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用鹌鹑血管活性肠肽Ⅰ型受体基因的多态性与胴体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新乐 白俊艳 +11 位作者 李静云 雷莹 李淦 庞有志 董智豪 陈宇 樊红灯 王龙威 陈梦柯 曾凡林 安肖凯 白永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79-2385,共7页
为了探讨血管活性肠肽Ⅰ型受体基因(VIPR-1)的多态性与肉用鹌鹑胴体性状的关系,采用PCR-RFLP方法对法国巨型肉用鹌鹑和莎维麦脱肉用鹌鹑2个群体的VIPR-1基因与肉用鹌鹑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VIPR-1基因外显子4-5的Bsr DⅠ位... 为了探讨血管活性肠肽Ⅰ型受体基因(VIPR-1)的多态性与肉用鹌鹑胴体性状的关系,采用PCR-RFLP方法对法国巨型肉用鹌鹑和莎维麦脱肉用鹌鹑2个群体的VIPR-1基因与肉用鹌鹑胴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VIPR-1基因外显子4-5的Bsr DⅠ位点在法国巨型肉用鹌鹑和莎维麦脱肉用鹌鹑中检测到3种基因型,即GG、GT、TT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08、0.490、0.102;0.222、0.444、0.334。VIPR-1基因外显子6-7的Hpy CH4Ⅳ位点在法国巨型肉用鹌鹑和莎维麦脱肉用鹌鹑中检测到AA、AG、GG这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20、0.020、0.960;0.056、0.111、0.833。关联分析表明,VIPR-1基因外显子4-5的Bsr DⅠ位点与法国巨型肉用鹌鹑的肝重有显著关联性(P<0.05);VIPR-1基因外显子6-7的Hpy CH4Ⅳ位点与法国巨型肉用鹌鹑的体重、屠宰重、肝重有显著关联性(P<0.05),与莎维麦脱肉用鹌鹑的体重、屠宰重、全净膛重、心重、胸肌重、腿肌重、肝率、胸肌率有显著关联性(P<0.05)。VIPR-1基因可以作为候选基因应用于肉用鹌鹑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鹌鹑 血管活性受体(VIPR-1)基因 多态性 胴体性状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及受体1表达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许惠娟 滕超 +4 位作者 钱永清 刘慧慧 王艳杰 柴纪严 王德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268-270,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应激与束缚相结合的方法复制D-IBS模型后,应用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与其受体1(VPAC1)蛋白和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应激与束缚相结合的方法复制D-IBS模型后,应用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与其受体1(VPAC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VIP与VPAC1蛋白、mRNA表达均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组结肠组织VIP与VPAC1蛋白、mRNA的表达则下调(P<0.01)。结论:痛泻要方治疗D-IBS的作用机制与结肠组织VIP与VPAC1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腹泻易激综合征 血管活性 血管活性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泻外敷散对腹泻大鼠小肠Cajal细胞超微结构及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陈思伟 唐哲 +3 位作者 刘莉 邹志鹏 陈育尧 林晓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外敷散对腹泻大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ICC)和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R1)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每组10只。采用番泻叶水煎液灌胃(2ml/100g)的方法建立腹泻模型,药物组给予小儿...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外敷散对腹泻大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ICC)和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R1)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组,每组10只。采用番泻叶水煎液灌胃(2ml/100g)的方法建立腹泻模型,药物组给予小儿腹泻外敷散贴敷。采用透射电镜观察药物对腹泻大鼠小肠ICC超微结构的影响,免疫组化法观察VIP-R1在腹泻大鼠小肠内的分布,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VIP-R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药物贴敷可使ICC形态和缝隙连接基本恢复正常。VIP-R1主要分布在小肠组织环形肌与纵形肌之间、小肠组织肌间神经丛处、结肠黏膜层上皮细胞及固有层细胞的周围。小儿腹泻外敷散可抑制VIP-R1分泌并下调VIP-R1 m RNA及蛋白表达。结论小儿腹泻外敷散可修复腹泻大鼠损伤的ICC细胞,同时可通过下调VIP-R1表达而治疗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腹泻外敷散 腹泻 Cajal小细胞 受体 血管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受体拮抗剂VIPhybrid对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平宝 王华 +1 位作者 刘双珍 蒋晶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69-675,共7页
