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人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安珍 张许来 +2 位作者 严凡凡 孟小靖 程夏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93-1397,共5页
目的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人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Tie-2)水平差异,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招募了168例参与者,包括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82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在基... 目的探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人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Tie-2)水平差异,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招募了168例参与者,包括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82例健康人群(对照组)。在基线时收集人口统计学数据、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的评估结果和血液样本,采用超敏感电化学发光检测技术(MSD)测定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Tie-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4水平升高(P<0.05),Tie-2水平降低(P<0.05)。患者组IL-1β水平与BPRS总分、BPRS敌对猜疑因子分、PANSS阳性量表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患者组PANSS阳性分和BPRS总分对IL-1β水平均有正性影响(P<0.05),患者组PANSS阴性量表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因子分、PANSS总分对Tie-2水平也均有正性影响(P<0.05)。患者组IL-1β水平可以在1.181 pg/L的临界水平上有效预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特异性为0.850,敏感性为0.972。患者组Tie-2水平可以在2127.076 pg/L的临界水平上有效预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特异性为0.675,敏感性为0.639。IL-1β和Tie-2的AUC分别为0.8361和0.6462。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IL-1β、IL-4和Tie-2水平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IL-1β水平与部分临床症状存在相关性。IL-1β和Tie-2水平可能是预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症状严重程度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发精神分裂症 炎性因子 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在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曲冬懿 何守志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氪激光诱导BN大鼠CNV,检测Ang2mRNA,Ang2和Tie2在CNV中的表达,探讨其作用。结果Ang2mRNA在正常BN大鼠视网膜无表达。光凝后7d,Ang2mRNA于视网膜神经...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氪激光诱导BN大鼠CNV,检测Ang2mRNA,Ang2和Tie2在CNV中的表达,探讨其作用。结果Ang2mRNA在正常BN大鼠视网膜无表达。光凝后7d,Ang2mRNA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外核层缺损区、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的阳性染色密度最高(P<0.05),7d后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Ang2及受体与Ang2mRNA表达部位及趋势相同。Tie2在正常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结论Ang2和Tie2结合,参与CNV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 血管生成素受体 脉络膜新生血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冬玲 郭克民 +2 位作者 张岚 张红新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乳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生成素2受体Tie-2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8例人乳腺导管内癌、49例浸润性导管癌、25例乳腺纤维腺瘤和51例正常乳腺间质组织中Ang2及Tie-2、CD34的表达,根据CD34的表达情况计... 目的:探讨乳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2)、血管生成素2受体Tie-2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8例人乳腺导管内癌、49例浸润性导管癌、25例乳腺纤维腺瘤和51例正常乳腺间质组织中Ang2及Tie-2、CD34的表达,根据CD34的表达情况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正常乳腺间质组织中Ang-2、Tie-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0%(6/50)和18.0%(9/50),在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6.0%(4/25)和20.0%(5/25);而在乳腺导管内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57%(15/28)和64.28%(18/28),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3.87%(46/49)和97.96%(48/49),均显著高于正常乳腺间质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的表达(P<0.01)。乳癌组织CD34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乳腺间质组织中的表达。结论:Ang2及Tie2的表达与乳癌血管生成关系密切,Ang2表达与乳癌的浸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生成素-2 血管生成素-2受体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受体-2在肝癌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焦辉 郭春良 王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44-647,共4页
目的:分析Ang-2、Tie-2和CD34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研究Ang-2和Tie-2与原发性肝癌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探讨Ang-2和Tie-2在原发性肝癌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以及... 目的:分析Ang-2、Tie-2和CD34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研究Ang-2和Tie-2与原发性肝癌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探讨Ang-2和Tie-2在原发性肝癌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以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原发性肝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ng-2、Tie-2和CD34的表达,以15例肝硬化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Ang-2、Tie-2和CD34的表达水平作为对照,对其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ng-2、Tie-2和CD34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在肝硬化组织的表达较弱,在正常肝组织不表达。肝癌与癌旁组织Ang-2/Tie-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肝癌、肝硬化组织中Ang-2/Tie-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在PHC组织中Ang-2/Tie-2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性。Ang-2和Tie-2与MVD、肝癌分化程度以及侵袭性高低密切相关。结论:PHC组织Ang-2和Tie-2的表达与PHC血管新生及MVD有显著相关性。Ang-2通过与Tie-2特异性结合发挥生物效应。Ang-2和Tie-2在原发性肝癌血管新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血管新生 血管生成素-2 血管生成素-2受体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脂质体对视网膜组织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超 耿燕 +1 位作者 张振华 顾艳枝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3-616,共4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微血管病变,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2)是与血管发生密切相关的新蛋白,槲皮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但其对DR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槲皮素脂质...