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研究(CMOSS)看围手术期管理及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未来
1
作者 郝继恒 司俊臣 +1 位作者 张利勇 王继跃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血管闭塞的疗效一直备受争议。由中国发起的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研究(CMOSS)最终取得阴性结果,但这并不能否定血管旁路移植术对症状性血管闭塞患者的治疗价... 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血管闭塞的疗效一直备受争议。由中国发起的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症状性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研究(CMOSS)最终取得阴性结果,但这并不能否定血管旁路移植术对症状性血管闭塞患者的治疗价值,而是预示着其临床应用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该文对CMOSS结果进行了分析,对该类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进行了总结,介绍了下一步开展的CMOSS2,并探讨了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未来,以期为血管旁路移植术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闭塞 大脑中动脉闭塞 血管旁路移植术 专家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慢性、症状性颈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方案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妍 段炼 +20 位作者 佟晓光 佟志勇 顾宇翔 王东海 王继跃 任军 阿里木江·艾力 蔡艺玲 黄玉杰 蒯东 王晓健 黄承光 游潮 曹毅 于加省 罗祺 邹安琪 黄胜平 何伟文 吉训明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77-280,共4页
1研究背景 1967年,Yasargil等首先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方法[1],以颅外-颅内动脉旁路移植术(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artery bypass,EIAB)为代表的血运重建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手... 1研究背景 1967年,Yasargil等首先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方法[1],以颅外-颅内动脉旁路移植术(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artery bypass,EIAB)为代表的血运重建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手段曾风靡一时。198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前瞻性、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论--EIAB并不能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2]。短时间内,EIAB治疗脑缺血的病例数急剧减少,但部分学者始终未放弃对此的研究。进入21世纪后,由于精确定量评价脑血流动力学方法的出现,对1985年的临床试验结论进行重新评价的呼声不断,北美国家和日本已经开始了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工作[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梗塞 大脑中动脉 血管旁路移植术 随机对照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晓艳 战彩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10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明确各项需加强观察和重点护理的指标。方法对4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患者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到出院指导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经系统护理,...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明确各项需加强观察和重点护理的指标。方法对4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患者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到出院指导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经系统护理,术后44例顺利康复,5例因发生各种并发症救治无效死亡。结论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在保证手术效果、促进疾病康复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4
作者 叶蔚蔚 吴华芬 王剑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 探讨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血透室实施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的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15例患者中... 目的 探讨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月在丽水市中心医院血透室实施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的1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15例患者中,透析使用该通路时间最长者为15个月,最短者为1个月,透析3~4次/周,共透析500多例次,血流通畅,动脉搏动良好,透析时血流量均达250~300 ml/min.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均存活良好,无感染,人造血管通畅无闭塞,下肢感觉运动正常,行走自如.结论 良好的穿刺技巧及系统性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护理,对延长人造血管的使用寿命,保证透析的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股动脉-股深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 穿刺技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的策略——血管旁路移植术
5