目的:探讨非选择性血管活性肠肽受体(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receptors,VIPR)拮抗剂VIPhybrid对雏鸡眼球后壁组织VIP蛋白质和mRNA表达的调控及对雏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form depri-vation myopia,FDM)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随机... 目的:探讨非选择性血管活性肠肽受体(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receptors,VIPR)拮抗剂VIPhybrid对雏鸡眼球后壁组织VIP蛋白质和mRNA表达的调控及对雏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form depri-vation myopia,FDM)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出生1天龄健康黄色来亨雏鸡共72只,分为6组,每组12只:Ⅰ组单眼遮盖作为空白对照组;Ⅱ组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加遮盖作为阴性对照组;Ⅲ组、Ⅳ组、Ⅴ组分别向玻璃体腔内注射低浓度(3×10-12mol/L)、中浓度(3×10-10mol/L)和高浓度(3×10-8mol/L)VIPhybrid,并加遮盖作为实验组;以上各组均取右眼注射并持续遮盖1周;Ⅵ组双眼均未遮盖、未注射药物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采用视网膜检影验光检测屈光度,眼科A超测定活体眼轴长度,眼球后壁组织行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每组取7只眼)和RT-PCR的方法(每组取5只眼)分别检测VIP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结果:遮盖1周后,Ⅰ组、Ⅱ组眼轴延长,形成高度近视眼,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组、Ⅳ组、Ⅴ组近视性屈光度数、眼轴长度明显低于Ⅰ,Ⅱ组(P<0.01),仍高于Ⅵ组(P<0.01);Ⅲ组、Ⅳ组、Ⅴ组近视性屈光度数、眼轴长度与VIPhybrid浓度呈负相关。VIP在正常视网膜中广泛表达,其中在光感受器外节有强阳性表达;VIP蛋白质和mRNA表达,Ⅲ组、Ⅳ组、Ⅴ组与Ⅰ组、Ⅱ组比较明显下调(P<0.01),仍高于Ⅵ组(P<0.01);Ⅲ组、Ⅳ组、Ⅴ组VIP蛋白质和mR-NA表达随VIPhybrid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结论:FDM中视网膜VIP蛋白质和mRNA表达明显上调;VIPhybrid可有效减缓鸡FDM的发展,下调鸡FDM中视网膜VIP蛋白质和mRNA的表达,可能为人类近视眼的药物治疗提供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近视眼 血管活性 血管活性受体 拮抗剂 VIPhybr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与胆囊收缩素受体(CCK-A)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曹月敏 宁殿宾 +4 位作者 张万星 谭文科 彭彦辉 郭怀斌 邢颖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0期868-870,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动力学异常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随意选择胆囊结石患者3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25例,正常对照30例。B超测空腹胆囊容积。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胆囊黏膜中... 目的探讨胆囊动力学异常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随意选择胆囊结石患者35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25例,正常对照30例。B超测空腹胆囊容积。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中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胆囊黏膜中胆囊收缩素(CCK-A)受体表达数目。结果①胆囊结石组胆囊空腹体积明显大于其它两组(F=3.45,P=0.039);②胆囊结石组胆囊收缩率明显低于其它两组(F=5.747,P=0.005);③三组之间餐后VIP升高量无明显差异(F=0.768,P=0.47);④胆囊结石组胆囊收缩素(CCK-A)受体表达明显低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组(t′=4.390,P=0.022),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①胆囊结石组空腹胆囊体积增大与其胆囊结石形成有关;②胆囊结石组胆囊收缩功能下降导致结石形成;③胆囊收缩素(CCK-A)受体表达低,使胆囊收缩功能减弱,促进胆囊结石的形成;④血管活性肠肽(VIP)与胆囊结石的形成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收缩素受体 血管活性 放射免疫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患者血浆中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血管活性肠肽的测定 被引量:5
6
作者 房文亮 肖风丽 +1 位作者 高顺强 林元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5-375,共1页
关键词 带状疱疹 P物质 降钙素基因相关 血管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血管活性肠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尊亮 梁思敏 +1 位作者 唐显力 刘朝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3-796,共4页
目的:观察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EPS)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探讨VIP和TNF-α对Ⅲ型前列腺炎临床诊断... 目的:观察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按摩液(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EPS)中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探讨VIP和TNF-α对Ⅲ型前列腺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价值。方法:Ⅲ型前列腺炎患者69例,其中:Ⅲa型37例、Ⅲb型32例,采用ELISA法检测EPS中VIP和TNF-α的含量。