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心解郁丸对血管性抑郁大鼠单胺递质及BDNF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潘菊华 王彦云 +3 位作者 李多娇 郑军 陈宇霞 黄世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39-1144,共6页
目的研究开心解郁丸(人参、柴胡、巴戟天,等)对血管性抑郁的治疗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叠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和孤养方法建立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分别连续给予开心解郁丸和氟西汀28 d。通过糖水偏好试验和旷场试验... 目的研究开心解郁丸(人参、柴胡、巴戟天,等)对血管性抑郁的治疗作用和机理。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叠加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和孤养方法建立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分别连续给予开心解郁丸和氟西汀28 d。通过糖水偏好试验和旷场试验评价抑郁样行为,通过激光散斑血流检测仪视频系统测定脑血流,分别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测定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等单胺递质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结果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中,开心解郁丸可显著增加糖水消耗百分比和旷场试验中的运动距离,增加脑血流量,可不同程度地增加海马中5-HT、NA、DA的水平,促进海马组织中BDNF蛋白的表达。开心解郁丸在改善行为学、调节单胺递质和BDNF方面与氟西汀相似,而增加脑血流的功能上优于后者。结论开心解郁丸对血管性抑郁大鼠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可能与调节单胺递质及BDN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心解郁丸 血管性抑郁 单胺递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0
2
作者 潘菊华 王彦云 +5 位作者 黄世敬 毛艳荣 陈朝 郑军 李多娇 崔翰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760-762,共3页
目的探讨建立动脉硬化叠加抑郁动物模型,为血管性抑郁症的深入研究创造条件。方法选择SD大鼠,采用维生素D3(VD3)肌肉注射(30万U/kg,连续3 d)加高脂饲料饲养9周,在此基础上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刺激(CUMS)3周,进行动脉硬化叠加CUM... 目的探讨建立动脉硬化叠加抑郁动物模型,为血管性抑郁症的深入研究创造条件。方法选择SD大鼠,采用维生素D3(VD3)肌肉注射(30万U/kg,连续3 d)加高脂饲料饲养9周,在此基础上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刺激(CUMS)3周,进行动脉硬化叠加CUMS抑郁造模。检查体质量和血脂变化,用敞箱试验评价大鼠活动度和好奇心,用糖水、纯水摄入量评价大鼠快感缺乏与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血脂检查中,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敞箱实验中,垂直得分、水平得分、总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水、纯水摄入量测定实验中,糖水百分比降低,纯水摄入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3肌肉注射加高脂饲料饲养可复制动脉硬化大鼠模型,叠加CUMS,可兼具高脂血症和抑郁两方面的症状,与人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有较好的相似性,是较理想的血管性抑郁症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 模型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 高脂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抑郁患者关联性负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玲 郑健 +1 位作者 刘勇 卢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抑郁症各亚型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负变的特征,从神经电生理角度探讨血管性抑郁发生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应用意大利EB-NEURO事件相关电位工作站,对19例血管性抑郁患者、13例非血管性抑郁患者和16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检... 目的观察抑郁症各亚型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关联性负变的特征,从神经电生理角度探讨血管性抑郁发生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应用意大利EB-NEURO事件相关电位工作站,对19例血管性抑郁患者、13例非血管性抑郁患者和16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检测关联性负变成分的潜伏期、波幅和面积。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相比,血管性抑郁患者关联性负变波形欠规则。②血管性抑郁患者组的关联性负变潜伏期A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519.68±41·59)ms、(307·50±28·02)ms],命令信号前期待波(EW)平均波幅均较正常对照和非血管性抑郁患者组明显降低[(6·23±1·39)μV、(16·13±2·66)μV、(8·92±1·99)μV],EW面积也分别较后两组明显减少[(7592·06±628·58)、(20016·7±1005·37)、(10592·54±718·84)],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性抑郁患者关联性负变异常的特征提示脑血管病变既影响情感调节通路,又影响了注意等认知神经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 关联性负变 注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抑郁 被引量:8
4
作者 黎佳思 丁素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9-320,共2页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 定义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ocycline对血管性抑郁小鼠抑郁行为及神经递质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海龙 刘敏 +4 位作者 张海 郑惠文 周凯歌 王云霞 毕晓莹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12期999-1006,共8页
