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下血管球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平晓芳 王琳 邢卫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甲下血管球瘤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血管球细胞的软组织良性错构瘤,临床上具有典型的疼痛三联征:自发性间歇性剧痛、难以忍受的触痛及冷敏感,但临床因为症状不典型,常被误诊和延误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从病因、发病机制、临... 甲下血管球瘤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血管球细胞的软组织良性错构瘤,临床上具有典型的疼痛三联征:自发性间歇性剧痛、难以忍受的触痛及冷敏感,但临床因为症状不典型,常被误诊和延误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影像学征象、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阐述,给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 甲下 疼痛三联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热凝术治疗肢端血管球瘤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陈子明 鄢毅 +3 位作者 曾飞 张学学 张达颖 顾丽丽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血管球瘤是一种由血管球增生形成的罕见良性肿瘤,占手部肿瘤的1%~5%,软组织肿瘤中占比低于2%[1,2],极少数可发生恶变。血管球瘤常见部位为甲下,典型症状表现为间歇性剧痛,难以忍受的触痛和疼痛具有冷敏感性的“三联征”,局部压迫或温度... 血管球瘤是一种由血管球增生形成的罕见良性肿瘤,占手部肿瘤的1%~5%,软组织肿瘤中占比低于2%[1,2],极少数可发生恶变。血管球瘤常见部位为甲下,典型症状表现为间歇性剧痛,难以忍受的触痛和疼痛具有冷敏感性的“三联征”,局部压迫或温度变化时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疼痛常是病人的第一主诉,由于临床上少见,临床医师对该病缺乏足够的认识容易导致误诊误治,从而使病人反复就医,增加病人的痛苦和就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射频热凝术 血管球 误诊误治 临床医师 肢端 三联征 典型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和食管血管球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时玉 陈洁 +1 位作者 郭亚男 汪春年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9-1323,共5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血管球瘤的临床、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点。方法观察16例胃食管血管球瘤的临床、影像学、形态学、免疫表型,用荧光PCR法检测BRAF V600E突变。结果患者发病年龄29~74岁,包括6例男性和10例女性。肿瘤位于胃窦11例、胃... 目的探讨胃食管血管球瘤的临床、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分子学特点。方法观察16例胃食管血管球瘤的临床、影像学、形态学、免疫表型,用荧光PCR法检测BRAF V600E突变。结果患者发病年龄29~74岁,包括6例男性和10例女性。肿瘤位于胃窦11例、胃底2例、胃体1例、食管2例。多数表现为腹痛、腹胀,1例胃血管球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例食管血管球瘤以咳嗽为主。胃镜表现为黏膜下隆起。镜下见肿瘤在固有肌层间穿插性生长,边界相对清楚,形态一致的圆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呈片状或巢状排列,高倍镜下瘤细胞呈规则的圆形,细胞边界清楚,胞质淡染透明状或呈淡嗜伊红色,细胞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难以查见,未见肿瘤性坏死,可见鹿角样血管。免疫表型:SMA、Calponin和Syn均呈弥漫或局灶阳性,3例desmin呈局灶阳性,1例DOG1呈局灶弱阳性;CKpan、CgA、CD117、CD34均呈阴性,Ki67增殖指数≤5%。16例石蜡标本均未检出BRAF V600E突变。随访2~116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胃食管血管球瘤少见,食管血管球瘤更罕见。诊断主要通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证实,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肿瘤 血管球 BRAF V600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疱样血管球瘤1例
4
作者 高启发 曹双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29-431,共3页
患者男,48岁。因右大腿皮损伴触痛7余年,于2022年6月7日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蓬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皮肤科就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大腿出现约芝麻大红色丘疹,无痒痛,未予诊治。5年前患者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右大腿原红色丘疹刺痛,4年... 患者男,48岁。因右大腿皮损伴触痛7余年,于2022年6月7日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蓬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皮肤科就诊。患者7年前无明显诱因右大腿出现约芝麻大红色丘疹,无痒痛,未予诊治。5年前患者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右大腿原红色丘疹刺痛,4年前皮损增至绿豆大,自行用刀片从中间切开时,流血不止,逐自行包扎止血,愈合后自觉无痛,但手或其他物体接触后,顿感针刺样疼痛,皮损逐渐增大,无其他不适。患者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均正常。皮肤科检查:右大腿外侧上1/3处可见一直径约1 cm蓝红色结节,触之较硬,表面少许鳞屑,未见渗液(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 水疱样 少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CT诊断二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刘玉 林晓珠 +1 位作者 宋琦 陈克敏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7-238,共2页
