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0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对运动心脏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欣 潘珊珊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9-43,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循环和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产生和作用机制,探讨了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功能以及运动对其的影响;提出运动能改变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的表达,改变以及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与...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循环和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产生和作用机制,探讨了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功能以及运动对其的影响;提出运动能改变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的表达,改变以及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与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心脏 运动心肌肥大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 局部肾-血管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慢性环孢素A肾毒性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金英顺 洪英礼 +5 位作者 崔镇花 刘雨田 金海峰 金华 陈瑛 李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在慢性环孢素A(CsA)肾毒性中的表达。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皮下注射CsA(15mg·kg-1.d-1)4周,建立慢性CsA肾毒性模型;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橄榄油。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收缩期血压、血CsA浓...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在慢性环孢素A(CsA)肾毒性中的表达。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皮下注射CsA(15mg·kg-1.d-1)4周,建立慢性CsA肾毒性模型;正常对照组皮下注射橄榄油。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收缩期血压、血CsA浓度、血清肌酐、肌酐清除率;三色染色观察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AngⅡ及其受体AT1和AT2的表达。结果慢性CsA肾毒性组表现为体重减少、血肌酐上升、肌酐清除率下降、肾小管间质带状纤维化(P<0.01)。与对照组相比,毒性组大鼠AngⅡ的免疫活性明显增加(47±7vs13±4,P<0.01),主要分布于入球动脉的肾小球旁器,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紧密相关(r=0.769,P<0.001)。免疫印迹显示毒性组AngⅡ受体AT1的表达明显减少[(114±14)%vs(42±6)%,P<0.01],而AT2的表达增加[(129±23)%vs(469±43)%,P<0.01]。结论在慢性CsA肾毒性中,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被激活,表现为AngⅡ免疫活性增加,这种AngⅡ免疫活性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环孢A肾毒性 间质性肾炎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人中穴对脑梗死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晶 杜元灏 张雪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397-401,I0003,共6页
目的:本研究以MCAO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脑血流、Ang II及受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电针对脑梗死大鼠血管舒缩的干预机制。方法:将9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按术后3、6、12、24 h,3、7... 目的:本研究以MCAO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脑血流、Ang II及受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电针对脑梗死大鼠血管舒缩的干预机制。方法:将9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按术后3、6、12、24 h,3、7、12 d各分为7个时相组,每时相各6只。各组大鼠进行脑血流、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蛋白印迹的检测。结果:脑血流检测显示模型组与电针组趋势相同,但电针组在1 h、2 h、3 h、12 h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AGT基因表达在梗死后呈增长的趋势,至9 h后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P〈0.01),电针组均低于模型组,且在12 h、15 h有显著性差异(P〈0.05),至18 h后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脑梗死后AngⅡ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但是针刺在梗死后3 h以内及18 h和24 h可显著降低其表达(P〈0.05,P〈0.01)。AT1R基因表达在梗死后3 h内显著增加(P〈0.01),此后在6 h降至谷底后再次明显增加(P〈0.05,P〈0.01),电针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且在梗死后3 h内、15 h到24 h时相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AT1R蛋白表达在造模后显著增加(P〈0.01),而针刺可下调其表达,除6 h、9 h时相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AT2R基因自脑梗死后2 h显著增加(P〈0.01),在脑梗死后18 h内针刺显著上调了其表达(P〈0.05,P〈0.01),模型组AT2R蛋白在脑梗死后呈上升趋势,自9h后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电针可提高各时相AT2R的表达,且在1 h、2 h、9 h、21 h、24 h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电针对MCAO大鼠Ang II及受体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有良性调整作用,可促进缺血半暗带的血管舒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人中穴 针刺 血管紧张 血管舒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迪 胡姗姗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53-1356,共4页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血管紧张素Ⅱ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与1型受体(AT1R)作用,通过刺激单核细胞趋化移行、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增强Th1和Th17免疫功能、抑制关节滑膜细胞凋亡,促进了类风湿关节炎(RA)...