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步柱色谱法分离纯化重组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因子Kringle 5 被引量:3
1
作者 贾信贵 边六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4-347,共4页
建立了一种用Ni2+螯合的Chelating Sepharose Fast Flow亲和柱色谱和Sephadex G-75凝胶排阻柱色谱分离纯化重组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因子Kringle5的方法。采用该工艺得到的重组Kringle5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其纯度约... 建立了一种用Ni2+螯合的Chelating Sepharose Fast Flow亲和柱色谱和Sephadex G-75凝胶排阻柱色谱分离纯化重组肿瘤血管生长抑制因子Kringle5的方法。采用该工艺得到的重组Kringle5经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其纯度约为98%,且具有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生成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柱色谱法 凝胶排阻柱色谱法 重组血管生长抑制因子Kringle 5 分离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型非融合血管生长抑制因子Kringle 5基因工程菌发酵培养和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晓娟 蔚萍 +1 位作者 妙亮 边六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4期27-31,共5页
在实验室试管培养条件下优化了基因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15b/K5发酵产可溶型非融合血管生长抑制因子Kringle 5的培养基和诱导表达条件。经菌体干重测定和SDS-PAGE检测,确定最佳培养基(g.L-1)为:胰蛋白胨10.0,酵母提取物5.0,NaCl 10... 在实验室试管培养条件下优化了基因工程菌E.coli BL21(DE3)pET15b/K5发酵产可溶型非融合血管生长抑制因子Kringle 5的培养基和诱导表达条件。经菌体干重测定和SDS-PAGE检测,确定最佳培养基(g.L-1)为:胰蛋白胨10.0,酵母提取物5.0,NaCl 10.0,葡萄糖6.0,NH4Cl 2.6,NaH2PO45.0,Na2HPO46.0;优化的诱导表达条件为:诱导剂浓度0.01mmol.L-1,诱导时间6h,诱导温度37℃,摇床转速220r.min-1。在优化的培养基和诱导表达条件下,菌体干重为1.8g.L-1,Kringle 5表达量为360mg.L-1,占总蛋白含量的20%,与基础LB培养基相比,Krin-gle 5表达量提高了1.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长抑制因子Kringle5 发酵培养基 诱导表达 基因工程菌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抑制剂相关性高血压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莉 夏彬凤 +3 位作者 黄慧慧 王茹 孔敏 尹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4-863,共10页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CTR-CVT)逐渐成为影响肿瘤幸存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研发的VEGF及其受体抑制剂(VEGFIs)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改善患者预后,但VEGFIs诱...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CTR-CVT)逐渐成为影响肿瘤幸存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研发的VEGF及其受体抑制剂(VEGFIs)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周期,改善患者预后,但VEGFIs诱导的高血压作为其最常见的CTR-CVT,可能会限制和影响其应用并引起严重心血管疾病(CVD)。对应用VEGFIs治疗的肿瘤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压,早期评估,优化管理,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抗肿瘤疗效和最低的CTRCVT风险。现就VEGFIs相关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和应对VEGFIs相关性高血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抑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 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及玻璃体中的变化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庆中 张静楷 +1 位作者 黄利明 颜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63-1168,共6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因视网膜缺血导致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严重威胁患者视力。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VEGI/TLlA)作为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目的检测VEGI/TLlA及其相关因子在DR患者血清及玻璃...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因视网膜缺血导致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严重威胁患者视力。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VEGI/TLlA)作为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目的检测VEGI/TLlA及其相关因子在DR患者血清及玻璃体中的变化。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确诊为DR的患者55例,按照中国眼底病学组制定的DR分期标准分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20例,PDR组35例;另纳入无全身疾病的白内障患者1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取单纯糖尿病(DM)患者15例作为DM组,各组患者人口基线特征相匹配,但PDR组和DM组患者的病程值及血糖水平值明显高于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收集4个组所有受试者静脉血清以备ELISA检测。另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确诊为PDR的患者23例25眼作为PDR组,健康成人尸体供眼7例7眼作为对照组,并根据PDR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视网膜光凝组、手术治疗组和视网膜光凝+手术组,在手术过程中收集玻璃体待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玻璃体中肿瘤坏死因子样配体1/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251(TLlA/VEGI25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核因子-KBp65(NF—KBp65)的质量浓度。