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微血管病变,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2)是与血管发生密切相关的新蛋白,槲皮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但其对DR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槲皮素脂质体对视网膜组织Ang-2及其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清洁级雄性成年Wistar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个组,其中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他60只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STZ)35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槲皮素分为50mg/(kg·d)(低剂量)、150mg/(kg·d)(中剂量)和250mg/(kg·d)(高剂量),并用脂质体包裹,分别对模型鼠进行灌胃3—5ml共12周,其他模型鼠分别用生理盐水和羟苯磺酸钙混悬液灌胃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给药1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并分离视网膜,用ELISA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Ang-2的吸光度(A450)值,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视网膜中Tie2mRNA的A值(Tie2mRNA/GAPDHmRNA)。结果ELISA检测表明,槲皮素中剂量组、高剂量组Ang-2的A450值分别为0.796±0.057和0.8424±0.043,较生理盐水组的1.012±0.046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95、2.698,P〈0.05)。RT—PCR检测表明,槲皮素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Tie2mRNA在视网膜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712±0.092和0.821±0.087,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的1.182±0.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497、2.852,P〈0.05)。Ang-2蛋白及Tie2mRNA表达量的下降均以中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槲皮素脂质体对视网膜中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可对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微循环异常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糖尿病 视网膜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2、Tie-2和VEGFR-2表达在大肠癌血管生成和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新兰 李亦功 +1 位作者 魏建敏 赵艳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58-1662,共5页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Ang-2、Tie-2和VEGFR-2的表达水平,探讨3者在大肠癌发生、复发转移、预后及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SP方法,检测118例大肠癌组织中、40例癌旁组织及40例肠道良性疾病组织中Ang-2、Tie-2及VEGFR-2的表...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Ang-2、Tie-2和VEGFR-2的表达水平,探讨3者在大肠癌发生、复发转移、预后及血管生成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SP方法,检测118例大肠癌组织中、40例癌旁组织及40例肠道良性疾病组织中Ang-2、Tie-2及VEGFR-2的表达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MVD)进行检测,分析它们与大肠癌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中Ang-2、Tie-2及VEGFR-2在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58%、69.49%和61.0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25.00%、17.50%和17.50%及大肠良性病变组织中的35.00%、32.50%和32.50%;(P值均<0.05);大肠癌组织中2个或3个因子共同表达率为61.02%,明显高于单个因子阳性表达率(15.25%);癌组织中MVD表达量为(31.43±10.5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10.61±3.76)和大肠良性病变组织中的(16.89±3.83)(P<0.05)。三者表达与CEA和MVD均呈正相关(P<0.05)。Ang-2的表达与CA19-9呈正相关(P<0.05),Tie-2和VEGFR-2的表达则与CA19-9无关(P>0.05);根治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者和未复发转移者Ang-2、Tie-2和VEGFR-2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阳性表达者(P<0.05)。结论 Ang-2、Tie-2和VEGFR-2在大肠癌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高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复发转移和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血管生成素-2 血管生成素受体-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细胞Ang-2及其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任牡丹 胡雅楠 +4 位作者 和水祥 卢新兰 赵刚 陈静宏 王治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3-206,210,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Ang-2及其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株,经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作用后,MTT方法测定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Ang-2及其受体Tie-2表达,ELISA...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Ang-2及其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癌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SMMC-7721细胞株,经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作用后,MTT方法测定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Ang-2及其受体Tie-2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Ang-2和VEGF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随着丹参酮ⅡA作用浓度的增大,Ang-2及其受体Tie-2表达下调,其在1.0μg/mL组作用48h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3.33%、40.00%,灰度值分别为167.43±12.44和169.05±15.59,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检测显示,丹参酮ⅡA作用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ng-2和VEGF含量明显下降。结论抑制Ang-2及其受体Tie-2表达可能是丹参酮ⅡA抗肝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肝癌 血管生成素-2 血管生成素-2受体 SMMC-7721细胞株 vegf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养环境下小尾寒羊卵巢血管发生相关因子表达差异研究
8
作者 刘晓艳 杨雅楠 王欣荣 《畜牧兽医杂志》 2019年第5期7-10,16,共5页
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检测小尾寒羊在原产地山东菏泽与引入地甘肃临夏两个不同饲养环境下卵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 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PCR),检测小尾寒羊在原产地山东菏泽与引入地甘肃临夏两个不同饲养环境下卵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促血管生成素/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Angiopoietin/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2, Ang/Tie-2),包括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 Ang-1)、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 Ang-2)、酪氨酸激酶受体-2(Tyrosine kinase receptors, Tie-2)5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VEGF、Ang-1、Tie-2在原产地和引入地的小尾寒羊卵巢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CTGF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不同的饲养环境会引起小尾寒羊卵巢血管发生因子的表达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高繁殖力潜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尾寒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