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鹿角方调控NF-κB通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1
作者 张建伟 刘力 +1 位作者 徐光临 时潇丽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1期1250-1255,1263,共7页
目的探究鹿角方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以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建立原代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AngⅡ模型组、鹿角方+AngⅡ组、BAY11-7082+AngⅡ组、鹿角方+BAY11-7082+An... 目的探究鹿角方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以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建立原代乳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AngⅡ模型组、鹿角方+AngⅡ组、BAY11-7082+AngⅡ组、鹿角方+BAY11-7082+AngⅡ组。检测终浓度为0、0.1、0.3、1、3、10μg·mL^(-1)的鹿角方对心肌细胞表面积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有效浓度10、100μg·mL^(-1)鹿角方对心肌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ANP和BNP的基因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p-NF-κB p65(Ser536)、p-IKK(Ser176/180)、IκBα和p-IκBα(Ser3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表面积显著增大(P<0.01或P<0.05),肥大标志物ANP和BNP m 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抑炎因子IL-2的水平显著降低(P<0.01),p-NF-κB p65(Ser536)、p-IKK(Ser176/180)和p-IκBα(Ser32)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IκBα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鹿角方可显著抑制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P<0.01),显著抑制心肌细胞ANP和BNP m RNA表达(P<0.01),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P<0.01),显著升高IL-2的水平(P<0.01),并显著降低p-NF-κB p65(Ser536)、p-IKK(Ser176/180)和p-IKBα(Ser32)的蛋白表达(P<0.01或P<0.05),显著增加IκBα蛋白表达水平(P<0.01),且鹿角方对上述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与BAY11-7082相当(P>0.05)。结论鹿角方可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与阻断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角方 心肌细胞 血管紧张 心力衰竭 心肌细胞肥大 NF-ΚB信号通路 炎症 SD乳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联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AngⅡ、NO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张婧喆 刘菲 程存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 探究维生素D联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3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n=190)和联合组(n=190),两组... 目的 探究维生素D联合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38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n=190)和联合组(n=190),两组均采用硫酸镁行基础治疗,单一组予以拉贝洛尔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D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并对比血清学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AngⅡ],血浆NO、内皮素-1(ET-1)、血清尿素氮(BUN)、尿酸(UA)水平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26%高于单一组的89.48%(P<0.05);治疗后,联合组hs-CRP、AngⅡ、ET-1、BUN、UA水平均低于单一组,NO水平高于单一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维生素D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效果良好,可通过降低AngⅡ水平,提高NO水平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D 拉贝洛尔 妊娠期高血压 血清血管紧张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I家族成员3结合蛋白在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内皮祖细胞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任明霞 谢华强 +1 位作者 涂强 曹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8-953,共6页
目的探讨ABI家族成员3结合蛋白(ABI family member 3-binding protein,ABI3BP)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内皮祖细胞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为探讨ABI3BP在AngⅡ诱导内皮祖细胞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将细胞分为4组,sh-N... 目的探讨ABI家族成员3结合蛋白(ABI family member 3-binding protein,ABI3BP)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内皮祖细胞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为探讨ABI3BP在AngⅡ诱导内皮祖细胞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将细胞分为4组,sh-NC组[转染阴性对照短发夹RNA(LV-scramble-shRNA)+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sh-ABI3BP组[转染ABI3BP shRNA(LV-ABI3BP-shRNA)+PBS]、sh-NC+AngⅡ组(LV-scramble-shRNA+AngⅡ)和sh-ABI3BP+AngⅡ组(LV-ABI3BP-shRNA+AngⅡ)。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黏附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Matrigel检测细胞成管能力,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整合素β1-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P53信号通路变化情况。结果与sh-NC组比较,sh-NC+AngⅡ组迁移细胞数量、黏附细胞数量、小管形成数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整合素β1、磷酸化FAK(p-FAK)/FAK及P53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h-NC+AngⅡ组比较,sh-ABI3BP+AngⅡ组迁移细胞数量[(88.67±8.33)个vs(62.33±7.37)个]、黏附细胞数量[(104.33±6.03)个vs(68.33±10.05)个]、小管形成数量[(36.33±3.21)个vs(19.33±3.06)个]显著增高,细胞凋亡率、整合素β1、p-FAK/FAK及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Ⅱ可上调ABI3BP表达,敲低ABI3BP基因表达可改善AngⅡ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整合素β1-FAK-P5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祖细胞 血管紧张 细胞凋亡 ABI家族成员3结合蛋白 FAK-P5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丰富跨膜成骨蛋白调控因子1-骨形态发生蛋白4信号通路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室肌细胞肥大的调控作用研究
