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体肿瘤外科手术前经导管血管栓塞术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吕银章 王南 +3 位作者 徐安辉 黄艳荣 彭羚 漆剑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栓塞对椎体肿瘤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36例椎体肿瘤患者手术前行经导管血管栓塞术,观察手术中的相关指标,对手术操作难度进行评分,并与对照组(同期42例术前未行经导管血管栓塞术的椎体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栓塞对椎体肿瘤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12月对36例椎体肿瘤患者手术前行经导管血管栓塞术,观察手术中的相关指标,对手术操作难度进行评分,并与对照组(同期42例术前未行经导管血管栓塞术的椎体肿瘤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栓塞组术中出血量平均1 428.9 ml、手术时间平均164.6 min、术后引流量190.7 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手术操作难度评分,栓塞组3个方面的得分为:1.42、1.78、1.97,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椎体肿瘤外科手术前,常规进行动脉栓塞,能显著减少肿瘤血供,降低术中出血量,有利于完整切除肿瘤,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血管栓塞术 椎体肿瘤 明胶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血管瘤并发卡-曼综合征的血管栓塞术治疗 被引量:4
2
作者 秦增辉 黄穗 +3 位作者 刘帆 何晓俊 张新华 马新喻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讨婴儿血管瘤合并消耗性凝血病(卡-曼综合征)血管栓塞术的临床应用。方法以选择性栓塞方法,对4例血管瘤合并卡-曼综合征的患儿实施血管瘤的病理血管床和供血动脉的栓塞。结果3例患儿接受栓塞治疗后1~2周内血管瘤明显缩小,局部软... 目的探讨婴儿血管瘤合并消耗性凝血病(卡-曼综合征)血管栓塞术的临床应用。方法以选择性栓塞方法,对4例血管瘤合并卡-曼综合征的患儿实施血管瘤的病理血管床和供血动脉的栓塞。结果3例患儿接受栓塞治疗后1~2周内血管瘤明显缩小,局部软组织充血、肿胀迅速缓解并局限,血小板快速回升并稳定在正常水平,卡-曼综合征获得有效控制。1例于栓塞术后2周血小板再次快速回落,经补充栓塞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结论血管栓塞术对血管瘤合并消耗性凝血病有着较为理想的疗效,对于外科手术治疗困难合并有卡-曼综合征的血管瘤患儿,倡导给予及时的血管栓塞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卡-曼综合征 血管栓塞术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A检查和血管栓塞术在鼻咽及口腔颌面部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新宇 汪国祥 +2 位作者 张锡龙 陈方满 藏群涛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和血管栓塞术在鼻咽及口腔颌面部病变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DSA检查证实的10例鼻咽及口腔颌面部富血供病变患者,8例良性病变施行超选择血管栓塞术,2例恶性病变施行超选择血管内灌注化疗及栓...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和血管栓塞术在鼻咽及口腔颌面部病变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DSA检查证实的10例鼻咽及口腔颌面部富血供病变患者,8例良性病变施行超选择血管栓塞术,2例恶性病变施行超选择血管内灌注化疗及栓塞术。结果2例上/下颌骨、2例舌及颌下区血管瘤,栓塞后痊愈出院。4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及1例恶性病变栓塞后3~5天行手术治疗,术中病灶及范围易于辨认和分离,出血很少,术野清楚,瘤体被完整切除。另1例恶性病变介入术后病灶控制至今仍较好。结论 鼻咽及口腔颌面部血管性病变血管栓塞术部分病例可治愈,实体瘤经血管栓塞/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后,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及术中出血,给彻底切除肿瘤创造了条件,且更具有微创,成功率高,疗效显著,安全,并发症少,可重复操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血管栓塞术 鼻咽部病变 口腔颌面部病变 DSA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栓塞术在颌面及耳鼻喉疾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良生 杨厚林 +1 位作者 陈明 林秋萍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2期80-82,共3页
目的 :评价血管栓塞术在颌面及耳鼻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DSA检查证实的 1 9例颌面及耳鼻喉疾病的患者经导管施行血管内栓塞术 ,选择性靶血管和 /或患侧颈外动脉主干栓塞。结果 :外伤性鼻出血 2例、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 3例经... 目的 :评价血管栓塞术在颌面及耳鼻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经DSA检查证实的 1 9例颌面及耳鼻喉疾病的患者经导管施行血管内栓塞术 ,选择性靶血管和 /或患侧颈外动脉主干栓塞。结果 :外伤性鼻出血 2例、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 3例经栓塞后痊愈 ,另 1 4例先施行血管内栓塞术 ,再择期外科手术切除 ,栓塞后手术野清晰 ,术中出血减少 ,实体瘤更易于辩认、切除。结论 :血管内栓塞术在颌面外科及耳鼻喉部的血管性病变中 ,其效果与外科动脉结扎术相近 ,且具有少创、快速准确、成功率高、康复快、可重复治疗的优点。在栓堵实体瘤病变中 ,可有效控制肿瘤增长及术中出血 ,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栓塞术 介入疗法 颌面部疾病 耳鼻喉疾病 血管性病变 临床应用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血管栓塞术的思考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86-189,共4页
关键词 血管栓塞术 栓塞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栓塞术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及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慧丽 陈敦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81-483,共3页
孕产妇死亡率不仅是评估产科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敏感指标。目前为止,产科出血(obstetric hemorrhage)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约占25%~30%。因此,如何有效控制产科出血是降低孕... 孕产妇死亡率不仅是评估产科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敏感指标。目前为止,产科出血(obstetric hemorrhage)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约占25%~30%。因此,如何有效控制产科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所在。产科出血的病因多且复杂,一般产科出血患者可通过按摩子宫、宫腔填塞、软产道裂伤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出血 有效性评价 血管栓塞术 孕产妇死亡率 应用 医疗水平 软产道裂伤 产科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抗栓治疗后腹壁血肿2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洋 赵开飞 +1 位作者 利峰 石荣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05,共3页
