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冲式温热灌注对肿瘤血管渗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曹玮 万毅 +3 位作者 张洪新 曹晓明 刘毅勇 李文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60℃生理盐水经脉冲式灌注肝组织及肿瘤组织对其血管渗透性的影响。方法建立30只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3组(37℃盐水组、60℃盐水连续灌注组及60℃生理盐水脉冲式灌注组),每组10只。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进行灌注,灌注... 目的探讨60℃生理盐水经脉冲式灌注肝组织及肿瘤组织对其血管渗透性的影响。方法建立30只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3组(37℃盐水组、60℃盐水连续灌注组及60℃生理盐水脉冲式灌注组),每组10只。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进行灌注,灌注液为生理盐水(液量60ml),灌注过程中,测量60℃热灌注组肿瘤组织达43~45℃持续时间,灌注结束前5min,各组经导管推注1%伊文思蓝(EB)2ml/kg,灌注EB后置10min,取出肝脏用生理盐水灌注肝动脉冲洗血管中残留的EB。取小块正常肝组织、瘤组织,称重后,放入1ml甲酰胺液中,置于50℃恒温水浴箱60h,提取液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测出620nm下的A值,从标准曲线上测出相应的EB含量,以反映该组织毛细血管的渗透性。结果灌注EB10min后,60℃脉冲式灌注组肿瘤组织EB含量(15.21±0.94)μg/100mg,与60℃连续灌注组(10.71±0.84)μg/100m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37℃灌注组(3.42±0.87)μg/100m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脉冲式灌注组正常组织EB含量(8.32±0.86)μg/100mg与60℃连续灌注组(7.59±0.65)μg/100m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37℃灌注组(2.68±0.73)μg/100m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脉冲式灌注组肿瘤组织(43~45℃)持续时间为(12.3±3.3)min,与60℃连续灌注组的(5.7±2.5)min相比有差异(P<0.01)。结论60℃脉冲式灌注热疗可以增加肿瘤组织的血管渗透性,可能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介入热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血管渗透性 脉冲式 热疗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股骨头微血管渗透性影响的定量DCE MRI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武峰 李锋 +1 位作者 周航 王江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57-860,共4页
目的:使用DCE-MRI探讨吸烟人群股骨头血管渗透性的改变及其与烟龄的关系。方法:将40例吸烟者和40例年龄、性别、体重和体质指数(BMI)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本研究,所有受检者行髋关节常规MRI及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获得... 目的:使用DCE-MRI探讨吸烟人群股骨头血管渗透性的改变及其与烟龄的关系。方法:将40例吸烟者和40例年龄、性别、体重和体质指数(BMI)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纳入本研究,所有受检者行髋关节常规MRI及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每例被试的左侧股骨头勾画ROI,经软件后处理,可获得ROI的渗透性相关参数值(K_(trans)、K_(ep)、V_e和V_p)。根据烟龄将吸烟组分为4个亚组(A组,<5年;B组,≥5但<10年;C组,≥10但<20年;D组,≥20年)。采用配对秩和检验分别比较4个亚组与对照组间各项渗透性参数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吸烟组内各项渗透性参数值与烟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A组与对照组间各项渗透性参数值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K_(trans):Z=1.00,P<0.001;K_(ep):Z=-0.137,P=0.891;V_e:Z=-1.018,P=0.309;V_p:Z=-0.314,P=0.753)。B组与对照组间各项渗透性参数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的K_(trans)和K_(ep)高于对照组,而V_e和V_p则低于对照组。K_(trans)和K_(ep)与烟龄呈正相关关系(r=0.906和0.859,P<0.001),V_e和V_p与烟龄呈负相关关系(r=-0.889和-0.932,P<0.001)。结论:吸烟可以导致股骨头内血管渗透性的改变,且与烟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血管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调节异常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脑组织毛细血管渗透性和出血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贾茜 赵性泉 +3 位作者 王辉 郑华光 王伊龙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8期677-681,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缺血组织毛细血管渗透性变化特点,分析糖调节异常对缺血组织毛细血管渗透性和发生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连续入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临床信息、实验室指标、影像资料等。...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缺血组织毛细血管渗透性变化特点,分析糖调节异常对缺血组织毛细血管渗透性和发生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连续入组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临床信息、实验室指标、影像资料等。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进行糖调节异常类型的诊断。对患者进行计算机体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灌注成像和渗透性表面(permeability surface,PS)彩色图像叠加后处理,评价缺血脑组织的毛细血管渗透性。对患者进行头颅磁共振梯度回波成像或CT平扫,评价缺血组织发生出血转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调节异常对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影响。结果研究期间共入组42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与糖调节正常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脑组织低灌注区的毛细血管渗透性显著升高(P=0.006)。发生出血转化的患者缺血组织毛细血管渗透性较未发生出血转化者有增加趋势[(5.79±3.01)ml/(100 ml·min)vs(4.82±3.29)ml/(100 ml·min),P=0.5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病(14±3)d空腹血糖升高,是缺血性卒中后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 ratios,OR)1.448,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17~2.061,P=0.04)]。