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并分析各组血清及玻璃体中TLlA/VEGI251、VEGF、TNF-α、IL-1β和NF—KBp65的差异,应用Pearson积矩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TLlA/VEGI251与VEGF、TNF-α、IL-1β和NF—KBp65的相关性。结果DM组、NPDR组、PDR组患者血清中TLlA/VEGI251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个组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31,P=0.009);PDR组患者血清中TLlA/VEGI251质量浓度明显高于DM组和NPDR组(P〈0.05);PDR组患者血清中VEGF、TNF—α、IL-1β和NF—KBp65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DM组、NPDR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DM组和NPDR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中TLlA/VEGI251质量浓度与VEGF、TNF-α、IL-1β和NF—KBp65质量浓度间均呈明显正相关(r=0.951、0.951、0.851、0.944,均P〈0.01)。PDR组玻璃体中TLlA/VEGI251、VEGF、TNF-α、IL-1β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4、0.001、0.000、0.037),但两组间玻璃体中NF—KBp65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视网膜光凝组及手术组患者玻璃体中TLlA/VEGI251质量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玻璃体中TLlA/VEGI251质量浓度与VEGF和TNF-α质量浓度间均呈明显正相关(r=0.675、0.950,P〈0.01),与玻璃体中IL-1β和NF—KBp65质量浓度均无明显相关性(r=0.233、0.318,P〉0.05)。结论VEGI参与DR的发病,并通过与VEGF、TNF-α、IL-1β、NF—KB等因子的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疾病的进展,为DR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视网膜病变 细胞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血清 玻璃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肖扬 娄永华 +2 位作者 王路 朱玉平 焦炳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 :对可溶性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 ,检测表达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方法 :将可溶性人 VEGI基因克隆入载体 p U C19后测序 ;再将正确的 VEGI基... 目的 :对可溶性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inhibitor,VEGI)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 ,检测表达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方法 :将可溶性人 VEGI基因克隆入载体 p U C19后测序 ;再将正确的 VEGI基因亚克隆入表达载体 p PROEXHTb,IPTG诱导表达 ;初步纯化表达产物 ,检测对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结果 :可溶性人 VEGI可以直接抑制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的增殖。结论 :VEGI是一种新的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可用于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_(151)重组腺病毒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柳林 刘银萍 +4 位作者 潘欣 孙琰 徐琪 沈炜 刘志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研究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151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pCA13构建携带VEGI151基因的质粒,经293A细胞包装、扩增,WesternBlot检测病变细胞内基因的蛋白质表达,体外检测Ad... 目的研究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151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腺病毒载体pCA13构建携带VEGI151基因的质粒,经293A细胞包装、扩增,WesternBlot检测病变细胞内基因的蛋白质表达,体外检测AdVEGI151对ECV304细胞的抑制作用,缝线诱导法建立炎症性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给予体内基因治疗。结果VEGI151重组腺病毒在病变细胞内能成功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17300的蛋白,体外实验表明,可以强烈抑制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体内实验表明,重组腺病毒对炎症性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以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因子VEGI151基因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效果显著,为角膜新生血管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基因治疗 腺病毒载体 角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的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
7
作者 肖扬 焦炳华 +2 位作者 朱玉平 娄永华 王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39-641,共3页
目的 :检测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EGI)的抗肿瘤活性。 方法 :检测重组人可溶性 VEGI对建株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 30 4)、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BAEC)增殖抑制的活性以及对荷 S180肉瘤小鼠的疗效。 结果 :重组人可溶... 目的 :检测重组人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VEGI)的抗肿瘤活性。 方法 :检测重组人可溶性 VEGI对建株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 30 4)、新生牛主动脉内皮细胞 (BAEC)增殖抑制的活性以及对荷 S180肉瘤小鼠的疗效。 结果 :重组人可溶性 VEGI可以直接抑制 ECV30 4、BAEC的增殖 ,强烈抑制 S180肉瘤生长并延长 S180腹水瘤小鼠的寿命。结论 :重组人可溶性 VEGI可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用于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内皮 新生血管 生长抑制 抗肿瘤药 VEG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111是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生物活性的关键氨基酸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珉 姚静娟 +2 位作者 潘欣 潘卫 戚中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2-306,共5页
