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文艳 孙明 +2 位作者 周宏研 裴志芳 杨天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6-68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对慢性心衰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79例慢性心衰患者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进行ACE基因分型 ,得到II ,ID ,DD三种基因型。所有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gⅡ水平 ,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对慢性心衰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79例慢性心衰患者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PCR)进行ACE基因分型 ,得到II ,ID ,DD三种基因型。所有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AngⅡ水平 ,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左室射血分数 ;经常规方法治疗后 ,复查上述指标 ,并比较不同ACE基因型的治疗效果。结果 :DD型慢性心衰患者LVDD ,AngⅡ水平较其余两型患者更大、更高 ,且治疗后AngⅡ水平的下降幅度最大 (P <0 .0 5 )。结论 :国人ACEI/D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衰的治疗效果可能有关。DD型患者体内可能存在较高的内分泌激活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慢性心衰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AngⅡ DD 治疗后 治疗效果 PCR) 酶基因 多聚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溶性CdTe量子点-绿原酸-血管紧张素Ⅰ相互作用的荧光可逆调控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晓丹 殷鹏飞 +3 位作者 龚会平 李萍萍 刘正清 何佑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82-1187,共6页
在水相中合成了巯基丙酸(MPA)包覆的CdTe量子点(Q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CdTe QDs与绿原酸(CH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HA可显著猝灭CdTe QDs的荧光,在一定... 在水相中合成了巯基丙酸(MPA)包覆的CdTe量子点(QDs),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研究了CdTe QDs与绿原酸(CH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HA可显著猝灭CdTe QDs的荧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荧光猝灭值与CHA的浓度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推断其主要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并实现了荧光光谱法测定CHA.向CdTe QDs-CHA体系中加入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后,CdTe QDs荧光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逐渐恢复,从而实现了CdTe QDs的荧光可逆调控.CdTe QDs荧光的猝灭与恢复过程对于荧光传感的设计以及荧光可逆调控机理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绿原酸 血管紧张素ⅰ 动态猝灭 荧光可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人群肾病发病风险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彭少华 陈婷 +1 位作者 李彩蓉 陈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4092-4096,共5页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人群发生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的...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人群发生肾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的ACE基因I/D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范围均为1994-01-01—2011-03-10。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纳入研究质量及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5.1.6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4项病例对照研究,共3 2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汉族人群携带至少1个I等位基因可以降低38%的DN发生风险〔OR=0.62,95%CI(0.52,0.75),P<0.00001〕;携带含有I等位基因的基因型能够使发生DN的风险降低45%〔OR=0.55,95%CI(0.44,0.69),P<0.00001〕;携带含有D等位基因的基因型能够使发生DN的风险增加1.74倍〔OR=1.74,95%CI(1.30,2.31),P=0.0002〕。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稳健性均较好。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人群肾病易感性密切相关,D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I等位基因可能是保护基因,但仍需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肾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脂微球载体制剂对慢性肾衰患者血管紧张素Ⅰ和Ⅱ、醛固酮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钟伟强 刘冠贤 +2 位作者 蔡迅 杨永铭 黄仲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337-339,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Lipo-PGE1)制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影响。【方法】对42例诊断为CRF的患者每13静...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Lipo-PGE1)制剂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的影响。【方法】对42例诊断为CRF的患者每13静滴或直接缓慢静推Lipo-PGE120~30μg,连续应用4周,检测患者治疗前后AngⅠ、AngⅡ、ALD、BUN、Scr和Ccr的变化。【结果】CRF患者治疗后AngⅠ、AngⅡ、ALD、BUN、Scr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Ccr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Lipo-PGEt可以使CRF患者的AngⅠ、AngⅡ、ALD减少,BUN和Scr明显降低,而Ccr明显增加,改善病人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CRF BUN ALD 血管紧张素ⅰ LIPO-PGE1 AngⅡ 微球 载体 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天门冬氨酸血管紧张素Ⅰ减轻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3
5