结论合并糖尿病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组织毛细血管渗透性显著升高;糖调节异常可能通过增加缺血组织毛细血管渗透性,继而增加卒中患者HT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卒中 糖调节异常 毛细血管渗透性 出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热灌注对兔肝VX2肿瘤及正常肝组织血管渗透性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广琪 曹玮 +3 位作者 李超 杨青峰 王执民 张洪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热疗对肝组织及肿瘤组织血管渗透性的影响及意义,为研究介入热疗的生物学效应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30只,随机等分为3组(非灌注组、普通灌注组及热灌注组),在X线监视下,经股动脉插管至... 目的探讨介入热疗对肝组织及肿瘤组织血管渗透性的影响及意义,为研究介入热疗的生物学效应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建立可供实验研究的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30只,随机等分为3组(非灌注组、普通灌注组及热灌注组),在X线监视下,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进行灌注,灌注液为生理盐水(温度为60℃),液量30ml,15min缓慢推注。灌注结束前5min,经导管推注1%伊文思蓝(EB),2ml/kg,非灌注组直接推注EB,注EB后置10min,取出肝脏用生理盐水灌注肝动脉冲洗血管中残留的EB。切取靠近肝门部的小块正常肝组织、瘤组织,称重后,放入1ml甲酰胺液中,置于50℃恒温水浴箱60h,提取液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测出A620nm,从标准曲线上测出相应的EB含量,以反映该组织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结果肿瘤组织与肝组织的EB含量在3组中均有差别,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灌注组与非灌注组肝组织的EB含量、肿瘤组织的EB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热灌注组与非灌注组、正常灌注组肝组织的EB含量、肿瘤组织的EB含量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介入热疗可以增加肝组织及肿瘤组织的血管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X2细胞株 肝癌 血管渗透性 热疗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2调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视网膜屏障渗透性的作用
5
作者 方红玲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253,共1页
目的虽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调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血-视网膜屏障的渗透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推测其他因子,包括血管紧张素(如Ang-1、Ang-2)可能也发挥同样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DR动物模型中Ang-2... 目的虽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调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血-视网膜屏障的渗透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推测其他因子,包括血管紧张素(如Ang-1、Ang-2)可能也发挥同样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DR动物模型中Ang-2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调节糖尿病血管渗透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视网膜屏障 血管渗透性 血管紧张素 调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ANG-1 AN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1年的视力预后与基线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子扬 夏松 +1 位作者 杨景元 陈有信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0-443,共4页
目的分析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经过连续3个月的每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后1 a的视力预后与基线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7月... 目的分析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经过连续3个月的每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后1 a的视力预后与基线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PCV患者44例(44眼),所有患者在基线时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眼底检查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均行连续3个月的每月1次抗VEGF(包括雷珠单抗和康柏西普)注射,随后按需治疗,记录第1次抗VEGF治疗后随访1 a的BCVA并与基线BCVA比较,依据BCVA变化分为BCVA提高组和未提高组,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BCVA预后与基线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CVA提高组比BCVA未提高组具有较短的发病时间、较小的病灶最大线性尺寸(P=0.045、0.037)。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脉络膜高渗透性和病灶最大线性尺寸是视力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回归系数为0.963和0.001;P=0.010、0.012;比值比为0.083和1.002;95%的可信区间为0.013~0.549和1.001~1.004μm)。结论合并脉络膜血管高渗透性可能是经抗VEGF治疗的PCV患眼视力预后不佳的预测指标,同时病灶的最大线性尺寸和发病时间也与PCV经抗VEGF治疗后的BCVA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最佳矫正视力 脉络膜血管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定量参数与脑胶质瘤Ki-67标记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王宁 印弘 +4 位作者 康晓伟 刘婷婷 李陈 曲原飞 席一斌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预测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WHOⅡ~Ⅳ级胶质分别为18、7和15例。所有肿瘤术后均行Ki-67指数免疫组化检测,所有患者在...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扫描(DCE-MRI)定量参数预测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脑胶质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WHOⅡ~Ⅳ级胶质分别为18、7和15例。所有肿瘤术后均行Ki-67指数免疫组化检测,所有患者在术前行常规平扫及DCE-MRI扫描,经后处理软件分析获得肿瘤的DCE-MRI定量参数值,包括容积转运常数(K_(trans))、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_e)、速率常数(K_(ep))和血浆容积分数(V_p)共四项渗透相关参数,及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两项灌注参数,计算相对脑血流量(rCBF)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参数在高级别和低级别胶质瘤之间的差异,并对各参数与Ki-67指数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的各项DCE-MRI参数值及Ki-67指数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差异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K_(trans)、V_e、rCBV和rCBF值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0.742、0.636、0.642、0.633,P<0.001),K_(ep)值与Ki-67指数亦呈正相关(r=0.490,P=0.002),V_p值与Ki-67指数间无显著相关性(r=0.238,P=0.145)。结论:DCE-MRI定量参数均可评估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其中K_(trans)、V_e、K_(ep)、rCBV和rCBF值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可作为术前评估胶质瘤细胞增殖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病理分级 磁共振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血管渗透性 KI-67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D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司长峰 卜荔 +2 位作者 徐楠 项燕 顾永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25-929,共5页