目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ascu 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inh ib itor,VEG I)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TNF家族新成员,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与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但目前其结构功能关系研究尚为空白,该文研究VEG I空间结构上重要... 目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ascu 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inh ib itor,VEG I)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TNF家族新成员,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与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但目前其结构功能关系研究尚为空白,该文研究VEG I空间结构上重要残基的作用极其对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定点突变技术突变了四个关键氨基酸E45R,G47A,Y111F,Y111T,构建了表达载体并在大肠肝菌中表达及纯化,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鸡胚尿囊膜血管生成实验研究了四个突变体的活性。结果E45R突变体的活性显著下降,G47A突变体的活性略低于野生型VEG I,Y111F,Y111T突变体的活性比野生型VEGI下降10倍以上。结论VEGI的第111位氨基酸Y是发挥其功能的关键氨基酸,可能与受体形成直接结合,且氨基酸Y上的苯环与酚羟基均对其活性的发挥具重要作用;第45位氨基酸E对其活性的发挥也具重要作用,而第47氨基酸对其活性的发挥可能不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EGI) 内皮细胞 定点突变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孟丽珠 陈松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39-1043,共5页
玻璃体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广泛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及病理性近视引起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治疗,也用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视网膜血管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新... 玻璃体内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广泛用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及病理性近视引起的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治疗,也用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视网膜血管阻塞、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的治疗,已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玻璃体内注射VEGF抑制剂也出现了很多并发症。就玻璃体内注射VEGF抑制剂对眼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引起的眼压升高、视网膜色素上皮撕裂(RRPE)、视网膜脱离(RD)、眼内炎、注射相关损伤、全身不良反应等并发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 并发症 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SU5614对甲苯二异氰酸酯诱导哮喘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爱英 于仁志 +1 位作者 吕玉凤 罗海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抑制剂SU5614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诱导哮喘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SU5614组。采用TDI制备哮喘小鼠模型,观察SU5614对模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VEG...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抑制剂SU5614对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诱导哮喘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SU5614组。采用TDI制备哮喘小鼠模型,观察SU5614对模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VEGF的表达情况、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气道反应性和气道血浆渗出的变化。结果:免疫细胞学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BALF中VEGF表达明显增加,而SU5614组VEGF表达则明显降低;病理组织学发现模型组肺组织病理学炎症反应明显,而SU5614组炎症反应则明显减轻;模型组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而SU5614组则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气道血浆渗出明显增加,而SU5614组则明显减少(P<0.05)。结论:SU5614不仅抑制BALF中VEGF活性,也能抑制炎性细胞的迁移,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和减少气道血浆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甲苯二异氰酸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 SU56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梗死后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的时程变化
11