目的探讨minocycline抑制炎症反应对血管性抑郁小鼠行为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只,实验组造模后立即腹腔注射minocycline每日1次连续7 d(30 mg/kg),对照组造模后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除... 目的探讨minocycline抑制炎症反应对血管性抑郁小鼠行为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CD1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0只,实验组造模后立即腹腔注射minocycline每日1次连续7 d(30 mg/kg),对照组造模后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除不阻断颈动脉供血外,其余手术操作与实验组相同,术后同样给予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术后第8天起行悬尾实验(第8天)、旷场实验(第9天)检测抑郁行为,水迷宫定向航行实验(第10天)检测认知能力。术后第11天处死取脑,分离海马匀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试剂盒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对抑郁相关的单胺类神经递质进行检测,包括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及多巴胺(dopamine,DA)。结果 3组小鼠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174.75±11.37)s,对照组:(194.32±14.32)s,假手术组:(169.62±19.27)s,F=6.59,P=0.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和假手术组悬尾不动时间显著缩短;3组小鼠探洞次数、活动时间、活动路程差异显著(F=6.17,P=0.008;F=11.55,P<0.001;F=13.47,P<0.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与假手术组探洞次数明显增多[实验组:(50.86±9.23)次,对照组:(35.73±11.96)次,假手术组:(48.14±10.16)次],活动时间与活动总路程均明显延长[实验组:(786.70±27.51)s,对照组:(738.88±36.00)s,假手术组:(807.90±33.16)s;实验组:(37 171.42±8493.40)mm,对照组:(28 992.91±5760.03)mm,假手术组:(47 206.23±8219.84)mm];水迷宫实验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实验组:(87.38±13.36)s,对照组:(88.50±19.88)s,假手术组:(44.38±19.76)s,F=16.09,P<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潜伏期显著延长。炎症因子检测提示,3组海马TNF-α、IL-1β及IL-6差异具有显著性[实验组:(141.10±24.36)pg/100 mg,对照组:(167.6±15.91)pg/100 mg,假手术组:(123.8±15.53)pg/100 mg,F=13.42,P<0.001;实验组:(5.32±1.89)pg/mg,对照组:(10.31±2.83)pg/mg,假手术组:(4.50±2.07)pg/mg,F=18.69,P<0.001;实验组:(20.01±3.62)pg/mg,对照组:(24.39±5.04)pg/mg,假手术组:(18.40±3.78)pg/mg,F=5.49,P=0.010];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与假手术组3种炎性细胞因子均显著降低。3组海马5-HT及DA含量差异有显著[实验组:(3.89±1.21)ng/ml,对照组:(3.13±1.44)ng/ml,假手术组:(5.01±1.68)ng/ml,F=4.17,P=0.026;实验组:(10.72±2.65)ng/ml,对照组:(7.99±2.31)ng/ml,假手术组:(11.76±3.10)ng/ml,F=5.18,P=0.012];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和假手术组DA含量显著增加,实验组5-HT含量差异无显著性,而假手术组5-HT含量增多;3组NE含量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3.97±1.35)ng/ml,对照组:(3.16±1.55)ng/ml,假手术组:(4.68±1.99)ng/ml,F=2.13,P=0.139]。结论 Minocycline能够抑制血管性抑郁小鼠炎症因子的表达,抗炎症治疗可改善其抑郁行为,对认知损害未观察到明显改善,相关的神经递质以DA的改变为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 炎症因子 神经递质 抗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抑郁症临床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立伟 赵庆莲 诸索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6-178,共3页
目的 探索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通过详细收集临床资料 ,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 (MMSE)评定 ,对 42例血管性抑郁症与 48例非血管性抑郁症的发病情况 ,症状特点和疗效 (8周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目的 探索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通过详细收集临床资料 ,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 (MMSE)评定 ,对 42例血管性抑郁症与 48例非血管性抑郁症的发病情况 ,症状特点和疗效 (8周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血管性抑郁症组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 /躯体化症状和精神运动性抑制等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血管性抑郁症组 (P <0 0 5) ,其病程具有波动性特点 ,家属中精神病发生率较低 ,存在一定的认知功能损害 (P <0 .0 5)。而疗效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 临床特征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慢性缺血应激建立血管性抑郁症动物模型 被引量:6
7
作者 谭赛 雷小明 +8 位作者 王彦云 潘菊华 张颖 黄世敬 张永超 郑军 陈朝 陈宇霞 李多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目的旨在建立血管性抑郁症(vascular depression,VD)的理想动物模型。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1手术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ligation of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LBCCA);2假手术组:同手术组处理,但不结扎;... 目的旨在建立血管性抑郁症(vascular depression,VD)的理想动物模型。方法选用SD大鼠40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1手术组:双侧颈总动脉结扎(ligation of bilateral common carotid arteries,LBCCA);2假手术组:同手术组处理,但不结扎;3抑郁组: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结合孤养,不进行手术;4模型组:LBCCA叠加CUMS,结合孤养。连续观察21 d,观测大鼠体质量变化、行为学改变、脑血流量变化以及大鼠大脑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opomyosin related kinase B,Trk B)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抑郁组大鼠体质量、糖水消耗百分率、旷场试验运动距离及站立次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脑血流量明显降低(P<0.01),手术组及模型组MMP-2及MMP-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抑郁组及模型组海马内BDNF/Trk B及BDNF/Trk B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 LBCCA叠加CUMS结合孤养方法较好地模拟了抑郁核心症状快感缺乏、运动和探索能下降的行为特征和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NVU)稳态失衡的病理机制,是较为理想的血管性抑郁模型,可用于药理实验及治疗效果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 动物模型 神经血管单元 基质金属蛋白酶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酪氨酸激酶受体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抑郁症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谭赛 黄世敬 方继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8期1346-1350,共5页
