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抑素体外对兔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的抑制 被引量:4
1
作者 孙旭芳 曾水清 +2 位作者 王宇哲 李晓青 胡燕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3-575,578,共4页
目的 观察血管抑素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ERK 1)活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L Lysine耦联的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从血浆中分离和纯化血管抑素。原代培养兔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 目的 观察血管抑素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ERK 1)活化的影响。方法 利用L Lysine耦联的Sepharose 4B亲和层析柱从血浆中分离和纯化血管抑素。原代培养兔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血管抑素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 ,Westernblot检测血管抑素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刺激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ERK 1水平的影响。结果 血管抑素在体外能显著抑制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其ED50 约为 16 0 μg/ml。VEGF刺激兔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后 ,ERK 1被迅速激活 ,而血管抑素能使其表达量降低 35 6 %。结论 血管抑素有望成为极有临床价值的防治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血管内皮细胞 视网膜 体外 ERK 增生 抑制作用 分离和纯化 表达量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抑素抑制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曾静 黄明汉 +2 位作者 王国华 王冬梅 胡志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8-471,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抑素(AS)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120只Wistar大鼠制作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CNV)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2.5μgAS组、5μgAS组、地塞米松组、生理盐水组,每组30只。分别给予2.5μg/0.1mLAS、5μg/0.1mLA... 目的研究血管抑素(AS)对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120只Wistar大鼠制作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CNV)模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2.5μgAS组、5μgAS组、地塞米松组、生理盐水组,每组30只。分别给予2.5μg/0.1mLAS、5μg/0.1mLAS、0.1mg/0.1mL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各0.1mL,球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共4次。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不同时间裂隙灯下观察大鼠角膜混浊度,计算新生血管面积,分析角膜组织病理切片。结果2.5μgAS组、5μgAS组及地塞米松组在第7、10、14天较生理盐水组角膜混浊程度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μgAS组、5μgAS组及地塞米松组在碱烧伤后第3天起各时间点新生血管面积小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能有效抑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CNV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角膜新生血管 碱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抑素联合丝裂霉素C防止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许丹丹 刘海俊 +1 位作者 李燕 刘子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5-228,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抑素(Angiostatin AS)联合丝裂霉素C(Mitomycin MMC)防止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5例(369眼)原发性翼状胬肉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A组行逆行性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121眼),B组行逆行性翼状胬肉切... 目的观察血管抑素(Angiostatin AS)联合丝裂霉素C(Mitomycin MMC)防止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5例(369眼)原发性翼状胬肉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A组行逆行性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121眼),B组行逆行性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血管抑素(122眼),C组行逆行性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及血管抑素(126眼)等方法治疗,随访12~18个月,比较其复发率。结果 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C组复发率(0.8%,1/126)最低,其次是B组(5.7%,7/122),最后是A组(7.4%,9/121)。结论逆行性翼状胬肉手术联合丝裂霉素C及血管抑制素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其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丝裂霉素C 原发性翼状胬肉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次小剂量^(131)I-血管抑素放射受体治疗荷lewis肺癌小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袁梦晖 徐海峰 +3 位作者 邵秋菊 周润锁 张王峰 王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研究多次小剂量131I-血管抑素(AS)放射受体治疗(RRT)对荷瘤小鼠肿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荷Lew is肺癌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多次小剂量RRT、化疗、单次大剂量RRT治疗,观察14 d内肿瘤体积变化和小鼠生存期,并用免疫组化法... 