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香青兰总黄酮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马尚佳 王璐 +6 位作者 李华 吕佳瑜 高德旺 张帅强 郭孖 吴丽娥 郭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5-684,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动物实验,探讨香青兰总黄酮(TFDM)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分子机制及作用通路。方法检索有机小分子(PubChem)、瑞士目标预测(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TFDM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基因卡片...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动物实验,探讨香青兰总黄酮(TFDM)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分子机制及作用通路。方法检索有机小分子(PubChem)、瑞士目标预测(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及文献检索获取TFDM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基因卡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数据库获取VCI的基因靶点,应用Venny软件获取TFDM与VCI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图。通过注释、可视化和综合发现(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探讨TFDM治疗VCI的分子机制及信号通路。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多奈哌齐(Donepezil)组、香青兰总黄酮(TFDM)组。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造模。连续灌胃21 d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及皮质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1)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共得到TFDM成分39种,潜在靶点209个,VCI的基因靶点共10417个,交集靶点有193个。GO富集分析主要有活性氧的反应及代谢过程等,KEGG富集分析主要有TNF、IL-17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表明,TFDM显著改善VCI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组织病理损伤,显著上调ZO-1阳性表达,显著下调NF-κB p65、TNF-α蛋白水平(P<0.05)。结论TFDM从多通路、多靶点发挥药理作用治疗VCI,其关键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NF-κB p65信号通路,减轻神经炎症,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总黄酮 血管性认知障碍 网络药理学 神经炎症 TNF-α/NF-κB p65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艳 董新刚 +6 位作者 王晓元 齐格格 任艺芹 周连鹏 李慧 张素清 李伟峰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9,共12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问题导致的认知功能受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线粒体自噬是一种线粒体自我清除机制,是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热点机制。大量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能够调节氧化应激、神经炎...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脑血管问题导致的认知功能受损,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线粒体自噬是一种线粒体自我清除机制,是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热点机制。大量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能够调节氧化应激、神经炎症,影响神经元凋亡,其相关信号通路,如PINK/Parkin、BNIP3/Nip和FUNDC1受体、PI3K/Akt/mTOR以及AMPK通路,已成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潜在靶点。本文围绕线粒体自噬在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潜在治疗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线粒体自噬 信号通路 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凋亡改善高血压合并血管性认知障碍作用机制
3
作者 张红晓 李纳川 +1 位作者 赵凡莹 刘子旺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41-1152,共12页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合并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观察该方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其潜在的功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HR大鼠采用严格的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假手...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合并血管性认知障碍模型大鼠的干预作用,观察该方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其潜在的功能机制。方法:36只雄性SHR大鼠采用严格的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9.375 mg/kg)和天麻钩藤饮低、中、高剂量组(5.938 g/kg、11.875 g/kg、23.750 g/kg),另取6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单侧颈总动脉阻断加高盐饮食方法建立高血压合并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模型,随后应用尼莫地平和不同剂量的天麻钩藤饮连续治疗28 d。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大鼠学习阶段的逃避潜伏期及测试阶段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每周检测各组大鼠血压,尼氏(Niss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病理改变及尼氏小体,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用来评估对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内AKT和PI3K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内Caspase-3、Bcl-2、Bax的蛋白表达及血清中ET-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压持续升高、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海马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明显上升(P<0.01),Bcl-2蛋白表达下降(P<0.01);大鼠海马细胞计数减少(P<0.01),尼氏小体减少,TUNEL阳性细胞增加(P<0.01);AKT、PI3K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天麻钩藤饮高、中剂量组和尼莫地平组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平均逃避潜伏期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天麻钩藤饮高、中、低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大鼠Caspase-3、Bax蛋白表达均下降(P<0.01),Bcl-2蛋白表达上升(P<0.01);大鼠海马细胞计数增加(P<0.01),尼氏小体增多,TUNEL阳性细胞降低(P<0.01);AKT、PI3K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可能通过促进AKT、PI3K蛋白磷酸化,抑制Caspase-3、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的表达,减轻海马神经元凋亡,从而改善高血压合并VCI大鼠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高血压 血管性认知障碍 神经元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大动脉狭窄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4
作者 赵志卿 张忠波 +3 位作者 房娉平 段新飞 贾俊栋 胡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37-4043,共7页
