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诊断血管性病变急腹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汉欢 张洪 彭可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4期562-566,570,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病变导致急性腹痛的64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8例血管源性急腹症平扫及增强CT,分析CT表现。结果内脏动脉瘤合并出血6例;腹主动脉及右侧髂总动脉瘤合并出血3例;腹主动脉分支夹层7例;肠系膜上动静脉扭转3例;肠系膜上... 目的探讨血管性病变导致急性腹痛的64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8例血管源性急腹症平扫及增强CT,分析CT表现。结果内脏动脉瘤合并出血6例;腹主动脉及右侧髂总动脉瘤合并出血3例;腹主动脉分支夹层7例;肠系膜上动静脉扭转3例;肠系膜上动静脉栓塞及血栓形成14例;肾动脉栓塞5例。结论通过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腹部血管性病变能清晰显示其病因、病变范围及其继发改变,达到诊断明确,所以腹痛疑诊为血管性病变时,CTA应作为影像学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病变 急腹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周围间隙在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脑小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光任 卢斐翠 +4 位作者 沈礼利 涂昌灼 余琦 陈伟琼 劳彩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2410-241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在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脑小血管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招募与观察组相匹配的非2型糖尿病志愿者200例为正常对照组,研究EPVS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通...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在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脑小血管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检查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另外招募与观察组相匹配的非2型糖尿病志愿者200例为正常对照组,研究EPVS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通过发生率来明确EPVS与2型糖尿病脑小血管病和认知功能障碍存在相关性,也通过发生率来明确EPVS的MR评价可作为2型糖尿病脑小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指标。结果观察组EPVS检查率高于对照组,MMSE平均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VS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脑小血管病变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具有相关性;明确EPVS的MRI评价可作为2型糖尿病脑小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 2型糖尿病 脑小血管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色素性及血管性病变激光治疗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桂芝 杨桂琴 +1 位作者 韦丽 左辉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5-75,共1页
利用美国维纳斯多波长、多功能固体美容激光机,治疗皮肤色素性及血管性病变共计379例。在激光手术前制订良好的护理方案,术中积极正确的配合及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大的提高了激光手术的治愈好转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激光治... 利用美国维纳斯多波长、多功能固体美容激光机,治疗皮肤色素性及血管性病变共计379例。在激光手术前制订良好的护理方案,术中积极正确的配合及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极大的提高了激光手术的治愈好转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激光治疗色素性及血管性病变的治愈好转率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色素性 血管性病变 激光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视网膜血管性病变 被引量:2
4
作者 阳桥生 荣德彦 唐柳松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4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发生视网膜血管性病变的类型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07例(214只眼)AIDS患者经眼底彩照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视网膜血管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AIDS视网膜血管...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发生视网膜血管性病变的类型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07例(214只眼)AIDS患者经眼底彩照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视网膜血管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AIDS视网膜血管性病变的发生率及病变类型以及与CD4+T淋巴细胞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07例(214只眼)AIDS患者发生视网膜血管性病变43例(65只眼),占40.18%(30.37%);在每眼病变中,既有单发性改变,也有多发性改变。其中,出血(含Roth斑)37只眼,占56.92%(37/65);棉絮斑及微血管瘤分别为26只眼,分别占40.00%(26/65);毛细血管闭塞区15只眼,占23.08%(15/65);血管壁渗漏及毛细血管扩张分别为9只眼和8只眼,分别占13.85%和12.30%(9/65;8/65)。CD4+T淋巴细胞≤50个/μL发生视网膜血管性病变35例,未发生病变31例,发病率53.03%(35/66);CD4+T淋巴细胞≥51个/μL发生视网膜血管性病变8例,未发生病变33例,发病率19.51%(8/41)。经双侧检测统计:χ2=11.82,P=0.000。说明组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AIDS视网膜血管性病变的类型呈多样性,且CD4+T淋巴细胞数越少,发生视网膜血管性病变的几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视网膜血管性病变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全穗 《国医论坛》 2013年第2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性病变(P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确诊的80例2型糖尿病PAD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配合使用血栓通0.3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2...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性病变(P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确诊的80例2型糖尿病PAD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配合使用血栓通0.3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20μg加入墨菲斯小壶中缓慢滴注,1次/d,连续14d;对照组单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次/d,连续14d。结果:①治疗组显效率55.0%、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显效率25.0%、总有效率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CRP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CRP也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TC、TG、HDL、LDL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③对照组治疗后ABI较治疗前有轻度增加(P<0.05),而治疗组改善明显(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PAD患者症状,降低CRP水平,调节脂质水平,改善ABI,对2型糖尿病下肢PAD具有良好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 前列地尔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及血管性病变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杨桂琴 姚春丽 +2 位作者 王桂芝 左辉 段正芳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28,共1页
本文报告用维纳斯多波长、多功能的固体激光,治疗各种色素性及血管性病变379例。其中对黑兰色素性病变治愈率可达98%以上,对血管性病变治愈好转率可达80%以上。该治疗方法副作用少,目前是治疗色素性疾病及血管性疾病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 激光 皮肤色素性 血管性病变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激光治疗消化道血管性病变
7