4
作者 李语 杨龙 +2 位作者 何炯红 欧巧巧 杨英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1125-1130,共6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丰富跨膜成骨蛋白调控因子1(Crim1)是否通过抑制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而调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室肌细胞肥大。方法分离1 d龄SD大鼠乳鼠心室肌获心室肌细胞,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九组:Ad-Null(腺病毒空载体)组、A...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丰富跨膜成骨蛋白调控因子1(Crim1)是否通过抑制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而调节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室肌细胞肥大。方法分离1 d龄SD大鼠乳鼠心室肌获心室肌细胞,按干预方式不同分九组:Ad-Null(腺病毒空载体)组、Ad-Null+AngⅡ、Ad-Null+AngⅡ+Nog(重组人头蛋白)组、Ad-Crim1(Crim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组、Ad-Crim1+AngⅡ组、Ad-Crim1+AngⅡ+Nog组、Ad-shCrim1(shRNA干扰介导沉默Crim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组、Ad-shCrim1+AngⅡ组和Ad-shCrim1+AngⅡ+Nog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检测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和BMP4的mRNA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法检测全细胞提取蛋白BMP4的表达。细胞经结晶紫染色后通过Image J软件测量细胞表面积。结果AngⅡ干预明显增加心室肌细胞β-MHC mRNA表达以及细胞面积,上调BMP4 mRNA/蛋白表达;Ad-Crim1和Nog干预明显抑制AngⅡ的上述效应。Ad-shCrim1干预沉默Crim1基因对心室肌细胞β-MHC mRNA表达,细胞面积及BMP4 mRNA/蛋白表达与AngⅡ干预效应相似,该效应为Nog干预明显抑制。结论Crim1通过下调BMP4的表达而抑制AngⅡ诱导的乳鼠心室肌细胞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大 半胱氨酸丰富跨膜成骨蛋白调控因子1 骨形态发生蛋白4 血管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精草汤化裁方对肝郁化火证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的影响
5
作者 赵存方 王强 +6 位作者 李惠洲 史佳森 王春亮 毕俊芳 崔晓慧 万鑫苗 申雪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9期89-94,共6页
目的观察谷精草化裁方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对肝郁化火证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肝郁化火证高血压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 目的观察谷精草化裁方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对肝郁化火证高血压病患者血压、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肝郁化火证高血压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谷精草化裁方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PRA、AngⅡ和ALD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P<0.05)。治疗后,2组日间收缩压、日间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血压负荷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而对照组仅眩晕、头痛积分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PRA较治疗前升高,AngⅡ和ALD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RA水平高于对照组,AngⅡ和AL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精草汤化裁方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肝郁化火证高血压病,可降低患者血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有效抑制AngⅡ和ALD水平,效果显著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肝郁化火 谷精草汤化裁方 血压 中医证候 活性 血管紧张 醛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钠肽、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蛋白C在老年冠心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检测价值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晓霞 赵志杰 +1 位作者 李鹏飞 刘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78-81,104,共5页
目的探究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蛋白C(PC)在老年冠心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7例... 目的探究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蛋白C(PC)在老年冠心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1例,心肌梗死20例。稳定型心绞痛表现发作时心电图ST段有压低。不稳定型心绞痛表现发作时心电图暂时性ST段压低>1 mm,发作缓解后恢复或接近正常,心肌损伤标志物无明显升高。心肌梗死表现为持续性胸痛>30 min,有典型心肌损伤坏死的动态心电图变化。再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群60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BNP、AngⅡ、PC水平及临床检测价值。结果研究组BNP、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BNP、AngⅡ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C水平明显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AngⅡ在老年冠心病中呈正相关(r>0,P<0.05),BNP、PC在老年冠心病中呈负相关(r<0,P<0.05),AngⅡ、PC在老年冠心病呈负相关(r<0,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较高于BNP、AngⅡ、PC单项检测,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检出率较高。结论BNP、AngⅡ、PC在老年冠心病中的表达明显,BNP、AngⅡ、PC作为老年冠心病临床诊断的检测指标有一定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脑钠肽 血管紧张 血浆蛋白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改善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