关键词 血管球 CT诊断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球细胞 动静脉吻合 良性肿瘤 细胞构成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杨丽丽 许晓燕 赵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2-745,共4页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复习6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5例为良性胃血管球瘤,1例为有难以预测的潜在恶性的胃血管球瘤。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红...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复习6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5例为良性胃血管球瘤,1例为有难以预测的潜在恶性的胃血管球瘤。肿瘤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多角形,胞质丰富红染或透亮,围绕血管排列。免疫组化抗平滑肌抗体(Smooth muscle antibody,SMA)、actin、laminin、Vimentin阳性表达,而CD34、CD11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及AE1/AE3、Anti-cytokeratin(CAM5.2)、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等均阴性表达。结论:胃血管球瘤较少见,绝大部分为良性,临床、细胞学及冷冻快速病理检查均易误诊,应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扩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 血管球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骨血管球瘤3例报告
7
作者 王德杰 刘实 商文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5年第5期398-399,共2页
指骨血管球瘤3例报告王德杰,刘实,商文海血管球瘤又称血管视神经瘤。1812年由Wood首先报告。1934年Popoff对本病进行了详细研究,故又名Popoff肿瘤。现将我们遇见的3例指骨血管球瘤报告如下。例1女,36... 指骨血管球瘤3例报告王德杰,刘实,商文海血管球瘤又称血管视神经瘤。1812年由Wood首先报告。1934年Popoff对本病进行了详细研究,故又名Popoff肿瘤。现将我们遇见的3例指骨血管球瘤报告如下。例1女,36岁。左小指甲下阵发性疼痛12年,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血管球 血管球 肿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球肿瘤8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宏图 陈素萍 +1 位作者 郭蕾 苏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血管球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学表型进行观察。结果3例肿瘤发生于肢体,分别位于上臂、趾和足底;5例发生于内脏,其中3例位于气管,另2例分别位于胃和腹腔。组织学上,3例...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8例血管球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学表型进行观察。结果3例肿瘤发生于肢体,分别位于上臂、趾和足底;5例发生于内脏,其中3例位于气管,另2例分别位于胃和腹腔。组织学上,3例表现为良性,5例为恶性。1例良性者可见球血管瘤形态,4例恶性者呈球血管肌肿瘤形态。所有病变均能显示平滑肌分化。1例组织学表现为恶性者术后半年复发,其余病例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发生于内脏特别是气管和胃的血管球肿瘤易被误诊为类癌,应引起注意,极少数血管球肿瘤为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球 免疫组织化学 气管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血管球瘤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9
作者 林忠英 蔡爱露 +1 位作者 杨晔 李婧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5-947,共3页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有完整术前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的21例四肢血管球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对四肢血管球瘤的检出率。21例患者中,X线检出率为14.29%;超声检出率为52.38%,2者...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有完整术前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的21例四肢血管球瘤患者临床资料,比较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对四肢血管球瘤的检出率。21例患者中,X线检出率为14.29%;超声检出率为52.38%,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在四肢血管球瘤的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作为四肢血管球瘤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 超声检查 X线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卫硕 蒋建伟 +4 位作者 黄山 黄仁鹏 康苏娅 丘佳明 郭凌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glomus tumors,G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8例胃GT活检及手术标本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胃GT中男女性各4例...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glomus tumors,G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8例胃GT活检及手术标本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8例胃GT中男女性各4例,患者年龄34~60岁,中位年龄53岁,发生于胃窦4例,胃体3例,胃底1例。6例为良性,2例为恶性潜能未定。眼观:肿瘤最大径1.5~3.0 cm,平均2.1 cm,切面灰白色,实性。镜检: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一致,核圆形、居中,染色质细腻,核分裂象少见,围绕血管呈实性巢团状或血管外皮瘤样排列。肿瘤位于黏膜下或固有肌层间,1例侵犯胃壁全层。免疫表型:8例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和SMA,3例表达Calponin,4例部分或局灶表达Syn,Ki-67增殖指数2%~15%。随访时间3~122个月,患者均存活,无复发。