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皮祖细胞在血管新生疗法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志明 边云飞 萧传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21-422,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内皮祖细胞 血管新生疗法 应用 骨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血管新生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顾劲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4-386,共3页
关键词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血管新生疗法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内支架 治疗性血管新生 血管生长因子 激光血运重建 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患者 术后再狭窄 缺血性疾病 生物学作用 侧支循环 康复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重复注射雷珠单抗对新生血管性AMD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面积及脉络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戚沆 陈长征 +1 位作者 苏钰 易佐慧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09-913,共5页
背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是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有效方法,了解IVR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脉络膜产生的可能影响有助于临床上更好地选择重复注射次数和时机。目前对nAMD患者接受IVR后RPE萎缩面积和... 背景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IVR)是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有效方法,了解IVR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和脉络膜产生的可能影响有助于临床上更好地选择重复注射次数和时机。目前对nAMD患者接受IVR后RPE萎缩面积和脉络膜厚度变化的定量研究较少见。目的采用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探讨IVR对nAMD患眼RPE萎缩面积及脉络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nAMD患者41例41眼。所有患眼均接受0.05 ml雷珠单抗(10 mg/ml)玻璃体腔注射,每个月随访1次,连续随访12个月。分别于IVR前及IVR后3、6、12个月采用频域OCT仪中RPE高级定量分析软件测量患眼黄斑区RPE萎缩面积,采用加强深度扫描OCT(EDI-OCT)技术测量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对比分析IVR前后RPE萎缩面积和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评估RPE萎缩面积和脉络膜厚度变化与IVR次数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全部配合完成治疗和随访。IVR后患眼视力较IVR前均明显改善,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点平均视力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31,P〈0.001)。患眼IVR注射前平均脉络膜厚度值为(264.55±100.95)μm,IVR后3、6、12个月分别为(247.42±105.46)、(246.81± 99.85)和(253.97±101.15)μm,注射前后患眼平均脉络膜厚度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30,P〈0.05),注射后各时间点患眼平均脉络膜厚度较注射前均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眼IVR前与IVR后各时间点平均RPE萎缩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16,P=0.951)。患眼RPE萎缩面积减小值与脉络膜厚度降低值呈微弱负相关(r=-0.185),注射次数〉6次组和注射次数≤6次组患眼的RPE萎缩面积减小值和脉络膜厚度降低值间分别呈微弱正相关和负相关(r=0.297、-0.327),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248、0.282、0.103)。随访12个月,RPE萎缩面积减小值和脉络膜厚度降低值与IVR次数均呈微弱的线性相关(rs =-0.266、0.342),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148、0.060)。结论IVR可使AMD患者中心凹下脉络膜萎缩变薄,但未发现引起明显的RPE萎缩。多次IVR并不加速RPE或脉络膜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治疗应用 雷珠单抗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药物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药物疗法 玻璃体注射 眼部色素上皮 脉络膜厚度/药物作用 光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面临的临床问题与思考 被引量:36
4
作者 赵明威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77-579,共3页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属于难治性青光眼,治疗效果差,很多患眼最终丧失视功能。目前临床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NVG的治疗目标是什么?是以降眼压为目的还是以保留视功能为目的?(2)如何创造条件对NVG的原发病变进行治疗?(3...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属于难治性青光眼,治疗效果差,很多患眼最终丧失视功能。目前临床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NVG的治疗目标是什么?是以降眼压为目的还是以保留视功能为目的?(2)如何创造条件对NVG的原发病变进行治疗?(3)究竟何种手段是NVG治疗的关键?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应用、抗青光眼手术还是严格控制导致视网膜缺血因素的全视网膜光凝(PRP)?(4)如何建立治疗NVG的综合策略?本文中提出以保留视功能为核心治疗目的、以完成PRP为目标、以抗VEGF治疗和抗青光眼手术为关键手段的NVG综合治疗策略,其宗旨是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 缺血/并发症 视网膜疾病/并发症 病理性新生血管 高眼压/ 治疗 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疗法 全视网膜光凝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OCT血管成像检测的CNV血管形态特征动态变化对抗VEGF治疗后新生血管性AMD应答反应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治 孙晓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是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一线治疗方案,如何更好地预测患眼治疗后的应答反应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挑战。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可对治疗前后脉络膜新生血管(...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是治疗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的一线治疗方案,如何更好地预测患眼治疗后的应答反应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挑战。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可对治疗前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血管形态变化进行动态随访观察,OCTA显示的血管形态和结构变化信息丰富了临床医师对nAMD治疗预后判断的新概念和新理论,认为这些综合信息可以成为一种活体血管生物标志物,有助于医生对活动性CNV的认识并深入理解抗VEGF治疗应答及抵抗的机制。因此,OCTA应当成为nAMD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一种标准检查策略,我们应当重视OCTA下CNV血管形态特征的变化在nAMD抗VEGF治疗应答判断方面的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相干断层扫描 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药物疗法 脉络膜新生血管/药物疗法 预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血管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24
6
作者 戴兵 戴伟(综述) 黄梅(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02-1105,共4页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可引起下肢缺血、缺氧、感染等,糖尿病足具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约高达80%的糖尿病足患者存在下肢缺血。下肢动脉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治疗重点是重建和恢复下肢动脉的血供。文章主要从腔内介入治疗...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可引起下肢缺血、缺氧、感染等,糖尿病足具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约高达80%的糖尿病足患者存在下肢缺血。下肢动脉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治疗重点是重建和恢复下肢动脉的血供。文章主要从腔内介入治疗、传统外科手术以及血管新生疗法三个方面对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血管外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下肢动脉病变 腔内介入治疗 外科手术 血管新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形成素-1重组腺病毒高效制备 被引量:6
7
作者 陈仕林 黄盛东 +3 位作者 徐志云 梅举 朱家麟 张宝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68-1171,共4页
目的 :制备人血管形成素 - 1重组腺病毒 ,为基因转染心肌缺血区促血管新生研究作准备。方法 :人血管形成素 - 1重组粘粒与DNA末端蛋白复合物混合后以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 2 93细胞。获得的重组腺病毒经扩增 ,并进行酶切鉴定。结果 :酶切... 目的 :制备人血管形成素 - 1重组腺病毒 ,为基因转染心肌缺血区促血管新生研究作准备。方法 :人血管形成素 - 1重组粘粒与DNA末端蛋白复合物混合后以磷酸钙共沉淀法转染 2 93细胞。获得的重组腺病毒经扩增 ,并进行酶切鉴定。结果 :酶切结果显示 ,重组粘粒中人血管形成素 - 1基因插入方向正确 ,所获重组腺病毒带有此基因。重组腺病毒滴度达 5 .6× 10 11pfu/L。结论 :所获人血管形成素 - 1重组腺病毒为E1、E3缺陷型重组子 ,可用于动物体内基因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基因疗法 治疗性血管新生疗法 缺血性心脏病 腺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