7
作者 江克兵 徐璐晴 沈涤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为探讨AngⅡ刺激下YTHDF2的表达水平,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和AngⅡ组。为探讨沉默YTHDF2对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的影响,将细胞分为... 目的探讨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为探讨AngⅡ刺激下YTHDF2的表达水平,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和AngⅡ组。为探讨沉默YTHDF2对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的影响,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转染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iRNA)+PBS]、siYTHDF2组[转染YTHDF2 siRNA(siYTHDF2)+PBS]、模型组(siRNA+AngⅡ)和实验组(siYTHDF2+AngⅡ)。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YTHDF2基因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心肌肥厚相关基因心房钠尿肽(ANP)、B型钠尿肽(BNP)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及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表面积,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沉淀反应验证YTHDF2和Bcl-2的结合关系。结果AngⅡ组YTHDF2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1.49±0.03 vs 0.97±0.09,1.50±0.08 vs 1.00±0.07,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细胞凋亡率升高,ANP、BNP、β-MHC、Bax mRNA表达明显升高,Bcl-2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心肌细胞表面积减小,细胞凋亡率降低,ANP、BNP、β-MHC、Bax mRNA表达明显降低,Bcl-2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沉默YTHDF2可以缓解AngⅡ诱导的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YTHDF2通过与Bcl-2相结合抑制其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细胞 心脏 细胞凋亡 血管紧张 病理性心肌肥厚 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 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溶液构象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锐 胡晓愚 +1 位作者 马亚平 李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1758-1762,共5页
用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AngⅡ,并用2DNMR技术测定其在D2O与DMSO-d6中的构象.通过偶合常数、ROE效应、化学位移温度系数,确定其二面角约束、距离约束及氢键约束.结果表明,AngⅡ在D2O与DMSO-d6中... 用固相多肽合成方法合成AngⅡ,并用2DNMR技术测定其在D2O与DMSO-d6中的构象.通过偶合常数、ROE效应、化学位移温度系数,确定其二面角约束、距离约束及氢键约束.结果表明,AngⅡ在D2O与DMSO-d6中构象极为相近,呈无规卷曲状态,排除了其构象为α螺旋、310螺旋、β转角、γ转角、平行与反平行β折叠的可能性,且其在水中的构象对温度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多肽 NMR 溶液构象 构象 血管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AngⅡ、TGF-β_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道友 杨沿浪 +3 位作者 徐海红 汪裕伟 朱新俭 杨利才 《安徽医学》 2007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ACEI)、缬沙坦(ARB)及两药联合应用对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89例伴有蛋白尿的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苯那普利组(ACEI)、缬沙坦组(ARB)和联...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ACEI)、缬沙坦(ARB)及两药联合应用对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89例伴有蛋白尿的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苯那普利组(ACEI)、缬沙坦组(ARB)和联合组(苯那普利+缬沙坦),疗程8~12周。分别检测各组的AngⅡ、TGF-β1、肾功能、24h尿蛋白定量及血压。结果苯那普利组及联合治疗组血清Ang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缬沙坦组血清AngⅡ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各组血清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各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联合治疗组血清TGF-β1水平与单独用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蛋白尿均降低(P<0.05),苯那普利组及缬沙坦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降低蛋白尿疗效优于苯那普利组及缬沙坦组(P<0.05)。结论苯那普利和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可下调AngⅡ、TGF-β1的表达,进一步降低蛋白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那普利 缬沙坦 联合用药 血管紧张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鳖甲煎丸辅助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
10
