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眼底血管样条纹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高云霞 蒋秀琴 +2 位作者 张迎秋 刘方毅 宋如梅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分析特发性眼底血管样条纹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3例(26眼)特发性眼底血管样条纹患者的临床表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表现。结果11眼视力≤0.3,占42.31%。26眼眼底后极部均可见类似血管样的放射... 目的分析特发性眼底血管样条纹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3例(26眼)特发性眼底血管样条纹患者的临床表现、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表现。结果11眼视力≤0.3,占42.31%。26眼眼底后极部均可见类似血管样的放射状条纹,5眼为斑驳状外观,占19.23%;17眼条纹通过黄斑,占65.38%;1眼(3.8%)合并眼外伤致多发性脉络膜破裂出血。FFA显示26眼血管样条纹均表现为透见荧光,11眼黄斑区可见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影,其亮度逐渐增强,后期有明显的荧光素渗漏。黄斑区OCT检查发现11眼有CNV表现。Ⅰ型CNV(生长于RPE光带下):表现为在隆起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光带下有不均匀的中或高反射带;混合型CNV:表现为CNV侵入RPE光带及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下空间,RPE光带中断,呈现边界不清的高反射组织。结论眼底、FFA及OCT典型表现的综合分析有助于特发性眼底血管样条纹的诊断、分期及治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眼底血管样条纹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药物玻璃体内注射治疗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远期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黎铧 李娟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47-950,954,共5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抗VEGF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的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继发CNV患者,观察至少3 a后患者视力改善情况、视网膜及脉络膜活动... 目的探讨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抗VEGF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的视网膜血管样条纹继发CNV患者,观察至少3 a后患者视力改善情况、视网膜及脉络膜活动性病灶消退情况等指标。结果纳入分析的21例(30眼)患者中,眼内注射次数6~18(10.0±2.4)次。随访36~54(39.5±2.2)个月。患者首次接受治疗时BCVA为(31.00±3.81)个字母数,观察终点时最佳矫正视力为(34.00±0.35)个字母数,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0)。患者治疗前视网膜中央厚度为(406.21±21.23)μm,随访终末时为(251.16±36.36)μm,减少值为(150.21±24.43)μm,治疗前后视网膜中央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30眼中16眼在初期治疗后视力明显提升,但随访中出现病变复发活跃后视力再次下降至基线水平;10眼在病变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黄斑下萎缩及瘢痕化改变,随访过程及随访终末视力与基线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眼由于初始CNV未累及黄斑区,在治疗随访过程中CNV稳定。结论由于病变的高复发性及强活跃性,抗VEGF药物治疗血管样条纹继发CNV远期预后并不理想,治疗仅发挥了一定维持视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VEGF 视网膜血管样条纹 脉络膜新生血管 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兄弟二人双眼血管样条纹合并黄斑变性
3
作者 王巧玲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6-206,共1页
例1 男,36岁.因左眼视力下降4个月,右眼视力下降3个月来诊.4个月前自觉左眼视物不清,未检查及治疗.3个月前左眼视力下降,曾在外院诊断为"眼底出血",给予止血药物治疗,症状无好转.既往健康.全身检查未见异常.
关键词 血管样条纹 黄斑变性 双眼 视力下降 周边视网膜 黄斑区出血 眼底出血 药物治疗 既往健康 眼部检查 左眼 眼前节 眼视盘 右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内注射Ranibizumab治疗血管样条纹症伴脉络膜新生血管
4
作者 王梅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3-913,共1页
关键词 RANIBIZUMAB 脉络膜新生血管 玻璃体内注射 血管样条纹 治疗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纤维性假黄瘤1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樊翌明 王映芬 +1 位作者 李顺凡 吴志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28-529,共2页
报道1例Ⅰ型弹性纤维性假黄瘤。女性患者,20岁。颈、腋窝、腹股沟部有线状排列的淡黄色扁平小丘疹,皮肤柔软、松弛,呈鸡皮样外观。眼底检查及荧光血管造影显示双眼底有血管样条纹。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中下2/3处弹性纤维积聚、变... 报道1例Ⅰ型弹性纤维性假黄瘤。女性患者,20岁。颈、腋窝、腹股沟部有线状排列的淡黄色扁平小丘疹,皮肤柔软、松弛,呈鸡皮样外观。眼底检查及荧光血管造影显示双眼底有血管样条纹。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显示真皮中下2/3处弹性纤维积聚、变性、肿胀、碎裂,有钙盐沉着。间苯二酚品红染色显示真皮内深蓝黑色弹性纤维增多、增粗、断裂,呈破毛线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纤维性假黄瘤 血管样条纹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遗传性缔组织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