旨在总结血管性抑郁症(Vascular Depression,VD)脑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弥散张量成像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通过对VD患者脑组织及脑功能进行实时成像,发现与抑郁相关脑区的神经通路及脑功能活动发生变化。其中... 旨在总结血管性抑郁症(Vascular Depression,VD)脑部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情况,包括弥散张量成像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通过对VD患者脑组织及脑功能进行实时成像,发现与抑郁相关脑区的神经通路及脑功能活动发生变化。其中脑白质异常高信号是VD主要病理改变,边缘系统-皮层-纹状体-丘脑环路破坏是VD发病的重要环节。前额叶皮质、边缘皮质(如扣带回、海马回)、杏仁核、小脑等脑区的异常功能连接为VD功能影像学的主要表现。血管性抑郁发病机制复杂,功能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非损伤性活体检测技术将对血管性抑郁的全面认识发挥重要作用,为VD的临床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 弥散张量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心解郁方在血管性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丽 黄世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372-1375,共4页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老年病的诊疗工作,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培元开郁"治则,并常以具有温阳开郁、安神益智作用的开心解郁方临证化裁,对血管性抑郁症的治疗疗效显著。文章就血管性抑...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老年病的诊疗工作,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培元开郁"治则,并常以具有温阳开郁、安神益智作用的开心解郁方临证化裁,对血管性抑郁症的治疗疗效显著。文章就血管性抑郁症的"因病致郁"与"因郁致病"病因、"虚气留滞"病机、"培元开郁"治则进行探讨,阐述开心解郁方的理论基础与黄世敬教授运用开心解郁方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 虚气留滞 培元开郁 开心解郁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抑郁症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先慧 黄世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2-1014,共3页
血管性抑郁是危害严重的晚发性血管障碍性抑郁症。文章就血管性抑郁症近年来在概念和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分型、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的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 中医药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抑郁症的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巍 黄世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6期974-976,共3页
目的:对血管性抑郁症的常见中医证候分布倾向进行研究,并探讨各证候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调查血管性抑郁患者70例,按症状的不同程度评分,统计血管性抑郁症的各种症状及证候出现的频率和积分,... 目的:对血管性抑郁症的常见中医证候分布倾向进行研究,并探讨各证候与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调查血管性抑郁患者70例,按症状的不同程度评分,统计血管性抑郁症的各种症状及证候出现的频率和积分,并进行比较分析,同时采用统计软件SPSS对血管性抑郁症证候与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血管性抑郁症以肝肾阴虚证(30%)最多;男性患者以肝肾阴虚证最多,女性患者以气郁寒凝证最多。经统计学分析,X2=9.371,P>0.05,说明男性与女性在证型上无差异;肝肾阴虚证和瘀热互结证与高脂血症史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血管性抑郁症以肝肾阴虚证最多,且肝肾阴虚证和瘀热互结证与高脂血症史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抑郁症的中药治疗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梦云 黄世敬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7-889,共3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比率不断攀升,血管性抑郁症危害越来越严重。文章主要对近五年有关血管性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分型、临床中药治疗情况进行了综述,其病因病机大致为虚、郁、痰、火、瘀等相互为患,病位主在脑,与肝、肾、心、脾密... 随着社会老龄化比率不断攀升,血管性抑郁症危害越来越严重。文章主要对近五年有关血管性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诊断与辨证分型、临床中药治疗情况进行了综述,其病因病机大致为虚、郁、痰、火、瘀等相互为患,病位主在脑,与肝、肾、心、脾密切相关,病性多为虚实夹杂,以虚为主。辨证主要为肝郁气滞、心脾两虚、痰瘀阻络、肝肾亏虚四型,临床中药治疗多从疏肝解郁、理气化痰、养血安神、温胆益肾、活血化瘀着手。并强调临床研究应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系统规范,全面提升血管性抑郁症的中医药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 中药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直机关离退休干部血管性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强 季晓林 +4 位作者 叶建华 叶华 严金柱 甘爱芳 余晓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12期2651-2652,共2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直机关离退休干部血管性抑郁症的患病率。方法:自2006年12月-2007年11月对福建省直机关离退休干部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共调查患有血管性疾病的离退休干部1897例。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为筛查工具,汉密尔顿抑郁量... 目的:了解福建省直机关离退休干部血管性抑郁症的患病率。方法:自2006年12月-2007年11月对福建省直机关离退休干部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共调查患有血管性疾病的离退休干部1897例。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为筛查工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24项)评定严重程度,按ICD10确诊病例。明确抽样人群中血管性疾病发生后抑郁症的患病率。同时采用Sp itzer生活质量指数及自编一般情况问卷,分析血管性疾病后抑郁症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调查1897例老年人血管性疾病后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0.5%。老年人发生血管性疾病后抑郁症发病率与其生活质量以及卫生行为、教育程度、日常活动能力等多种因素呈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退休干部 血管性抑郁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开郁法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药研发中心黄世敬教授团队学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8期I0001-I0009,共9页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药研发中心长期从事中药神经药理和方法学、动物行为学、神经生物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及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拥有心血管病证结合实验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国家自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药研发中心长期从事中药神经药理和方法学、动物行为学、神经生物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及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拥有心血管病证结合实验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开展了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十病十药专项等多项课题研究。