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血管紧张素Ⅱ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与1型受体(AT1R)作用,通过刺激单核细胞趋化移行、促进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增强Th1和Th17免疫功能、抑制关节滑膜细胞凋亡,促进了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的炎症免疫损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和AT1R阻断剂分别通过限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AT1R的相互作用,进而缓解RA体内的炎症免疫反应。另外,RA及其实验动物模型体内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表达增高,激动AT2R可以发挥缓解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炎症免疫反应的作用。该文就近年来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RA中致病机制和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1型受体 2型受体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免疫 1型受体阻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脑血管疾病中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夏青青 李娟娟 郭泽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9-92,共4页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是一个重要的水电解质平衡调节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脑内存在独立的RAS[1],与循环系统RAS共同参与了脑结构与功能的调节。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Ⅱ,Ang Ⅱ)是RAS中的主要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是一个重要的水电解质平衡调节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脑内存在独立的RAS[1],与循环系统RAS共同参与了脑结构与功能的调节。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Ⅱ,Ang Ⅱ)是RAS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受体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拮抗剂对胎粪诱导肺损伤中炎症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付永萍 孔祥永 +1 位作者 韩娟 封志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7期2955-2957,共3页
目的:研究胎粪吸入所致肺炎症损伤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AngⅡ受体拮抗剂的抗炎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胎粪吸入组和拮抗剂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制备后24h取材,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损伤并检测... 目的:研究胎粪吸入所致肺炎症损伤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AngⅡ受体拮抗剂的抗炎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胎粪吸入组和拮抗剂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制备后24h取材,观察其肺组织病理损伤并检测湿/干重比及进行病理评分;检测AngⅡ在肺组织的表达情况及用图像分析方法检测其含量;测定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及肺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胎粪组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病理评分及湿/干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意义;各组间AngⅡPU值、TNF-α含量及MPO活性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各组中TNF-α含量及MPO活性与其肺组织中AngⅡPU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744和0.747。结论:AngⅡ可增加胎粪吸入肺损伤中炎症因子和炎症细胞含量。受体拮抗剂沙拉欣的治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导致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吸入性 胎粪吸入 血管紧张 沙拉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拮抗剂对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7
作者 龚浩 王宇 +3 位作者 张忠涛 李建设 马雪梅 周延忠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AT1RA)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肝星状细胞系作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研究模型。将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T1RA组和AngⅡ...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拮抗剂(AT1RA)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蛋白合成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HSC-T6肝星状细胞系作为活化的肝星状细胞的研究模型。将培养的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T1RA组和AngⅡ+AT1RA组。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的含量。RT-PCR法检测肝星状细胞中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及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AngⅡ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1RA组与AngⅡ+AT1RA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能够促进肝星状细胞Ⅰ型胶原蛋白的合成及其mRNA的表达,而AT1RA能够明显抑制这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受体拮抗剂 肝星状细胞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后新生血管内膜的形成和增生及其机制——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作用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何国祥 程训民 +4 位作者 刘建平 景涛 王耿 吴昊 张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67-70,共4页
