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外血管搭桥加动脉瘤孤立术治疗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梭形动脉瘤三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雷 李萌 +3 位作者 张鸿祺 支兴龙 张鹏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27-129,共3页
梭形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而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VA-PIGA)梭形动脉瘤更为罕见,并且PICA常开口于动脉瘤上,进行开颅直接手术塑形夹闭或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都十分困难。2005年2月至6月,作者采取颅内外血管搭桥加动脉瘤孤立术治... 梭形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1%,而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VA-PIGA)梭形动脉瘤更为罕见,并且PICA常开口于动脉瘤上,进行开颅直接手术塑形夹闭或经血管内栓塞治疗都十分困难。2005年2月至6月,作者采取颅内外血管搭桥加动脉瘤孤立术治疗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3例VA-PICA梭形动脉瘤患者,现将经验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栓塞治疗 颅内外血管搭桥 梭形动脉瘤 小脑后下动脉 椎动脉 孤立术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PICA 手术塑形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血管搭桥术后移植静脉导水率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喆 徐在品 +5 位作者 李圆方 彭瑶 吕瑜环 杜培航 范雅芬 陈颖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1-153,157,共4页
为弄清血管搭桥术后移植静脉的导水率变化,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以兔面前静脉重建了颈总动脉试验。结果表明:搭桥术后3d,移植静脉离体血管导水率在40mmHg和60mmHg下均比对照组静脉相应跨壁压低,差异显著(P<0.05);搭桥术后6d,移植静... 为弄清血管搭桥术后移植静脉的导水率变化,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方法,以兔面前静脉重建了颈总动脉试验。结果表明:搭桥术后3d,移植静脉离体血管导水率在40mmHg和60mmHg下均比对照组静脉相应跨壁压低,差异显著(P<0.05);搭桥术后6d,移植静脉离体血管导水率虽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搭桥术后9d,移植静脉离体血管导水率在各跨壁压下均比对照组小,差异极显著(P<0.01)。随着搭桥术后时间的延长,各搭桥组移植静脉离体血管导水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搭桥 静脉 导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颈动脉高流量血管搭桥手术训练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琳 黄楹 张祥茂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418-2420,共3页
目的构建颅内颈动脉高流量血管搭桥手术模型,搭建训练平台。方法成人头颅湿标本9具,利用猪前臂动脉代替移植血管,建立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移植高流量分流手术模型。6名既往无血管吻合经验的住院医师,对本实验模型进行时长不同的显... 目的构建颅内颈动脉高流量血管搭桥手术模型,搭建训练平台。方法成人头颅湿标本9具,利用猪前臂动脉代替移植血管,建立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移植高流量分流手术模型。6名既往无血管吻合经验的住院医师,对本实验模型进行时长不同的显微血管吻合训练后,利用自制的血管吻合难度调节装置进行血管吻合,吻合完成后,即刻解剖观察内膜,了解吻合口通畅情况。结果 6名住院医师进行了总共18侧36处血管吻合,随着难度的升高,血管吻合所用时间延长,通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利用猪前臂动脉代替移植血管,建立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血管移植高流量分流手术模型,与传统的显微血管吻合训练模型相比较,具有材料相似、更真实模拟术中情况、移植血管获取方便、手术难度可调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血管 高流量 血管搭桥 血管吻合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注射液对犬血管搭桥术后纤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惠芬 罗鹏 +7 位作者 王珂 徐在品 王定坤 高俊波 赵伟 王清宇 彭尧 邓小燕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7-901,共5页
为研究大黄注射液对犬血管搭桥术后纤溶系统的影响,将20只犬随机分为高(0.8 g.kg-1)、中(0.4g.kg-1)、低剂量组(0.08 g.kg-1)及对照组,同侧自体颈外静脉重建颈总动脉,头静脉滴注大黄注射液,ELISA定量分析测定术前及术后1、2、3、5、7、1... 为研究大黄注射液对犬血管搭桥术后纤溶系统的影响,将20只犬随机分为高(0.8 g.kg-1)、中(0.4g.kg-1)、低剂量组(0.08 g.kg-1)及对照组,同侧自体颈外静脉重建颈总动脉,头静脉滴注大黄注射液,ELISA定量分析测定术前及术后1、2、3、5、7、14、21 d纤溶系统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用药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D-二聚体、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抑制物-1显著降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显著升高,且成剂量依赖关系;血清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大黄注射液能纠正搭桥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恢复抗凝系统活性,预防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注射液 纤溶系统 血管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叶注射液对犬血管搭桥术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高俊波 郁建生 徐在品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6-77,81,I0001,共4页