1临床资料病例1,女,68岁。因突发晕厥2 d于2019年8月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急性痛苦面容,端坐呼吸,听诊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心率115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D-二聚体0.73μg/mL... 1临床资料病例1,女,68岁。因突发晕厥2 d于2019年8月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急性痛苦面容,端坐呼吸,听诊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心率115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D-二聚体0.73μg/mL。肺动脉CTA提示双侧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多发栓塞(图1(1)),下肢静脉造影提示右侧腘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血管栓塞术 静脉血栓栓塞 血肿 腹壁 抗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血管造影指导下超选择栓塞子宫肌瘤供血动脉14例
8
作者 张凯 任红瑞 +4 位作者 陆林 赵鑫 刘香婷 牛广颖 张文哲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3-536,共4页
目的探讨3D血管造影指导下行超选择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收集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14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例子宫动脉3D血管造影明确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来源及走行后,接受微导管... 目的探讨3D血管造影指导下行超选择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收集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14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例子宫动脉3D血管造影明确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来源及走行后,接受微导管超选择栓塞肌瘤供血动脉(A组),9例因肌瘤血供复杂栓塞双侧子宫动脉至主干(B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子宫肌瘤可测量最大径线之和,并计算肌瘤缩小率。结果A组患者术前、术后子宫肌瘤最大径线之和分别为(85.00±43.35)mm、(35.20±25.9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B组患者术前、术后肌瘤最大径线之和分别为(65.00±12.68)mm、(49.44±24.8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组间术前、术后肌瘤最大径线之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6、0.331)。A、B组患者子宫肌瘤中位缩小率分别为6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3D血管造影指导下子宫肌瘤供血动脉超选择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3D血管造影 供血动脉 超选择血管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中远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舒婷 虞希祥 +5 位作者 乔彬彬 李成 柳玉芳 施振静 施昌盛 朱国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的中远期效果。方法对36例患者(36枚)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行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根据Raymond分级方法评估栓塞效果。制订统一影像学复查计划,术后0.5、1、2、3、5年随访分析中远期疗效。结... 目的探讨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的中远期效果。方法对36例患者(36枚)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行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根据Raymond分级方法评估栓塞效果。制订统一影像学复查计划,术后0.5、1、2、3、5年随访分析中远期疗效。结果 36例患者(36枚)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栓塞成功率为100%。Raymond分级评估显示32例患者为1级,2例为2级,2例3级。5例患者(13.89%)动脉瘤复发(随访0.5年1例,2年1例,3年1例,5年2例),复发后再次破裂1例(2.78%),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破裂性后交通动脉瘤可有效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定期影像学随访复查可及时发现动脉瘤复发及再发,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助于防止其继续加重和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栓塞 后交通动脉瘤 疗效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术在肺部咯血性疾病大咯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荣书 蒋国军 +1 位作者 黄波 章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80-382,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血管内栓塞术在肺部咯血性疾病大咯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采用30%的碘海醇非离子型碘剂对71例大咯血患者进行病变区血管造影,造影顺序按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和病变部邻近部位动脉依次进行。根据出血... 目的探讨动脉血管内栓塞术在肺部咯血性疾病大咯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采用30%的碘海醇非离子型碘剂对71例大咯血患者进行病变区血管造影,造影顺序按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胸廓内动脉和病变部邻近部位动脉依次进行。根据出血部位血管管径等具体情况,选择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钢圈法进行血管内栓塞,栓塞后4周内无咯血者认定治疗成功。结果对71例患者共实施了193支异常血管栓塞处理,其中明胶海绵颗粒法栓塞血管185支(96%),弹簧钢圈法栓塞8支(4%)。一次介入栓塞成功止血63例(89%),再次栓塞成功止血8例(11%)。