作者 徐晓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激光治疗 消化道血管性病变 内镜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四肢血管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宁殿秀 王克礼 +6 位作者 刘晓峰 韩睿 李智勇 苗延巍 伍建林 郎志谨 王秀凤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四肢血管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四肢血管与周围病变组织之间关系,为临床科室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8例患者及4例正常人进行四肢CT血管造影检查,3例同时行DSA检查;使用GE Light speed plus四层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四肢血管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了解四肢血管与周围病变组织之间关系,为临床科室提供治疗依据.方法对8例患者及4例正常人进行四肢CT血管造影检查,3例同时行DSA检查;使用GE Light speed plus四层螺旋CT机,经静脉快速注射造影剂ultravist,扫描方式是螺旋扫描,螺距为61,层厚1.25~2.5 mm,间隔为1.25~2.5 mm,高速方式(HS),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00~300 mA,重建方式为标准重建,扫描时间(rotation time)为0.5~0.6 s/转,扫描完后,将数据传至工作站(ADW 3.1),进行图像后处理,行三维容积显示(VR)、表面遮盖显示(SSD)、最大密度投影(MIP)等,从各种角度观看血管与病变组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8例患者中,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1例,深部静脉血栓2例,恶性骨肿瘤1例,外伤性血管断裂术后复查2例,前臂骨囊肿行骨移植术后复查1例,前臂血管瘤1例.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较好地显示四肢血管影像,便于观察血管与病变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外科手术方案的拟定;与DSA相比,MSCTA创伤小,并能观察到血管与周围骨、肌肉、病变等组织间的结构关系;MSCTA是四肢血管性病变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容积显示 多层螺旋CT 四肢血管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对头部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崔亮 林韵颖 +3 位作者 霍梦娟 武毫 谢任龙 黄伟康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0期93-94,共2页
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CTA)对头部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头部血管性病变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颅脑CT平扫+CTA,观察患者CTA诊断情况。结果:35例患者经过CTA诊断,显示脑梗死10例(28.57%),脑出血20例(5... 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CTA)对头部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头部血管性病变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颅脑CT平扫+CTA,观察患者CTA诊断情况。结果:35例患者经过CTA诊断,显示脑梗死10例(28.57%),脑出血20例(57.14%),正常5例(14.29%)。与数字减影技术(DSA)结果相比,符合30例(85.71%)。漏诊患者1例为动脉狭窄性病变,1例为静脉畸形。CTA检出动脉瘤比例高于动脉闭塞、狭窄性病变及动静脉畸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出动脉闭塞及狭窄性病变比例高于动静脉畸形和颅内血管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头部血管性病变患者,可采取CTA检查,能够更好对患者脑部血管成像进行分析,具有无创、准确性高、快速安全的优势,为患者后期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头部血管性病变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少见血管性病变的CT表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方卫华 杨振庚 +1 位作者 麦威铨 高镇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641-643,共3页
多种血管性病变可发生于腹部,特别是文献对小肠缺血性病变多有报道。本文笔者收集3例手术及随访证实了的腹部少见血管性病变CT影像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关键词 腹部 血管性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血管成像对诊断脑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凯莉 杨茂生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9期1139-1140,共2页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早期、正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提高生存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创性血管成像是近年来影像学的一种发展趋势,并逐渐替代有创检查。目前16排螺旋CT以其强大的图...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早期、正确的诊断对于治疗和提高生存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创性血管成像是近年来影像学的一种发展趋势,并逐渐替代有创检查。目前16排螺旋CT以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及空间分辨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血管成像 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价值 血管性病变 诊断 16排螺旋CT 空间分辨率 后处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颈部富血管性病变术前血管造影的临床价值
12
作者 陈支农 彭志毅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6期658-658,共1页
关键词 颌面部颈部富血管性病变 术前 血管造影 颌面部血管 动静脉畸形 鼻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筛查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与MRI血管成像的价值对比
13
作者 彭金花 曾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414-2416,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筛查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超声与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于都县人民医院确诊的62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MRI检测,以... 目的:探讨脑卒中筛查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的超声与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在于都县人民医院确诊的62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MRI检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上述两种检测方法诊断及其联合诊断的准确度和kappa一致性。结果:以DSA结果为金标准,颈动脉超声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76.19%和76.92%,MRI血管成像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90.48%和73.8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kappa一致性分别为0.457和0.518,联合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95.24%和76.92%,kappa一致性分别为0.589,均具有较好一致性。颈动脉超声诊断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4%、51.61%和90.91%,MRI结果分别为77.91%、52.78%和96.00%,联合诊断结果分别为81.40%、57.14%和98.04%(P>0.05)。62例脑卒中患者DSA检查结果显示:共有86处狭窄,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和闭塞分别为36例、29例、17例和4例,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MRI血管成像检查结果中轻度、中度、重度和闭塞分别为31例、37例、15例、3例和34例、32例、16例和4例。结论:超声和MRI血管成像及其联合检测对脑卒中患者颈部血管狭窄性病变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颈部血管狭窄性病 超声 MRI血管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光治疗皮肤血管异色性病变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向英 石崇荣 张恒术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皮肤血管异色性病 激光疗法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S及DTI分析评价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秀丽 李文清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8期1453-1455,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分析评价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患者54例,根据MRI信号表现不...