为了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与颅内外大动脉狭窄、脑白质病变以及脑萎缩之间的关系。通过连续纳入105例V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n=77)和重度组(n=28),同时选取认知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71);... 为了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与颅内外大动脉狭窄、脑白质病变以及脑萎缩之间的关系。通过连续纳入105例VCI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组(n=77)和重度组(n=28),同时选取认知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71);比较3组间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脑白质病变、缺血性脑梗死、脑萎缩的差异,分析颅内外大血管狭窄程度和VC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组间缺血性卒中病史和腔隙≥2个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间脑白质高信号、脑室旁白质、深部白质Fazekas评分、全脑皮质萎缩GCA分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发现颈内动脉C1段、颈内C2~C7段、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是VCI严重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颈内动脉C1段、颈内C2~C7段狭窄程度与VCI患者严重程度存在低等程度正相关,而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脑白质病变、脑萎缩分级与VCI患者严重程度存在中等程度正相关。可见随着心血管危险因素、缺血性卒中病史及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受试者发生VCI的风险显著增加。表明颅内外大动脉病变情况可作为VCI的检测指标之一,存在一定的可行治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颅内外大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稳态在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戴玲慧 李伟峰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936-1944,共9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一种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其病理机制包括线粒体损伤。因此,维持线粒体稳态在VC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线粒体稳态涉及多个层面,包括生物发生、自噬、离子平衡、蛋白质质量控制、膜动态以及与其...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一种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其病理机制包括线粒体损伤。因此,维持线粒体稳态在VC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线粒体稳态涉及多个层面,包括生物发生、自噬、离子平衡、蛋白质质量控制、膜动态以及与其他细胞器的相互作用等。该文围绕这几个方面概述线粒体稳态失衡在微观和宏观层面的调控机制,深入探讨线粒体稳态在VCI中的关键作用,分析其可能的治疗方向,为VC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线粒体稳态 线粒体生物学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IL-18、hs-CRP水平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晋娜 许丽娜 +3 位作者 李敏 宋怡 张静 贾龙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8-714,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的相关性,为早期预防VCI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山西晋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60例,按照是否合并认知障碍分为无认知障碍组(no cognitive impairment, NCI,57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组(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56例)和血管性痴呆组(vascular dementia, VaD,47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测评各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采用Pullicino梗死灶面积计算方法计算梗死面积(分为小面积梗死组、中面积梗死组、大面积梗死组)。分别在脑梗死急性期(0~7 d)、恢复期(15~30 d)和6个月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BDNF、IL-18的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的水平。观察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和不同梗死面积对血清BDNF、IL-18、hs-CRP的影响,比较NCI、VCIND和VaD三组患者BDNF、IL-18和hs-CRP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VCI的相关性。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轻度组、小面积梗死组血清BDNF的水平和MoCA评分分别显著高于缺损中、重度组和中面积、大面积梗死组,其血清IL-18、hs-CRP水平分别显著低于缺损中、重度组和中面积、大面积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NCI组、VCIND组、VaD组的BDNF水平在脑梗死急性期、恢复期和6个月时均呈递减趋势,急性期和恢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IL-18、hs-CRP水平在急性期、恢复期和6个月时均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BDNF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与VCI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而IL-18、hs-CRP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与VCI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BDNF、IL-18和hs-CRP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后VCI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BDNF发挥了积极的保护作用,IL-18和hs-CRP对认知功能造成了明显的损害,血清BDNF、IL-18和hs-CRP的表达水平与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VCI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白细胞介素18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T1在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新宇 李彦杰 +3 位作者 秦合伟 刘丹丹 赵楠楠 江晶晶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4-1130,共7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危险因素及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广泛认知缺陷。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作为一种去乙酰化酶,可通过介导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去乙酰化,参与调节VCI的多个病理生理过...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危险因素及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广泛认知缺陷。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uin 1,SIRT1)作为一种去乙酰化酶,可通过介导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去乙酰化,参与调节VCI的多个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减轻神经炎症、抑制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和保护血脑屏障等,成为治疗VCI的潜在靶点。本文就SIRT1及靶向SIRT1改善VCI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VCI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神经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窍活血汤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东东 陈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VCID)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挖掘与研究可以阻止疾病进展的有效干预方剂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中医“瘀血理论”对健忘、精神异常等认知减退症状有...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重,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VCID)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挖掘与研究可以阻止疾病进展的有效干预方剂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中医“瘀血理论”对健忘、精神异常等认知减退症状有丰富、明确的论述。