目的:研究多次小剂量131I-血管抑素(AS)放射受体治疗(RRT)对荷瘤小鼠肿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荷Lew is肺癌小鼠模型,分别给予多次小剂量RRT、化疗、单次大剂量RRT治疗,观察14 d内肿瘤体积变化和小鼠生存期,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肿瘤中CD34和核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以及正常小鼠RRT后体重、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改变。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多次小剂量RRT组小鼠生存期延长(P<0.05),疗效优于其他各组(P<0.01)。大、小两种剂量131I-AS对小鼠的白细胞、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131I-AS治疗组肿瘤中CD34和NF-κB P65的表达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0.01)。结论:多次小剂量RRT优于化疗;131I-AS小剂量放射免疫治疗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受体治疗 血管抑素 荷瘤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新生血管抑制剂——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 被引量:6
5
作者 吴扬兰 王远亮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2-75,共4页
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是两种内源性肿瘤新生血管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肿瘤内皮细胞的生长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防止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目的。作为两种最有前途的肿瘤新生血管抑制剂克服了肿瘤化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抗药... 血管抑素和内皮抑素是两种内源性肿瘤新生血管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肿瘤内皮细胞的生长达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防止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目的。作为两种最有前途的肿瘤新生血管抑制剂克服了肿瘤化疗过程中产生的耐药抗药性。文中对这两种抑制剂的结构与功能及应用研究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内皮抑素 肿瘤新生血管 结构与功能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抑素抑制兔眼表碱烧伤角膜缘移植术后的角膜血管新生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海俊 向仕平 +4 位作者 廖华 张静 谢栋 钟世镇 胡章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检测眼表碱烧伤角膜缘移植术后血管抑素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双眼制作碱烧伤模型1d后,双眼行角膜缘移植术,术后左眼局部应用血管抑素治疗2周,右眼作对照;观测4周,根据新生血管侵入角膜缘内的范围、角膜... 目的:检测眼表碱烧伤角膜缘移植术后血管抑素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双眼制作碱烧伤模型1d后,双眼行角膜缘移植术,术后左眼局部应用血管抑素治疗2周,右眼作对照;观测4周,根据新生血管侵入角膜缘内的范围、角膜混浊与水肿程度进行分级并作统计学处理;同时测量术后7、14、21及28d的眼压。结果:术后4周时,应用血管抑素的左眼的新生血管的评分为1.19±0.10,而对照组为1.63±0.72,统计学处理显示左眼的新生血管较右眼的明显减少(P<0.05),角膜混浊与水肿程度亦明显下降。各时间点各术眼的眼压均在正常范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局部应用血管抑素能有效抑制眼表碱烧伤角膜缘移植术后的新生血管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角膜新生血管 角膜缘移植 碱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小鼠血管抑素基因在胆囊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吉成 王作仁 +7 位作者 赵西霞 程艳娟 杨定忠 陆学东 张小艳 杨来智 王秀玲 张德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79-483,共5页
目的 研究重组小鼠血管抑素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的胆囊癌细胞能否表达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活性的血管抑素蛋白。方法 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 0 0 0将重组小鼠血管抑素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1(+) angiostatin转染胆囊... 目的 研究重组小鼠血管抑素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的胆囊癌细胞能否表达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活性的血管抑素蛋白。方法 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 0 0 0将重组小鼠血管抑素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1(+) angiostatin转染胆囊癌细胞株GBC SD ,G4 18抗性筛选 ;以Westernblot检测血管抑素的表达 ,以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分析检测其活性。结果 经Westernblot检测 ,得到高表达血管抑素的胆囊癌细胞克隆 ,其培养上清能有效抑制bFGF刺激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P <0 .0 5 )。结论 小鼠血管抑素基因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1(+) angiostatin转导的胆囊癌细胞能够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血管抑素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基因治疗 血管抑素 蛋白表达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抑素在子宫异位和在位内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慧霞 王冬颖 +2 位作者 李兰 尉春艳 吴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2-354,39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抑素(AGN)在子宫异位、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AGN在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在位内膜及2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VEGF阳性表达率在...