结果:Ⅲa、Ⅲb组VIP含量[Ⅲa组(51.33±10.63)pg/ml,Ⅲb组(47.45±7.55)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95±4.74)pg/ml];Ⅲa组TNF-α含量[(76.08±15.44)pg/ml]明显高于Ⅲb组[(27.85±6.43)pg/ml]及正常对照组[(10.30±3.62)pg/ml],Ⅲb组[(27.85±6.43)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30±3.6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Ⅲ型前列腺炎患者VIP含量变化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呈正相关(r=0.711,P=0.000);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428,P=0.000)。结论:VIP、TNF-α在Ⅲ型前列腺炎患者EPS中的表达较正常青年男性显著增高,TNF-α在Ⅲa组及Ⅲb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VIP及TNF-α的检测可能为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血管活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对血管紧张素Ⅱ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诱导的A10细胞降钙素受体样受体膜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孙飞 唐江琼 +3 位作者 郑元斌 秦又发 陈临溪 秦旭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9-215,共7页
目的探索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或)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诱导的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表达和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揭示CGRP抑制VSMC增殖的机制。方法 通过酶切、连接、转化等方法... 目的探索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RAMP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或)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诱导的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表达和分布的影响,进一步揭示CGRP抑制VSMC增殖的机制。方法 通过酶切、连接、转化等方法构建pCDNA3.1(+)-RAMP1真核表达载体并稳定转染至鼠源性血管平滑肌细胞株A10中,获得稳定高表达RAMP1的细胞系。无转染细胞、转染空载体〔pCDNA3.1(+)〕细胞和RAMP1高表达组细胞〔pCDNA3.1(+)-RAMP1〕分别用AngⅡ100 nmo.l L-1、CGRP 100 nmo.l L-1和CGRP+AngⅡ处理24 h,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逆转录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CRLR mRNA含量、蛋白表达及细胞膜分布。结果 单纯转染空质粒或RAMP1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AngⅡ处理对3种细胞存活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CDNA3.1(+)-RAMP1细胞经CGRP处理24 h后,细胞存活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细胞(P<0.05);经CGRP+AngⅡ处理,细胞存活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AngⅡ,CGRP和CGRP+AngⅡ处理对3种细胞CRLR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但CGRP处理使pCDNA3.1(+)-RAMP1细胞中CRLR蛋白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细胞(P<0.05),而CGRP+AngⅡ处理使pCDNA3.1(+)-RAMP1细胞中CRLR蛋白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细胞(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经无血清或CGRP处理后,无转染细胞和pCDNA3.1(+)细胞中的RAMP1和CRLR主要分布在胞浆区域;经AngⅡ或CGPR+AngⅡ处理后,pCDNA3.1(+)-RAMP1细胞中RAMP1和CRLR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多于无转染细胞和pCDNA3.1(+)细胞。结论 高表达RAMP1能增强CGRP抑制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RAMP1增加CRLR的膜分布,从而增强CGRP受体对CGRP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降钙素基因相关 降钙素受体受体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类血管活性肠肽与乙肝病毒核心抗原融合基因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施振旦 黄运茂 +1 位作者 曹永长 毕英佐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0-63,共4页
:在制备以禽类血管活性肠肽 (VIP)为基础的基因工程疫苗工作中 ,选择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HBcAg)作为载体来提高鹅VIP的免疫原性 .首先将克隆于鹅VIPcDNA和HBc基因第 1至 435bp的序列片段先后插入到质粒pRSETA的BamHI\EcoRI和NheI\BamHI... :在制备以禽类血管活性肠肽 (VIP)为基础的基因工程疫苗工作中 ,选择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HBcAg)作为载体来提高鹅VIP的免疫原性 .首先将克隆于鹅VIPcDNA和HBc基因第 1至 435bp的序列片段先后插入到质粒pRSETA的BamHI\EcoRI和NheI\BamHI克隆位点之间 ,构建成VIP序列位于HBc序列之后的VIP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pHBc -VIP .