所有患者除感栓塞部位轻微疼痛外,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动脉血管内栓塞术具有操作简洁、显效快、成功率高、并发症轻且费用相对低廉等优势,值得在肺部咯血性疾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疾病 咯血 血管栓塞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假性动脉瘤破裂鼻腔大出血患者一例的护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义双 于群英 +1 位作者 王敬如 吕桂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5期47-48,共2页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较少见,可并发致命性大出血。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治疗头颈部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的重要方法。我院于2011年1月20日为一例外伤性左侧上颌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致鼻腔大出血患者成功实施了血管内栓塞术,效果良好,元严重并发... 外伤性假性动脉瘤较少见,可并发致命性大出血。血管内栓塞治疗是治疗头颈部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的重要方法。我院于2011年1月20日为一例外伤性左侧上颌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致鼻腔大出血患者成功实施了血管内栓塞术,效果良好,元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2d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栓塞 假性动脉瘤 鼻腔大出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应选用显微手术夹闭还是血管内栓塞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承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2期530-532,共3页
自从1938年Walter Dandy首次经开颅用银夹成功地夹闭动脉瘤颈治疗颅内动脉瘤以来,该术式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标准方法.以后随着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以及动脉瘤夹、麻醉、手术中监护和手术后护理的改进,使动脉瘤夹闭术达到完美水平... 自从1938年Walter Dandy首次经开颅用银夹成功地夹闭动脉瘤颈治疗颅内动脉瘤以来,该术式一直被认为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标准方法.以后随着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以及动脉瘤夹、麻醉、手术中监护和手术后护理的改进,使动脉瘤夹闭术达到完美水平,以致至今仍被誉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1].但是自从1991年发明经皮动脉腔内Guglielmi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ble coil,GDC)栓塞动脉瘤以来,显微手术夹闭瘤颈这一经典技术受到了挑战.GDC技术在1995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临床应用,至2002年8月,全世界应用GDC治疗动脉瘤的例数已达到10万例[2].最初,GDC栓塞术只用于手术风险大的患者,例如》65岁的老年患者,出血后病情危重者,位于后循环或海绵窦内的动脉瘤以及有严重血管痉挛的患者.随着设备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GDC栓塞术已普遍应用于传统用外科夹闭术治疗的病例,以致有人认为血管内动脉瘤栓塞术将取代瘤颈夹闭术[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 夹闭 血管栓塞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血管内栓塞术治疗肢体动静脉畸形(附6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刚 孔铭新 +1 位作者 耿威 坚永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16-117,145,共3页
目的 :评价先天性肢体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材料和方法 :6例临床诊断为肢体动静脉畸形的患者 ,常规行患肢动脉DSA检查 ,对动静脉瘘 (AVF)和畸形血管团分别超选择动脉内栓塞治疗 ,AVF选用弹簧圈 ,畸形血管团用无... 目的 :评价先天性肢体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材料和方法 :6例临床诊断为肢体动静脉畸形的患者 ,常规行患肢动脉DSA检查 ,对动静脉瘘 (AVF)和畸形血管团分别超选择动脉内栓塞治疗 ,AVF选用弹簧圈 ,畸形血管团用无水酒精或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栓塞。结果 :超选择动脉栓塞技术均成功 ,6例患者栓塞后血管异常杂音及临床症状消除。随访 6~ 13个月 6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动脉DSA检查是诊断先天性肢体动静脉畸形最有效方法 ,而血管内栓塞术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血管栓塞 先天性肢体动静脉畸形 微创治疗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微球血管栓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蒋学祥 赵延乐 +4 位作者 吕永兴 邹英华 彭勃 张德苓 魏树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5年第3期184-186,共3页
本文以磁性微球(MG-ms)为栓塞剂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加磁场与不加磁场情况下行兔耳静脉注入 ̄(99)TC标记的MG-ms试验、经导管犬肾动脉注入磁微粒(粒径<1μm)和犬肝动脉注入10~30μmMG-ms的对比研究... 本文以磁性微球(MG-ms)为栓塞剂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加磁场与不加磁场情况下行兔耳静脉注入 ̄(99)TC标记的MG-ms试验、经导管犬肾动脉注入磁微粒(粒径<1μm)和犬肝动脉注入10~30μmMG-ms的对比研究,显示磁微粒及磁微球有良好的体内磁应性。对12只犬在加磁场与不加磁场下行肾动脉栓塞,结果有明显差异。对4只犬在加磁场的情况行10~30μmMG-ms肝动脉栓塞,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栓塞术 栓塞 磁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微球栓塞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海涛 佟小强 +2 位作者 邹英华 吕永兴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2期322-322,共1页
关键词 PVA微球 血管栓塞术 肝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血流动力学 介入治疗 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目标血压控制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42
16