作者 党晶艺 左惠荣 +4 位作者 蒋娜 王东娟 张荣庆 司瑞 郭文怡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探讨去天门冬氨酸血管紧张素Ⅰ(DAA-Ⅰ)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CMECs,建立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模拟缺血/再灌注组(SI/R组)、模拟缺血/再灌注+DAA-Ⅰ(2.... 目的探讨去天门冬氨酸血管紧张素Ⅰ(DAA-Ⅰ)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CMECs,建立模拟缺血/再灌注模型,完全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模拟缺血/再灌注组(SI/R组)、模拟缺血/再灌注+DAA-Ⅰ(2.5、3.75、5.0μmol/L)组。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RP78/Bip、CHOP/GADD153、pro-caspase-12、cleaved-caspase-1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SI/R组CMECs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凋亡率显著上升(24.85%±0.67%比3.55%±0.11%,P<0.01)。与SI/R组相比,SI/R+DAA-Ⅰ组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升高(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细胞迁移率上升(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凋亡率明显下降(15.18%±0.40%比24.85%±0.67%,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较,SI/R组和SI/R+DAA-Ⅰ组的GRP78、CHOP/GADD153、cleaved-caspase-12表达明显上升(均为P<0.01)。与SI/R组相比,SI/R+DAA-Ⅰ组的GRP78、CHOP/GADD153、cleaved-caspase-12表达明显降低(均为P<0.01)。结论 DAA-Ⅰ可显著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CMECs凋亡,促进CMECs存活,改善细胞功能,其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ERS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天门冬氨酸血管紧张素ⅰ 内质网应激 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朱颖 孙永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415-241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引物PCR技术检测120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其中轻度29例、中度31例、重度60例)及11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ACE基因多态性。结果:妊高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引物PCR技术检测120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其中轻度29例、中度31例、重度60例)及11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ACE基因多态性。结果:妊高征组孕妇ACE基因中的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8%、37.5%、41.7%。对照组孕妇ACE基因中的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4.5%、29.1%、26.4%。两组孕妇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高征组轻度与重度患者的DD基因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回归分析表明,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与妊高征发病相关。结论:ACE基因中DD基因型是妊高征的易感基因,II基因型是妊高征的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血管 肽基二肽酶A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酶基因多态性 ACE基因多态性 妊高征患者 DD基因型 基因型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八肽对大鼠的降压作用及与脑钠素之间的关系
7
作者 张万江 盛树力 +4 位作者 韩劲勇 艾厚喜 胡晓愚 郭春远 赵志炜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44-48,共5页
用固相法在国际上首次合成了高纯度并具有生物活性的 ACEI 八肽,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ACEI 八肽对人血和脑组织及大鼠血和肺组织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②ACEI 八肽静脉快速注入(60μg/kg)... 用固相法在国际上首次合成了高纯度并具有生物活性的 ACEI 八肽,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ACEI 八肽对人血和脑组织及大鼠血和肺组织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②ACEI 八肽静脉快速注入(60μg/kg)可明显降低大鼠血压及降低血醛固酮浓度。侧脑室(icy)注射(6μg/kg)对血压没有影响。③少量 ACEI 八肽在不影响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浓度的情况下能加强脑钠素(BNP)的降压效果。④BNP 或其片断具有抑制 ACE 活性的作用。结果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特别是高血压病生理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ⅰ 转换酶 化学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胃液条件下广叶绣球菌多糖抗氧化及对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活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冯彩玲 程明翠 +2 位作者 吴岩斌 吴锦忠 吴建国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7-125,共9页
测定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多糖(SLPs)的总糖含量和单糖组成,SLPs通过体外模拟胃液处理不同时间(0.5、1、2、4、6和8 h)的还原糖含量、相对分子质量、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抑制率。结果表明:SLPs总糖含... 测定广叶绣球菌(Sparassis latifolia)多糖(SLPs)的总糖含量和单糖组成,SLPs通过体外模拟胃液处理不同时间(0.5、1、2、4、6和8 h)的还原糖含量、相对分子质量、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抑制率。结果表明:SLPs总糖含量为(59.66±0.80)%;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摩尔比为1∶0.7∶10.9∶3.6)。与对照(0 h)比较,SLPs模拟胃液处理2 h后开始发生水解,随时间延长其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SLPs通过模拟胃液处理不同时间的色谱洗脱峰具有差异,0 h处理样品具有2个峰,0.5、1 h处理样品具有4个峰,处理2 h后的样品具有5个峰;在20~35 min均存在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0×10^(6)多糖组分。与对照(0 h)比较,模拟胃液处理6、8 h的0.50、1.00 mg·mL^(-1) SLPs溶液,处理4、6、8 h的2.00、4.00 mg·mL^(-1) SLPs溶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增加;处理4、6、8 h的0.50 mg·mL^(-1) SLPs溶液,处理2、4、6、8 h的1.00 mg·mL^(-1) SLPs溶液,处理6、8 h的2.00 mg·mL^(-1) SLPs溶液,处理4、6、8 h的4.00 mg·mL^(-1) SLPs溶液对·O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增加;处理4 h的0.25 mg·mL^(-1) SLPs溶液、处理2 h的0.50 mg·mL^(-1) SLPs溶液和处理8 h的2.00 mg·mL^(-1) SLPs溶液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增加。与对照比较,处理1、2、6、8 h的0.25、0.50 mg·mL^(-1) SLPs溶液,处理2、4、6、8 h的1.00、2.00 mg·mL^(-1) SLPs溶液对ACE抑制率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可为SLPs体内代谢规律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叶绣球菌 多糖 模拟胃液 抗氧化活性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9
