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朱苏生 虞美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2,共4页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 目的研究温针灸联合腹针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及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诊的12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温针灸联合腹针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周,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痉挛指数评分、10 m步行时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紧张素-1(Ang-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BBS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痉挛指数评分、10 m步行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痉挛指数评分、10m步行时间均降低/缩短,且研究组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EGF、Ang-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Ang-1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腹针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瘫痪患者的功能恢复,这可能与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升高有关,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下肢痉挛性瘫痪 温针灸 腹针 功能恢复 血清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物质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高血压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光辉 王士雯 +2 位作者 张文莉 王莉 盖鲁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观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高血压发病率及外周血部分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变化规律,并分析SAS程度与血管活性物质的相关性,探讨SAS引起高血压的机制。方法对63例疑似SAS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依据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分... 目的观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高血压发病率及外周血部分血管活性物质水平的变化规律,并分析SAS程度与血管活性物质的相关性,探讨SAS引起高血压的机制。方法对63例疑似SAS患者进行睡眠呼吸监测,依据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分析呼吸紊乱指数(RDI),根据RDI将患者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睡眠呼吸暂停4组,根据静息及动态血压结果诊断高血压,用放免法测定外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烷素B2(TXB2)。结果中、重度SAS组高血压发病率及外周血中AngⅡ、ET-1、TXB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四组CGRP和6-keto-PGF1α水平无显著差异。RDI与AngⅡ、ET-1、TXB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4,0·523,0·574,P<0·05),而与CGRP、6-keto-PGF1α水平无相关(r值分别为-0·090,0·179,P>0·05)。结论SAS的严重程度与高血压患病率密切相关,外周血中具有血管收缩活性的血管活性物质较具有血管舒张活性的血管活性物质在SAS引起的高血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及依那普利干预 被引量:10
3
作者 商黔惠 王丕荣 +5 位作者 李琮辉 冼惠珍 马淑玉 张桂兰 文雍 邱玉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体循环血液中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在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发生和依那普利(enalapril)逆转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测定高血压病患者45例合并LVH、45例不合并LVH及30例正常人血流动力学和血浆5种血... 目的:探讨体循环血液中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在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发生和依那普利(enalapril)逆转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测定高血压病患者45例合并LVH、45例不合并LVH及30例正常人血流动力学和血浆5种血管活性物质,观察27例高血压病患者合并LVH依那普利治疗24周后各项参数变化。结果:合并LVH组收缩压、血浆内皮素、去甲肾上腺素、内源性洋地黄物质(EDLS)和心钠素高于不合并LVH组(P<0.05~0.01),血管紧张素Ⅱ高于正常人(P<0.01);对13个相关因素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和去甲肾上腺素对LVH作用显著(复相关系数0.769,P<0.001);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EDLS之间呈正相关(P<0.05~0.01);依那普利干预后,LVH消退,血压和血管活性物质同步下降(P<0.05~0.01)。结论:体循环血液中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含量改变及其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参与高血压病LVH的形成,依那普利消退LVH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这些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血管活性物质 依那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血瘀模型家兔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唐汉庆 王金花 +4 位作者 赵善民 黄俊杰 莫小强 王露瑶 廉春容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74,共4页
