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TCT检测恶性胸腔积液非小细胞肺癌血管拟态现象 被引量:1
1
作者 丁春晓 王健 +3 位作者 刘小虎 杜明伟 李建华 方长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90-1492,1495,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nt pleural effusion,MPE)中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向血管内皮和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情况,从细胞学角度深入探讨NSCLC血管形成的原理和分子机制。方法运用液基细胞薄层检测...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nt pleural effusion,MPE)中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向血管内皮和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情况,从细胞学角度深入探讨NSCLC血管形成的原理和分子机制。方法运用液基细胞薄层检测(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技术对1425例胸水标本进行检测,对阳性及可疑阳性标本进行沉渣包埋。通过HE染色切片确定每张切片血管新生及血管拟态(vascufogenic mimicry,VM)现象及数量,采用免疫组化SP法、免疫荧光法检测脉管样管型结构中NSCLC标志物和脉管内皮标志物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沉渣包埋切片HE染色诊断,NSCLC各组织学分型中平均每高倍视野脉管样管型结构的形成数量用中位数表示分别为肺腺癌10(10,20)个、肺鳞状细胞癌12.5(10,20)个、肺腺鳞癌12.5(5,17.5)个、肺大细胞癌10(5,20)个,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发现,由肿瘤细胞构成的脉管样管型结构中NSCLC标志物和脉管内皮标志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结论MPE中NSCLC细胞具有分化为脉管内皮细胞的潜能,存在VM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液基细胞薄层检测 沉渣包埋 血管拟态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