目的 本项目通过建立球囊损伤大鼠髂动脉制作内膜增生模型 ,对体外培养的VSMC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 ,采用ATR基因转染VSMC等技术 ,在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探讨RAS主要成分AngⅡ及其受体亚型在PCI后新生血管内膜形成和增生中的作... 目的 本项目通过建立球囊损伤大鼠髂动脉制作内膜增生模型 ,对体外培养的VSMC生物学特性进行检测 ,采用ATR基因转染VSMC等技术 ,在器官、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探讨RAS主要成分AngⅡ及其受体亚型在PCI后新生血管内膜形成和增生中的作用 ,重点研究AngⅡ及其受体亚型在VSMC迁移、增生和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为临床应用抑制RAS的方法防治RS提供确切的理论依据。方法 ①在体动物实验 :用球囊损伤方法制作大鼠髂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动物模型 ,利用受体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方法、电镜、原位杂交及流式细胞术等技术 ,并以此实验平台研究比较增生内膜中RAS有关成份活性变化、AngⅡ受体表达变化、VSMC增殖和凋亡特性变化 ,以了解这些变化与内膜增生的关系。②细胞学实验 :通过体外培养VSMC研究不同AngⅡ浓度以及干预剂作用等条件下AngⅡ受体表达变化 ,了解其变化对VSMC增殖、迁移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特别是对近年来受到重视的VSMC迁移的影响作用。③基因转染研究 :通过构建AT2 R基因的腺病毒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VSMC ,建立表达AT2 R的细胞模型 ,研究VSMC表达AT2 R后其生物学行为发生的变化 ,了解AT2 R对VSMC增殖、迁移和凋亡等影响。结果 ①VSMC表型改变及由中层向内膜层迁移是血管内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血管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拮抗剂对人肾小管细胞MCP-1mRNA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刘必成 刘宏 +2 位作者 俞济荣 王艳丽 尹莲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2-71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AT1R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10
作者 余珊珊 朱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58-1261,共4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修复过程引起的肝脏疾病,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增生和降解失衡导致过度沉积为特征。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中的主要效应成...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损伤修复过程引起的肝脏疾病,以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增生和降解失衡导致过度沉积为特征。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中的主要效应成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AngⅡ及其1型受体(angiotensin receptor 1,AT1R)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对长期肝脏损伤引起的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包括促进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的活化、增殖及收缩,诱导人类活化型HSCs产生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促进胶原合成及沉积等。本文就AngⅡ及其受体AT1R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及抗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受体1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NADPH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肿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艳春 周金培 吴晓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1-443,共3页
血管紧张素Ⅱ作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主要效应分子,除了收缩血管,调节血压功能外,还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炎症反应以及血管形成转移,并且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肿瘤中的表达及信号传通路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受体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鹿璐 史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15-619,共5页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是由8个氨基酸组成的线性小肽,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主要的效应因子。AngⅡ主要的作用受体有两个,血管紧张素Ⅱ1型(angiotensin Ⅱ 1 receptor,AT1R)和AT2R分别是Ang...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是由8个氨基酸组成的线性小肽,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system,RAS)主要的效应因子。AngⅡ主要的作用受体有两个,血管紧张素Ⅱ1型(angiotensin Ⅱ 1 receptor,AT1R)和AT2R分别是AngⅡ作用于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G蛋白偶联1型和2型受体。AngⅡ通过上述两种受体参与调节血管舒缩、水盐平衡、炎性反应、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生物学功能。