通过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血瘀模型家兔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将32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中药组共4组,每组8只。模型组采用左冠状动脉放置缩窄环方法,制备冠心病血瘀模型;假手术组开胸但不放... 通过观察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血瘀模型家兔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将32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中药组共4组,每组8只。模型组采用左冠状动脉放置缩窄环方法,制备冠心病血瘀模型;假手术组开胸但不放置缩窄环;中药组在模型组基础上按20g/kg每天1次灌服血府逐瘀汤,连续10d。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则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AngⅡ、ET及血清ROS水平均升高(P<0.01或P<0.05),而血清NO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血浆AngⅡ、ET及血清ROS水平均降低(P<0.01或P<0.05),而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P<0.01)。表明血府逐瘀汤能恢复冠心病血瘀证血管活性物质分泌水平,推测其起效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内皮功能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冠心病血瘀证 模型 血管活性物质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物质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晨虹 肖根秀 +3 位作者 赵柏程 卢放根 左泽志 罗建清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 1(ET- 1)、前列环素 (PGI2 )、血栓素 A(TXA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 GRP)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对妊高征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 0例妊高征患者 ,2 3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 1、PGI2 、TX...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内皮素 - 1(ET- 1)、前列环素 (PGI2 )、血栓素 A(TXA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 GRP)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对妊高征发病的影响。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 0例妊高征患者 ,2 3例正常妊娠妇女血浆ET- 1、PGI2 、TXA2 、c GRP浓度 ,用 Griess法测定 NO浓度。结果 :1妊高征患者血浆 NO、PGI2 、c GRP浓度降低 ,NO与妊高征病情呈负相关 ,PGI2 、c GRP与中、重度妊高征病情呈负相关。 2妊高征患者血浆 ET- 1、TXA2 浓度增高 ,ET- 1与妊高征病情呈正相关。,TXA2 与中、重度妊高征病情呈正相关。 3上述 5种血管活性物质相关分析 ,NO与 ET- 1、TXA2 与中、重度妊高征呈负相关 ,NO与 PGI2 、c GRP呈正相关 ,ET- 1与 PGI2 、c GRP呈负相关。结论 :1NO、ET- 1、PGI2 、TXA2 、c GRP可做为判断妊高征病情的指标。 2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在妊高征发病中具有协同和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综合征 血管活性物质 内皮素1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手术中心血管活性物质对血流动力学和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池萍 卢实春 +3 位作者 王孟龙 曹英浩 郭晓东 孙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对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肝移植手术患者18例,测定麻醉诱导后(T0)、无肝期5 min(T1)和30 min(T2)、新肝期5 min(T3)和... 目的探讨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对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肝移植手术患者18例,测定麻醉诱导后(T0)、无肝期5 min(T1)和30 min(T2)、新肝期5 min(T3)和60 min(T4)及关腹时(T5)血浆ADM、ANP、ET、TXA2及PGI2的浓度。记录HR、B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CVP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与T0比较,ADM在T4及T5时明显升高(P<0.01);ANP从T1~T5进行性下降(P<0.05或P<0.01)。T3时ET含量最低(P<0.05)。T0~T5时TXA2和PGI2持续高于正常值,T4时PGI2显著下降(P<0.05)。与T0比较,T1和T3时SBP、DBP显著下降(P<0.01);HR在T1~T4时增快(P<0.01)。T1、T2时CVP、PAWP及MPAP明显下降(P<0.01)。无肝期前后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有增高趋势,肌酐清除率(CCr)有下降趋势。与无肝前期比较,无肝期尿量减少(P<0.05),术中尿红细胞、隐血及蛋白增加。结论心血管活性物质与血流动力学显著相关,肝移植术中血浆ADM、ANP、ET、TXA2和PGI2的变化与血流动力学波动及肾小球滤过和屏障功能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血管活性物质 血流动力学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管活性物质及相关炎症因子变化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洪志 朱世荣 +9 位作者 胡晓梅 王明镜 谌海燕 全日城 丁晓庆 赵攀 范腾 李雨蒙 郭小青 姜云耀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1-906,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血管活性物质,以及相关炎症因子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气不摄血证ITP患者30例(ITP组),根据2016版ITP出血评分量表,分为未出血组、低危...