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抑素(AGN)在子宫异位、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AGN在2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异位、在位内膜及2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VEGF阳性表达率在EMs患者异位、在位增生期内膜组织中(87.5%、56.3%)高于对照组(46.7%),分泌期内膜组织中的表达(83.3%、75%)也高于对照组(42.9%),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GN在EMs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增生期中阳性表达率(37.5%、56.3%)高于对照组(33.3%),在分泌期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58.3%、75%)高于对照组(28.6%),并且EMs组分泌期AGN的表达显著高于增生期,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EGF和AGN在EMs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与EMs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抗人血管抑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萃 卢文菊 +2 位作者 何育钊 胡立勇 傅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58-960,共3页
目的 :制备鼠抗人血管抑素 (angiostatin)的单克隆抗体 ,为进一步研究血管抑素的抗肿瘤作用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 :利用杂交瘤技术以血管抑素免疫BALB/C小鼠制备 3株能够稳定分泌抗血管抑素抗体的杂交瘤 ,并对上清进行ELISA、双向... 目的 :制备鼠抗人血管抑素 (angiostatin)的单克隆抗体 ,为进一步研究血管抑素的抗肿瘤作用和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方法 :利用杂交瘤技术以血管抑素免疫BALB/C小鼠制备 3株能够稳定分泌抗血管抑素抗体的杂交瘤 ,并对上清进行ELISA、双向免疫扩散等鉴定。结果 :该抗体的类别为IgG1,并能特异性识别血管抑素 ,与细胞因子rhIL - 2、rhTNF -α、rhIFN -α及血清蛋白无交叉反应。结论 :经初步鉴定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抗体 单克隆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中血管抑素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玉英 范维琥 +1 位作者 蒋霞 李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76-578,582,F0003,共5页
目的检测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中血管抑素的表达,探讨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梗死大鼠7、14、21和28d缺血心肌中血管抑素的水平;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缺血心肌VEGF的表达趋势... 目的检测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中血管抑素的表达,探讨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法检测心肌梗死大鼠7、14、21和28d缺血心肌中血管抑素的水平;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缺血心肌VEGF的表达趋势。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中血管抑素表达明显增加(P<0.05),主要分布于血管周围,在第7天表达最高,以后逐渐降低,至28d仍略高于假手术组(P<0.05)。VEGF的变化趋势与血管抑素相似。血管抑素的WesternBlot检测结果与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血管抑素在心肌梗死大鼠的缺血心肌中表达增加,与VEGF的动态变化趋势相似,血管抑素可能参与调节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血管抑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天黎 姜国忠 +2 位作者 牛向丽 谢华 薛乐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81-884,共4页
目的 :克隆中国人血管抑素 (angiostatin ,ANG)基因全长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应用RT -PCR ,将 5例健康人肝脏组织ANG基因克隆到pSP71载体上 ,用Sanger法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通过RT -PCR获得一个 1 1 4 1bp的扩增产物 ,测序发现... 目的 :克隆中国人血管抑素 (angiostatin ,ANG)基因全长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应用RT -PCR ,将 5例健康人肝脏组织ANG基因克隆到pSP71载体上 ,用Sanger法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通过RT -PCR获得一个 1 1 4 1bp的扩增产物 ,测序发现与已报道的ANG比较 ,国人ANG上有 3个碱基突变位点 :分别为第 82 5位C→T ;第 92 7位T→G和第 1 0 78位G→A。前两个碱基突变氨基酸未发生变化 ,第 3个碱基突变结果使缬氨酸 (Val342 )改变成为蛋氨酸(Met342 )。结论 :克隆得到中国人ANG基因片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纤溶酶原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抑素基因转染联合化疗药物对人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平 孔北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4,I0004,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抑素(angiostatin)基因转染联合化疗药物顺铂对人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的协同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使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建立人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射空质粒PcDNA3、angiostat... 目的研究血管抑素(angiostatin)基因转染联合化疗药物顺铂对人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的协同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使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建立人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射空质粒PcDNA3、angiostatin/PcDNA3、化疗药物顺铂、angiostatin/PcDNA3+顺铂,质粒用脂质体DOTAP介导转染细胞。