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抑制蛋白2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功能及其调控可变剪接机制
1
作者 王卫 王红丽 +3 位作者 阿力比亚提·艾尼 衣力亚尔·肉苏 阿依努尔 杨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26-1535,共10页
目的·探索血管抑制蛋白2(vasohibin-2,VASH2)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VASH2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和可变剪接在TNB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GenotypeTissue E... 目的·探索血管抑制蛋白2(vasohibin-2,VASH2)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及VASH2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和可变剪接在TNB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联合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比较VASH2在TNBC中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VASH2在TNBC中的甲基化水平。在TNBC细胞系MDA-MB-231中对VASH2过表达,并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受VASH2所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可变剪接基因。结果·VASH2在TNBC组织中与正常组织及其他乳腺癌分型比较表达水平显著提高。VASH2基因的低甲基化可能是VASH2在TNBC中表达上调的原因之一。VASH2过表达后引起81个基因显著差异表达,其中上调的基因23个,下调的基因58个。VASH2过表达后可变剪接水平发生显著变化的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上。结论·VASH2可能通过调控TNBC中基因可变剪接促进其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制蛋白2 三阴性乳腺癌 可变剪接 p53信号通路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缺血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抑制素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唐强 姜云飞 +2 位作者 朱路文 叶涛 宋名杨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1-1155,共5页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缺血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血管抑制素(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清洁健康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康复治... 目的探讨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缺血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和血管抑制素(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只清洁健康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治疗组、康复治疗组和针康治疗组,各组又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n=6)。改良Longa法制备永久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不予任何治疗,针刺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疗法,康复治疗组采用跑台训练,针康治疗组采用针康法治疗。术后3 d、7 d、14 d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 NSS)评估各实验组大鼠的神经功能,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缺血半暗区b FGF和AS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3 d、7 d、14 d,与模型组、针刺治疗组、康复治疗组比较,针康治疗组m NSS评分降低(P<0.05),b FGF蛋白表达升高(P<0.05),AS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针康法能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 FGF蛋白表达、下调AS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神经功能 针康法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抑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抑制素基因克隆、表达和生物活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爱联 罗进贤 +1 位作者 张添元 罗学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59,共4页
应用PCR技术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扩增了人血管抑制素基因。将克隆的基因重组进酵母质粒pPIC9K获得含该基因的重组质粒pPIC9KA3。用电激法将质粒pPIC9K转化毕节酵母GS115 ,经PCR检测获得含人血管抑制素基因的酵母工程菌GS115 (pPIC9KA3)... 应用PCR技术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扩增了人血管抑制素基因。将克隆的基因重组进酵母质粒pPIC9K获得含该基因的重组质粒pPIC9KA3。用电激法将质粒pPIC9K转化毕节酵母GS115 ,经PCR检测获得含人血管抑制素基因的酵母工程菌GS115 (pPIC9KA3)。再用G418筛选法 ,在含不同浓度的G418平板上筛选高拷贝整合的转化子。对高拷贝整合的转化子进行发酵培养和诱导表达。SDS_PAGE及Western印迹分析显示 :表达产物约占胞外蛋白的 43% ,相当于 94mg L ,并具有免疫活性。并能抑制bFGF诱导的鸡胚尿囊膜新生血管的生成。还对用G418筛选高拷贝整合转化子的方法做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制 基因表达 毕节酵母 G418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鲨鱼软骨血管抑制因子的高效液相色谱与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岳贵花 杨芃原 +5 位作者 沈先荣 吉冬梅 任大明 刘为平 许云敏 王洪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868-1870,共3页