目的探究柴胡皂苷D(SSD)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DR组、低剂量SSD组和高剂量SSD组,每组各10只。DR组、低剂量SSD组和高剂量SSD组通过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 目的探究柴胡皂苷D(SSD)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DR组、低剂量SSD组和高剂量SSD组,每组各10只。DR组、低剂量SSD组和高剂量SSD组通过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对糖尿病大鼠持续喂养高脂高糖饮食12周构建DR大鼠模型,其中低剂量SSD组、高剂量SSD组大鼠在持续高脂高糖喂养期间分别给予口服1 mg·kg^(-1)·d-1和5 mg·kg^(-1)·d-1 SSD。Con组大鼠全程采用标准饲料喂养,且不给予STZ注射。在喂养方案结束时,异硫氰酸荧光素-葡聚糖(FITC-Dextran)染色评估视网膜微血管的渗透性;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程度;ELISA检测视网膜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咬合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5(Claudin-5)、闭锁小带蛋白1(ZO-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α(VEGF-α)、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DR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的渗透性增加,视网膜毛细血管网中无细胞毛细血管(AC)和周细胞丢失(PL)的相对比例均增加,视网膜组织中TNF-α、IL-6、IL^(-1)β、VEGF-α、GFAP和VCAM-1的表达水平均升高,而Occludin、Claudin-5和ZO-1的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DR组比较,低剂量SSD组、高剂量SSD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的渗透性均降低,视网膜毛细血管网中AC和PL的相对比例均降低,视网膜组织中TNF-α、IL-6、IL^(-1)β、VEGF-α、GFAP和VCAM-1的表达水平均降低,而Occludin、Claudin-5和ZO-1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其中,高剂量SSD组大鼠上述指标均较低剂量SSD组大鼠变化更明显(均为P<0.05)。结论SSD可能通过减轻视网膜微血管渗透性和炎症反应而发挥对DR大鼠视网膜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D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渗透性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肝化瘀颗粒对H22肝癌腹水瘤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索菲娅 朱晓燃 +1 位作者 杨振寰 姚树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641-647,共7页
目的:研究清肝化瘀颗粒对H22肝癌腹水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H22肝癌腹水瘤小鼠模型,将12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肝复乐组(1.35 g/kg)、氟尿嘧啶组(50 mg/kg,i.p)、清肝化瘀颗粒低剂量组(0.67 g/kg)、清肝化瘀中剂量组(1.34 g... 目的:研究清肝化瘀颗粒对H22肝癌腹水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建立H22肝癌腹水瘤小鼠模型,将12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为模型组、肝复乐组(1.35 g/kg)、氟尿嘧啶组(50 mg/kg,i.p)、清肝化瘀颗粒低剂量组(0.67 g/kg)、清肝化瘀中剂量组(1.34 g/kg)、清肝化瘀高剂量组(2.68 g/kg),连续给药10 d,每3日监测体重及腹围,第11天每组随机选择8只小鼠取材,检测腹水量、腹膜渗透性及腹膜组织病理染色等,剩余小鼠观察生存期。使用Westernblot法检测腹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氟尿嘧啶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体重增长较慢(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小鼠腹围增长较慢,第6天,氟尿嘧啶组、中剂量组腹围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第12天高剂量组腹围显著小于模型组(P<0.05)。此外,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小鼠腹水量明显减少(P<0.05);中、高剂量组、氟尿嘧啶组小鼠腹水上清吸光度明显降低(P<0.05);中剂量组和氟尿嘧啶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低剂量组、肝复乐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膜病理染色显示,氟尿嘧啶组、中、高剂量组小鼠腹膜结构较完整、水肿较轻、血管新生较少,优于肝复乐组和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清肝化瘀中剂量组VEGFA及VEGFR2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清肝化瘀颗粒可抑制H22肝癌腹水瘤小鼠腹水产生、延长小鼠生存期,并降低腹膜渗透性、抑制腹膜新生血管的增加,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VEGFR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2肝癌腹水瘤 小鼠 清肝化瘀颗粒 生存期 腹膜血管渗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杏石甘汤改善肺间质水肿、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休克脱证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38
10
作者 韩晶岩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8-256,共9页
内毒素引起的肺间质水肿和休克脱证是感染性疾病重症和危重症的病理基础。肺间质水肿与内毒素引起的白细胞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反应(白细胞的滚动、黏附、游出)、炎性因子释放、肺微血管渗出相关。麻杏石甘汤可以改善内毒素引起的... 内毒素引起的肺间质水肿和休克脱证是感染性疾病重症和危重症的病理基础。肺间质水肿与内毒素引起的白细胞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相互反应(白细胞的滚动、黏附、游出)、炎性因子释放、肺微血管渗出相关。麻杏石甘汤可以改善内毒素引起的肺间质水肿,有可能在治疗新冠肺炎重症中发挥作用。内毒素引起的休克脱证与内毒素引起的全身微血管渗出相关。生脉散制剂的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以抑制微血管渗出,补气收涩固脱,有可能在新冠肺危重症早期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新冠肺炎 肺微血管渗透 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