通窍活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具有活血化瘀、通窍活络之功效,其原书所载治疗症目十三条,主要治疗头目、官窍等因血瘀引起的病证。通窍活血汤因其临床疗效确切、组方精妙,在当代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通窍活血汤可以通过调节炎症、自噬、凋亡、氧化应激等途径改善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神经退行性改变发挥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通过查阅文献,综述近年来通窍活血汤及其加减化裁方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上的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进展,为其更广泛地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活血汤 血管性认知障碍和痴呆 临床应用 基础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脂代谢病发生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风险预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古珊也 周子懿 蔡业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4412-4416,共5页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是VCI最常见的形式。目前研究表明,糖脂代谢病会加速VCI进程且VCI的治疗侧重于控制危险因素,缺少糖脂代谢病发生VCIND的相...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是VCI最常见的形式。目前研究表明,糖脂代谢病会加速VCI进程且VCI的治疗侧重于控制危险因素,缺少糖脂代谢病发生VCIND的相关研究。目的分析糖脂代谢病患者发生VCIND的危险因素,构建回归模型并进行风险预测。方法选取2023年3—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住院的糖脂代谢病患者410例,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MMSE>26分)和VCIND组(MMSE≤26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中老年糖脂代谢病患者发生VCIND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糖脂代谢病发生VCIND的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410例患者中认知正常组有209例,发生VCIND 201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文化程度[小学以下(OR=25.989,95%CI=5.656~119.427)、小学(OR=6.839,95%CI=3.919~11.933)]、Fazekas分级(OR=1.700,95%CI=1.124~2.570)是糖脂代谢病人群发生VCIN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为logit(P)=-1.608+小学×1.923+小学以下×3.285+Fazekas分级×0.531,该模型的AUC为0.767(95%CI=0.721~0.813,P<0.001),灵敏度为0.726,特异度为0.756,约登指数为0.482;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χ^(2)=13.404,P=0.099)。结论低文化程度、Fazekas分级是糖脂代谢病人群发生VCIND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此建立的风险预测回归模型,预测价值较好,有助于早期识别糖脂代谢病患者发生VCI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糖脂代谢病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脂代谢障碍 危险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天麻对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冬雪 张娇娇 +1 位作者 谢海龙 都晓伟 《特产研究》 2024年第3期93-97,101,共6页
为探讨川芎-天麻提取物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采用两血管阻断法(Two-vessel occlusion,2-VO)复制VCI模型,造模成功后随即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模型组... 为探讨川芎-天麻提取物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采用两血管阻断法(Two-vessel occlusion,2-VO)复制VCI模型,造模成功后随即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假手术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灌服蒸馏水,阳性药组灌服0.45 mg/(kg·d)盐酸多奈哌齐,高、低剂量组分别以3 g/(kg·d)、1.5 g/(kg·d)灌服提取物,给药56 d后,水迷宫和社交行为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ELISA法检测乙酰胆碱含量和乙酰胆碱脂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探索能力和社交能力下降;水迷宫试验结果显示,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 <0.01),穿越平台次数明显缩短(P <0.01);社交行为结果显示,接触时间和接触次数显著减少(P<0.05);脑内乙酰胆碱表达水平下调,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值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探索能力和社交能力明显改善,表现为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及在原平台停留时间均明显增加,社交接触时间和接触次数显著增加(P<0.05)。脑内乙酰胆碱表达水平上调和乙酰胆碱酯酶表达水平下调(P <0.05)。川芎-天麻提取物可干预大鼠脑内乙酰胆碱表达,改善VCI大鼠学习与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血管性认知障碍 川芎 天麻 学习记忆 乙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手术动物模型在血管性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孙榕 毛忠南 +3 位作者 支晓东 宋雪霞 李莎莎 张世瑞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22-1232,共11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包含从轻度认知障碍到全面痴呆的一系列疾病,可由不同原因的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引起。建立适宜的动物模型对于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动物模...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包含从轻度认知障碍到全面痴呆的一系列疾病,可由不同原因的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引起。建立适宜的动物模型对于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动物模型可以完美模拟VCI的发病机制。目前的VCI造模以颈动脉及椎动脉狭窄或闭塞为主流方法,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手术方法的涌现,为研究这一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前景。本综述就VCI非手术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模型机制、模型特点进行讨论,为研究者选择更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非手术动物模型 建模方法 模型机制 模型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用于筛查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比较 被引量:64
12
作者 张彦红 梁伟雄 +1 位作者 朱磊 尤劲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1-436,共6页
目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及其最主要的亚型血管性痴呆(VaD)的能力。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7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广泛的神经心理学测... 目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及其最主要的亚型血管性痴呆(VaD)的能力。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27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广泛的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记忆力、执行能力、注意力、视空间、语言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并进行MoCA量表和MMSE量表的评价。根据广泛的神经心理学评价结果,采用可操作性的方法诊断认知受损,由临床医生结合认知受损的结果及相应的诊断标准进一步诊断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和VaD,以此诊断结果作为相对的临床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Mo-CA量表和MMSE量表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VC(I包括VCIND和VaD)及VaD的能力。