作者 李九清 郭俊贤 李亚如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523-252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应用鳖甲煎丸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肝功能、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pteinase-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抽签法将我科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间12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应用鳖甲煎丸辅助治疗的效果及对其肝功能、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pteinase-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抽签法将我科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间124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分2组,各62例,常规组行恩替卡韦片等常规疗法,研究组加服鳖甲煎丸辅助治疗,4 w作1疗程,共3疗程,治疗3疗程后比较其临床疗效及期间不良反应情况,采用肝功能、炎症因子、血液指标评价其对患者肝功能、AngⅡ、MMP-2等有关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研究组3疗程末凝血酶原活动度及白蛋白水平较高,总胆红素及丙氨酸转移酶水平较低,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较低,血清AngⅡ、MMP-2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期间患者均无药物有关不良反应出现。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应用鳖甲煎丸辅助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能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及AngⅡ、MMP-2水平,并显著改善其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早期肝硬化 鳖甲煎丸 肝功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管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及AT1R、AT2R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董在婷 熊琼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6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HDCP)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AngⅡ受体-1(AT1R)和AngⅡ受体-2(AT2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月年9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HDCP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观察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HDCP组、轻度子痫...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HDCP)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AngⅡ受体-1(AT1R)和AngⅡ受体-2(AT2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月年9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HDCP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观察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HDCP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3个亚组,将同期产检的9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亚组AngⅡ水平、AT1R和AT2R阳性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前母血、产后脐血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产后母血AngⅡ水平、AT1R、AT2R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HDCP患者产前母血、产后脐血AngⅡ水平比较,HDCP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不同病情程度HDCP患者产后母血AngⅡ水平比较,HDCP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不同病情程度HDCP患者AT1R、AT2R阳性情况比较,HDCP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CP患者母血、脐血AngⅡ存在异常表达,其AT1R、AT2R阳性率随病情加重而升高,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为HDCP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受体-1 血管紧张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对Ang Ⅱ诱导的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损伤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斌 刘小倩 +2 位作者 刘颖 纪晓霞 张源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58-1465,共8页
以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炎症损伤,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 2)的变化及与AngⅡ的相互作用。研究包括: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或释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CE 2和ACE的蛋白表达变化,... 以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炎症损伤,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 2)的变化及与AngⅡ的相互作用。研究包括: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细胞炎性因子的分泌或释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CE 2和ACE的蛋白表达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添加ACE 2活性蛋白对AngⅡ诱导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1)AngⅡ处理MAC-T,细胞上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6、IL-8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增加,抗炎因子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不同浓度AngⅡ处理细胞后,ACE 2蛋白表达均有降低,10-6 mol·L^-1 AngⅡ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ACE蛋白表达结果相反;ACE 2与AngⅡ浓度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3)添加外源性ACE 2活性蛋白,细胞上清中TNF-α、IL-6和IL-8浓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IL-10浓度升高。本研究表明ACE 2/ACE轴的失衡是AngⅡ诱导细胞炎性损伤的主要原因。高水平AngⅡ可激活炎症因子促进炎症反应,是促进炎症反应的主要介质,ACE 2可以通过降解AngⅡ,抑制其对炎症反应的上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化酶2(ACE 2) 血管紧张(ang) 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及贝那普利对肝星状细胞ACE2和Ang-(1-7)/Mas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丽华 申凤俊 许小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1-7)[Ang-(1-7)]以及肝星状细胞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和Mas受体的影响。