中心主任为黄世敬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医科学院 广安门医院 研发中心 血管性抑郁 学术研究 中药 开郁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瘀论治血管性抑郁症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戴淑青 苏莉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10期1902-1903,共2页
论述了血管性抑郁症的概念、诊断标准及发病机理,并提出血管性抑郁症属中医郁病的范畴,瘀血内积是郁病的重要病理环节,而血管性抑郁症与脑血管性疾病密切相关,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多有瘀血阻滞脑脉、经络,故瘀血积滞在血管性抑郁症发病过... 论述了血管性抑郁症的概念、诊断标准及发病机理,并提出血管性抑郁症属中医郁病的范畴,瘀血内积是郁病的重要病理环节,而血管性抑郁症与脑血管性疾病密切相关,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多有瘀血阻滞脑脉、经络,故瘀血积滞在血管性抑郁症发病过程中尤显重要,因而在治疗中应用活血化瘀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瘀血是导致血管性抑郁症发生的直接且重要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出现脑髓神机失用,气化失调,脏腑功能减退,肝气郁结,痰瘀内阻,或脾肾亏虚,神明被抑等。并提出了4种辨证分型和治则治法,强调治疗血管性抑郁症的过程中要注意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在治疗本病时,应于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始终贯穿着活血化瘀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 郁病 瘀血 辨证和辨病相结合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心氏片抗抑郁症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安妮 高越 +5 位作者 刘世钰 赵亚红 薛丹 柴逸峰 张海 张国庆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6-1260,共5页
目的考察养心氏片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大鼠抑郁模型及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血管性抑郁模型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大鼠模型和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血管性抑郁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假手术组,模型组,氟西汀组... 目的考察养心氏片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大鼠抑郁模型及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血管性抑郁模型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大鼠模型和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血管性抑郁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假手术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养心氏片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外,其余各组从建模第1天起,每天灌胃给药,进行大鼠蔗糖水偏好测试、强迫游泳实验、旷场实验,小鼠悬尾实验、旷场实验,并检测大鼠血清中5-羟色胺(5-HT)、皮质酮(CORT)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小鼠大脑海马组织及血清中相关因子。结果模型组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养心氏片各剂量组和氟西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养心氏片能明显改善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大鼠的抑郁状态及脑缺血再灌注诱导小鼠的血管性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氏片 药理作用 抑郁 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刺激(CUMS) 血管性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海 孙旭 +2 位作者 孙森 钱跹 刘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71-1177,共7页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光(UV)、HPLC-荧光(FLD)和HPLC-质谱(MS)3种检测方法测定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优劣性,并应用最优方法测定血管性抑郁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方法分别采用HPLC仪器搭配U...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光(UV)、HPLC-荧光(FLD)和HPLC-质谱(MS)3种检测方法测定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优劣性,并应用最优方法测定血管性抑郁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方法分别采用HPLC仪器搭配UV、FLD和MS检测器建立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系统的方法学验证,采用HPLC-FLD法对血管性抑郁小鼠不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和5-HT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HPLC-UV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ng/mL、NE 107.5ng/mL、5-HT 93.6ng/mL;HPLC-FLD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ng/mL、NE 10.75ng/mL、5-HT9.36ng/mL;HPLC-MS法的定量限分别为DA 10.35ng/mL、NE 32.25ng/mL、5-HT 9.36ng/mL。HPLC-FLD和HPLC-MS法对DA和5-HT的测定优于HPLC-UV法,HPLC-FLD法对于NE的测定优于HPLC-MS法,而HPLC-MS法存在较强的基质效应。HPLC-FLD法检测结果示血管性抑郁小鼠海马组织中DA含量最低,大脑皮质中5-HT含量最低,而不同脑组织中NE含量没有明显差别。结论与HPLC-UV法和HPLC-MS法相比,HPLC-FLD法更适用于小鼠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5-HT)的含量测定。DA和5-HT可以用作血管性抑郁症疾病的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胺类神经递质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 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 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器 血管性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