作者 杨超一 冯婷婷 +2 位作者 张雪峰 卢金辉 王斌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38-841,共4页
目的:建立人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通过测定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Ⅰ的含量计算肾素活性。方法:用生物素标记AngⅠ抗原,荧光素标记AngⅠ抗体,将抗荧光素抗体包被于化学发光板,以链亲和素酶为催化剂,采用竞争法建立An... 目的:建立人血管紧张素Ⅰ(Ang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通过测定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Ⅰ的含量计算肾素活性。方法:用生物素标记AngⅠ抗原,荧光素标记AngⅠ抗体,将抗荧光素抗体包被于化学发光板,以链亲和素酶为催化剂,采用竞争法建立Ang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结果:本方法的测量范围为100~7 800 pg/ml,灵敏度为24.3 mU/ml,批内变异为5.6%~8.7%,批间变异为6.8%~10.4%,回收率为95.4%~105.3%,稀释实验测定值与理论值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r=0.999。与放射免疫分析试剂盒的相关性方程分别为y=0.95x+235.70,相关系数r=0.973。包被板、生物素标记AngⅠ抗原以及荧光素标记AngⅠ抗体在37℃存放一周稳定性良好。结论:方法学鉴定结果符合免疫分析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ⅰ(Ang) 生物 荧光 链亲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κ-酪蛋白遗传多样性对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肽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Weimann C +1 位作者 张养东(摘译) 卜登攀(校)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9,共1页
牛奶中蛋白质是生物活性肽的来源之一,这些肽在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消化过程中产生。因此,本试验主要研究牛奶中不同的κ-酪蛋白基因型A、B、C、E、F1、F2、G1、G2、H、I和J中活性肽对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的影响。通过... 牛奶中蛋白质是生物活性肽的来源之一,这些肽在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消化过程中产生。因此,本试验主要研究牛奶中不同的κ-酪蛋白基因型A、B、C、E、F1、F2、G1、G2、H、I和J中活性肽对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的影响。通过分析肛酪蛋白基因型的氨基酸序列来测定ACE抑制肽的活性。测定了已知的生物活性肽活力和其它一些κ-酪蛋白基因型巾其它肽的活性。结果表明,κ-酪蛋白基因型B和基因型C中的ASP(ACE抑制肽)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值为24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κ-酪蛋白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阻滞剂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章希炜 杨宏宇 +2 位作者 高志伟 卢辉俊 陈国玉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7,F0004,共6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阻滞剂Valsartan对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动脉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家兔制作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Valsartan治疗组(n=10),治疗组术后予Valsartan喂食,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阻滞剂Valsartan对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动脉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方法:健康家兔制作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Valsartan治疗组(n=10),治疗组术后予Valsartan喂食,10mg/(kg·d),共10天,对照组正常喂食。各组动物术前和术后3天、1、2、4、8周留取静脉血,放免法检测内皮素(ET-I);术后4、8周每组随即处死动物5只,HE染色、原位标记凋亡细胞(TUNEL)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染色,应用光学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切片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术后3天、1、2、4、8周治疗组血浆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4周和8周治疗组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PC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面积小于对照组(P<0.01);残余管腔面积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阻滞剂Valsartan可以抑制内膜受损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向内膜迁移,并促进其凋亡,预防受损动脉内膜过度增生,管腔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Ⅱ受体阻滞剂 血管平滑肌细胞 颈动脉球囊损伤 内皮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卫卫 田野 +3 位作者 赖晃文 杨传红 杨希山 吴平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 :探讨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ngiotensinⅡType1Receptor,AT1R)在人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对 12例正常肝组织及 18例纤维化肝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AT1R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肝... 目的 :探讨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ngiotensinⅡType1Receptor,AT1R)在人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 ,对 12例正常肝组织及 18例纤维化肝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AT1R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肝小叶周边及肝窦区星形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HSC)的胞浆内。 12例正常肝组织中 8例呈阳性表达 ,18例纤维化肝组织均表达AT1R ,且纤维化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正常组 (P <0 0 0 1)。结论 :AT1R在肝星形细胞胞浆中的表达随肝纤维化的发展明显增强 ,并且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血管紧张Ⅱ受体 肝星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方药对压力负荷增加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卫峻枫 蔡辉 +3 位作者 李芳芳 李恩 佟艳会 王艳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49-450,共2页