其次将HBc第 1至 2 2 5bp序列的扩增片段和HBc第 2 44bp之后包括VIP的序列经扩增、EcoRI酶切、连接、再扩增的片段先后插入到质粒pBSKS + / -的BamHI\PstI和PstI\HindIII克隆位点 ,构建成VIP插入到HBc基因中间 (HBcAg的第 75和 82位氨基酸之间 )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pVIP HBc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融合基因 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对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 神经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康美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17-1718,共2页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NPY)水平影响。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调肝理脾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和评价患...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NPY)水平影响。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调肝理脾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和评价患者疗效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浆VIP、NPY水平变化,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疗效优于对照组(72.61%)(P<0.05),血浆VIP、NPY水平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肝理脾方对D-IBS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能调节血浆VIP、NPY分泌异常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易激综合征 调肝理脾 血管活性 神经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多肽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的作用
11
作者 张鑫 董亚楠 +3 位作者 杨石强 黄鹂 付银锋 张春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0-623,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多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peptide,CGRP)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的诱导作用;了解神经多肽与肥大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分离、纯化SD大鼠腹腔肥大细胞;...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多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peptide,CGRP)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的诱导作用;了解神经多肽与肥大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分离、纯化SD大鼠腹腔肥大细胞;应用不同浓度的VIP和CGRP作用于大鼠腹腔肥大细胞后,同位素放射液态闪烁法检测肥大细胞的组胺释放、45Ca摄入的变化;同时观察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经5×10-6mol/L VIP受体抑制剂L-8-K处理后,对VIP诱导脱颗粒作用的影响。结果:5×10-6mol/L的VIP作用后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释放及45Ca摄入明显增加,并且这种变化与VIP呈剂量效应关系;CGRP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组胺释放无诱导作用;L-8-K作用后,肥大细胞对VIP的诱导活化作用无改变。结论:VIP可引起肥大细胞钙内流增加,进一步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产生生物学效应;这种作用是受体非依赖性的,且与VIP的分子构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血管活性 降钙素基因相关 组胺释放 钙内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态受体2(VIPR2)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联研究
12
作者 谌利民 刘晓伟 +3 位作者 郁京萍 王钰 程灶火 金春慧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99-90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态受体2(VIPR2)基因rs3812311多态性位点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遗传关联。方法:233例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入院1周内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临床症状,利用连接酶检测-聚合酶链反应(LDRPCR)方法对VI...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态受体2(VIPR2)基因rs3812311多态性位点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遗传关联。方法:233例中国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入院1周内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临床症状,利用连接酶检测-聚合酶链反应(LDRPCR)方法对VIPR2基因多态性位点rs3812311进行基因分型,分析PANSS因子分与VIPR2基因rs3812311多态性位点的关联。结果:在PANSS量表的5因子分中,携带VIPR2基因rs3812311多态性位点CC基因型患者和携带(CT+TT)基因型患者的阳性因子分[(28.91±5.77)分vs.(26.44±6.32)分]、阴性因子分[(22.35±3.98)分vs.(23.16±4.06)分]、兴奋因子分[(12.13±2.90)分vs.(12.12±2.78)分]和抑郁因子分[(5.04±1.69)分vs.(4.88±1.83)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携带CC基因型患者认知损害因子分显著高于携带(CT+TT)基因型患者[(13.96±2.85)分vs.(12.44±3.38)分,P=0.040]。此外,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各因子分在男性和女性患者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VIPR2基因多态位点rs3812311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受体2基因 精神分裂症 临床症状 基因多态性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血管活性肠肽基因质粒治疗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利群 沈建根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03-410,共8页