The studies of SCAIF I(an unknown protein) by HPLC and ESIMS wa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SCAIF I is a kind of antiangiogenesis extracted from shark cartilage. The extracted protein was purified by HPLC and then st... The studies of SCAIF I(an unknown protein) by HPLC and ESIMS wa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The SCAIF I is a kind of antiangiogenesis extracted from shark cartilage. The extracted protein was purified by HPLC and then studied by ESIMS. The molecule weight of the SCAIF I protein was confirmed to be 15 601 in the first time. Peptide map of the unknown protein was obtained by HPLC ESIMS with a trypsin digestion and possible partial sequences were deduced with the online CID technique. With partial sequence information the homologous proteins are searched with protein database. The homology of SCAIF I summarized in this work is useful in further studies of this unknown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鱼软骨 血管抑制因子 液相色谱 电喷雾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袁国荣 叶再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4期884-88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胃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采用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为主化疗,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紫杉醇为主化疗。结果:治疗组总... 目的:探讨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胃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采用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为主化疗,对照组21例,采用单纯紫杉醇为主化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达66.6%,对照组4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治疗组在保护免疫功能方面优于化疗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两组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血管抑制剂人参皂苷Rg3联合紫杉醇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能提高总有效率,保护免疫功能,延长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肝转移 中药血管抑制 人参皂苷RG3 紫杉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血管抑制因子2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崔晓敬 孟磊 +4 位作者 李葚煦 蒋捷 王洁 叶小巾 丁文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798-800,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血管抑制因子2(VS2)水平及其潜在临床意义。方法参照Framingham临床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入选216例CHF患者为研究组,其中无或轻度CHF症状93例,中重度CHF症状123例;缺血性心脏病99例,非缺血性心脏病117...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血管抑制因子2(VS2)水平及其潜在临床意义。方法参照Framingham临床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入选216例CHF患者为研究组,其中无或轻度CHF症状93例,中重度CHF症状123例;缺血性心脏病99例,非缺血性心脏病117例。选择同期171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浆VS2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浆VS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805(0.547,1.187)μg/L vs 0.983(0.510,1.783)μg/L,P=0.011]。无或轻度CHF症状与中重度CHF症状者VS2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908),缺血性心脏病与非缺血性心脏病患者VS2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409)。123例中重度CHF症状患者VS2水平与心率呈负相关(r=-0.198,P=0.028)。结论 CHF患者血浆VS2水平降低,VS2与心力衰竭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细胞因子类 血管抑制因子2(自由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血管抑制素Endostatin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鉴定 被引量:5
7
作者 贺祥 潘卫 +5 位作者 王路 陈秋莉 殷学平 潘欣 芮耀诚 戚中田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内抑素(Endostatin)是一种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分离、克隆和测定中国人的Endostatin基因,为进一步研究Endoctatin的功能奠定了基础。方法:从中国人胎肝组织中提取mRNA,用RT-PC... 目的:内抑素(Endostatin)是一种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分离、克隆和测定中国人的Endostatin基因,为进一步研究Endoctatin的功能奠定了基础。方法:从中国人胎肝组织中提取mRNA,用RT-PCR方法将Endostatin的cDNA扩增出,克隆到pGEM-T载体中,测定其DNA序列。结果:中国人的Endostatin cDNA序列被成功克隆,序列分析证实为 Endostatin基因。结论:中国人的Endostatin cDNA基因编码序列与国外文献报道的相应序列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TATIN 克隆 序列 血管抑制 肿瘤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抑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雅臻 李光宇 范斌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对于碱烧伤诱导的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1mol/LNaOH溶液烧伤家兔角膜,建立碱烧伤诱导的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将家兔分为A、B、C、D4组,每组10只眼。伤后24h后分别给予1...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对于碱烧伤诱导的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1mol/LNaOH溶液烧伤家兔角膜,建立碱烧伤诱导的家兔角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将家兔分为A、B、C、D4组,每组10只眼。伤后24h后分别给予1×PBS缓冲液,25、50、100μg/mLVasostatin球结膜下注射,2次/周,共4周。测量各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面积,并在伤后28d处死动物,取其角膜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的生长情况。结果各时间点角膜新生血管的面积,B组、C组及D组均低于A组(P<0.05),C组及D组均低于B组(P<0.05),C组与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人Vasostatin蛋白可有效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制因子 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Ⅷ因子相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抑制素在酿酒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和活性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卢文菊 罗进贤 +1 位作者 张晓实 李文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6-160,共5页