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RS)及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tensorimaging,DTI)分析评价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患者54例,根据MRI信号表现不同分为慢性梗死灶组15例、慢性缺血组39例,均行MRS及DTI检查,测量病灶与对侧正常脑白质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nisotropy,FA)、平均弥散系数(AverageDiffusionCoefficient,DCavg)以及肌醇(Myoinositol,MI)、肌酸(Creatine,Cr)、胆碱(Choline,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c,NAA)代谢值。结果:慢性缺血组FA、DCavg以及Cr、NAA、MI、Cho值与慢性期梗死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正常脑白质组FA、Cr、NAA、Cho值均高于病灶组,DCavg低于病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中FA、Cr、NAA、Cho、DCavg等指标的改变能反映神经髓鞘功能的损伤和结构的微观改变,联合MRS、DTI检测利于对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的病理机制与临床诊断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 磁共振波谱成像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促红细胞生成素抑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文志 李倩庆 +1 位作者 王露 张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605-607,共3页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氧致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模型(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OIR),探讨阻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取鼠龄7d(P7)的健康C57BL/6小鼠置于75%±2%氧气浓度... 目的:建立C57BL/6小鼠氧致血管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模型(oxygen induced retinopathy,OIR),探讨阻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取鼠龄7d(P7)的健康C57BL/6小鼠置于75%±2%氧气浓度的密闭氧舱中5d,鼠龄12d(P12)时返回正常空气环境以建立氧诱导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新生小鼠于P12~P16隔日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0.5μL含有25ng(A组),50ng(B组),250ng(C组)可溶性EPO受体的PBS液以及不含EPO受体的PBS液(D组)。于P17时分批处死各组小鼠,小鼠眼球以4%多聚甲醛固定,制成病理切片,进行视网膜组织形态病理学观察计数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细胞核数,了解视网膜新生血管增生程度。结果:计数病理切片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细胞核数目,各组玻璃体内EPO受体注射组较PBS注射组新生血管细胞核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各不同浓度EPO受体组间新生血管细胞核计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EPO受体浓度增高,突破内界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减少。结论:可溶性EPO受体玻璃体腔内注射能够阻断EPO的促新生血管生成作用,有望成为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病变 视网膜新生血管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 被引量:5
17
作者 常以力 章福保 曾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4-597,共4页
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是致盲的主要病因,早期预防、控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关于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其形成过程中... 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是致盲的主要病因,早期预防、控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关于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已达成共识,现在已有多种VEGF抑制剂被用于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现将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最新几种VEGF抑制剂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病变 AVASTIN MACUGEN LUCENT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部血管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麻长虹 许英妮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8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头部血管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容积、重建技术、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重影、表面遮盖显示及后处理软件诊断63例,头部血管性疾病患者结果发现动脉瘤49例、动静脉畸...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头部血管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容积、重建技术、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重影、表面遮盖显示及后处理软件诊断63例,头部血管性疾病患者结果发现动脉瘤49例、动静脉畸形8例、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6例。结果 63例头部CTA造影检查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SCTA可作为头部血管性疾病筛选影像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排螺旋CT 血管造影 头部血管性病变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静脉畸形的CT与脑血管造影对比研究(附8例分析)
19
作者 赵忠仁 才书春 刘宁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4年第1期33-34,61,共3页
动静脉畸形(AVM)系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是颅内常见的血管发育畸形。本文介绍了8例首次经CT检查误诊为脑出血,并经脑血管造影(其中1例造影为阴性)及手术病理证实的AVM病例,结合文献进行了分析。 临床资料 8例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50... 动静脉畸形(AVM)系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是颅内常见的血管发育畸形。本文介绍了8例首次经CT检查误诊为脑出血,并经脑血管造影(其中1例造影为阴性)及手术病理证实的AVM病例,结合文献进行了分析。 临床资料 8例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3~50岁,平均26岁。临床症状:肢体无力1例,偏瘫2例,突发头痛、呕吐2例,眩晕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 CT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发育异常 蛛网膜下腔出血 畸形血管 临床资料 发育畸形 血管性病变 高血压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刘芳 杨琦 +1 位作者 王根发 潘志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43期16-16,共1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表现,65~85岁的老年人认知障碍发生率为25%,年龄〉85岁者则达65%。血管性病变是认知障碍非常重要的原因。国内外研究均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高... 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表现,65~85岁的老年人认知障碍发生率为25%,年龄〉85岁者则达65%。血管性病变是认知障碍非常重要的原因。国内外研究均表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认知障碍的发生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相关。本文研究养血清脑颗粒对老年高血压合并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mVCI)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血管性认知障碍 老年高血压患者 养血清脑颗粒 疗效观察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认知功能障碍 治疗 血管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