目的:观察重组血管活性肠肽(pcDNA 3.1+/V IP)质粒治疗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C IA)对血清TNFα-、IL-2、IL-4表达的影响和病理变化,探讨V IP基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以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作为C IA模型,重... 目的:观察重组血管活性肠肽(pcDNA 3.1+/V IP)质粒治疗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C IA)对血清TNFα-、IL-2、IL-4表达的影响和病理变化,探讨V IP基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以Ⅱ型胶原诱导的大鼠关节炎作为C IA模型,重组血管活性肠肽质粒关节腔内注射治疗C IA,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 ISA)检测血清TNFα-、IL-2和IL-4的表达,观察病理变化和整体疗效。结果:①病理切片显示C IA模型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并存在骨和软骨破坏,V IP治疗组可显著减轻关节炎性病理改变;②细胞因子测定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各对照组血清TNFα-、IL-2水平显著升高(P<0.05),IL-4水平减低(P<0.05);与各对照组相比,各重组V IP质粒治疗组血清TNF-α和IL-2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IL-4表达则升高(P<0.05)。结论:血管活性肠肽基因质粒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大鼠C IA具有显著的疗效,有望成为RA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病理学 关节炎 实验性 血管活性/治疗应用 胶原Ⅱ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松照 沈建根 +1 位作者 廖志雄 潘建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血管活性肠肽(VIP)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利用RT-PCR从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中克隆有信号肽序列的VIPc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含VIP的重组质粒pcDNA3.1-VIP,转染COS-7细胞,用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 目的构建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血管活性肠肽(VIP)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利用RT-PCR从小鼠胸腺淋巴细胞中克隆有信号肽序列的VIPcDNA,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含VIP的重组质粒pcDNA3.1-VIP,转染COS-7细胞,用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表达的蛋白,细胞因子释放抑制法测定生物学活性。结果经酶切和基因测序证实,克隆的基因片段为带有信号肽序列的VIP基因;经转染的COS-7细胞表达VIP蛋白,并能有效地抑制巨噬细胞的TNF-α释放。结论成功构建了能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 质粒 克隆 分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的受体活性修饰蛋白 被引量:11
15
作者 齐永芬 唐朝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1-253,共3页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中的降钙素、胰淀粉样酶、两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具有相似的结构。受体活性修饰蛋白 (RAMP)是新近从蟾蜍卵细胞中发现并克隆出来的蛋白质。受体活性修饰蛋白是具有单一跨膜功能域的蛋白 ,可调节降钙...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家族中的降钙素、胰淀粉样酶、两种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肾上腺髓质素具有相似的结构。受体活性修饰蛋白 (RAMP)是新近从蟾蜍卵细胞中发现并克隆出来的蛋白质。受体活性修饰蛋白是具有单一跨膜功能域的蛋白 ,可调节降钙素受体样受体 (CRLR)向细胞膜的转运和识别配体的特异性。不同的RAMP可与降钙素受体样受体或降钙素受体结合表现为对不同配体具有亲和的、不同的受体表型而决定了体内的生物学效应。RAMP1转运的是末端糖基化的成熟的CRLR蛋白 ,使CRLR表现为功能性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受体表型 ;RAMP2转运的CRLR是核心糖基化的未成熟的CRLR蛋白 ,使CRLR表现为功能性的肾上腺髓质素 (Adm)受体表型。RAMP亦可与降钙素受体作用产生Amylin受体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家族 受体活性修饰蛋白 降钙素受体受体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或肠血管活性多肽调节大鼠肠淋巴细胞归巢机制初探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辉 唐承薇 +1 位作者 郝理华 李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SST)或肠血管活性多肽(VIP)对大鼠肠淋巴细胞归巢肠相关淋巴组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VIP或SST体外孵育肠淋巴细胞,51Cr标记细胞后回输入大鼠体内,测定51Cr-细胞在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的数量。