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血管活性物质,以及相关炎症因子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气不摄血证ITP患者30例(ITP组),根据2016版ITP出血评分量表,分为未出血组、低危组(≤2分)及高危组(> 2分),健康正常人20例(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及内皮素-1(ET-1)含量,AimPlex流式高通量技术检测外周血血管活性物质VEGF-A,VEGF-D及相关炎症因子IL-8,IL-10,IL-17A以及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气不摄血证ITP患者NOS、VEGF-A及IL-10含量显著降低(P <0.05),ET-1、IL-8、IL-17A以及TNF-α含量显著升高(P <0.05)。同时,气不摄血证ITP患者中,高危组ET-1含量显著高于未出血组(P <0.05),ET-1、VEGF-A含量与气不摄血证ITP患者出血显著相关(OR=1.012,95%CI:0.92-1.31;OR=1.065,CI:0.98-1.22,P <0.05)。结论血管活性物质及相关炎症因子在气不摄血证ITP患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ET-1、VEGF-A可能是反应气不摄血证ITP患者出血风险的重要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不摄血证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血管活性物质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治疗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游斌权 邢杨波 +1 位作者 郭航远 李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2286-2289,共4页
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患者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IDH患者(IDH组)行非药物治疗改善血压,无高血压病且相同年龄的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主要为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 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对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患者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IDH患者(IDH组)行非药物治疗改善血压,无高血压病且相同年龄的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非药物治疗主要为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包括运动、合理膳食、减轻体质量,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及戒烟限酒等。在非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监测血压,检测血管活性物质肾上腺髓质素(ADM)、前列环素(PGI2)、血管紧张素Ⅱ(AT2)及血栓素A2(TXA2)水平。结果治疗前,IDH组ADM、PGI2、AT2、TX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DH组在非药物治疗3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下降不明显(P>0.05),非药物治疗6个月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IDH组ADM、PGI2、AT2、TXA2水平在治疗3个月后及6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 IDH患者血浆ADM、PGI2、AT2和TXA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非药物治疗3个月后血压下降不明显,治疗后6个月血压明显下降。非药物治疗能够较好地改善IDH患者的血浆ADM、PGI2、AT2、TXA2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血管活性物质 非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和血管活性物质对肾脏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马骏 姜文霞 +2 位作者 王慧芳 齐华林 林善锬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2-184,共3页
目的 :研究缺血、血管活性物质对肾脏 Na+ ,K+ - ATP酶活性的作用。方法 :选用 SD大鼠 ,用左肾动脉灌注法制备肾缺血模型。按左肾动脉处理性质不同分以下 7组 :(1 )正常组 (n=7) ;(2 ) 6 0 m in钳夹组 (n=5 ) ;(3)去甲肾上腺素 (NE)灌注... 目的 :研究缺血、血管活性物质对肾脏 Na+ ,K+ - ATP酶活性的作用。方法 :选用 SD大鼠 ,用左肾动脉灌注法制备肾缺血模型。按左肾动脉处理性质不同分以下 7组 :(1 )正常组 (n=7) ;(2 ) 6 0 m in钳夹组 (n=5 ) ;(3)去甲肾上腺素 (NE)灌注组 (n=5 ) ;(4 ) NE加酚妥拉明 (PH)灌注组 (n=5 ) ;(5 )内皮素 (ET)灌注组 (n=7) ;(6 ) ET+PH灌注组 (n=7) ;(7)吲哚美辛 (IND)静脉注射加 ET灌注组 (n=7)。术中监测动物血压 ,术后迅速取肾组织制备匀浆 ,测定 Na+ ,K+ - ATP酶活性 (μmol· mg- 1 · h- 1 )。 结果 :实验中系统血压无大变化。