观察各组动物的腹水量及腹腔荷瘤量,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angiostatin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利用TUNEL染色法行原位细胞凋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裸鼠的腹水量(P<0.01)及腹腔瘤负荷(P<0.005)均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肿瘤组织中angiostatin蛋白局部高表达,微血管密度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P<0.01),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结论Angiostatin基因联合化疗治疗人卵巢癌裸鼠腹腔移植瘤可以产生协同抑制作用,多途径联合用药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血管生成治疗 基因治疗 化疗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抑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颖 孙陆果 于永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 :研究血管抑素 (angiostatin)的临床应用价值 ,将其开发为多肽类药物。方法 :以RT PCR从胎儿肝脏钓取人血管抑素全编码区cDNA ,使用Pichia分泌型酵母表达系统表达重组人血管抑素 ,重组蛋白经肝素亲和层析纯化后 ,以鸡胚尿囊膜法血... 目的 :研究血管抑素 (angiostatin)的临床应用价值 ,将其开发为多肽类药物。方法 :以RT PCR从胎儿肝脏钓取人血管抑素全编码区cDNA ,使用Pichia分泌型酵母表达系统表达重组人血管抑素 ,重组蛋白经肝素亲和层析纯化后 ,以鸡胚尿囊膜法血管生成实验及小鼠创伤愈合实验检测活性。结果 :重组人血管抑素在酵母系统中得到较高量表达 (5mg/L) ,经肝素亲和层析纯化 ,SDS PAGE显示分子量为 43kD。活性实验表明 ,重组蛋白能够抑制新生血管形成、抑制伤口愈合。结论 :重组人血管抑素在酵母系统中实现高效表达 ,并具有很好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活性 重组人血管抑素 多肽类药物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抑素对胰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磊 岳媛 王作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5-749,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抑素在胰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基因转染技术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ngiostatin导入人胰腺癌PC-3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PC-3细胞分为血管抑素转染组、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 目的观察血管抑素在胰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基因转染技术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ngiostatin导入人胰腺癌PC-3细胞,筛选阳性克隆并扩大培养。PC-3细胞分为血管抑素转染组、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管抑素蛋白表达;利用显微镜下细胞计数法测定转染前后PC-3细胞的体外生长曲线;检测各组PC-3细胞培养上清所分泌的血管抑素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的影响。进一步建立种植瘤模型,通过CD34染色法检测Angiostatin对种植瘤中血管密度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血管抑素转染组的PC-3细胞可分泌血管抑素,而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的PC-3细胞无血管抑素的分泌;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血管抑素转染组、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的细胞生长速度和倍增时间无明显差异;3组PC-3细胞上清液对内皮细胞ECV-304的生长有明显差异,血管抑素转染组的生长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体内试验显示血管抑素转染组的种植瘤生长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及脂质体对照组。血管抑素转染组的种植瘤微血管密度(19.6±3.6)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48.5±4.7)和脂质体对照组(51.1±5.4)。结论血管抑素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进一步产生抑制胰腺癌血管生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胰腺癌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转染 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HIF-1α基因联合血管抑素基因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平 董典宁 孔北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研究反义缺氧诱导因子-1α(antisense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aHIF-1α)基因联合血管抑素(angiostatin)基因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使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 目的:研究反义缺氧诱导因子-1α(antisense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aHIF-1α)基因联合血管抑素(angiostatin)基因对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使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注射空质粒PcDNA3、PcDNA3-Angiostatin、PcDNA3B-aHIF-1α、PcDNA3-Angiostatin+PcDNA3B-aHIF-1α。观察各组动物的肿瘤生长曲线,检测各组肿瘤组织Angiostat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HIF-1α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利用TUNEL染色法行原位细胞凋亡分析。结果:Angiostatin基因联合aHIF-1α基因治疗组裸鼠的肿瘤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组织中HIF-1α蛋白局部低表达,MVD(13.6±2.3)明显低于Angiostatin基因治疗组(24.5±2.7),VEGF表达低于各单独治疗组和对照组,细胞凋亡指数(5.32±0.62)高于Angiostatin基因治疗组(2.89±0.45)、aHIF-1α基因治疗组(2.98±0.51)和对照组(1.56±0.41)。