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性血管生成模型解的全局存在性和大时间行为
1
作者 伍小莉 刘青青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23-1035,共13页
用时间加权能量方法讨论一类双曲-抛物耦合血管生成模型Cauchy问题常平衡态附近解的全局存在性及渐近行为问题.结果表明,当压力P和初始密度在无穷远处的状态ρ满足bP′(ρ)-aμρ>0时,密度、速度和化学引诱剂浓度在L^(2)范数意义下均... 用时间加权能量方法讨论一类双曲-抛物耦合血管生成模型Cauchy问题常平衡态附近解的全局存在性及渐近行为问题.结果表明,当压力P和初始密度在无穷远处的状态ρ满足bP′(ρ)-aμρ>0时,密度、速度和化学引诱剂浓度在L^(2)范数意义下均以(1+t)^(-3/4)的衰减率收敛于常平衡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模型 大时间行为 能量估计 衰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小鼠慢性炎症性肉芽肿血管生成改良模型
2
作者 欧阳雪宇 何瑜 +2 位作者 白金叶 彭珊瑛 王文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 改良小鼠慢性炎症性肉芽肿血管生成模型。方法 小鼠背部无菌注射空气形成气囊后注入刺激剂诱导慢性肉芽肿血管生成模型 ,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气囊病理变化 ,通过比色法测定血管指数。结果 诱导的气囊组织呈典型的肉芽组织结... 目的 改良小鼠慢性炎症性肉芽肿血管生成模型。方法 小鼠背部无菌注射空气形成气囊后注入刺激剂诱导慢性肉芽肿血管生成模型 ,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气囊病理变化 ,通过比色法测定血管指数。结果 诱导的气囊组织呈典型的肉芽组织结构 ,伴有大量毛细血管增生 ,氢化可的松明显抑制血管生成指数。结论 小鼠慢性肉芽肿血管生成模型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慢性炎症性血管生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模型 炎症 肉芽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海鞘多肽的分离纯化及其抗血管生成活性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平原 王征 +2 位作者 魏宁 牛荣丽 林秀坤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8-52,共5页
利用丙酮沉淀,SephadexG25柱层析、Superdex75快速蛋白纯化系统(FPLC)等分离手段,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从玻璃海鞘(Coina intestinalis)中分离纯化出抗血管生成多肽PCI,据保留时间计算其分子质量为1.8ku。PCI在50~90℃范围内... 利用丙酮沉淀,SephadexG25柱层析、Superdex75快速蛋白纯化系统(FPLC)等分离手段,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从玻璃海鞘(Coina intestinalis)中分离纯化出抗血管生成多肽PCI,据保留时间计算其分子质量为1.8ku。PCI在50~90℃范围内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多肽水解酶处理可引起活性丧失。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检测表明其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IC50为7.5mg/L。在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体内实验中进一步表明,PCI在40mg/L的浓度下作用12h,斑马鱼胚胎新生血管生成受到显著抑制,肠下静脉血管长度为正常组的30%,斑马鱼胚胎血管生成率为正常组的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海鞘(Coina intestinalis) 多肽 血管生成 斑马鱼血管生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FP-ING4抑制裸鼠皮下人U87移植瘤生长及肿瘤血管生成 被引量:1
4
作者 邓跃飞 赵义营 +1 位作者 雷炳喜 牛江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pEGFP-ING4对裸鼠体内人U87细胞移植瘤生长及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成功构建的18只人U8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pEGFP-ING4和pEGFP-C2转染组及PBS空白对照组3组,测量各组肿瘤的体积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瘤... 目的探讨pEGFP-ING4对裸鼠体内人U87细胞移植瘤生长及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成功构建的18只人U8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pEGFP-ING4和pEGFP-C2转染组及PBS空白对照组3组,测量各组肿瘤的体积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瘤体内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荧光显微镜下pEGFP-ING4组和pEGFP-C2组均观察到GFP表达,接种后第21d、28d、35d各组皮下肿瘤体积(mm3)为:PBS组(201.8±19.3,418.9±26.4,622.1±51.3),pEGFP-C2组(197.6±18.9,398.4±20.4,593.7±48.7),pEGFP-ING4组(138.9±8.4,198.7±21.5,293.2±31.6),肿瘤接种后在同一时间点内,pEGFP-ING4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另外两组(P<0.05);MVD检测(个/mm2):PBS组(15.83±0.98),pEGFP-C2组(15.83±1.62),pEGFP-ING4组(4.17±1.17),与另外两组比较,pEGFP-ING4组MVD明显降低(P<0.01)。结论 ING4基因能够明显抑制人U87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抑制胶质瘤血管的生成可能是其抗肿瘤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制基因4血管生成成瘤模型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