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测量造影图像中血管中心线和宽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贾冬焱 郝立巍 +1 位作者 周寿军 李树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4-219,225,共7页
在血管造影图像中,精确估计血管中心线和宽度是血管疾病量化与可视化诊断的先决条件。本研究在优化处理血管特征并获取细化的血管骨架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截面梯度轮廓(CSGP)的血管参数(中心线和宽度)测量新算法:该算法采用了统计均值... 在血管造影图像中,精确估计血管中心线和宽度是血管疾病量化与可视化诊断的先决条件。本研究在优化处理血管特征并获取细化的血管骨架之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截面梯度轮廓(CSGP)的血管参数(中心线和宽度)测量新算法:该算法采用了统计均值和亮度控制的搜索技术。实验中,利用了多种方法进行理想的和实际的造影图像血管参数测量。通过量化误差比较,CSGP新算法明显好于现有较好的引力中心法:解决了经典方法不提供血管宽度,以及无法测量节点(交叉、分支)处血管中心线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血管提取 血管中心线测量 血管宽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血管管径测量方法的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满 杨永升 +1 位作者 安娜 庄曾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608-1611,共4页
视网膜血管是人体唯一肉眼可见的血管,通过评价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程度可提示系统性微血管病变的状况。本文介绍视网膜血管管径测量方法的进展及其影响因素。
关键词 视网膜血管 血管管径测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临床CT影像的肝内血管体积测量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符晓珠 黄绍辉 +1 位作者 陈艺清 王博亮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4期158-159,共2页
肝脏血管体积不仅可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还对肝脏供血能力和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提出一种血管体积测量方法,利用置信连接和ITK-SNAP分割出肝内门静脉并进行空洞填补后,通过体素数目换算得到血管体积... 肝脏血管体积不仅可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还对肝脏供血能力和肝脏储备功能的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提出一种血管体积测量方法,利用置信连接和ITK-SNAP分割出肝内门静脉并进行空洞填补后,通过体素数目换算得到血管体积。该方法可快速、准确的计算出肝内门静脉的体积。实验采用10套不同规格的肝脏CT图像进行肝内门静脉血管体积测量,并选取3套数据与基于手工测量得到的血管体积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本研究方法测量得到的体积与手工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利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肝内门静脉的体积为(11.316±1.080)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体积测量 门静脉 血管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形态研究中的计算机处理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克强 张海平 +3 位作者 郦鸣阳 黄德桥 于彦铮 郑思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传统对血管形态多用游标卡尺或间接摄片测量来描述,其操作复杂、速度慢及技术误差。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使形态学研究前进了一大步,但该系统复杂、昂贵,目前广泛使用尚有困难,我们对68例(男48、女20)腹主动脉杈位置不变的局解尸体标定拍... 传统对血管形态多用游标卡尺或间接摄片测量来描述,其操作复杂、速度慢及技术误差。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使形态学研究前进了一大步,但该系统复杂、昂贵,目前广泛使用尚有困难,我们对68例(男48、女20)腹主动脉杈位置不变的局解尸体标定拍照及对7例带有粥样斑块的左、右髂总动脉作1mm厚连续切片,数据由计算机及数字化仪处理,结果与实测相似,腹主动脉杈下端外径男性>女性。分权角女性>男性,玉块在横切面上分布以分杈管内侧部分明显且与新月型分布相似,并可定量,我们认为这方法可信、省时,可避免人为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 血管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脉造影图像血管树分割的血管狭窄自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建辉 赵蕾 +1 位作者 李德玉 万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6-272,共7页
针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中的血管狭窄位置进行自动识别,并且定量评估其狭窄程度,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从而提高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所提出的基于冠脉造影图像的血管狭窄自动识别方法包... 针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中的血管狭窄位置进行自动识别,并且定量评估其狭窄程度,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计算机辅助诊断方法,从而提高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所提出的基于冠脉造影图像的血管狭窄自动识别方法包括血管树分割以及血管狭窄识别两部分。在血管树分割部分,首先通过基于Frangi Hessian的改进模型进行图像增强,随后利用基于统计学区域融合方法对血管区域进行分割。在血管狭窄识别部分,首先利用水平集算法对分割结果进行细化获得血管骨架,随后提取血管边缘进行血管直径测量,最后采用局部最小点法计算整幅图像血管段狭窄的百分比,对狭窄段进行定位并分级。实验在153例患者的血管造影图像中检测出狭窄共计208段,其中轻度84段,中度42段,重度82段。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血管狭窄识别平均准确率为93.59%,敏感性为88.76%,特异性为95.58%,阳性预测值为90.51%,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和定量评价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狭窄评估 冠状动脉造影图像 血管树分割 血管直径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例健康志愿者腹壁下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瑞召 赵刚 +1 位作者 侍朋举 王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75-76,共2页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健康志愿者腹壁下动脉的血管走行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术术前皮瓣定位及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志愿者150例,根据年龄分为20-29岁组、30-39岁组、40...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健康志愿者腹壁下动脉的血管走行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术术前皮瓣定位及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志愿者150例,根据年龄分为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每组各30例(60条血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腹壁下动脉血管走行和发出穿支情况,测量主干长度( L)、起始处管径D1、脐水平处管径D2及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舒张期流速( EDV)、搏动指数( PI)、阻力指数( RI)。结果150例受检者的300条腹壁下动脉均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中清晰显示。283条腹壁下动脉起自髂外动脉,17条发自股动脉。腹壁下动脉发出后自腹股沟韧带中点处向内上行,在腹直肌外缘后方穿腹横筋膜耻骨联合上方入腹直肌鞘内,于腹直肌与腹直肌后鞘间上升至脐上方,在脐上一个腱划水平与腹壁上动脉形成终末吻合支。腹壁下动脉走行过程中测及穿支(3.85±0.87)支,设定血管口径≥0.5 mm为可用穿支,每位受检者每侧可用穿支为(1.96±0.91)支。各年龄组间腹壁下动脉L、D1、D2、PSV、PI相比,P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获得正常人腹壁下动脉及其穿支血管走行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术术前皮瓣定位及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下动脉 腹壁下动脉穿支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血管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ail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otential role of gait speed in surgical risk stratification in older adults 被引量:12
7
作者 Michael A. Chen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44-56,共13页
Frailty is a state of late life decline and vulnerability, typified by physical weakness and decreased physiologic reserve. The epidem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frailty share features with those of cardiovascular d... Frailty is a state of late life decline and vulnerability, typified by physical weakness and decreased physiologic reserve. The epidem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frailty share features with thos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Gait speed can be used as a measure of frailty and is a powerful predictor of mortality. Advancing age is a potent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adverse outcomes. Older adults comprise approximately half of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and account for nearly 80% of the major complications and deaths following surgery. The ability of traditional risk models to predict mortality and major morbidity in older patients being considered for cardiac surgery may improve if frailty, as measured by gait speed, is included in their assessment. It is possible that in the future frailty assessment may assist in choosing among therapies (e.g., surgical vs. percutaneous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for patients with aortic ste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 surgery FRAILTY Gait speed Risk scores Risk strat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