近年来发现AngⅡ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肿瘤血管形成并抑制肿瘤细胞分化的功能。这提示抑制AngⅡ的产生或阻断其作用有望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一项新措施。本文就近年来关于AngⅡ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1型受体 血管紧张2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脓毒症肾损伤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NO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占珠琴 白海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9期995-1004,共10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所致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大鼠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其受体、NO表达的变化及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XM)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C)、LPS组、三种剂量的DXM干预组(小剂量0.5 mg/kg、中剂...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所致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大鼠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其受体、NO表达的变化及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XM)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C)、LPS组、三种剂量的DXM干预组(小剂量0.5 mg/kg、中剂量1.0 mg/kg、大剂量5.0 mg/kg)。AKI组通过尾静脉注射LPS,DXM干预组注射LPS后给予不同剂量的DXM,于2、6、12和24 h采集标本。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酐、尿素氮,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及肾组织中AngII浓度变化,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血管紧张素受体1(AT1R)、血管紧张素受体2(AT2R)蛋白变化,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肾组织NO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血清TNF-α、MIP-1α、肌酐、尿素氮、血浆及肾组织AngII、肾组织AT2R、血清及肾组织NO均明显升高(P<0.05),而肾组织AT1R表达明显下降(P<0.05);病理显示LPS组出现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空泡变性、坏死,随着LPS作用时间的延长,病理损伤越明显;与LPS组比较,DXM干预各组血清TNF-α、MIP-1α、肌酐、尿素氮、血浆及肾组织AngII、肾组织AT2R、血清及肾组织NO下降(P<0.05),而肾组织AT1R表达明显升高(P<0.05),肾损伤病理明显减轻;其中,血清TNF-α、MIP-1α、血浆AngII以大剂量DXM干预组下降最为显著(P<0.05),血清肌酐、尿素氮、肾组织NO以小、中剂量地塞米松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肾组织AngII以中剂量地塞米松干预组下降最为明显(P<0.05),肾组织AT1R以中、大剂量地塞米松组干预效果明显(P<0.05),肾组织AT2R、血清NO各地塞米松干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PS能诱导大鼠AKI,DXM对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XM下调炎症因子、AngII、AT2R、NO及上调AT1R表达有关,且针对不同的效应分子,不同剂量地塞米松的干预作用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受体1 血管紧张受体2 肾损伤 脂多糖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14
作者 郭君丽 孔红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1(AT1R)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ngⅡ、AT1R和bFGF的表达情况。选择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1(AT1R)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ngⅡ、AT1R和bFGF的表达情况。选择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AngⅡ、AT1R和bF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5%,CIN组织中分别为40.0%、36.7%、23.3%,宫颈癌组织中分别为71.4%、77.1%、65.7%。从正常宫颈到CIN再到宫颈癌,AngⅡ、AT1R和bFGF阳性表达率依次升高(P<0.05)。AngⅡ、AT1R和bFGF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癌组织中AngⅡ、AT1R和bFGF的表达成正相关(rs分别为0.947,0.860,P<0.05);AngⅡ及AT1R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s=0.827,P<0.05)。结论:3种蛋白在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受体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R-Bmal1轴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和血管纤维化
15
作者 薛灵霞 龙瑶琳 +6 位作者 冯佳艳 毛田 郭娇 王卓玺 李杨 王晓晖 王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55-1164,共10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自身抗体(AT1R autoantibody,AT1-AA)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生物钟蛋白BMAL1异常表达诱导细胞表型转换以及血管纤维化的作用机...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自身抗体(AT1R autoantibody,AT1-AA)通过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生物钟蛋白BMAL1异常表达诱导细胞表型转换以及血管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只6~8周的SD雄性大鼠(体质量180~22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6):对照组以及使用AT1R细胞外第二环(extracellular loopⅡof angiotensinⅡtype 1 receptor,AT1R-ECLⅡ)主动免疫SD大鼠建立的AT1-AA阳性组。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别观察2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结构变化和纤维化情况(n=3)。