作者 王文军 张哲雄 +3 位作者 周彦 刘小林 王西珍 王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2-615,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不同时间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inhibitor,VEGI)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1/3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通过心电图变化判断是否成功。分别于术后1、2...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不同时间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inhibitor,VEGI)表达及意义。方法:通过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1/3建立心肌梗死模型,通过心电图变化判断是否成功。分别于术后1、2、3、4、5、6、7、8周开胸取左心室梗死区、梗死边缘区、非梗死区心肌,应用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VEGI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心电图变化提示造模成功,大鼠术后早期(1~3周)VEGI m RNA表达下调(P<0.05),而后期(5~8周)则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m RNA水平变化类似,VEGI蛋白水平在心肌梗死组大鼠术后早期(1~3周)表达水平下调(P<0.05),后期(5~8周)显著上升(P<0.05)。结论:VEGI作为一种血管再生抑制因子,在心肌梗死早期通过表达下调促进血管再生,进行梗死心肌代偿修复;而在心肌梗死后期通过表达抑制心肌梗死区血管再生,提示VEGI在心脏血管再生调节中有重要作用,有望成为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内皮生长抑制因子 实时荧光定量PCR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吲哚酮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12
作者 李卡 朱驹 +2 位作者 宋云龙 张万年 陈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34-1337,共4页
目的: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十站:从报道的2一叫咪酮类***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选取35个化合物,采用分子全局最低能量构象以最小二乘匹配法叠合分子建立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 目的:建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十站:从报道的2一叫咪酮类***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选取35个化合物,采用分子全局最低能量构象以最小二乘匹配法叠合分子建立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模型。结果: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 Q’一0.625,传统相关系数 r’一0.968,F;。。一175.475,标准误 S。一0.124。结论:利用COMFA方法建立的化合物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以指导新的活性更优的抑制剂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吲哚酮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 血管生成 肿瘤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酪氨酸激酶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对声带损伤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崔前波 章薇 +1 位作者 袁琨 屈季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对声带损伤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15只家兔共30侧声带建立家兔声带损伤修复模型后,选择一侧声带作为实验侧注射VEGF单克隆抗体,对侧声带作为对照侧注...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对声带损伤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15只家兔共30侧声带建立家兔声带损伤修复模型后,选择一侧声带作为实验侧注射VEGF单克隆抗体,对侧声带作为对照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12只家兔24侧声带完成实验;分别在注射后1、2、3、4w后各取3只实验兔麻醉后取双侧声带,采用Alcian blue、HE、Masson染色观察声带固有层中透明质酸(haluronic acid,HA)、胶原纤维蛋白及小血管组织的含量及变化。结果术后1w时,两侧声带HA、胶原纤维蛋白及小血管组织的含量无明显差异;术后2w时,实验侧声带固有层中小血管生成较对照侧明显减少(P<0.05),HA及胶原纤维蛋白含量两侧声带无明显差异;术后3w时实验侧声带固有层中小血管生成较对照侧继续减少(P<0.05),同时胶原纤维含量也较对照侧减少(P<0.05),而两侧声带HA含量无明显差异;术后4w时实验侧声带固有层小血管生成较对照组明显减少,HA较对照组明显增多,胶原纤维减少更明显(均为P<0.05)。结论注射VEGF单克隆抗体能通过其抑制损伤声带小血管生成作用降低胶原蛋白的合成,减轻瘢痕形成,但对HA的影响则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 声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短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贺梦霞 崔颖 +3 位作者 谢洁 黄天 陈祉帆 孟倩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的DME患者67例67眼,采集患者一般信息、全身病史及相关血液学检测指标(血糖、血常规、... 目的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纳入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的DME患者67例67眼,采集患者一般信息、全身病史及相关血液学检测指标(血糖、血常规、血脂、生化、肾功能等)、眼部病史及眼科相关检查结果视力、眼压、眼底彩色照相、OCT相关影像学指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等。采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1 mm黄斑中心视网膜体积小(OR=0.001,95%CI为0.001~0.036)、1 mm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薄(OR=0.994,95%CI为0.988~1.000)、白细胞计数低(OR=0.561,95%CI为0.332~0.948)、血红蛋白浓度高(OR=1.076,95%CI为1.021~1.135)、红细胞计数高(OR=11.798,95%CI为1.854~75.078)、视力下降时间长(OR=2.008,95%CI为1.053~3.830)、基线最佳矫正视力低(OR=0.274,95%CI为0.093~0.804)是DME患者抗VEGF治疗后短期疗效不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DME患者基线时视功能与眼部解剖结构以及全身情况可能影响抗VEGF治疗的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 疗效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血管抑制剂CHM-I对骨肉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琪 夏仁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软骨调节素(chondromodulin,CHM)蛋白对骨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人软骨组织中扩增出CHM-I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和纯化重组人软骨调节素蛋白,将重组蛋白与人脐... 