为了探讨紫苏叶注射液对犬动脉搭桥术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将20只试验犬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1 434mg/kg,478 mg/kg,159 mg/kg)及对照组,采用同侧自体颈外静脉重建颈总动脉,术后头静脉滴注紫苏叶注射液,持续给药5周,术后3个月牺... 为了探讨紫苏叶注射液对犬动脉搭桥术后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将20只试验犬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1 434mg/kg,478 mg/kg,159 mg/kg)及对照组,采用同侧自体颈外静脉重建颈总动脉,术后头静脉滴注紫苏叶注射液,持续给药5周,术后3个月牺牲动物,制作病理切片,测定搭桥血管远心端吻合口内膜厚度,探讨紫苏叶注射液抑制血管搭桥术后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紫苏液注射液对血管搭桥术后血管内膜增生的抑制程度不同。模型对照组血管内膜厚度为103.40±18.91μm,低、中、高剂量紫苏叶注射液组血管内膜厚度分别为66.05±10.27μm、49.31±5.61μm、27.80.±4.47μm,与模型对照组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紫苏叶注射液血管组能极显著降低血管内膜增生(P<0.001),内膜增生的程度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减轻,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表明紫苏叶注射液能明显抑制犬搭桥术后的血管内膜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注射液 血管搭桥 内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叶注射液对犬血管搭桥术后犬的血液流变学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在品 毕彦平 +6 位作者 高俊波 王清宇 罗鹏 赵伟 王定坤 彭尧 邓小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紫苏叶注射液对犬动脉搭桥术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20只试验犬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1434 mg/kg,478 mg/kg,159 mg/kg)及对照组,采用同侧自体颈外静脉重建颈总动脉,术后头静脉滴注紫苏叶注射液,持续给药3周,分... 目的:探讨紫苏叶注射液对犬动脉搭桥术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20只试验犬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1434 mg/kg,478 mg/kg,159 mg/kg)及对照组,采用同侧自体颈外静脉重建颈总动脉,术后头静脉滴注紫苏叶注射液,持续给药3周,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第1周、第2周和第3周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结果:与用药前比较,低、中、高剂量紫苏叶注射液均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低切(1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P<0.05,P<0.01);高剂量紫苏叶注射液能显著降低中切(6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P<0.05),但低剂量和中剂量紫苏叶注射液对中切(6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无显著影响(P>0.05);低、中、高剂量紫苏叶注射液对高切(15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结论:紫苏叶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搭桥术后犬的血液流变学参数,降低血液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注射液 血管搭桥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善才 史怀璋 李萌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40-144,共5页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最大直径≥2.5em的动脉瘤,是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一种,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5%,多发生在解剖结构复杂的Willis环附近。由于其体积大,载瘤动脉常扩张成为动脉瘤体的一部分,穿支和分支动脉也常直接从动脉瘤体发...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最大直径≥2.5em的动脉瘤,是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一种,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3%-5%,多发生在解剖结构复杂的Willis环附近。由于其体积大,载瘤动脉常扩张成为动脉瘤体的一部分,穿支和分支动脉也常直接从动脉瘤体发出,且动脉瘤颈宽大,瘤内常有血栓形成,使其治疗非常困难。对于颅内巨大动脉瘤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颈或采用栓塞材料栓塞瘤体,同时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巨大动脉瘤 颅内外血管搭桥 瘤治疗 WILLIS环 载瘤动脉 栓塞材料 颅内动脉瘤 解剖结构 血栓形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9