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组织以及原代VSMCs中纤维化标志蛋白CollagenⅠ、表型转换相关蛋白SM22、α-SMA、OPN以及MMP2的表达(n=4),此外,还检测了CT0、CT4、CT8、CT12、CT16、CT20时生物钟蛋白BMAL1的表达。通过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VSMCs的增殖迁移能力(n=3),使用si-RNA技术敲低Bmal1后检测BMAL1、CollagenⅠ、表型转换相关蛋白的表达(n=3)。另外,构建AT1-AA阳性的AT1R敲除(AT1R-KO)大鼠模型使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胸主动脉血管组织BMAL1的表达(n=4)。结果AT1-AA阳性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壁增厚[(140±9)%vs(120±5)%,P<0.05],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Masson染色蓝染明显,且CollagenⅠ表达较Control组表达上调(P<0.05)。AT1-AA阳性大鼠胸主动脉以及AT1-AA处理的VSMCs中收缩表型相关蛋白α-SMA、SM22表达下降(P<0.05),合成表型相关蛋白OPN、MMP2表达上调(P<0.05);AT1-AA诱导VSMCs划痕愈合能力以及迁移能力都显著增强。进一步发现,Bmal1的mRNA表达(0.67±0.26 vs 1.03±0.17)以及蛋白表达(0.46±0.06 vs 0.85±0.26)均在CT12时显著上调(P<0.05),且Bmal1的节律性消失(P<0.05)。敲低BMAL1后,AT1-AA诱导的VSMCs表型转换现象得到部分改善。与AT1-AA阳性的WT大鼠比较,AT1-AA阳性的AT1R-KO大鼠胸主动脉血管中BMAL1表达明显降低(1.35±0.06 vs 0.86±0.07,P<0.001);细胞水平发现AT1-AA诱导的VSMCs表型转换及胶原蛋白CollagenⅠ高表达的现象在AT1R-KO的VSMCs中得到部分改善。结论AT1-AA通过AT1R-Bmal1轴促进VSMCs表型转换以及血管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1型受体自身抗体 BMAL1 血管紧张-1型受体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换 血管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HIPK2调节miR-7-5p/TCF4轴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16
作者 谷君 任卫东 +4 位作者 李会贤 邓文娟 胡利梅 刘慧颖 蔡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61,267,共6页
目的研究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circHIPK2)调节miR-7-5p/转录因子4(TCF4)轴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共转染组、敲低circHIPK2组... 目的研究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circHIPK2)调节miR-7-5p/转录因子4(TCF4)轴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共转染组、敲低circHIPK2组、过表达miR-7-5p组、敲低circHIPK2+敲低miR-7-5p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给予10 nmol/L AngⅡ,构建高血压损伤模型,转染后测定circHIPK2、miR-7-5p和TCF4 mRNA表达水平;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活性氧(ROS)表达、抗氧化酶活性、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凋亡相关蛋白和TCF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circHIPK2和TCF4 mRNA表达水平、凋亡率、ROS相对表达、IL-6水平、IL-1β水平、IL-18水平、Bax和TCF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活力、miR-7-5p mRNA表达水平、线粒体膜电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活性、Bcl-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敲低circHIPK2、过表达miR-7-5p均可逆转上述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病理变化。敲低miR-7-5p可降低敲低circHIPK2对模型组细胞病理变化的改善作用。结论敲低circHIPK2可通过上调miR-7-5p表达而减弱TCF4表达,进而降低AngⅡ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最终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同源域相互作用蛋白激酶2 miR-7-5p/TCF4轴 血管紧张 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e通过RhoA/MAPK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和表型转化
17
作者 胡威威 王晓玲 +2 位作者 李晓荣 田春辉 刘智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7-1425,共9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e通过调控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as homologous gene family member A,Rho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e通过调控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as homologous gene family member A,Rho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迁移和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MOVAS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人参皂苷Re低剂量组、人参皂苷Re中剂量组、人参皂苷Re高剂量组、人参皂苷Re高剂量+RhoA激活剂(U46619)组。