目的:观察重组人软骨调节素(chondromodulin,CHM)蛋白对骨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人软骨组织中扩增出CHM-I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和纯化重组人软骨调节素蛋白,将重组蛋白与人脐静脉上皮细胞或MG-63骨肉瘤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对内皮细胞形成管样结构和MG-63骨肉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将重组蛋白局部注射裸鼠皮下肿瘤,观察其对肿瘤形成的影响。结果:获得纯化的重组人软骨调节素蛋白,该蛋白在体外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管样结构的形成而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无影响;重组蛋白瘤内注射可以抑制肿瘤在裸鼠体内的生长。结论:重组人软骨调节素蛋白通过抑制血管形成而抑制肿瘤生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调节素 血管生长抑制因子 骨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重组人pcDNA4-VEGI基因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冰 王利华 钟启文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7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pcDNA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inhibitor,VEGI)基因转移对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抑制作用。方法角膜缝线法制作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用结膜下注射的...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pcDNA4-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 growth inhibitor,VEGI)基因转移对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抑制作用。方法角膜缝线法制作兔角膜新生血管模型,用结膜下注射的方法将阳离子脂质体包裹的VEGIDNA(剂量分别为10μL、20μL、30μL、40μL)重组质粒(pcD-NA4-VEGI)转染入兔角膜,观察其对CNV的抑制作用。结果基因DNA剂量为10μL时VEGI对CNV的抑制作用不明显,20μL和30μL2种剂量时VEGI作用显著,40μL时作用反而降低。结论阳离子脂质体能够成功介导重组人VEGI基因转染入角膜组织并使之成功分泌VEGI蛋白,20μL时即可对CNV起到较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因子 阳离子脂质体 基因治疗 角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或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比较 被引量:44
17
作者 黄萍 王雯倩 +2 位作者 石砚 刘恩泽 张纯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2-366,共5页
背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眼部缺血性病变的继发性改变,属于难治性青光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在眼部的应用为NVG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但应用方法和治疗效果仍在进一步研究.目的 观察和比较抗VEGF药物贝伐单抗球内注... 背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是眼部缺血性病变的继发性改变,属于难治性青光眼.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在眼部的应用为NVG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但应用方法和治疗效果仍在进一步研究.目的 观察和比较抗VEGF药物贝伐单抗球内注射后联合小梁切除术或睫状体光凝术治疗NVG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NVG的治疗策略.方法 采用非随机分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确诊的NVG患者23例23眼,根据采用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小梁切除术组9例9眼和睫状体光凝组14例14眼.所有患者确诊后先行贝伐单抗眼内注射,用胰岛素注射针头在角膜缘后4 mm处垂直眼球中心刺入眼内,前房穿刺放液50 μl后注射贝伐单抗50 μl(1.25 mg),然后各组患者分别接受相应的手术.分别于术后1周和3个月进行视力、眼压和治疗相关指标的检测,并观察各组术眼的并发症情况,对2个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建立NVG的治疗流程.结果 2个组患眼的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梁切除术组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的眼压分别为(43.4±6.2)、(15.6±3.0)和(19.7±3.2) mmHg(1 mmHg=0.133 kPa),睫状体光凝组为(42.8±4.9)、(25.4±7.5)和(23.3±6.6) mmHg,2个组注射药物前与抗青光眼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8.817,P<0.001;F时间=158.418,P<0.001;F交互作用=7.260,P=0.002).各组内术后1周和3个月的眼压值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1周,睫状体光凝组术眼的眼压明显高于小梁切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3个月,2个组间眼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5).术后3个月,小梁切除术组视力下降者3眼,睫状体光凝组视力下降者9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睫状体光凝组患者贝伐单抗注射后与抗青光眼手术的间隔时间以及抗青光眼手术后与进一步眼底病治疗的间隔时间均明显长于小梁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2、0.003).2个组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晚期NVG患者接受贝伐单抗注射后不能降低眼压,但可减少抗青光眼手术并发症的发生.