胞 6 小时AT1受体mRNA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AT1受体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具极显著性差异(P<0.01)。AngⅡ、Forskolin+IBMX分别或共同作用心肌细胞 144小时,使其蛋白含量分别为对照的 133. 3%(与对照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92.8%(与对照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和105.0%(与对照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AngⅡ不改变AT1受体mRNA的稳定性,cA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血管紧张1受体 信使核糖核酸 稳定性 心肌肥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负荷增加大鼠模型左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及其受体蛋白的改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辉 张群燕 +3 位作者 沈思钰 董晓蕾 张永文 赵智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714-2717,共4页
目的:观察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mRNA及其受体蛋白的表达,探讨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室重构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压力负荷增加大鼠模型,造模8周后观察左室重... 目的:观察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mRNA及其受体蛋白的表达,探讨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左室重构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压力负荷增加大鼠模型,造模8周后观察左室重量指数、左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心肌组织AT1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心肌组织AT1受体蛋白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VMI(‰)明显增加(P<0.01),左室心肌亚细胞发生改变,左室心肌组织AT1 mRNA表达水平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升高(P<0.01),左室心肌组织AT1受体蛋白较假手术组上升(P<0.01)。结论: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在造模8周已形成左室肥厚的病理生理改变,这种左室肥厚的改变可能与左室心肌AT1基因转录与翻译水平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重构 血管紧张-1受体 压力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及其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19
作者 吴文 丁鹤林 +1 位作者 陈黎红 傅祖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42-1744,共3页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纯种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A组(n=11)为正常对照组,B组(n=11)为糖尿病为干预组,C组(n=9)为糖尿病大鼠氯沙坦干预组。以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纯种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A组(n=11)为正常对照组,B组(n=11)为糖尿病为干预组,C组(n=9)为糖尿病大鼠氯沙坦干预组。以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饲养18周后取出肾脏检测AngⅡ水平、AngⅡ1型受体mRNA表达,收集24h尿测定尿白蛋白排泄及肌酐并心脏内取血检测血AngⅡ及肌酐。AngⅡ1型受体mRNA表达采用RT-PCR,以-actin作为内对照。尿白蛋白排泄采用大鼠白蛋白特异的酶免疫分析试剂盒。结果血、肾组织AngⅡ在A、B、C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肾组织AngⅡ1型受体mRNA表达在B组大鼠(0.62±0.17)显著低于A组(1.13±0.82,P<0.01)及C组(1.13±0.62,P<0.01)。尿白蛋白排泄在B组大鼠(2.18±1.98mg/d)显著高于A组(0.41±0.47mg/d,P<0.01)及C组(0.65±0.89mg/d,P<0.01)。结论氯沙坦处理能升高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AngⅡ1型受体mRNA表达,但不改变血液及肾组织Ang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氯沙坦 血管紧张1受体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在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
20
作者 彭敏源 王璐璐 +3 位作者 梁婷 赵谢兰 王光平 陈方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418-1421,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基因at1在髓系白血病患者样本中的at1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白血病细胞比例、外周血Hb、WBC、Plt计数之间的相关性。收集51例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样本,其中43例为髓系白血病标本(AML组36例、CML组7例);8例... 本研究旨在探索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基因at1在髓系白血病患者样本中的at1 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白血病细胞比例、外周血Hb、WBC、Plt计数之间的相关性。收集51例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样本,其中43例为髓系白血病标本(AML组36例、CML组7例);8例非恶性血液性疾病患者骨髓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方法测定at1 mRNA表达水平,用2-△△CT法对at1mRNA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ML组、CML组和对照组at1 mRNA均值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038±0.076,0.033±0.039,0.281±0.366,髓系白血病患者at1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在AML样本中at1基因mRNA表达与白血病细胞比例呈负相关,与外周血Hb水平呈正相关。结论:at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增殖中可能没有重要作用,而与红系造血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1 髓系白血病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