作者 毛颖 朱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281-283,共3页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直径〉2.5cm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动脉瘤。在临床上,巨大动脉瘤虽仍可分为破裂动脉瘤和未破裂动脉瘤,但后者的年破裂率显著高于直径〈1.0cm的动脉瘤(年破裂率为0.5%~1%),且破裂后病死率高。在确诊的颅内巨大...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直径〉2.5cm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动脉瘤。在临床上,巨大动脉瘤虽仍可分为破裂动脉瘤和未破裂动脉瘤,但后者的年破裂率显著高于直径〈1.0cm的动脉瘤(年破裂率为0.5%~1%),且破裂后病死率高。在确诊的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中,年出血率达8.6%,5年内的出血率〉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旁路移植术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主/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6
作者 张苓 王天龙 +1 位作者 郭建明 李斌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期68-69,共2页
主髂动脉闭塞症也称Leriche征,是常见的血管闭塞性疾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间断发生血栓形成而逐渐导致管腔闭塞,使下肢供血减少发生组织缺血。其症状包括严重下肢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主髂动脉闭塞症也称Leriche征,是常见的血管闭塞性疾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间断发生血栓形成而逐渐导致管腔闭塞,使下肢供血减少发生组织缺血。其症状包括严重下肢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组织坏死、缺血性神经病变和失用性肌肉萎缩等,给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腹主/髂动脉一股动脉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因其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髂动脉闭塞症 腹腔镜 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流法的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中吲哚氰绿血管造影血流半定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卓韵 雷宇 +3 位作者 张鑫 倪伟 顾宇翔 余锦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05-511,共7页
目的探讨Horn-Schunck(HS)光流法结合吲哚氰绿术中造影在脑血流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烟雾病患者20例,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且使用内置Flow800软件... 目的探讨Horn-Schunck(HS)光流法结合吲哚氰绿术中造影在脑血流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烟雾病患者20例,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且使用内置Flow800软件的手术显微镜。用HS光流法分析手术前后吲哚氰绿造影视频,通过计算受体血管每个像素点的光流矢量,半定量化受体血管的血流方向。20例患者术前及术后共40个视频,以Flow800软件的判读结果为参考,若HS光流法与Flow800软件对术前视频中血流方向(正向、反向)、术后视频血流方向(正向、反向、中间向两侧血流)判读一致,则认为正确。对每例患者经手术后是否改变血流方向进行判断,若HS光流法与Flow800软件均显示改变了血流方向,则认为一致。将HS光流法与Flow800软件分析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0.2为极低的一致性,>0.2~0.4为一般的一致性,>0.4~0.6为中等的一致性,>0.6~0.8为高度的一致性,>0.8~1.0为几乎完全一致。结果(1)20个术前视频中,HS光流法共有18个视频测量结果与Flow800软件分析结果一致,Kappa值为0.780,P<0.01。(2)20个术后视频中,HS光流法共有17个视频测量结果与Flow800软件分析结果一致,Kappa值为0.760,P<0.01。(3)HS光流法和Flow800软件对受体血管改变血流方向判读的一致性结果显示,20例患者中,Flow800软件分析经手术后有11例患者的受体血管改变了血流方向,HS光流法显示有9例,Kappa值为0.700,P=0.002。结论HS光流法结合吲哚氰绿视频可有效辅助术中受体血管血流方向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血管旁路移植术 Flow800 Horn-Schunck光流法 血流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诊断颈内动脉闭塞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后高灌注一例
8
作者 申强 谌燕飞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10-211,216,共3页
患者男,55岁。因“右侧肢体无力1个月”于2012年5月23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入院体检:意识清楚,言语欠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颈内动脉 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 高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与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9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71,共1页
目前对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的血管重建方法为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bypass,EC-IC)和颅内支架置入术(intracranial stenting,ICS)。美国研究者Wilson... 目前对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的血管重建方法为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extracranial-intracranial bypass,EC-IC)和颅内支架置入术(intracranial stenting,ICS)。美国研究者Wilson等采用队列研究,比较了两种术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预后功能状态等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旁路移植术 内支架置入术 硬化性狭窄 动脉粥样 颅内外 疗效 治疗 Wils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在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盖延廷 张寒冰 +3 位作者 吕忠中 吕晓敏 刘春 宋冬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368-370,共3页