结论GT是胃部少见肿瘤,应与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等鉴别;绝大多数胃GT预后良好,但仍需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球 诊断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恶性血管球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毛荣军 李启明 房惠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肺部原发性恶性血管球瘤(malignant glomus tumor,MG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技术对1例肺部原发性MGT进行研究,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结果光镜示肿瘤组织围绕... 目的探讨肺部原发性恶性血管球瘤(malignant glomus tumor,MG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技术对1例肺部原发性MGT进行研究,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表型。结果光镜示肿瘤组织围绕在分支状小血管腔隙周围呈弥漫性生长,部分区域瘤组织侵及邻近支气管黏膜或软骨膜,可见脉管内瘤栓伴多灶性坏死及出血;瘤细胞境界清楚,紧密排列,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透明或嗜酸性,核居中,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核膜增厚,染色质粗颗粒状,可见1~3个明显的核仁,核分裂象约40个/10 HPF,可见病理性核分裂;瘤组织内散在少量异型明显的单核或多核巨细胞,部分区域瘤细胞呈梭形束状排列。结论肺内原发性MGT是一种非常罕见且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软组织肿瘤,预后较差,影像学无特征性的表现,组织学形态表现独特,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恶性血管球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血管球瘤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静 郭华雄 杨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95-896,共2页
目的探讨气管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罕见的气管GT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气管GT临床缺乏特征性,纤维支气管镜及CT检查示气管内新生物... 目的探讨气管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罕见的气管GT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气管GT临床缺乏特征性,纤维支气管镜及CT检查示气管内新生物。镜下细胞形态具有特征性,细胞大小一致,细胞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质嗜酸性,细胞核稍大,位于细胞中央,未见核分裂,其间见大量扩张的薄壁血管,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排列。免疫表型:vimentin、actin、SMA均(+)。结论发生于气管的GT极其罕见,由于其缺乏特异性的术前诊断依据极易误诊,确诊需依赖于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肿瘤 血管球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红霞 陈昊 +2 位作者 闫蓉 张昶 江亚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1-582,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结果。结果患者女童,13岁,以背部皮肤肿块为主要表现,镜下肿瘤组织由纤维组织或薄壁血管分隔... 目的探讨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儿童甲外恶性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结果。结果患者女童,13岁,以背部皮肤肿块为主要表现,镜下肿瘤组织由纤维组织或薄壁血管分隔成器官样和结节样结构,与周边组织界限不清,结节中心无大片出血坏死,瘤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卵圆形,胞膜界清,胞质丰富透亮,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核深染,核质比增大,小核仁易见,核分裂象10个/10HPF,可见非典型性核分裂。免疫表型:瘤细胞SMA和CD34均(+)、vimentin和BCL-2均(),而p53、HMB-45、S-100蛋白、Syn、CgA、CK、desmin均(-)。肿块扩大切除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和转移。结论甲外恶性血管球瘤临床罕见且缺乏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体征,结合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有助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案以肿瘤扩大切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管球 免疫表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散性多发性血管球瘤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东来 方凯 +1 位作者 刘克英 邓理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9-220,共2页
报告1例播散性多发性血管球瘤。患者女,23岁。因面部、右耳郭和右侧肢体出现许多蓝紫色丘疹和结节2年余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下层可见许多形态不规则、扩张的血管腔,管壁内衬一层血管内皮细胞,周围有数层血管球细胞。免疫组... 报告1例播散性多发性血管球瘤。患者女,23岁。因面部、右耳郭和右侧肢体出现许多蓝紫色丘疹和结节2年余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中下层可见许多形态不规则、扩张的血管腔,管壁内衬一层血管内皮细胞,周围有数层血管球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波形蛋白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均阳性。诊断为播散性多发性血管球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 多发性 播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多发性血管球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房惠琼 杨克非 +2 位作者 李启明 毛荣军 谢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82-128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手指多发性GT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结果手指多发性GT好发于指端,疼痛明显;组织学形态与单发性GT相似,瘤细胞呈规则的圆形,胞质淡嗜伊红色... 