正常组动物左右肾 Na+ ,K+ - ATP酶活性无差别 (4 .1 8± 1 .4 1 vs3.6 3± 1 .2 2 ,P>0 .0 5 ) ;钳夹左肾动脉6 0 min,其左肾酶活性较对侧明显下降 (1 .96± 0 .4 2 vs5 .33± 0 .77,P<0 .0 0 1 ) ;左肾动脉灌注 NE,左肾酶活力明显下降 (2 .5 9±0 .4 9vs3.73± 0 .81 ,P<0 .0 5 ) ;而 NE与 PH同时左肾动脉灌注时 ,酶活性无改变 (3.80± 0 .4 0 vs3.70± 0 .5 2 ,P>0 .0 5 ) ;左肾灌注 ET处理侧酶活性显著降低 (2 .35± 1 .0 5 vs3.6 0± 0 .99,P<0 .0 5 ) ,ET与 PH同时灌注其结果同 ET组 ,较处理侧酶活性也显著降低 (2 .35± 0 .88vs3.4± 0 .85 ,P<0 .0 1 ) ,ET左肾动脉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物质 去甲肾上腺素 酚妥拉明 吲哚美辛 钠ATP酶活性 钾ATP酶活性 肾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VE对高脂血症家兔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康新勤 徐仓宝 +4 位作者 龚敏 张亚平 王亚文 于林 权萍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观察硒和VE对高脂饲料诱发家兔As模型血液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作用 ,探讨硒和VE抗As形成的作用机制 ,为临床应用硒和VE防治As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资料。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诱发家兔形成As,同时分别给予硒、VE、硒和VE灌胃。第 8... 目的 观察硒和VE对高脂饲料诱发家兔As模型血液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作用 ,探讨硒和VE抗As形成的作用机制 ,为临床应用硒和VE防治As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资料。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诱发家兔形成As,同时分别给予硒、VE、硒和VE灌胃。第 8周末检测血中TC、NO、ET 1、TXA2 水平。结果 ①高脂血症可导致家兔血中NO浓度降低 ,ET 1水平升高、TXA2 /PGI2 比值增高 ,提示高脂血症与内皮细胞受损、功能紊乱有密切的关系 ;②抗氧化剂VE和Se具有调脂和保护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 ,使血中胆固醇浓度下降 ,NO浓度升高 ,ET 1和TXA2 水平明显降低 ;③VE和Se联合使用在调脂和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方面的效果好于两者单独应用。结论 硒和VE抗As的机制 ,可能是通过保护高脂血症所致的内皮受损和功能紊乱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血管活性物质 维生素E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与人参皂苷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祝连彩 王伯初 谭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6-139,共4页
银杏叶提取物(GBE)和人参皂苷(GS)均具有显著的心血管药理活性,但未见二者配伍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和报道.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GBE与GS单独和配伍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代谢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及丙二醛(MDA)的影响.GBE... 银杏叶提取物(GBE)和人参皂苷(GS)均具有显著的心血管药理活性,但未见二者配伍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研究和报道.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GBE与GS单独和配伍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代谢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及丙二醛(MDA)的影响.GBE、GS均可升高氧化损伤内皮细胞NO的代谢水平,降低其ET-1和MDA的代谢水平.二者配伍后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增强,但对氧化损伤内皮细胞NO代谢的调节作用不及GBE和GS,分别降低了29.9%和66.7%,差异显著(P<0.05);对ET-1代谢的调节作用虽优于GBE,但与GS相比降低了11.6%.这提示GBE和GS配伍后对内皮细胞血管活性物质NO和ET-1的调节作用未起到协同效果,GBE和GS配伍能否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人参皂苷 内皮细胞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黄美杏 陈学远 +2 位作者 谭玉萍 龙学明 韦思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79-1480,共2页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川芎嗪治疗组...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川芎嗪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川芎嗪治疗组治疗后血NO升高、ET-1降低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肺血管,抑制ET-1而增加NO的合成与释放,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 血管活性物质 川芎嗪 患者 内皮素-1(ET-1) 选择性作用 肺动脉高压 对照组 治疗组 一氧化氮 治疗前后 临床疗效 心肺功能 治疗后 血NO 显著性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风愈滴丸对偏头痛大鼠血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佳川 孟宪丽 +2 位作者 曾勇 张艺 缪舒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66-1669,共4页
目的:观察头风愈滴丸(川芎、白芷等)对偏头痛大鼠血中神经肽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硝酸甘油致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头风愈滴丸对大鼠行为学表现以及血中NO、CGRP、ET、TXB2和6-keto-PGF1 a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头风愈... 目的:观察头风愈滴丸(川芎、白芷等)对偏头痛大鼠血中神经肽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硝酸甘油致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头风愈滴丸对大鼠行为学表现以及血中NO、CGRP、ET、TXB2和6-keto-PGF1 a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头风愈滴丸能明显减少动物的阳性反应次数,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NO的含量,降低血浆中CGRP、TXB2、6-ke-to-PGF1 a的含量,升高血浆中ET的含量,并纠正ET/NO比值的平衡失调。结论:头风愈滴丸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神经肽,减少致痛致炎物质、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缓解神经源性炎症,提高机体痛阈值,缓解或预防偏头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风愈滴丸 偏头痛 神经肽 血管活性物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百合碱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燕妮 刘忠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73-574,共2页