结果:127例受试者中诊断为认知受损的共101例,进一步诊断为VaD患者55例,VCIND患者46例,诊断为认知正常的患者26例。结论:MoCA量表、MMSE量表在筛查脑血管患者中VCI患者时曲线下面积(AUC)比较,MoCA(0.956±0.0177)>MMSE(0.920±0.0233),Z=2.339,P=0.019;而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VaD患者时AUC比较,MoCA(0.945±0.0194)与MMSE(0.931±0.0248)无显著性差异,Z=1.453,P=0.146。MOCA量表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VCI患者时优于MMSE量表,而两量表在筛查脑血管病患者中VaD患者时能力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神经 心理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及其亚型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曾瑞 李春芳 +4 位作者 刘蕾 杜宁 张轩 陈书丽 薛蓉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4期255-261,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及其亚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o dementia,VCIN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及其亚型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o dementia,VCIND)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的49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前期已建立的血管性认知障碍数据库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信息、病史、体格检查、血管危险因素、生化及影像检查信息,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Essen评分及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卒中试验(the 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于发病(10±2)d进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临床痴呆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依据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中VCI的诊断及分类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no cognitive impairment,NCI)和VCI组,VCI组包括VCIND组和Va D组,分析上述各项因素的组间差异及相关性。结果 49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VCI占69.86%,其中包括37.68%的VCIND和32.18%的Va D患者。1VCI组低受教育程度(P<0.001)、糖尿病(P=0.005)、心脏病(P=0.045)、卒中家族史(P=0.005)、幕上病变(P<0.001)的比例及卒中次数(P=0.014)、D-二聚体水平(P=0.001)、Essen评分(P=0.024)、NIHSS评分(P<0.001)显著高于NCI组,女性(P=0.004)、幕下病变(P<0.001)的比例及受教育年(P<0.001)显著低于NCI组,差异均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幕上病变和高D-二聚体水平是VCI的独立危险因素。2与VCIND组比较,Va D组患者既往卒中史(P=0.013)、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P<0.001)的比例及卒中次数(P=0.001)、Essen评分(P=0.03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0.005)显著高于VCIND组,TOAST分型中小动脉闭塞型梗死(P<0.001)、幕下病变(P<0.001)的比例显著低于VCIND组,差异均有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次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是Va 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幕下病变患者发生Va D的风险明显小于幕上病变患者。结论 VCI及其亚型的影响因素不同,与NCI比较,低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幕上病变和高D-二聚体水平是VCI的独立危险因素;与VCIND比较,卒中次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梗死是Va 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缺血性卒中 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与CiteSpace的fMRI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晓陵 高瑞雪 +5 位作者 李昂 崔璇 蔡丽娜 岳金换 曹丹娜 张秦宏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9-104,共6页
目的 基于VOSviewer与CiteSpace分析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的现状、热点及趋势。材料与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目的 基于VOSviewer与CiteSpace分析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的现状、热点及趋势。材料与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建库至2022年收录的应用fMRI研究VCI的相关文献。采用NoteExpress去重并筛选文献,VOSviewer绘制核心作者密度视图,CiteSpace绘制机构合作网络图、关键词聚类图、关键词突现图及时间线图。结果 共纳入文献475篇,涉及1168位作者、148种期刊及212家机构。年度发文量呈增长趋势,作者合作团队较少,且各团队间无联系;发表期刊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主,尚未形成以某一机构为核心的合作团队,研究机构独立且分散。关键词聚类包括“认知功能、发病机制、海马、痴呆、脑微出血、核磁共振、早期诊断、海马损伤、高血压”9个聚类,关键词突现中“脑血流”为2018年开始并持续至今的突现词。结论 应用fMRI研究VCI的热度逐渐增加,热点集中于“认知功能、发病机制、海马、痴呆、脑微出血、核磁共振、早期诊断、海马损伤、高血压”方向,“脑血流”为该领域研究前沿。应用fMRI研究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领域需注重作者、机构团队合作、把握研究热点和前沿,提高相关科研成果的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 可视化分析 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广君 高政 +1 位作者 罗冬冬 孙文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69-3770,共2页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对64例VCIND患者、66例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或明显(脑梗死和脑出血等)的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及61例同龄健康者观察,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总...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对64例VCIND患者、66例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或明显(脑梗死和脑出血等)的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及61例同龄健康者观察,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sTSH)水平。结果:VCIND组T4、FT4水平明显低于CVD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VD组T4、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FT3、T3、sTSH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T4、FT4可能是非痴呆型血管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甲状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1
16