目的 研究补肾方药对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狭窄术造成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肥厚模型 ,观察补肾方药对左室重量指数 (LVW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局部心肌的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反转录... 目的 研究补肾方药对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及其Ⅰ型受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狭窄术造成压力负荷增加大鼠心肌肥厚模型 ,观察补肾方药对左室重量指数 (LVW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局部心肌的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含量、反转录PCR测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 -Ⅰ型受体mRNA (AT1mRNA)表达及AT1受体蛋白免疫组化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LVWI、血浆及局部心肌的AngⅡ含量、心肌AT1mRNA表达及AT1受体蛋白与对照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补肾方药大、小剂量组LVWI、血浆及局部心肌的AngⅡ含量、心肌AT1mRNA表达及AT1受体蛋白均与模型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补肾方药可通过抑制心肌局部AngⅡ含量及AT1受体发挥逆转心肌肥厚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方药 压力负荷增加 大鼠 心肌肥厚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Ⅱ-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易感性及病情发展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薛耀明 周琳 +3 位作者 关美萍 张小英 罗仁 成玉斌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PCR技术分别 检测90例无DN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137例不同程度蛋白尿的DN患者ACE基因I/D多态基因型。结果DN 患...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PCR技术分别 检测90例无DN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137例不同程度蛋白尿的DN患者ACE基因I/D多态基因型。结果DN 患者与无 DN的糖尿病患者相比,DD型基因的频率和 D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明显较高(26.8%vs 16.67%、48.19%vs 31.11%),Ⅱ型基因的频率和 I等位基因的携带率明显较低(28.46%vs 54.44%,51.09%vs 68.89%),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01和P<0.05);DD型患者的血压明显高于Ⅱ型基因患者。随着DN病情发展的不断加重,DD型出现频率增加, Ⅱ型出现频率减少,肾功能不全组 DD型频率(39.13%)显著高于临床蛋白尿组(27.45%)及微量蛋白尿组(20.63%),而 Ⅱ型频率(21.74%)显著低于其余两组(27.45%、31.75%)。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和 DN易感性密切相关。在 DN的 发展过程中,DD基因型是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DD型患者预后不佳;Ⅱ型基因起保护作用,可延缓病情进展,提示 ACE基因I/D多态性的检测可作为DN发病和病情进展的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Ⅱ型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PTCA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璀乡 常唐喜 +3 位作者 李玉华 王树树 刘雯 杜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1-355,共5页
目的:探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351例行PTCA加支架置入术的上海籍汉族患者,分为再狭窄和未狭窄两组。抽提患者外周血基... 目的:探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351例行PTCA加支架置入术的上海籍汉族患者,分为再狭窄和未狭窄两组。抽提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利用PCR-RFLP和PCR-APLP鉴定方法进行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基因分型,结合病史、临床指标,探讨RAS系统基因型和ISR的关系。结果:PTCA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患者AGT基因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MM型10.7%,MT型57.1%,TT型32.1%;未狭窄患者MM型、MT型、TT型的频率分别为4.7%、56.3%、39.1%。AGT基因多态性与ISR无明显相关性(χ2=1.34,P>0.05)。PTCA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患者ACE基因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DD型30%、DI型43.3%、II型26.7%;未狭窄患者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DD型8.2%、DI型41.1%、II型50.7%。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再狭窄组D等位基因频率(51.7%)明显高于未狭窄组D等位基因频率(28.8%)。PTCA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患者AT1R基因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AA型56%、AC型38%、CC型6%;未狭窄患者AA型、AC型、CC型的频率分别为50%、40%和10%,经比较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上海汉族冠心病人群中,RAS系统中ACEDD基因多态型可能是PTCA后ISR发生的遗传指标。D等位基因可能是ISR的预测因子。多支狭窄的患者较单支狭窄的患者更易患I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Ⅱ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大鼠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波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研究茶多酚对大鼠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ngiotensinⅠconvertingenzyme,ACE)活性的影响。血管紧张素Ⅰ在ACE的作用下,通过脱去C端His-Leu二肽,转化为有生物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从而产生强升压作用。通过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研究茶多酚对大... 研究茶多酚对大鼠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ngiotensinⅠconvertingenzyme,ACE)活性的影响。血管紧张素Ⅰ在ACE的作用下,通过脱去C端His-Leu二肽,转化为有生物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Ⅱ,从而产生强升压作用。通过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研究茶多酚对大鼠ACE活性的影响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茶多酚摄入量的增加(45mg/kg,90mg/kg,180mg/kg),ACE活性显著降低(84.43±4.59u/μl,75.17±6.85u/μl,60.19±8.62u/μl,P<0.05)说明茶多酚对大鼠ACE有抑制作用,从而有可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酶活性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低聚肽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浆血管紧张素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雯晖 张健 +4 位作者 应欣 王勇 张连慧 李赫 刘新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2-158,共7页