目的 探讨野百合碱 (MCT)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方法 以MCT 60mg·kg-1项背部一次性皮下注射 ,4wk后确定造模成功 ,测定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血栓素 (TXB2 )、6 酮 前列腺素 ( 6 keto... 目的 探讨野百合碱 (MCT)诱发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方法 以MCT 60mg·kg-1项背部一次性皮下注射 ,4wk后确定造模成功 ,测定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血栓素 (TXB2 )、6 酮 前列腺素 ( 6 keto PGF1α)含量。结果 MCT组ET、TXB2 明显升高 (P <0 0 1) ,6 keto PGF1α明显降低 (P <0 0 1) ,NO亦有轻度降低。结论 野百合碱引起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变内皮素、一氧化氮、血栓素、6 酮 前列腺素这 4种血管活性物质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百合碱 肺性高血压 内皮素 一氧化氮 血栓素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酯酶抑制剂沙林诱发犬循环衰竭时血液内心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以及抗毒剂的对抗效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龙超良 王汝欢 +2 位作者 张雁芳 李军 汪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6-269,共4页
目的:在胆碱酯酶抑制剂沙林所致的犬循环衰竭模型上。观察循环衰竭前后及N受体拮抗剂美加明与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救治后。动物血液内心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情况。方法:20只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体重12~15k。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阿托... 目的:在胆碱酯酶抑制剂沙林所致的犬循环衰竭模型上。观察循环衰竭前后及N受体拮抗剂美加明与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救治后。动物血液内心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情况。方法:20只健康成年雄性杂种犬,体重12~15k。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阿托品组、关加明组和阿托品与美加明联用组。肌肉注射沙林诱发循环衰竭模型,以氯解磷定10mg·k^-1为底药,观察循环衰竭前后血液内心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以及药物的影响。结果:与染毒前相比。沙林诱发犬循环衰竭时。血液中舒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前列腺环素(PGI2)和心房肽(ANP)以及缩血管活性物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和血栓素A2(TXA2)均显著增高(P〈0.01),美加明与阿托品合用治疗15min时。上述心血管活性物质即显著下降(P〈0.05),60min时基本恢复正常,疗效均明显好于单用阿托品、美加明组。结论:血浆NO、PGI2、ANP、AngⅡ、ET和TXA2等心血管活性物质的升高水平与胆碱酯酶抑制剂沙林诱导的犬循环衰竭程度及病情转归相关。关加明与阿托品合用,抗毒作用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酯酶抑制剂 沙林 循环衰竭 N受体拮抗剂 美加明 阿托品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国莉 关菁 王山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2-84,共3页
随着生殖辅助技术的不断开展及促超排卵技术的广泛应用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其具体的发病机理不清。因此 ,尽快找到确切的发病机制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就成为目前的关键所在。参考近年国外文献 。
关键词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活性物质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物质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声造影显影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杰 邓又斌 +2 位作者 刘琨 张伟 汤乔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6-889,共4页
目的采用CEUS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影强度,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对斑块显影强度的影响。方法对25只新西兰白兔行球囊扩张术,之后高脂喂养16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测量不同类型斑块的增强强度,造影剂消退... 目的采用CEUS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影强度,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对斑块显影强度的影响。方法对25只新西兰白兔行球囊扩张术,之后高脂喂养16周,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行常规超声及CEUS检查,测量不同类型斑块的增强强度,造影剂消退后分别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NA)和三磷酸腺苷(ATP),采用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信号强度(A)。结果 CEUS显示A硬斑明显低于A软斑;滴注NA后A斑块及A斑块/A管腔比值低于基础造影,而滴注ATP后A斑块及A斑块/A管腔比值高于基础造影。结论血管活性物质可影响CEUS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显影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超声检查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溶活性及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 被引量:1