8
作者 毛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97-99,共3页
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范畴,在神经外科不同发展时期有所不同。近年来,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范畴在不断修正,涉及范围被不断缩小。但仍有部分动脉瘤,单独采用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治疗也难以取得满意效果,主要原因为:①瘤颈较宽;②瘤体复... 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范畴,在神经外科不同发展时期有所不同。近年来,复杂颅内动脉瘤的范畴在不断修正,涉及范围被不断缩小。但仍有部分动脉瘤,单独采用手术夹闭或血管内介入治疗也难以取得满意效果,主要原因为:①瘤颈较宽;②瘤体复杂;③体积较大,瘤体与载瘤动脉或重要穿通支共壁;④侧支循环较差,不能直接阻断载瘤动脉或孤立动脉瘤等。因此,对上述动脉瘤,只有在重建动脉瘤远端血流后,通过结扎动脉瘤供血动脉或孤立动脉瘤,才能防止动脉瘤破裂和减少动脉瘤占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颅内外血管搭桥 复杂 瘤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 价值 载瘤动脉 动脉瘤破裂 神经外科 手术夹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右股动脉-左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加左髂动脉瘤缝扎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闫婷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S1期147-148,共2页
髂动脉瘤总体发病率不高,如破裂后急诊手术预后差。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极其重要。本文报告了1例右股动脉-左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加左髂动脉瘤缝扎术治疗左髂总动脉动脉瘤的患者。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观察生命体... 髂动脉瘤总体发病率不高,如破裂后急诊手术预后差。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极其重要。本文报告了1例右股动脉-左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加左髂动脉瘤缝扎术治疗左髂总动脉动脉瘤的患者。主要内容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观察生命体征;患肢血运的观察;术后一般护理;预防感染;患肢的护理;饮食的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等。经过18天的精心护理和治疗,患者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髂总动脉动脉瘤 人工血管搭桥 左髂动脉瘤缝扎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股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
10
作者 薛祥禄 董宗俊 +1 位作者 张建 王寿余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310-314,共5页
1 病例报告我院自1982年以来,应用腋-股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治疗大动脉炎所致胸腹主动脉严重狭窄2例,动脉硬化所致腹主动脉闭塞2例,现报告如下。病例1,女性,13岁,2年来反复发作心慌、气短,吐白色泡沫痰。严重时不能平卧,吐血性泡沫痰,伴... 1 病例报告我院自1982年以来,应用腋-股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治疗大动脉炎所致胸腹主动脉严重狭窄2例,动脉硬化所致腹主动脉闭塞2例,现报告如下。病例1,女性,13岁,2年来反复发作心慌、气短,吐白色泡沫痰。严重时不能平卧,吐血性泡沫痰,伴下肢浮肿。曾发生过昏迷、抽搐。双下肢乏力,有间歇性跛行。2年来先后在5个大医院住院治疗心衰,发现血压高(20~26.7/10.7~13.3kPa),下肢血压低于上肢,经药物治疗不见好转,转来我院。体格检查:发育差,体重25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血管 腋股动脉 血管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腘动脉血管搭桥术的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秋风 狄长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总结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治疗股浅动脉闭塞症的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观察62例股浅动脉闭塞症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的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处理对疗效的影响。结果:足背动脉搏动恢复,症状消失46例,症状明显改善16例... 目的:总结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治疗股浅动脉闭塞症的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观察62例股浅动脉闭塞症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的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处理对疗效的影响。结果:足背动脉搏动恢复,症状消失46例,症状明显改善16例,术后足趾溃疡愈合10例,第一、二趾截趾4例。结论: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处理是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人工血管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提取在高流量脑血管搭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琪 孙杨 +1 位作者 王本琳 佟小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8-341,346,共5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提取技术在高流量脑血管搭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32例以桡动脉为桥血管行高流量脑血管搭桥手术患者,统计桡动脉所取长度及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内膜厚度、阻力... 