将酵母交配因子 (MF)α1信号肽编码序列和人血管抑制素 (hAGN)cDNA融合序列插入穿梭载体pYADE4 ,构建得到分泌型重组表达质粒pYADEMA18.转化酿酒酵母JG110 7后 ,用 2 %乙醇和2 %甘油联合诱导表达 .ELISA分析表明 ,在诱导 14h~ 30h期间 ... 将酵母交配因子 (MF)α1信号肽编码序列和人血管抑制素 (hAGN)cDNA融合序列插入穿梭载体pYADE4 ,构建得到分泌型重组表达质粒pYADEMA18.转化酿酒酵母JG110 7后 ,用 2 %乙醇和2 %甘油联合诱导表达 .ELISA分析表明 ,在诱导 14h~ 30h期间 ,hAGN获得了表达并分泌至细胞外 .发酵上清液经 75 %饱和度硫酸铵沉淀、CM 5 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 75凝胶过滤层析纯化 .SDS PAGE分析显示 ,表达产物重组人血管抑制素 (rhAGN)相对分子质量约 5 0kD ,电泳纯度达到 94 %.生物活性分析证明 ,rhAGN在 0 0 1mg L~ 3 0mg L浓度范围内能够抑制人真皮内皮细胞株HDMEC增殖 ,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制 酿酒酵母 分泌表达 活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对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光宇 范斌 +3 位作者 徐立 吴雅臻 何立洁 吴家祥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对体外培养的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RF/6A)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bFGF刺激增殖 ,体外培养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RF/6A)至 4代 ,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重组人Vasostatin蛋白 ,并采用MT...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对体外培养的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RF/6A)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bFGF刺激增殖 ,体外培养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RF/6A)至 4代 ,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重组人Vasostatin蛋白 ,并采用MTT法、3 H TdR法检测 2、4、6d时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 ,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重组人Vasostatin蛋白是否诱导细胞凋亡进行了探讨。结果 MTT法、3 H TdR两种方法均显示重组人Vasostatin蛋白以质量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bFGF刺激的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RF/6A)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加入重组人Vasostatin蛋白后 ,G0 /G1期无明显的亚二倍体核形峰出现 ,其不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来抑制细胞增殖的。结论 重组人Vasostatin蛋白在体外具有抑制bF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 ,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血管新生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制因子 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 新生血管 钙网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特异性血管抑制因子-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俊俊 王焱 +1 位作者 杜趁香 晋熙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9-574,共6页
目的观察脑特异性血管抑制因子-1(brain-specific angiogenesis inhibitor-1,BAI-1)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存在的意义及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分别通过SP法和PCR... 目的观察脑特异性血管抑制因子-1(brain-specific angiogenesis inhibitor-1,BAI-1)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存在的意义及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分别通过SP法和PCR反向点杂交法对BAI-1和HPV在30例正常宫颈组织、6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CINⅠ27例,CINⅡ~Ⅲ34例)以及54例宫颈鳞癌组织(Ⅰ~Ⅱ期34例,Ⅲ~Ⅳ期20例)中的表达和感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探讨其与宫颈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BAI-1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74.07%、44.11%、18.52%,而HPV的阳性感染率为6.67%、37.04%、76.47%、100%。分析数据得出,随着宫颈病变的进展,BAI-1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在下降,而HPV的阳性感染率在上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BAI-1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有关(χ2=7.219,P=0.007),与年龄、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在不同宫颈组织中BAI-1的阳性表达与HPV的阳性感染呈负相关(rs=-0.486,P<0.01)。结论 BAI-1可能参与HPV感染导致的宫颈鳞癌的早期发生发展过程,为宫颈鳞癌的诊治及预后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特异性血管抑制因子-1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宫颈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魟软骨新生血管抑制组分的制备及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新威 罗红宇 +1 位作者 徐佳晶 张元兴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47-149,172,共4页