方法以肝星状细胞(HSC)系HSC-T6细胞为实...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贝那普利对体外培养的肝星状细胞上清液中血管紧张素-(1-7)[Ang-(1-7)]以及肝星状细胞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和Mas受体的影响。方法以肝星状细胞(HSC)系HSC-T6细胞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AngⅡ组、贝那普利组和AngⅡ+贝那普利组。S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肝星状细胞中ACE2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ng-(1-7)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FQ PCR)检测肝星状细胞中ACE2、Mas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AngⅡ处理组中,细胞上清液中Ang-(1-7)以及肝星状细胞中ACE2、ACE2 mRNA、Mas受体mRNA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ngⅡ+贝那普利组中各指标均高于AngⅡ处理组(P<0.05)。结论 AngⅡ促使肝星状细胞激活,贝那普利可使活化的肝星状细胞Ang-(1-7)、ACE2、Mas受体的表达增加,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贝那普利 血管紧张转化酶2 血管紧张-(1-7) MAS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琛 孟哲 +4 位作者 马艳秋 李泽 陶海龙 白中乐 李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1-446,共6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I)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VSMCs细胞,MTT法测定不同浓度Cur对AngⅡ诱导VSMCs增殖的影响。并分别设对照组、AngⅡ干预组、20μmol/L Cu...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I)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VSMCs细胞,MTT法测定不同浓度Cur对AngⅡ诱导VSMCs增殖的影响。并分别设对照组、AngⅡ干预组、20μmol/L Cur组及AngⅡ联用不同浓度Cur(5、10、20μmol/L)组,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p47phox mRNA与蛋白的表达;亚硝酸盐含量重氮化反应吸光测定法(Greiss assay)测定细胞内一氧化氮(NO)的表达;DCFH-DA氧化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各试验组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光光度计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采用p47phox特异性siRNA干扰VSMCs p47phox的表达,并深入探讨Cur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及氧化应激的机制。结果 MTT法观察到Cur在0~8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Cur(5、10、20μmol/L)可以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同时,Cur可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NO、iNOS、p47phox、ROS的高表达并有效提高SOD和Gpx的活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采用p47phox特异性siRNA下调p47phox表达,AngⅡ诱导的VSMCs内ROS生成减少。结论 Cur具有抑制AngⅡ诱导VSMCs的增殖及氧化应激作用。这一作用与减少iNOS诱导的NO合成,下调p47phox的表达抑制ROS产生、提高SOD和Gpx的活性,进而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内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Cur)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 细胞增殖 氧化应激 活性氧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 血管紧张(ang) 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胡红平 文媛 +2 位作者 张元元 郑娟娟 舒逸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康复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中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醛固酮(aldosterone,ALD)、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本院门诊及... 目的研究并探讨康复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中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醛固酮(aldosterone,ALD)、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本院门诊及住院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均按照2012年慢性心衰指南使用常规抗心衰治疗。干预组在给予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坚持康复运动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BNP、ALD、Ang II、ET-1。结果:治疗后干预组BNP、ALD、Ang II、ET-1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运动可以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者的脑钠肽、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1水平,同时还可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康复运动 脑钠肽 醛固酮 血管紧张 内皮-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衰老及p53、SIRT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芸 谢雪娇 +6 位作者 张瑶 谢辉 郭宗耀 张秋雁 梁昊 何莉 杨漾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8期38-43,共6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衰老及对p53、SIRT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PCs,加入100 nmol/L AngⅡ诱导细胞衰老,建立EPCs衰老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衰老及对p53、SIRT1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EPCs,加入100 nmol/L AngⅡ诱导细胞衰老,建立EPCs衰老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miR-34a抑制剂组、血府逐瘀汤5%药物血清组、血府逐瘀汤10%药物血清组、血府逐瘀汤15%药物血清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内皮祖细胞衰老,Western