目的探讨桡动脉提取技术在高流量脑血管搭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天津市环湖医院32例以桡动脉为桥血管行高流量脑血管搭桥手术患者,统计桡动脉所取长度及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内膜厚度、阻力系数等相关参数,应用影像学及临床数据评估手术效果,术后桥血管通畅率及并发症等有效性、安全性指标。结果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32例患者共搭桥32根,所取桡动脉平均长度(20.20±2.06)cm,近心端内径平均(2.41±0.28)mm,远心端内径平均(2.28±0.42)mm,各项参数及Allen's试验、造影等检查提示所取桡动脉通畅性良好,满足高流量搭桥需要,本研究中提取桡动脉搭桥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影像学检查示搭桥通畅,患者均未出现因桥血管痉挛而导致的缺血性卒中,前臂及腕关节肌力较术前未下降,4例患者出现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浅支损伤症状并于3月内缓解。结论提取桡动脉技术应用于脑血管搭桥具有安全性、有效性,该技术配合高流量脑血管搭桥术在颅底肿瘤、复杂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提取 高流量脑血管搭桥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高流量血管搭桥术联合颈内动脉闭塞术治疗小儿巨大颈内动脉瘤一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佳 夏鹰 +4 位作者 金虎 陈焕雄 聂柳 彭俊 王硕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9期790-793,共4页
1病例介绍患儿,男,6岁1个月,因"右侧颈总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视力下降5月余"于2015年3月14日来我院就诊。入院后结合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临床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瘤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后;右眼失明",收入神经外科住院治... 1病例介绍患儿,男,6岁1个月,因"右侧颈总动脉-大隐静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后视力下降5月余"于2015年3月14日来我院就诊。入院后结合病史、查体及辅助检查临床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瘤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后;右眼失明",收入神经外科住院治疗。既往史:因"右眼胀痛伴视力减退伴2个月"在中山大学附属中山眼科中心行眼视光检查后就诊于海南省人民医院,经全脑血管造影诊断为“右侧颈内动脉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搭桥 儿童 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对烟雾病血管重建评价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谦 程晓青 +4 位作者 周长圣 倪玲 罗松 黄伟 卢光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在烟雾病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前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行颅内外血管重建的烟雾病患者,23例患者共行25侧血管重建术,包括21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颞肌贴敷术(STA-MCA+ED... 目的: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成像(3D TOF MRA)在烟雾病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前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行颅内外血管重建的烟雾病患者,23例患者共行25侧血管重建术,包括21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颞肌贴敷术(STA-MCA+EDMS)和4侧脑-脑膜-动脉-颞肌贴敷术(EDAMS),患者术前一周内均行3D TOF MRA及DSA检查,术后一周内复查3D TOF MRA。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医师对图像进行观察。术前对颞浅动脉的图像显示以3分制计分法(优秀、良好、差)进行影像评分。术后以5分制计分法对搭桥血管成像质量及通畅性进行影像评分。对术后3D TOF MRA显示搭桥血管闭塞的患者,行CT血管成像检查观察搭桥血管情况。结果:术前46侧经DSA证实通畅的颞浅动脉,3D TOF MRA显示优秀36条(78.26%),良好10条(21.74%)。术后3D TOF MRA对搭桥血管的平均质量评分为3.88±0.44,无明显的伪影出现。搭桥血管的平均通畅性评分为2.8±1.26。通过与CTA对照,3例搭桥血管穿颅段出现假性闭塞。结论:3D TOF MRA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在烟雾病颅内外血管重建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临床上需要注意搭桥血管在穿颅段可能存在假性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三维时间飞跃法MRn血管成像 颅内外血管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的诊治体会(附6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4
15