结论:Angiostatin基因联合aHIF-1α基因治疗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可以产生协同抑制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耐药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缺氧诱导因子 基因治疗 血管生成治疗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尿血管抑素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鲁照明 薛乐勋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5-257,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人尿液中血管抑素的方法,并探讨其在肿瘤患者中测定的意义。方法:依据ELISA的原理和技术要求,以赖氨酸作固相包被物,血管抑素为标准品,抗入K1~3的单抗为特异性的一抗,制备测定血管抑素的ELISA试剂盒。用此方法测定40...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人尿液中血管抑素的方法,并探讨其在肿瘤患者中测定的意义。方法:依据ELISA的原理和技术要求,以赖氨酸作固相包被物,血管抑素为标准品,抗入K1~3的单抗为特异性的一抗,制备测定血管抑素的ELISA试剂盒。用此方法测定4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92例恶性肿瘤(31例肺癌、31例食管癌、30例乳癌)患者治疗前尿中血管抑素含量。结果:该ELISA方法检测人尿中血管抑素的检出范围为1~200μg/L。正常对照组中尿血管抑素含量为0~27.4μg/L,x±s(16.15±6.82)μg/L。3种肿瘤患者尿中血管抑素平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肺癌、食管癌、乳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7.4%、71.0%和70.0%,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敏感性、特异性高;人尿中血管抑素含量检测可用于某些肿瘤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ELISA 肿瘤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血管抑素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玲莉 周楠迪 +2 位作者 吴奇凡 金坚 田亚平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1,共4页
对重组人血管抑素表达菌株pQE32 AGN的生长及产物表达规律进行了探索,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培养温度为37℃,初始pH7.0,OD600为0.8~1.0时开始诱导,诱导持续时间为6h,诱导剂浓度为0.1mmol/L,最终目的产物达到菌体总蛋白的35%,rhAGN的表达... 对重组人血管抑素表达菌株pQE32 AGN的生长及产物表达规律进行了探索,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培养温度为37℃,初始pH7.0,OD600为0.8~1.0时开始诱导,诱导持续时间为6h,诱导剂浓度为0.1mmol/L,最终目的产物达到菌体总蛋白的35%,rhAGN的表达量达到56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重组大肠杆菌 发酵条件 pQE32-AGN 产物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灌注血管抑素治疗肝癌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勇 刘云霞 杨海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61-1763,共3页
目的为了分析血管抑素基因经肝动脉灌注后抑制肝癌的作用。方法将制作成功的Wistar大鼠肝癌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血管抑素基因、超液态碘油、血管抑素基因+碘油200μL质粒和脂质体复合物(含20μg质粒),对照组则组予0.9%生理盐水200... 目的为了分析血管抑素基因经肝动脉灌注后抑制肝癌的作用。方法将制作成功的Wistar大鼠肝癌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给予血管抑素基因、超液态碘油、血管抑素基因+碘油200μL质粒和脂质体复合物(含20μg质粒),对照组则组予0.9%生理盐水200μl。结果所有的治疗组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基因与碘油相比差异并不显著。而基因+碘油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各组。结论基因联合碘油可以明显提高抑制肝癌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模型 动物 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抑素抑制人脑胶质瘤生长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心 张文治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观察人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对小鼠脑胶质瘤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观察AS对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和人脑胶质瘤细胞系TJ-905增殖的影响;建立荷G422脑胶质瘤小鼠皮下移植模型,皮下注射AS,计算瘤体比和抑瘤率... 目的:观察人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对小鼠脑胶质瘤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观察AS对血管内皮细胞系ECV-304和人脑胶质瘤细胞系TJ-905增殖的影响;建立荷G422脑胶质瘤小鼠皮下移植模型,皮下注射AS,计算瘤体比和抑瘤率。结果:(1)AS对ECV-304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AS对TJ-905无影响;(2)动物实验显示,AS剂量为10mg·kg^(-1)·d^(-1)和50mg·kg^(-1)·d^(-1)时抑瘤率分别为21.8%和84.3%;(3)免疫组化Ⅷ因子染色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在血管发育及数量方面均有差别。结论:AS在体外对胶质瘤细胞无抑制作用,在体内能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而抑制胶质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血管抑素 血管内皮细胞系 G422脑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抑素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20
作者 高英 毕英 李忠忠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1期1330-1332,共3页
血管抑素是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通过各种实验方法能够检测肿瘤中的血管抑素水平,并将其作为新生血管抑制药应用于肿瘤治疗中。血管抑素在未来的肿瘤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中有... 血管抑素是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通过各种实验方法能够检测肿瘤中的血管抑素水平,并将其作为新生血管抑制药应用于肿瘤治疗中。血管抑素在未来的肿瘤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肿瘤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