blot检测EPCs中p53蛋白、SIRT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EPCs衰老数量明显增多(P<0.01),p53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SIRT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miR-34a抑制剂组和5%、10%、15%药物血清组EPCs衰老数量显著减少(P<0.01),miR-34a抑制剂组和10%、15%药物血清组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miR-34a抑制剂组和10%、15%药物血清组SIR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miR-34a抑制剂组比较,5%、10%、15%药物血清组EPCs衰老数量显著增多(P<0.05,P<0.01),p5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SIRT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5%药物血清组比较,10%、15%药物血清组EPCs衰老数量明显减少(P<0.01),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SIRT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10%药物血清组比较,15%药物血清组EPCs衰老数量明显减少(P<0.01),p53蛋白表达差异不明显,SIRT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能延缓EPCs的衰老,可明显降低衰老EPCs中p5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衰老EPCs中SIRT1蛋白的表达,其中以15%药物血清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血管紧张 内皮祖细胞 细胞衰老 P53 SIRT1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人α_1(I)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冬梅 秦英 +6 位作者 杨君 于海 牛福玲 朱陵群 王硕仁 姜良铎 周春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α1(Ⅰ)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和川芎嗪干预的影响环节。方法将2.5kb长度的人α1(I)胶原基因启动子片段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组成的重组体pCOLH2.5,采用脂质体法转染至培养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α1(Ⅰ)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和川芎嗪干预的影响环节。方法将2.5kb长度的人α1(I)胶原基因启动子片段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组成的重组体pCOLH2.5,采用脂质体法转染至培养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分别加入AngⅡ和川芎嗪,ELISA法测定CAT活性。结果AngⅡ可明显促进pCOLH2.5片段的启动活性,川芎嗪能抑制AngⅡ的促pCOLH2.5启动活性(P<0.05)。结论川芎嗪能在转录水平上阻断AngⅡ诱导的人α1(I)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增加,从而抑制I型胶原的合成,阻滞和延缓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 胶原 血管紧张 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健康子代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以绚 隋秀芳 +2 位作者 刘华 牛红霞 傅增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研究具有原发性高血压(EH)家族史的健康子女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E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60例有EH家族史的健康子女作为研究组,其中30例为双亲均患EH(双亲组),30例为父亲或母亲一方患EH(单亲... 目的研究具有原发性高血压(EH)家族史的健康子女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E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60例有EH家族史的健康子女作为研究组,其中30例为双亲均患EH(双亲组),30例为父亲或母亲一方患EH(单亲组);20例无EH家族史的健康子女为对照组。用光电比色法测定血浆NO的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TⅡ、ET的含量。结果①血浆ATⅡ、NO的水平,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0.05),而在双亲组与单亲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研究组血浆ET水平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浆NO与ATⅡ水平呈正相关(r=0.378,P<0.05)。结论有EH家族史的健康子女因遗传关系的影响,在血压升高之前已经出现血浆ATⅡ、NO水平升高。这些缩血管因子和扩血管因子失衡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 内皮 一氧化氮 遗传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何新霞 薛燕 +1 位作者 韩卫红 王红燕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191-1192,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 型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Ⅰ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8
20
作者 梁斌 杨志明 +3 位作者 张娜娜 杨慧宇 康玉明 肖传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VSMCs,取生长良好的第3~5代细胞用于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AngⅡ+Ang-(1-7)组...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VSMCs,取生长良好的第3~5代细胞用于实验。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Ⅱ组、Ang-(1-7)组、AngⅡ+Ang-(1-7)组、AngⅡ+Ang-(1-7)+(A-779)组,通过3H胸腺嘧啶(3H-TdR)掺入法测定VSMCs的DNA合成,用结晶染色的方法检测细胞数目,观察VSMCs的增殖情况。结果①与对照组比,AngⅡ(100nmol/L)孵育细胞24h后可明显诱导VSMCs3H-TdR掺入量增加;Ang-(1-7)(1000nmol/L)可减少3H-TdR掺入量。②与AngⅡ组比较,Ang-(1-7)(10nmol/L、100nmol/L、1000nmol/L)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3H-TdR掺入量。加入Ang-(1-7)特异性受体阻断剂A-779后,Ang-(1-7)此作用消失。③结晶染色结果显示,AngⅡ可诱导VSMCs数目明显增加(P<0.05)。Ang-(1-7)可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加,亦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Ang-(1-7)能抑制基础和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通过其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