作者 陈萍云 陈丽芳 +2 位作者 蓝惠兰 彭丽娟 罗丽芬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4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目标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对5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控制镇静镇痛程度,使用低负压按需吸痰,帮助患者尽早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根据患者的目标血压制订个体化的血压监测频率...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目标血压控制的效果。方法对50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控制镇静镇痛程度,使用低负压按需吸痰,帮助患者尽早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根据患者的目标血压制订个体化的血压监测频率及调整降血压药物的泵注速度。结果 28例患者术后血压高于其目标血压,使用药物降血压,均在术后48h内成功撤停降血压药。47例病情平稳,治疗好转出院。3例疗效不佳,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加强对血压控制的观察和护理,能为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有效提高目标血压的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栓塞 高血压 目标血压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夹闭与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7
17
作者 谭海斌 黄光富 +3 位作者 张天 刘进平 李自力 王振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 比较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两种方法治疗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mAA)所致动眼神经麻痹(ONP)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6例PcomAA同时伴有ON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 目的 比较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两种方法治疗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mAA)所致动眼神经麻痹(ONP)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2年5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6例PcomAA同时伴有ON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夹闭132例,血管内栓塞治疗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动脉瘤大小、是否破裂、治疗间隔时间以及治疗时间、术前ONP程度及术后12个月的ONP恢复程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方法分析影响ONP恢复程度的因素.结果 176例PcomAA瘤患者中,最终ONP完全恢复137例(77.8%),部分恢复25例(14.2%),无恢复14例(8.0%).(1)手术夹闭组132例中,有SAH 73例,无SAH 59例,最终ONP完全恢复123例(93.2%),部分恢复7例(5.3%),无恢复2例(1.5%);血管内栓塞组44例中,有SAH 26例,无SAH 18例,最终ONP完全恢复14例(31.8%),部分恢复18例(40.9%),无恢复12例(27.3%).(2)对ONP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的治疗方法是ONP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OR=36.368,95%CI:7.556- 47.603,P<0.01).结论与血管内栓塞比较,手术夹闭使 PcomAA导致的ONP恢复疗效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眼神经损伤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 开颅夹闭 血管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治疗痔病3例初探 被引量:14
18
作者 罗春生 贾一平 +3 位作者 杨巍 殷响 汪庆明 茅爱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评估无水乙醇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疑难痔病出血、脱出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超细导管超选择至直肠上动脉末梢,各分支染色密集处分别注入0.5~2.5ml无水乙醇。结果3例患者手术技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10个月,无出血... 目的评估无水乙醇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疑难痔病出血、脱出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超细导管超选择至直肠上动脉末梢,各分支染色密集处分别注入0.5~2.5ml无水乙醇。结果3例患者手术技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10个月,无出血和脱出症状,电子肛门镜下痔核基本萎缩或消失,患者均临床痊愈。结论无水乙醇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痔病微创、失血量少、安全有效.为临床上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或反复手术不能再行常规手术的危重痔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治疗选择和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病 血管内介入栓塞 直肠上动脉 无水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栓塞与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秋虎 杨堃 +4 位作者 蔡雄 王子珍 马春阳 孙邦勇 陈政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50-1052,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颅内前循环动脉瘤38例,9例行血管内栓塞术,29例翼点入路显微镜下直视手术。结果:术后死亡1例。随访34例,26例恢复良好,1例植物生存,2例偏瘫,3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癫痫。结论:只要...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颅内前循环动脉瘤38例,9例行血管内栓塞术,29例翼点入路显微镜下直视手术。结果:术后死亡1例。随访34例,26例恢复良好,1例植物生存,2例偏瘫,3例动眼神经麻痹,2例癫痫。结论:只要病情许可,前循环动脉均应手术治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利于及时降低颅内压,手术困难者可行栓塞治疗,但对术前已出现的颅神经损伤的恢复,不如开颅手术者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手 血管栓塞 颈内动脉 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髂动静脉畸形的动脉内栓塞术一例
20
作者 Steid.,B 李岚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2-133,共2页
先天性髂动静脉畸形的动脉内栓塞术一例IntraarterielleEmbolisationeinerKongenitaleniliacalenarteriovenosenMalformation¥B.Steidle病... 先天性髂动静脉畸形的动脉内栓塞术一例IntraarterielleEmbolisationeinerKongenitaleniliacalenarteriovenosenMalformation¥B.Steidle病例报告41岁男性,因左侧腹痛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髂动静脉畸形 动脉栓塞 血管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