目的探讨多发性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手指多发性GT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结果手指多发性GT好发于指端,疼痛明显;组织学形态与单发性GT相似,瘤细胞呈规则的圆形,胞质淡嗜伊红色,细胞境界清晰,核圆形,居中,瘤细胞巢间可见丰富的薄壁血管。免疫表型:瘤细胞vimentin、SMA、HHF-35均阳性。电镜下示瘤细胞可见密体、密斑。结论多发性与单发性GT均属良性肿瘤,肿瘤细胞来源于血管球变异的平滑肌细胞,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好发部位、组织病理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记一般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肿瘤 血管球 多发性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血管球瘤1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郭华雄 陈红梅 +1 位作者 彭晓蓉 张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3-373,共1页
关键词 血管球 2004年2月 2001年 完全切除 部肿块 间歇性 患者 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下血管球瘤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佳 曾学思 +1 位作者 孙建方 李阿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5-306,共2页
报告1例甲下血管球瘤。患者男,36岁。右示指甲下暗红色丘疹,并伴有放射性刺痛10年。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位于真皮内,有假包膜,境界清楚,瘤内可见血管腔,周围绕以多层血管球细胞,基质中有较多肥大细胞及黏蛋白沉积。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肿... 报告1例甲下血管球瘤。患者男,36岁。右示指甲下暗红色丘疹,并伴有放射性刺痛10年。组织病理检查示肿瘤位于真皮内,有假包膜,境界清楚,瘤内可见血管腔,周围绕以多层血管球细胞,基质中有较多肥大细胞及黏蛋白沉积。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肿瘤细胞波形蛋白、肌动蛋白、CD34均(+),结蛋白、FⅧ均(-)。诊断:血管球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球 甲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指骨骨髓腔内血管球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永玲 王艳芬 +2 位作者 王磊 刘爽 周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指骨骨髓腔内的GT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结果观察,结合文献复习,分析G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形态特点和免疫学表型。结果左拇指末节肿胀隆...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发生在指骨骨髓腔内的GT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结果观察,结合文献复习,分析G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形态特点和免疫学表型。结果左拇指末节肿胀隆起,约4.5 cm×3.5 cm,X线提示左拇指远节远端骨髓腔内低密度影。光镜下肿瘤组织由小血管及周围的肿瘤细胞组成,瘤细胞丰富,圆形、卵圆形,形态较一致,胞质丰富红染或透亮,无明显异型性和核分裂象,间质明显黏液变性、水肿。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SMA、MSA、vimentin、Ⅳ型胶原,EMA、CK、S-100、HMB-45、desmin、calponin、CgA、Syn均阴性。结论血管球瘤是少见的软组织肿瘤,一般位于正常血管球细胞所在的部位,如甲床下或皮下浅表软组织。发生于骨髓腔内的血管球瘤非常罕见。确诊必须依赖于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相结合,且需要和其他肿瘤予以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肿瘤 血管球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血管球瘤1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祁旦巳 高宝辉 赵志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9-630,共2页
关键词 肺肿瘤 血管球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血管球瘤CT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蓝文婷 张艳 +1 位作者 赵振亚 杨建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18-721,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胃血管球瘤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胃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表现,观察肿瘤的生长位置、大小、数目、形态、生长方式、表面胃黏膜和周围胃壁情况,测量病灶各期的CT值及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胃血管球瘤的CT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例胃血管球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表现,观察肿瘤的生长位置、大小、数目、形态、生长方式、表面胃黏膜和周围胃壁情况,测量病灶各期的CT值及分析强化趋势和特点。结果:病灶位于胃窦部6例,位于胃窦与胃大弯交界处1例,均单发,大小均在3 cm以内,腔内生长6例,腔内外混合生长1例。肿瘤平扫密度均匀,均未见出血、坏死及囊变,仅1例出现钙化。增强后,5例动脉期表现为肿瘤周边部轻度絮片状强化,其中1例可见粗大紊乱血管显影,门静脉期均匀显著强化达到峰值,CT值分别为139.25 HU、132.42 HU、146.53 HU、140.36 HU、135.16 HU,延迟期持续强化;2例动脉期表现为均匀显著强化达到峰值分别为138.67 HU、148.36 HU,门脉期呈持续均匀强化,延迟期仍持续强化,但程度较前两期减弱,7例胃壁黏膜光整,均不伴远处及淋巴结转移。结论:胃血管球瘤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胃窦部多见;肿块位于黏膜下,密度均匀,有时可见钙化;动态增强扫描根据病理亚型表现不同强化趋势,呈明显均匀强化,强化峰值与腹主动脉相近的强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球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