贝伐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较贝伐单抗联合睫状体光凝术眼压降低更快,抗青光眼术前先进行贝伐单抗眼内注射可降低手术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用途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用途 联合疗法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 眼压 玻璃体腔注射 小梁切除术 睫状体光凝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拮抗剂&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OCT血管成像在新生血管性AMD长期治疗和随访中的临床指导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薄其玉 孙晓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04-608,共5页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发病机制复杂,黄斑新生血管(MNV)是其关键致病因素,目前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是nAMD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眼底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具有无创、快速、分层、高清功能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发病机制复杂,黄斑新生血管(MNV)是其关键致病因素,目前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是nAMD的主要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眼底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具有无创、快速、分层、高清功能的光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技术在nAMD的诊断、鉴别诊断、疾病动态监测及治疗随访方面呈现出强大的优势,临床医生对OCTA在nAMD等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OCTA临床应用价值也在不断被认知,但目前对其在nAMD和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患者治疗随访中的应用价值尚认识不足。我们通过对近年来OCTA研究大量相关文献的回顾,并结合本研究团队近年来采用OCTA对nAMD和PCV病程监测和治疗效果随访的临床实践,对相关疾病的病理机制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本文阐述了基于长期OCTA系列研究获得的对AMD诊疗价值的最新认知、AMD应用OCTA影像检查时的新发现及其对眼科临床实践的影响,展望了OCTA影像检查对nAMD复发和对抗VEGF治疗反应的预测作用,以及OCTA影像在nAMD治疗和随访方案制定和优化中的临床价值,希望临床医生关注并重视OCTA在AMD长期治疗监测和随访中的临床价值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相干断层扫描 老年 黄斑变性/诊断 脉络膜新生血管/诊断 渗出 监测预测价值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抑制剂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对CR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立亭 郭洋 胡红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4-89,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对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只SPF级、健康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抑制剂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对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只SPF级、健康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为对照组,建模成功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无菌柠檬酸组(无菌柠檬酸)、VEGF抑制剂组(贝伐单抗)各10只。测定CRA血流舒张期最低流速(ED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Ras、Raf-1及ERK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无菌柠檬酸组、VEGF抑制剂组EDV(31.53±8.42/47.46±10.29/90.26±16.55 mm/s,F/P=14.956/0.001)、PSV(58.92±11.37/84.16±14.52/155.57±18.67 mm/s,F/P=21.116/0.001)、脂联素水平升高;RI(1.12±0.32/0.85±0.20/0.68±0.18,F/P=7.046/0.001)、PI(1.35±0.35/0.91±0.22/0.69±0.12,F/P=8.861/0.001)、血液流变学指标、空腹血糖、VEGF、ICAM-1、IL-1β水平,Ras、Raf-1及ERK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菌柠檬酸组相比,VEGF抑制剂组EDV(47.46±10.29/90.26±16.55 mm/s,t/P=6.945/0.001)、PSV(84.16±14.52/155.57±18.67 mm/s,t/P=9.548/0.001)、脂联素水平升高;RI(0.85±0.20/0.68±0.10,t/P=2.404/0.027)、PI(0.91±0.22/0.69±0.12,t/P=2.776/0.012)、血液流变学指标、空腹血糖、VEGF、ICAM-1、IL-1β水平,Ras、Raf-1及ERK表达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抑制剂可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模型大鼠CRA血流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VEGF、ICAM-1及IL-1β水平,抑制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 视网膜中央动脉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F和VEGF在翼状胬肉组织中的不平衡表达 被引量:13
20
作者 金姬 关明 +1 位作者 马建兴 刘祖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 检测翼状胬肉组织中血管生长因子VEGF、FGF 2和抑制因子PEDF的表达 ,以研究PEDF在翼状胬肉发展中所起作用。方法 用免疫荧光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对 9例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进行PEDF、VEGF及FGF 2的检测、分析 ,并与 8例正常人结膜... 目的 检测翼状胬肉组织中血管生长因子VEGF、FGF 2和抑制因子PEDF的表达 ,以研究PEDF在翼状胬肉发展中所起作用。方法 用免疫荧光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对 9例原发性翼状胬肉组织进行PEDF、VEGF及FGF 2的检测、分析 ,并与 8例正常人结膜、角膜组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PEDF在正常人结膜、角膜上皮中高表达 ,而在翼状胬肉组织中没有或弱表达。VEGF和FGF 2在翼状胬肉组织中高表达 ,而在正常人结膜、角膜组织中表达较弱。结论 在翼状胬肉组织中血管生长抑制因子PEDF没有或弱表达 ,而血管生长因子VEGF和FGF 2高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F VEGF 翼状胬肉 表达 角膜 血管生长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