18
作者 牛凤珍 吴宝多 +3 位作者 王彤 谢淑英 李萍 鲁海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及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以发光底物显色及放射免疫法测定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降钙素基... 目的:探讨重组链激酶溶栓治疗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及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以发光底物显色及放射免疫法测定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及醛固酮含量。结果:溶栓组和对照组相比t-PA上升,PAI下降,t-PA/PAI及CGRP上升,溶栓后2小时达高峰,6小时维持较高水平,24小时回降。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持续升高达正常值的3~4倍。结论:溶栓后血浆t-PA/PAI及CGRP迅速升高表现出同步消长关系。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持续升高,三者表现出正反馈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纤溶活性 血管活性物质 AMI 溶栓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神经过反射时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国昌 田汨 +2 位作者 唐和虎 石晶 周天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5年第6期244-247,共4页
以膀胱叩击诱发自主神经过反射(AHR)法对15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截瘫病人、15例颈髓损伤四肢瘫病人进行检查。膀胱叩击前和叩击后分别测定血液中主要引起血压升高的血管活性物质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肾素(R)... 以膀胱叩击诱发自主神经过反射(AHR)法对15例胸腰段脊髓损伤截瘫病人、15例颈髓损伤四肢瘫病人进行检查。膀胱叩击前和叩击后分别测定血液中主要引起血压升高的血管活性物质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肾素(R)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结果表明,叩击膀胱可引起四肢瘫病人发生AHR,同时血中NE和R明显升高。通过膀胱叩击时四肢瘫和截瘫病人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可认为:(1)由于NE为交感神经末梢传导神经冲动的主要神经介质,AHR时血浆NE浓度增高,表明AHR是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所致。(2)AHR时,由于仅血清R增高而血浆E和血清AⅡ无明显改变,故其血压变化与肾上腺的功能变化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自主神经过反射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木素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肥厚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良东 黄志华 +3 位作者 祝婷婷 赵德成 黎晓 曾靖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Gen)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背部sc给予Iso 1 mg.kg-1.d-1造模。第2天在给Iso 30 min后,再背部sc给予Gen 0.03,0.1和0.3μmol.kg-1,连续14 d。末次药后12 h检测左心质...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Gen)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背部sc给予Iso 1 mg.kg-1.d-1造模。第2天在给Iso 30 min后,再背部sc给予Gen 0.03,0.1和0.3μmol.kg-1,连续14 d。末次药后12 h检测左心质量参数;放免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钠素(ANP)和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左心室质量参数由(1.87±0.09)mg.kg-1明显提高至(2.48±0.11)mg.kg-1(P<0.01),血浆AngⅡ含量由(245±74)ng.L-1提高至(354±51)ng.L-1(P<0.05),ET含量由(37±17)ng.L-1提高至(66±20)ng.L-1(P<0.05),ANP含量由(506±115)ng.L-1降低至(265±125)ng.L-1(P<0.05)。与模型组相比,Gen 0.03,0.1和0.3μmol.kg-1组左心室质量指数下降,分别为:(2.32±0.15)mg.kg-1(P>0.05),(2.28±0.10)mg.kg-1(P<0.05),(2.25±0.13)mg.kg-1(P<0.05);血浆AngⅡ含量下降,分别为:(242±77)ng.L-1(P<0.05),(198±40)ng.L-1(P<0.01),(196±53)ng.L-1(P<0.05);血浆ET含量下降,分别为:(36±17)ng.L-1(P<0.05),(38±9)ng.L-1(P<0.05),(45±17)ng.L-1;血浆ANP含量升高,分别为:(695±177)ng.L-1(P<0.01),(574±219)ng.L-1(P<0.05),(544±231)ng.L-1(P<0.05)。结论 Gen可能通过影响大鼠体内血管活性物质的平衡,从而抑制Iso诱导的心肌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木素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肥厚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