RT-PCR...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SST)或肠血管活性多肽(VIP)对大鼠肠淋巴细胞归巢肠相关淋巴组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VIP或SST体外孵育肠淋巴细胞,51Cr标记细胞后回输入大鼠体内,测定51Cr-细胞在肠相关淋巴组织(GALT)的数量。RT-PCR测定肠淋巴细胞SSTR-1~5和VIPR-1~2mRNA的表达。结果:经SST或VIP孵育的淋巴细胞在Peyer淋巴结数量较对照组减少,其在小肠弥散淋巴组织的数量较对照组无显著改变。肠淋巴细胞表达SSTR3和VIPR2基因。结论:生理状态下,SST或VIP抑制肠循环淋巴细胞归巢GALT,降低肠黏膜免疫功能,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SSTR-3和VIPR-2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巢 相关淋巴组织 生长抑素 血管活性: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对类风湿关节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司秀文 刘明 +2 位作者 李梅 梁统 周克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3-475,共3页
关键词 血管活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免疫应答 Toll样受体(T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TREM-1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卓慧 李淑芬 +3 位作者 刘燕 原丽 韩玲娜 张翠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IP)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TREM-1)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为研究对象,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后采用TREM-1的单克隆激动抗体激活TREM-1,VIP预处理组采用10 nM的VIP进行干...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IP)对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TREM-1)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为研究对象,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后采用TREM-1的单克隆激动抗体激活TREM-1,VIP预处理组采用10 nM的VIP进行干预。1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胞内PLC-γ磷酸化改变,采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胞内活性氧簇(ROS)的含量;6 h后,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巨噬细胞TREM-1受体激活后下游靶基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基因表达;12 h后,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和MCP-1的蛋白含量。结果采用TREM-1单克隆激动抗体处理小鼠巨噬细胞后,可显著增高胞内PLC-γ磷酸化水平、ROS含量,以及TNF-α和MCP-1的mRNA与蛋白水平,而VIP预处理可明显抑制单克隆激动抗体所诱导的上述反应。结论 VIP可抑制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TREM-1激活后诱导的功能改变,从而发挥抗氧化抗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 髓样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1 巨噬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荣润肠舒合剂对慢性传输型便秘SD大鼠结肠5-HT、VIP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邹跃 张虹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5-hydroxytryptophan,5-HT)、血管活性肠多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的含量,以明确中药制剂养荣润肠舒合剂对大鼠结肠5-HT、VIP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的SD大鼠随... 目的探讨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5-hydroxytryptophan,5-HT)、血管活性肠多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的含量,以明确中药制剂养荣润肠舒合剂对大鼠结肠5-HT、VIP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造模组50只(模型组10只、莫沙必利组10只、养荣润肠舒合剂高、中、低剂量组各10只)。应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2 mL/200 g体质量)以复制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模型(每天1次,连续10 d)。期间记录大鼠首次排便时间,并收集粪便、测量粪便剂量、含水量以判断造模是否成功。复制模型成功后进行药物治疗,每天1次,连续10 d。然后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观测大鼠结肠5-HT、VIP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结果①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SD大鼠的首次排便时间延后,且新鲜粪便的剂量、含水量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莫沙必利组和养荣润肠合剂低、中、高剂量组治疗后大鼠的首次排便时间均提前,且粪便的含水率、重量除使用养荣润肠低组外均有所增长(P<0.01)。