作者 明英姿 周威 +3 位作者 刘洪 叶少军 邵明杰 叶啟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的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2001年至2013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2 000余例肾移植患者中6例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的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2001年至2013年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移植中心2 000余例肾移植患者中6例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5例因反复髂外动脉出血切除移植肾,其中2例患者行自体大隐静脉逆转替代髂外动脉术,2例患者行双侧股动脉血管搭桥术,1例直接行髂外动脉修补术;另1例患者因髂外动脉真菌包块切除了移植肾及所累及处的髂外动脉,动脉缺损处用尸体髂动脉行原位搭桥术。6例患者中除1例髂外动脉修补术后死亡外,其余5例患者均存活。结论:血管替代法及动脉搭桥法是抢救肾移植术后髂外动脉血管并发症患者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动脉血管并发症 髂外动脉 血管搭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一种血管吻合器(The Graft Connector○R)模型的血流动力学分析
16
作者 孙安强 邓小燕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132-133,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吻合器 动力学分析 血流动力学环境 内膜增生 血流速度 模型 血管搭桥 支架 壁面剪切力 吻合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心脏搭桥手术模型雕塑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雪 丁金立 刘有军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3-597,共5页
目的利用力反馈装置在虚拟三维环境中实现抓取和变形等操作,模拟心血管手术中的血管搭桥术式。方法利用医院中真实病人的CT扫描数字图片重建出心脏可视化模型并进行显示,建立搭桥血管,然后利用力反馈装置对血管模型进行雕塑,以模拟Fonta... 目的利用力反馈装置在虚拟三维环境中实现抓取和变形等操作,模拟心血管手术中的血管搭桥术式。方法利用医院中真实病人的CT扫描数字图片重建出心脏可视化模型并进行显示,建立搭桥血管,然后利用力反馈装置对血管模型进行雕塑,以模拟Fontan手术中从肺动脉到右心室的血管搭桥手术。结果在虚拟三维环境中显示心脏的空间结构,选择任意长度和直径的血管进行虚拟搭桥仿真,或选择自定义大小的补片对模型进行修补,最终得到术后模型和测量参数。结论力反馈装置在虚拟心脏搭桥手术中的应用为今后模拟各种手术术式、建立包含力学特性的手术规划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雕塑 虚拟手术 力反馈 血管搭桥 CT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缩窄继发濒临破裂胸主动脉瘤复合手术护理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环 杨静 +3 位作者 罗丽娜 夏永娣 刘培娟 覃金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28-1130,共3页
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COA)主要治疗方法是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COA的病死率逐渐降低(1%),但是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多、创伤大、术后再狭窄及主动脉瘤形成等仍是影响COA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存活率的主要问题。目前,微创介... 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 COA)主要治疗方法是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COA的病死率逐渐降低(1%),但是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多、创伤大、术后再狭窄及主动脉瘤形成等仍是影响COA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存活率的主要问题。目前,微创介入治疗在胸主动脉瘤治疗中已成为首选治疗方式[1]。本中心使用微创介入治疗COA和主动脉瘤病变、颈部人工血管旁路重建左上肢血流的复合手术,救治了1例COA合并巨大频临破裂胸主动脉瘤患者。现将该患者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胸主动脉瘤 人工血管搭桥 腔内隔绝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干细胞疗法临床试验取得成效
19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1期2448-2448,共1页
英国医学刊物《柳叶刀》发布的研究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用心脏干细胞疗法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试验获得成效。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柯16名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干细胞疗法。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心血管功能受损等原因,... 英国医学刊物《柳叶刀》发布的研究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用心脏干细胞疗法治疗心肌梗死的临床试验获得成效。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报告说,柯16名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了干细胞疗法。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心血管功能受损等原因,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现在常用心血管搭桥手术来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疗法 临床试验 心脏 心肌梗死患者 血管搭桥手术 研究人员 《柳叶刀》 医学刊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