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测量健康人群视网膜血管形态学几何参数(弯曲度、管径、分形维数),并探讨这些参数随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特征。方法观察性横断面研究。纳入147名健康人,拍摄眼底彩照,测量血管分形维数,测量距离视盘...目的测量健康人群视网膜血管形态学几何参数(弯曲度、管径、分形维数),并探讨这些参数随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特征。方法观察性横断面研究。纳入147名健康人,拍摄眼底彩照,测量血管分形维数,测量距离视盘中心1.5~3.0个视盘直径的视网膜动脉、静脉血管弯曲度和血管管径。按眼别、视网膜象限、性别、年龄、BMI分组,比较各组视网膜血管的分形维数、弯曲度、管径值。结果左右眼视网膜血管几何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颞侧与鼻侧象限视网膜动脉弯曲度、动静脉管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男性与女性视网膜动静脉弯曲度、动静脉管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分形维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亚组视网膜血管几何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年龄增大,视网膜动静脉弯曲度增加,视网膜动静脉管径、血管分形维数变小。不同BMI亚组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动静脉弯曲度、分形维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动静脉管径随BMI增高而减小。结论正常人群视网膜血管几何参数是微循环状态的潜在新生物标记,其随性别、年龄、BMI的不同而变化,且具有象限差异。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测量健康人群视网膜血管形态学几何参数(弯曲度、管径、分形维数),并探讨这些参数随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变化特征。方法观察性横断面研究。纳入147名健康人,拍摄眼底彩照,测量血管分形维数,测量距离视盘中心1.5~3.0个视盘直径的视网膜动脉、静脉血管弯曲度和血管管径。按眼别、视网膜象限、性别、年龄、BMI分组,比较各组视网膜血管的分形维数、弯曲度、管径值。结果左右眼视网膜血管几何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颞侧与鼻侧象限视网膜动脉弯曲度、动静脉管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男性与女性视网膜动静脉弯曲度、动静脉管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分形维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亚组视网膜血管几何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年龄增大,视网膜动静脉弯曲度增加,视网膜动静脉管径、血管分形维数变小。不同BMI亚组视网膜动静脉管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动静脉弯曲度、分形维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动静脉管径随BMI增高而减小。结论正常人群视网膜血管几何参数是微循环状态的潜在新生物标记,其随性别、年龄、BMI的不同而变化,且具有象限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