以赤魟软骨为原料,对赤魟软骨中新生血管抑制组分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盐酸胍抽提、冷冻离心、透析、冷冻干燥等方法,得到分子量为3~300 kDa的活性组分,研究结果表明:赤魟软骨提取物显著地抑制了鸡胚绒毛尿囊... 以赤魟软骨为原料,对赤魟软骨中新生血管抑制组分的提取方法及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盐酸胍抽提、冷冻离心、透析、冷冻干燥等方法,得到分子量为3~300 kDa的活性组分,研究结果表明:赤魟软骨提取物显著地抑制了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的生成,并且抑制效果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魟软骨 血管抑制因子 鸡胚绒毛尿囊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抑制因子的心血管效应和病理生理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晓敬 孟磊 丁文惠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9-432,共4页
血管抑制因子是由嗜铬颗粒蛋白A的N端氨基酸序列经蛋白酶水解作用衍生而来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多肽。血管抑制因子可参与多个生理、病理过程,包括抑制血管收缩,拮抗肾上腺素能的心脏兴奋作用,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调节内皮屏障功... 血管抑制因子是由嗜铬颗粒蛋白A的N端氨基酸序列经蛋白酶水解作用衍生而来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多肽。血管抑制因子可参与多个生理、病理过程,包括抑制血管收缩,拮抗肾上腺素能的心脏兴奋作用,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调节内皮屏障功能,构成天然免疫防御屏障及调节血管新生等。血管抑制因子在心血管系统中的调节作用备受关注,但仍有诸多的未知,研究工作尚需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制因子 嗜铬颗粒蛋白A 血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史雪辉 何守志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168-170,共3页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引起多种眼病视力下降、甚至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新生血管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关新生血管抑制剂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对新生血管形成过程及脉络膜新生血管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新生血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抑制因子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研究
15
作者 范斌 吴雅臻 +4 位作者 李光宇 徐立 张晓光 段秀梅 谭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70-573,共4页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人血管抑制因子 ,并利用镍金属螯合层析法进行纯化 ,探讨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从人肝脏组织中获取人血管抑制因子的cDNA ,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进行IPTG诱导表...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人血管抑制因子 ,并利用镍金属螯合层析法进行纯化 ,探讨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从人肝脏组织中获取人血管抑制因子的cDNA ,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 PAGE分析 ,并利用镍金属螯合层析法进行纯化。3H TdR法检测纯化的血管抑制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利用pQE30表达载体表达的含 6个组氨酸尾的vasostatin蛋白 ,在SDS PAGE上表现出一条约 2 1kD的阳性条带 ,经镍金属螯合层析纯化后的蛋白经肽指纹图谱分析鉴定为目的蛋白 ,在体外可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结论 :人血管抑制因子可在大肠杆菌中以包涵体形式高水平表达 ,并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制因子 原核 表达 纯化 活性 镍金属螯合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血管抑制剂DX-1002结构的NMR确证
16
作者 陈芙蓉 宁欣 +4 位作者 张玉霞 李丹 林洁 雍智全 徐小平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5-58,共4页
该文采用核磁共振的氢谱、碳谱和相关谱技术,同时结合质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DX-1002的化学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DX-1002的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各个化学位移值与DX-1002各个氢原子和碳原子的归属一致;结合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 该文采用核磁共振的氢谱、碳谱和相关谱技术,同时结合质谱和红外光谱等技术,对DX-1002的化学结构进行解析。结果表明DX-1002的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各个化学位移值与DX-1002各个氢原子和碳原子的归属一致;结合同核化学位移相关谱(g COSY)、异核多量子关系谱(g HMQC)、核欧佛豪瑟效应频谱(NOESY)等综合分析,确定分子的空间结构;然后综合质谱和红外光谱确定DX-1002的化学结构为(E)-3-(3″-羟基-4″-甲氧苯基)-2-(3′,4′,5′-三甲氧基苯基)丙烯酸正丁铵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DX-1002 结构确证 肿瘤血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抑制素-2通过调控上皮细胞间质化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君 俞彩仙 +4 位作者 江晓霞 伍小柳 贾岳 张红平 李政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66-975,共10页