③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养荣润肠舒合剂中组剂量组大鼠的一般状况最好,首次排便时间最接近莫沙必利组且较短于莫沙必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鲜粪便剂量最接近莫沙必利组且较重于莫沙必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水量明显优于莫沙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荣润肠舒合剂高剂量组大鼠排便状况与莫沙必利组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莫沙必利组大鼠排便状况明显优于养荣润肠舒合剂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④养荣润肠舒合剂中剂量组的大鼠一般状况更佳,而低剂量组的大鼠状况较差,新鲜粪便的剂量、含水量较小。⑤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近端结肠组织5-HT、VIP的含量显著降低,OD值缩小(P<0.01)。⑥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莫沙必利组及养荣润肠舒合剂低、中、高剂量SD大鼠结肠5-HT、VIP含量显著升高,OD值增加,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⑦治疗后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养荣润肠舒合剂中剂量大鼠结肠的5-HT、VIP含量及OD值增加,最接近莫沙必利组且较高于莫沙必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养荣润肠舒合剂高剂量组大鼠状况及大鼠结肠5-HT、VIP含量与莫沙必利组相差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⑧与养荣润肠舒合剂高剂量组比较,养荣润肠舒合剂中剂量组大鼠结肠5-HT、VIP含量更高,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养荣润肠舒合剂低剂量组大鼠结肠的5-HT、VIP含量相对较低,与养荣润肠舒合剂中剂量组相比OD值也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5-HT作为脑—肠轴的关键神经递质,VIP作为存在于中枢神经和肠神经系统中的神经递质,在慢性传输型便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方剂养荣润肠舒合剂能有效提高慢性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5-HT、VIP含量,增强5-HT、VIP的表达有关;因此,作者认为养荣润肠舒合剂可能是通过这一机制改善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症状,从而达到“以补治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传输便秘 养荣润舒合剂 5-羟色胺(5-HT) 血管活性(VIP)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通过双向调节作用改善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道功能
20
作者 陶丽媛 陈芳 施琳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2-206,I0052,I0053,共7页
目的探讨白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IBS-C)大鼠的作用。方法4周龄SD雄性大鼠6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IBS-D模型组... 目的探讨白芍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diarrhea,IBS-D)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constipation,IBS-C)大鼠的作用。方法4周龄SD雄性大鼠6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IBS-D模型组、IBS-D药物组(白芍高、中、低剂量及匹维溴铵)、IBS-C模型组、IBS-C药物组(白芍高、中、低剂量及莫沙必利)。采用乙酸刺激联合束缚应激进行IBS-D造模,冰水灌胃联合束缚应激进行IBS-C造模。药物组分别以白芍(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7.2、3.6、1.8 g/kg体质量用药)和匹维溴铵水溶液(13.5 mg/kg)、莫沙必水溶液(1.35 mg/kg)灌胃2周。每周称重,实验结束后收集粪便,进行腹部撤离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回盲部结肠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肠组织中蛋白酶激活受体2(protease activating receptor 2,PAR2)的表达。结果(1)IBS-D各组比较:白芍高、中、低剂量及匹维溴铵均能改善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分别为P<0.05,P<0.01,P<0.01,P<0.01);白芍中、低剂量及匹维溴铵均能降低模型大鼠的粪便含水量(均P<0.01),白芍高剂量对于降低粪便含水量无明显作用(P>0.05);模型组体质量增加量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白芍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更低(P<0.05);白芍高剂量能降低模型大鼠NF-κB表达(P<0.01);白芍高、中剂量能降低模型鼠PAR2表达(P<0.01,P<0.05)。(2)IBS-C各组比较:白芍中、低剂量能改善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均P<0.05);白芍高剂量能提高模型大鼠的粪便含水量(P<0.01);模型组体质量增加量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药物组对模型大鼠体质量无影响(均P>0.05);白芍高剂量和莫沙必利能降低模型大鼠VIP表达(P<0.05,P<0.01);白芍低剂量能降低IBS-C模型大鼠PAR2表达(P<0.05)。结论白芍能同时改善IBS-D和IBS-C大鼠的内脏高敏感,可能和其能降低PAR2表达有关,其作用有剂量差异性;白芍中、低剂量能缓解IBS-D大鼠腹泻,白芍高剂量能促进IBS-C大鼠排便,这可能和白芍多靶点作用在不同模型上的作用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 白芍 血管活性 蛋白酶激活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