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的体内降解及体外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亮 陈红丽 +5 位作者 王勉 解丽芹 徐艳丽 何孟 冯志伟 李敏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5,共8页
探讨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的体内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通过静电纺丝仪,将RGD-重组蛛丝蛋白(p NSR16)、聚己内酯(PCL)、明胶(Gt)、壳聚糖(CS)共混形成的纺丝液进行电纺,制得(p NSR16/PCL/CS)/(p NSR16/... 探讨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的体内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通过静电纺丝仪,将RGD-重组蛛丝蛋白(p NSR16)、聚己内酯(PCL)、明胶(Gt)、壳聚糖(CS)共混形成的纺丝液进行电纺,制得(p NSR16/PCL/CS)/(p NSR16/PCL/Gt)支架,并将其植入SD大鼠腿部肌肉中,通过肉眼外观观察、组织切片HE染色评价等方法,评价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的体内降解情况。分析支架浸提液对间充质干细胞集落形成、细胞分裂指数、台盼蓝拒染率、细胞毒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评价血管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血管支架在整个植入期内不断降解,(p NSR16/PCL/CS)/(p NSR16/PCL/Gt)支架降解程度更深,纤维断裂严重,12周时失重率为20.3%,其降解速度明显快于(PCL/CS)/(PCL/Gt)支架,后者在12周时仅降解了13.2%。在(p NSR16/PCL/CS)/(p NSR16/PCL/Gt)支架浸提液培养条件下的大鼠骨髓MSC集落生成率、平均集落面积和分裂指数都显著高于(PCL/CS)/(PCL/Gt)支架组。血管支架毒性等级均低于1级,无细胞毒性。与血管支架浸提液复合培养的MSC生长状态良好,台盼蓝拒染率高于95%,复合培养48 h后,细胞G0/1期比例降低,S、G2/M期比例均升高。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的体内降解和生物相容性良好,应用于临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血管 蛛丝蛋白复合材料小直径血管支架 体内降解 体外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素/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血管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斌伟 朱海霖 +2 位作者 张乐伟 冯新星 陈建勇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6,共6页
为制备组织工程血管支架,以丝素蛋白(SF)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以具有三维结构的收集模板取代传统的二维平板作为静电纺丝收集基板,构建丝素/PBS血管支架材料。研究纺丝条件和三维收集模板对管状支架形貌的影响... 为制备组织工程血管支架,以丝素蛋白(SF)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法,以具有三维结构的收集模板取代传统的二维平板作为静电纺丝收集基板,构建丝素/PBS血管支架材料。研究纺丝条件和三维收集模板对管状支架形貌的影响,采用FT-IR对丝素蛋白二级结构进行表征,测试血管支架材料的孔隙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改变电压、纺丝间距以及三维收集模板的宏观结构,可制备出具有不同直径和长度的血管支架材料。这种支架材料的孔隙率达84.6%,拉伸应力为4.31 MPa,断裂伸长率为46.21%,爆破压力为358 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血管支架材料 丝素蛋白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医用镁基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3
作者 袁广银 张佳 丁文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4-50,共7页
生物体内可降解吸收材料是生物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塑韧性,因此金属基可降解吸收材料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镁是所有金属材料中生物力学性能与人体骨最接近的金属材料,具有理想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因此,... 生物体内可降解吸收材料是生物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塑韧性,因此金属基可降解吸收材料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镁是所有金属材料中生物力学性能与人体骨最接近的金属材料,具有理想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因此,镁合金作为可降解生物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首先介绍了镁基材料作为生物体内可降解植入材料的优点,然后简要回顾了镁基可降解生物材料的早期研究情况,同时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目前的研究进展和遇到的挑战,最后展望了镁合金医用材料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生物可降解材料 骨科内植物 血管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可降解Zn-3Cu-xMn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张雅静 王金朋 +1 位作者 陈鑫 吴航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4-1110,共7页
为了探究Zn合金作为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材料的可行性,通过铸造加反向热挤压的方法制备了Zn-3Cu-xMn(x=0,0.5%,1.0%,1.5%)合金,运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测试、电化学测试和SBF浸泡腐蚀实验,探究Mn元素含量... 为了探究Zn合金作为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材料的可行性,通过铸造加反向热挤压的方法制备了Zn-3Cu-xMn(x=0,0.5%,1.0%,1.5%)合金,运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拉伸测试、电化学测试和SBF浸泡腐蚀实验,探究Mn元素含量变化对Zn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n-3Cu-xMn合金组织由Zn基体、CuZn5和MnZn13组成,随合金中Mn含量的升高,抗拉强度升高,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均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腐蚀速率提高,合金的浸泡腐蚀速率由0.063mm/a增至0.113mm/a.加入Mn元素的合金满足心血管支架材料的机械性能,腐蚀速率高于心血管支架材料的要求,因此,Zn合金具有成为生物可降解心血管支架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心血管支架材料 Zn-3Cu-xMn合金 显微组织 机械性能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