患者男,55岁,因发现颅内动脉瘤40 d于2014年2月7日收住上海德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患者在2013年11月30日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外伤,昏迷2 d后清醒,醒后诉右眼失明,3周后康复出院。2013年12月28日患者出现头痛,头部MRI检查提示右侧颈... 患者男,55岁,因发现颅内动脉瘤40 d于2014年2月7日收住上海德济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患者在2013年11月30日因交通事故致头部外伤,昏迷2 d后清醒,醒后诉右眼失明,3周后康复出院。2013年12月28日患者出现头痛,头部MRI检查提示右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体格检查:患者意识清楚,问答切题,右侧瞳直径为5 mm,无光感,直接光反应消失,间接光反应存在,眼底视乳头苍白,左侧瞳孔直径3 mm,国际标准视力表为1.0,直接及间接光反应敏感,眼底正常,视野正常。右眶及颞部可闻及吹风样杂音,压迫颈动脉后杂音消失。眼球各向活动正常,其他脑神经检查无阳性发现,四肢感觉、肌力正常。头部CT提示右基底池不规则高密度影,边界清楚,朝侧裂方向生长,瘤壁无钙化。头部MRI检查T1和T2加权像提示右鞍旁有约直径3 cm血管流空影,邻近中脑及颞叶海马区,瘤内有少量血栓形成(图1,2)。全脑DSA提示右颈内动脉终末端巨大动脉瘤,呈哑铃状,三维重组影像也未显示出瘤颈,瘤体朝上、外、后方向生长,包绕右侧大脑中动脉。同时发现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经同侧岩上窦向乙状窦回流,经海绵间窦、对侧岩上窦向左侧乙状窦引流(图3);右侧中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颌内动脉供血,向翼窝静脉丛引流(图4)。行右侧颈内动脉球囊闭塞试验(BOT),患者不能耐受(图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旁路移植术 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分期治疗——支架置入联合血管旁路移植术
11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461-461,共1页
后循环梗死患者的早期卒中复发风险很高,需要进行积极的预防治疗。已有文献报道采用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或手术治疗,可使症状性椎一基底动脉狭窄再通。日本Ota教授等将血管内介入联合手术方法治疗症状性椎一基底动脉狭窄,在患者接受... 后循环梗死患者的早期卒中复发风险很高,需要进行积极的预防治疗。已有文献报道采用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或手术治疗,可使症状性椎一基底动脉狭窄再通。日本Ota教授等将血管内介入联合手术方法治疗症状性椎一基底动脉狭窄,在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使用药物稳定患者后循环血流约1~2个月,然后进行颞浅动脉一小脑上动脉旁路移植术。有3例患者接受了上述治疗,其中2例为椎动脉狭窄,1例为基底动脉狭窄。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或强化药物治疗后症状仍加重。接受上述分期治疗后,3例患者均再无症状发作。研究者认为,这种分期手术对某些症状性椎一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狭窄 分期治疗 支架置入 血管旁路移植术 症状性 动脉旁路移植术 短暂性脑缺血 后循环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围术期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卢家凯 董秀华 +8 位作者 卿恩明 王义军 任发成 王学勇 梁孝平 吴宪宏 王成彬 王慧敏 王嵘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8-413,共6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麻醉科OPCABG围术期数据库,回顾性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自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2 379例OPC...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麻醉科OPCABG围术期数据库,回顾性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自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2 379例OPCABG患者围术期资料,将与术中及术后10 d内死亡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组围术期死亡患者32例,病死率为1.3%。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后应用透析(P<0.01,OR=23.791)、术前射血分数(ejectionfraction,EF)<40%(P<0.001,OR=6.903)、术中室颤(P<0.025,OR=5.292)、急诊手术(P=0.009,OR=4.539)、术中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n pump,IABP)(P=0.009,OR=4.488)、性别(P=0.018,OR=2.312)、术前心肌梗死史(P=0.025,OR=2.180)与年龄(P=0.027)为围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女性病死率高于男性(男性19/1 830,女性13/54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应用透析(P<0.001,OR=26.141)、术前射血分数<40%(P<0.001,OR=8.436)、急诊手术(P=0.003,OR=5.039)与性别(P=0.026,OR=0.418)为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应用透析治疗、性别、术前EF<40%和急诊手术是OPCABG患者围术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围术期肾保护、积极维护心功能、提高急诊和女性OPCABG患者围术期处理水平,有利于控制OPCABG围术期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 术后病死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双侧颈内动脉及一侧椎动脉闭塞患者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麻醉管理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文勇 郭莹莹 +2 位作者 于丽云 李霞 孙立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99,共2页
患者,男.64岁.170cm,75kg因发作性胸痛7年,加重2d入院.患者7年前劳累后胸痛,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支病变.植入前降支支架1枚.2年前再次发作胸痛,造影示左主干50%狭窄;支架内狭窄最重90%;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 椎动脉闭塞 麻醉管理 患者 颈内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不停跳 双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聚糖与移植静脉粥样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陈兵 赵意平 张柏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13-215,271,共4页