作者 许金霞 闫松霞 +3 位作者 朱其秀 汤乃苏 刘云霞 林延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0-463,467,共5页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疗效。方法:筛选64例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药物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男37例,女27例,平均年龄(64.08±9.67)岁。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药物组在此...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疗效。方法:筛选64例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药物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男37例,女27例,平均年龄(64.08±9.67)岁。两组均给予康复训练,药物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多奈哌齐治疗。采用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结果:治疗后,药物组MMSE总分及ADL水平明显改善(P<0.01),MMSE地点定向及执行功能明显改善(P<0.01),时间定向及记忆改善(P<0.05)。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波幅提高(P<0.05);对照组MMSE评分及ADL水平改善(P<0.05),MMSE时间定向明显改善(P<0.01),地点定向及执行功能改善(P<0.05)。P300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MMSE及ADL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MSE子项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300潜伏期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300波幅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两者都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及ADL能力,但前者效果更加明显。患者认知功能好转,可能更有利于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康复训练 卒中 血管性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的信度、效度检测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理想划界分值 被引量:70
17
作者 涂秋云 靳慧 +4 位作者 丁斌蓉 杨霞 雷曾辉 白松 唐湘祁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9-345,共7页
目的在湖南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群中进行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的信度、效度检测并初步探索其筛查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理想划界分值。方法在长沙地区年龄... 目的在湖南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群中进行长沙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的信度、效度检测并初步探索其筛查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理想划界分值。方法在长沙地区年龄≥40岁的15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进行长沙版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认知检测组合(包括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的计算、相似性、数字广度、木块图测验;中国修定韦氏记忆量表中的常识和定向、逻辑记忆、视觉再认;Stroop测试)及其他相关量表的评估。并于首次评估后的3~5周在随机选取的30例子样本中进行长沙版MoCA的复评。分别计算长沙版MoCA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调查员信度、平行效度,并根据ROC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分析探索其筛查VCI的理想划界分值。结果长沙版MoCA的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为0.846、重测信度为0.974、调查员信度为0.969;长沙版MoCA与MMSE及简式智商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79及0.799;按照受教育年限≤6年者总分加1分,以26/27分作为诊断VCI的划界分(≤26分存在VCI),可得到最佳的灵敏度(90.0%)及特异度(70.9%)。以该划界分进行诊断的结果与临床专家组的认知诊断结果间的Kappa一致性系数为0.610。结论长沙版MoCA的信度、效度良好,适合在湖南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人群中进行VCI筛查;长沙版MoCA为一个适合中国大陆人群使用的中文版MoCA,有进一步向全国推广使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血管性认知障碍 缺血性脑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18
作者 周惠嫦 张盘德 +1 位作者 陈丽珊 崔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32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实验组(n=16),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洛...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32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实验组(n=16),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和LOTCA评分均有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LOTCA的定向力、空间知觉、思维能力,注意力改善更明显(P<0.05),而视知觉、动作运用得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训练能有效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训练 血管性认知障碍 疗效 简易智能量表 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功能评定量表 认知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的探讨及早期监测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雪梅 方赟 +2 位作者 丁晓婧 马莉 王东霞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8-539,共2页
血管性因素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的第2位原因,〉6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中四分之一在脑卒中后12个月之内最终发展为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痴呆。本研究旨在探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 血管性因素是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和痴呆的第2位原因,〉6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其中四分之一在脑卒中后12个月之内最终发展为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痴呆。本研究旨在探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早期监测 认知功能下降 认知功能障碍 血管性因素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艾地苯醌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电生理指标及Hcy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兴波 鞠洁旸 +3 位作者 段磊 涂烨玲 孙高慧 吴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艾地苯醌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电生理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地苯醌口服...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艾地苯醌对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血流灌注、神经电生理指标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艾地苯醌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共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脑血流灌注、神经电生理指标及血清Hcy变化,对治疗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脑血流灌注指标(CBF)、脑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容积(CB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BF及CBV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MT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300潜伏期及波幅、(δ+θ)/(α+β)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P300潜伏期及(δ+θ)/(α+β)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300波幅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cy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艾地苯醌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能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患者脑血流灌注及神经电生理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提高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艾地苯醌 血管性认知障碍 脑梗死 脑血流灌注 神经电生理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