采用CCK-8检测MOVAS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MOVAS细胞迁移;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MOVAS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蛋白阳性表达;qRT-PCR检测MOVAS细胞PCNA、MMP-9、MMP-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OVAS细胞中RhoA、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hosphorylated extracellularsignalregulatedkinase1/2,p-ERK1/2)、磷酸化应激活化蛋白激酶1(phosphorylatedstress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p-JNK1)、p-P38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MOVAS细胞OD450值、划痕愈合率、OPN蛋白阳性表达、PCNA、MMP-9、MMP-2 mRNA表达及RhoA、p-ERK1/2、p-JNK1、p-P38蛋白升高,α-SMA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AngⅡ组比较,人参皂苷Re低、中、高剂量组MOVAS细胞OD450值、划痕愈合率、OPN蛋白阳性表达、PCNA、MMP-9、MMP-2 mRNA表达及RhoA、p-ERK1/2、p-JNK1、p-P38蛋白降低,α-SMA蛋白阳性表达升高,且人参皂苷Re高剂量组趋势最显著(P<0.05);与人参皂苷Re高剂量组比较,人参皂苷Re高剂量+U46619组MOVAS细胞OD450值、划痕愈合率、OPN蛋白阳性表达、PCNA、MMP-9、MMP-2 mRNA表达及RhoA、p-ERK1/2、p-JNK1、p-P38蛋白升高,α-SMA蛋白阳性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人参皂苷Re抑制AngⅡ的MOVAS细胞增殖、迁移和表型转化可能与抑制RhoA/MAPK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E 血管紧张 血管平滑肌细胞 高血压 增殖 表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 被引量:4
18
作者 邵双印 蔡欣桐 +1 位作者 肖莉丽 高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26-1530,共5页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ngⅡ组、达格列净1组(0.5μmol/L),达格列净2组(2μmol/L)。采用α-actin染色检测细胞面积,采...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反应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AngⅡ组、达格列净1组(0.5μmol/L),达格列净2组(2μmol/L)。采用α-actin染色检测细胞面积,采用qPCR检测胚胎基因的转录,采用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水平,采用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采用免疫印迹检测经典信号分子。结果AngⅡ组细胞面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面积低于AngⅡ组(P<0.05)。qPCR结果显示AngⅡ组胚胎基因转录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胚胎基因转录低于AngⅡ组(P<0.05)。tunel染色结果显示:AngⅡ组细胞凋亡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凋亡数量低于AngⅡ组(P<0.05)。AngⅡ组细胞caspase3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caspase3活性低于AngⅡ组(P<0.05)。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AngⅡ组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Akt激活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达格列净1组,达格列净2组细胞IGF1R和Akt激活高于AngⅡ组(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保护其免受AngⅡ诱导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SGLT2抑制剂 血管紧张 心肌细胞 胰岛样生长因子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2敲低探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主动脉夹层形成的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庆功 薛雅萍 +1 位作者 孙海霞 曹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8-1194,共7页
目的探讨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2(RGS2)在调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主动脉夹层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3组:Control组(n=10)、AngⅡ组(n=20)、AngⅡ+sh-RGS2组(n=20)。AngⅡ组和AngⅡ+sh-RGS2组小鼠建立了主动脉夹层模型... 目的探讨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2(RGS2)在调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主动脉夹层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3组:Control组(n=10)、AngⅡ组(n=20)、AngⅡ+sh-RGS2组(n=20)。AngⅡ组和AngⅡ+sh-RGS2组小鼠建立了主动脉夹层模型。在体内评估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在体外和体内评估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结果RGS2的敲低逆转了AngⅡ导致的αSMA、ACTA2和MYH11的表达下调,并抑制了AngⅡ诱导的SPP1和Vimentin蛋白表达。AngⅡ组和AngⅡ+sh-RGS2组的主动脉夹层发生率分别为45%(9/20)和10%(2/20)。与AngⅡ组小鼠比较,AngⅡ+sh-RGS2组小鼠中观察到更少的弹性层增厚、主动脉破裂和主动脉壁胶原纤维含量。此外,与AngⅡ组比较,AngⅡ+sh-RGS2组主动脉的最大直径减小(P<0.05),ACTA2、MYH11蛋白增加(P<0.01),RGS2、SPP1、Vimentin蛋白降低(P<0.01)。结论RGS2敲低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从可收缩表型转变为合成表型,降低了主动脉夹层形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2 血管紧张 主动脉夹层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与大鼠肝膜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相结合 被引量:16
20
作者 贺师鹏 靖宇 +4 位作者 岳保珍 王孝伟 何云庆 潘竞先 陈雅研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19-521,共3页
目的从中药成份中筛选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的拮抗剂。方法采用大鼠肝细胞膜为材料的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结果大鼠肝细胞膜AⅡ受体的KD值为0518nmol·L-1,Bmax为0119pmol·L-1,是属... 目的从中药成份中筛选血管紧张素Ⅱ(AⅡ)受体的拮抗剂。方法采用大鼠肝细胞膜为材料的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结果大鼠肝细胞膜AⅡ受体的KD值为0518nmol·L-1,Bmax为0119pmol·L-1,是属于高和性的单位点结合。膜制剂在-70℃保存30~60d,结合率基本不受影响。从21种中药有效成分选出甘草次酸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有较好结合作用,其IC50为750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受体 甘草次酸 受体拮抗剂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