目的 观察移植静脉粥样化过程,探讨蛋白聚糖(PG)对粥样化改变的影响。 方法 建立兔移植静脉粥样化模型,阴离子蛋白层析柱分离移植静脉蛋白聚糖,定量分析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和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蛋白聚糖(CSPG-DSPG)。 结果 ... 目的 观察移植静脉粥样化过程,探讨蛋白聚糖(PG)对粥样化改变的影响。 方法 建立兔移植静脉粥样化模型,阴离子蛋白层析柱分离移植静脉蛋白聚糖,定量分析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和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蛋白聚糖(CSPG-DSPG)。 结果 普食组术后8周CSPG-DSPG含量较正常静脉明显增加(P<0.05),术后12~20周含量接近正常,术后20周电镜下见泡沫细胞;高脂组术后8~20周CSPG-DSPG含量较正常静脉明显增加(P<0.05),术后4周见泡沫细胞形成,术后20周血管壁出现无组织结构区域。各组HSPG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占总PG比例下降。 结论 HSPG对移植静脉粥样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CSPG-DSPG则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聚糖 移植静脉 血管粥样化 动物模型 动脉血管旁路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15
作者 汪梦莉 刘新宇 董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91-92,共2页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病变,存在破裂的风险,具备手术指征时应积极准备手术治疗[1]。传统腹主动脉瘤采取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大,加重患者负担。完全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痛苦,缩短卧床时间,降低肺部并发症,患者肠蠕动恢...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主动脉病变,存在破裂的风险,具备手术指征时应积极准备手术治疗[1]。传统腹主动脉瘤采取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大,加重患者负担。完全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痛苦,缩短卧床时间,降低肺部并发症,患者肠蠕动恢复快。谷涌泉等[2]对15例家猪行腹腔镜下腹主动脉一人工血管置换端侧吻合术成功,验证了腹腔镜下行腹主动脉手术具备可行性,而且报道腹腔镜辅助下主一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髂动脉闭塞1例[3]。我院于2010年10月成功完成完全腹腔镜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切除 人工血管置换术 全腹腔镜 手术配合 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 腹主动脉手术 手术治疗 主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烟雾病血管重建后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21-621,共1页
治疗烟雾病广泛采用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但手术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并不明确。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Zeifert等对接受颅内外血管旁路移植术成人烟雾病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神经认知功能评价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烟雾病 认知功能 血管旁路移植术 术后神经 血管重建 变化指数 个月 偏倚 HT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血流分数指导冠状动脉外科血运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云鹏 朱嘉希 +7 位作者 张嵬 陈安清 王哲 刘俊 周密 叶晓峰 涂圣贤 赵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36-942,共7页
目的·分析应用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技术指导冠状动脉外科血运重建策略的初步临床结果,探索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外科行择期心脏外科... 目的·分析应用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技术指导冠状动脉外科血运重建策略的初步临床结果,探索其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19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外科行择期心脏外科手术的82例患者,对术前冠状动脉造影目测法提示狭窄≥50%的病变血管行QFR分析。QFR≤0.8判断为阳性,提示存在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的心肌缺血,建议行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对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数据及初步临床结果进行总结。结果·82例患者共计174支冠状动脉接受QFR分析,其中53支血管(30.5%)为QFR阳性(≤0.8),其余121支(69.5%)为QFR阴性(>0.8)。根据QFR重新对血运重建进行决策后,39例(47.6%)患者的62支(35.6%)血管按原手术计划进行针对原发病的心脏外科手术和同期CABG。其余43例患者(52.4%)的112支(64.4%)血管改变了血运重建策略或未行CABG;其中15例(18.3%)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免于任何手术而出院。接受手术的67例患者中,术后30 d内全因死亡2例(3.0%),新发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4例,围术期心肌梗死1例,脑卒中1例,未观察到非计划再次血运重建,累计发生复合主要不良临床事件6例(9.0%)。结论·QFR指导冠状动脉外科血运重建是可行的和安全的,可以减少不必要的CABG,其有效性尚待进一步随访和前瞻性临床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 心肌血流储备分数 定量血流分数 围术期临床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倍他乐克致窦性心动过缓伴持续14秒以上窦性停搏一例报告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4-214,共1页
关键词 倍他乐克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停搏 动态心电图 冠脉旁路血管移植术 慢性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