目的探讨血管抑制素-2(VASH2)能否促进宫颈癌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和转移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外源性过表达和干扰内源性flotillin-1表达的宫颈癌细胞中,通过公共数据库结合RNA-seq挖掘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在宫颈正常上皮细胞(HcerEpic... 目的探讨血管抑制素-2(VASH2)能否促进宫颈癌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和转移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外源性过表达和干扰内源性flotillin-1表达的宫颈癌细胞中,通过公共数据库结合RNA-seq挖掘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在宫颈正常上皮细胞(HcerEpic细胞)和宫颈癌细胞(HeLa、C-33A、Ca ski、SiHa和MS751)以及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新鲜宫颈癌组织中检测VASH2的表达;运用慢病毒稳定表达载体构建外源性过表达VASH2和干扰内源性VASH2表达的宫颈癌细胞及对照细胞,并检测其增殖、迁移、侵袭和淋巴管形成的情况;在上述细胞模型中检测上皮细胞间质化(EMT)过程关键分子及TGF-β的表达水平。结果RNA-seq发现在外源性过表达flotillin-1的宫颈癌细胞中VASH2的表达上调(P<0.05),而在抑制内源性flotillin-1表达的细胞中VASH2表达下调(P<0.05),并在公共数据库中证实VASH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相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呈高表达(P<0.01)。相对于HcerEpic细胞和淋巴结未转移的宫颈癌组织,VASH2在Ca Ski、SiHa、MS751细胞和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上调(P<0.05);相对于对照细胞,外源性过表达VASH2的宫颈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淋巴管形成能力增强,而抑制内源性VASH2表达的宫颈癌细胞上述能力则受到抑制(P<0.05);相对于对照细胞,外源性过表达VASH2的宫颈癌细胞中EMT过程的关键分子E-cadherin下调,N-cadherin、Vimentin和VEGF-C上调,而抑制内源性VASH2表达的宫颈癌细胞中E-cadherin上调,N-cadherin、Vimentin和VEGF-C下调(P<0.05);外源性过表达VASH2的宫颈癌细胞中TGF-β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而抑制内源性VASH2表达的宫颈癌细胞中TGF-β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01)。结论flotillin-1可能通过下游靶基因VASH2参与TGF-β信号通路诱导EMT过程在体外促进宫颈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淋巴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flotillin-1 血管抑制素-2 细胞增殖 肿瘤转移 上皮细胞间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血管抑制剂DX1002大鼠生物利用度的UPLC-MS/MS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卓伶 王睿 +3 位作者 雍智全 张传维 刘书瑶 徐小平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4-58,71,共6页
该文建立大鼠血浆中DX1002的浓度的UPLC-MS/MS法,研究DX100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其生物利用度。DX1002分别经口给药和静脉给药100 mg/kg后,分别于设定的时间点采血,制备出的血浆通过预处理后采用UPLC-MS/MS法测定,色谱条件为UP... 该文建立大鼠血浆中DX1002的浓度的UPLC-MS/MS法,研究DX100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及其生物利用度。DX1002分别经口给药和静脉给药100 mg/kg后,分别于设定的时间点采血,制备出的血浆通过预处理后采用UPLC-MS/MS法测定,色谱条件为UPLC C18为色谱柱(50 mm×2.10 mm,1.7μm),流量:0.5 mL/min,流动相A相为0.1%甲酸,B相为0.1%甲酸乙腈,采用梯度洗脱;质谱条件为ESI源的MRM检测模式;检测到的血药浓度采用Analyst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DX1002在1.0~2000 ng/mL内线性良好(r^2≥0.9979),精密度、准确度均满足测定需要。口服条件大鼠下平均Cmax分别为35597.0 ng/mL,平均AUC0~24 h为47291.5 h·ng/mL,平均t1/2为2.42 h,平均Tmax为0.235 h;经静脉给药后,雌雄大鼠的平均AUC0~24 h为174043.5 h·ng/mL,平均t1/2为4.26 h。同等剂量下大鼠口服给药的平均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7.29%。最后,所建方法是大鼠体内DX1002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抑制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抑制素功能结构域K1与PKA底物磷酸化基序的融合表达及磷酸化标记
19
作者 李福洋 何鹏 +3 位作者 刘新平 苏成芝 杨静华 药立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448-451,共4页
通过 RT- PCR,从人肝组织中扩增出血管形成抑制素 ( angiostatin) c DNA的 K1片段 ,经DNA序列分析证实其正确性 ;将 K1与 GST融合并带上 1 7个氨基酸的 PKA底物磷酸化基序 ,IPTG诱导表达 ,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偶联的琼脂糖凝胶亲合层析直... 通过 RT- PCR,从人肝组织中扩增出血管形成抑制素 ( angiostatin) c DNA的 K1片段 ,经DNA序列分析证实其正确性 ;将 K1与 GST融合并带上 1 7个氨基酸的 PKA底物磷酸化基序 ,IPTG诱导表达 ,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偶联的琼脂糖凝胶亲合层析直接从细菌裂解上清中纯化融合蛋白 ;以 PKA催化单位将 3 2 P通过磷酸化作用标记至纯化的蛋白 ,再用凝血酶切去 GST,进行SDS- PAGE.放射自显影结果显示 ,GSTag- K1和 Tag- K1分别在 40 k D和 1 7k D处有信号强而特异的显影条带 ,表明带有磷酸化序列的蛋白能够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抑制 蛋白标记 融合表达 PKA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血管抑制剂CHM-I对骨肉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琪 夏仁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软骨调节素(chondromodulin,CHM)蛋白对骨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人软骨组织中扩增出CHM-I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和纯化重组人软骨调节素蛋白,将重组蛋白与人脐... 目的:观察重组人软骨调节素(chondromodulin,CHM)蛋白对骨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利用RT-PCR技术从人软骨组织中扩增出CHM-I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和纯化重组人软骨调节素蛋白,将重组蛋白与人脐静脉上皮细胞或MG-63骨肉瘤细胞共培养,观察其对内皮细胞形成管样结构和MG-63骨肉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将重组蛋白局部注射裸鼠皮下肿瘤,观察其对肿瘤形成的影响。结果:获得纯化的重组人软骨调节素蛋白,该蛋白在体外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管样结构的形成而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无影响;重组蛋白瘤内注射可以抑制肿瘤在裸鼠体内的生长。结论:重组人软骨调节素蛋白通过抑制血管形成而抑制肿瘤生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调节素 血管生长抑制因子 骨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