目的:探究大豆低聚肽对于大鼠血压及血浆血管紧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法制备大豆低聚肽,随后进行体外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ngiotensin Ⅰ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抑制实验及体内实验,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正常血压大鼠(WKY大鼠)饲喂... 目的:探究大豆低聚肽对于大鼠血压及血浆血管紧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酶法制备大豆低聚肽,随后进行体外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ngiotensin Ⅰ converting enzyme,ACE)活性抑制实验及体内实验,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正常血压大鼠(WKY大鼠)饲喂高剂量大豆低聚肽)、阴性对照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大鼠))、阳性对照组(SHR大鼠饲喂卡托普利)和低、中、高剂量组(SHR大鼠饲喂0.90、1.80、4.50 g/kg大豆低聚肽),喂养30d后,观察大鼠血压、心率、尿蛋白质量、血管紧张素Ⅱ质量浓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大豆蛋白最佳酶解条件为: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质量分数各0.1%、50℃酶解4 h,此条件下10 mg/mL大豆低聚肽ACE活性抑制率达到71.2%。经饲喂不同剂量大豆低聚肽30 d后,WKY大鼠血压变化不显著(P>0.05),SHR大鼠血压有下降趋势;饲喂高剂量大豆低聚肽在第4周时可以显著降低SHR大鼠血压和血管紧张素Ⅱ质量浓度(P<0.05),但对于大鼠心率和尿蛋白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体外实验证明,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低聚肽对于ACE活性的抑制效果更好;体内实验证明大豆低聚肽可以降低SHR大鼠的血压和血管紧张素Ⅱ质量浓度,且对正常大鼠血压无明显影响,推测大豆低聚肽通过抑制ACE活性的方式发挥降压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大豆低聚肽 降血压作用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血管紧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化及正常肝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的表达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卫卫 杨希山 +4 位作者 吴平生 王捷 张宏斌 李旭 郑文岭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7-478,482,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化及正常肝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18例肝癌周围纤维化肝组织和12例正常肝脏组织中AT1RmRNA的表达,同时逆转录AT1R特异性片段和内参片段(GAPDH),以二者的... 目的探讨纤维化及正常肝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18例肝癌周围纤维化肝组织和12例正常肝脏组织中AT1RmRNA的表达,同时逆转录AT1R特异性片段和内参片段(GAPDH),以二者的积分吸光度比值作为该受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纤维化肝组织AT1R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1.27±0.45vs0.71±0.21,P<0.01)。结论AT1R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纤维化 肝脏 血管紧张Ⅱ受体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形成途径之一:糜酶途径
19
作者 陈卫平 李辉 李俭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63-64,共2页
人体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及形成途径是近年来研究十分活跃的领域。近年来发现,体内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形成,除了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参与外,还有糜酶的参与,这为研制糜酶抑制剂、AT-Ⅱ受体拮抗... 人体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及形成途径是近年来研究十分活跃的领域。近年来发现,体内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形成,除了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参与外,还有糜酶的参与,这为研制糜酶抑制剂、AT-Ⅱ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及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血管紧张 糜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抑制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明 张军 +1 位作者 陈燕 王友群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5-568,共4页
目的 :探讨丹参对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致小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模型 ,并观察经依那普利 (10mg/kg·d-1 )和丹参 (5,10g/kg·d-1 )治疗后 ,对小鼠的左心室重量 ,组织形态 ,血清、心、... 目的 :探讨丹参对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方法 :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致小鼠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模型 ,并观察经依那普利 (10mg/kg·d-1 )和丹参 (5,10g/kg·d-1 )治疗后 ,对小鼠的左心室重量 ,组织形态 ,血清、心、肾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ACE)活性、一氧化氮 (NO)含量及羟脯氨酸 (Hyp)含量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心脏重量增加 ,出现纤维化病变 ,心、肾中的ACE活性增高 ,NO含量减少 ,而依那普利组和丹参高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 ,心肌肥厚和纤维化病变减轻 ,心、肾中的ACE含量降低 ,丹参高低剂量组在血清中的NO含量显著增高 ;结论 :丹参有良好的抗心脏纤维化作用 ,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CE和增加NO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心肌肥厚 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一氧化氮 异丙肾上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