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国平 贺茂林 +1 位作者 王莉莉 陈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805-2806,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0例V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效果通过改良Hoehn-Yahr分期标准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VP患者均有脑卒中史,既往有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目的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0例VP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效果通过改良Hoehn-Yahr分期标准及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VP患者均有脑卒中史,既往有颈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临床表现以偏瘫、少动为主,锥体束损害明显,静止性震颤少见,常伴有智能障碍等。颅脑MRI显示以基底核、脑室周围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为主,多伴脑萎缩、白质疏松。改良Hoehn-Yahr分期及MMSE评价治疗前、治疗3周及3个月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P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制剂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联合,并辅以脑血管病综合治疗措施,对VP患者的肌强直、少动和震颤症状有一定改善,是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左旋多巴 多巴胺激动剂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谭晓琳 任艳 +5 位作者 李松柏 张志强 张洧蓝 李晓红 刘娜 娄凡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1-364,370,共5页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诊断中的应用及VP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致病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16例VP患者(VP组)及32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应用量表及DTI...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诊断中的应用及VP患者下肢运动障碍的致病机制。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16例VP患者(VP组)及32例帕金森病患者(PD组),应用量表及DTI检查评价患者的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 VP组与PD组比较存在严重的双下肢运动障碍(冻结步态、起步困难等)。VP组患者双下肢运动障碍与双侧额叶纤维束相关(P=0.008)。PD组双下肢运动障碍与黑质纤维束相关(P=0.030)。2组在黑质、双侧额叶各项异性值,额叶、黑质致密部及网状部表观弥散系数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VP患者较PD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下肢运动障碍;DTI为鉴别VP与PD提供了新的方法;VP患者双下肢运动障碍形成可能与额叶纤维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弥散张量成像 步态障碍 运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隙性脑梗死与轻度帕金森样体征、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小明 吴靖 +1 位作者 常丽英 张允建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9-212,共4页
目的研究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s,LI)和轻度帕金森样体征(mild parkinsonian signs,MPS)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在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LI患者264例,行颅脑MRI... 目的研究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s,LI)和轻度帕金森样体征(mild parkinsonian signs,MPS)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在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LI患者264例,行颅脑MRI平扫确定颅内LI的数量和位置,采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对所有纳入研究的受试者进行运动症状的评分,进行调整年龄、性别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LI与MPS及VI的关系。结果颅脑MRI平扫≥3个LI与MPS、VP相关(MPS:OR=2.4,95%CI1.4-3.8,P〈0.01;VP:OR=1.9,95%CI1.2-3.0,P〈0.05);LI与MPS和VP的运动迟缓症状独立相关(〈3个LI:OR=1.7,95%CI 1.1-3.6,P〈0.05;≥3个LI:OR=2.8,95%CI 1.6-4.2,P〈0.01)。丘脑区域的LI患MPS和VP的风险较高(MPS:OR=2.2,95%CI 1.4-3.6,P〈0.01;VP:OR=1.5,95%CI0.7-2.5,P〈0.05);而额叶区域的LI与MPS有关(OR=1.8,95%CI 0.8-3.2,P〈0.05)。结论研究表明LI,尤其是特定部位和一定数量的LI,与MPS、VP症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轻度帕金森样体征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史洪润 孙斌 +2 位作者 蒲传强 姚晨 刘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VP)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 5 0例VP及 118例帕金森病 (PD)住院或长期门诊随访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进行归纳分析和统计学处理 ;并与 31例帕金森病合并脑梗死 (PDCI)者对照。结果 VP发病年龄大... 目的 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VP)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 5 0例VP及 118例帕金森病 (PD)住院或长期门诊随访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进行归纳分析和统计学处理 ;并与 31例帕金森病合并脑梗死 (PDCI)者对照。结果 VP发病年龄大于PD ;多伴长期高血压 ;以肌强直 少动起病者多见 ;临床上以对称性铅管样肌强直 少动为主 ,静止性震颤少见 ;可伴锥体束损害表现和智能障碍、尿失禁。PD和PDCI多以震颤起病 ;常有静止性震颤 ;非对称齿轮样肌强直多见。VP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多发基底节 (72 % )、脑室周围腔梗 (5 2 % ) ,且双侧多见 ,分别占相应部位的 6 9%和 73%。结论 VP发病与长期高血压有关 ;基底节、脑室周围多发腔梗是导致VP的主要原因 ;VP临床表现不同于PD或PDCI;出现PD表现后 ,及时MRI或CT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鉴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腔隙性脑梗死 高血压病 影像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倩 彭思佳 +2 位作者 王笑瑗 唐宇凤 吴云成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9期967-970,共4页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aP)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有类似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以下半身运动障碍为主,常伴有锥体束征、假性延髓麻痹、痴呆、失禁等。为进...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aP)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有类似的临床特点,临床表现以下半身运动障碍为主,常伴有锥体束征、假性延髓麻痹、痴呆、失禁等。为进一步认识VaP,本文就其临床特征、神经影像学进展进行综述。Va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缺乏确切的诊断标准,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更好地诊治V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特征 运动症状 非运动症状 神经影像 间碘苯甲呱 碘氟潘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姗姗 陈红霞 +1 位作者 武一平 林杰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9期990-994,共5页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kinsonism,VP)是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一类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其症状及认知障碍特点与原发帕金森病有所区别。V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皮质下脑缺血及神经代谢递质变化有关。目前认为与其发病相关的因...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kinsonism,VP)是脑血管病基础上的一类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其症状及认知障碍特点与原发帕金森病有所区别。VP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皮质下脑缺血及神经代谢递质变化有关。目前认为与其发病相关的因素可能包括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脑白质病变、基底节缺血等。本文就VP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临床症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诊断帕金森病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浩杰 袁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99Tcm-TRODAT-1{99Tcm-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脑显像在早期帕金森病(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确诊的47例早期PD患者、26例VP患者和3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99Tcm-TRODAT-1{99Tcm-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脑显像在早期帕金森病(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确诊的47例早期PD患者、26例VP患者和3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99Tcm-TRODAT-1SPECT脑显像,应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egions ofinterest,ROI)技术分别计算各组双侧纹状体/小脑的放射性计数比值,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PD患者患肢对侧纹状体对99Tcm-TRODAT-1的摄取减少,患肢同侧和对侧纹状体/小脑的放射性计数比值均较正常对照者均值明显降低(P<0.05)。VP患者双侧纹状体区对99Tcm-TRODAT-1的摄取接近正常,患肢同侧和对侧纹状体/小脑的放射性计数比值与正常对照者双侧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99Tcm-TRODAT-1显像及半定量分析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及与VP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多巴胺转运蛋白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亘梁 冯涛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8期853-857,共5页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parkinsonism,VP)是一种继发性的帕金森综合征。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多,VP患病率有可能进一步增高。V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因此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将...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parkinsonism,VP)是一种继发性的帕金森综合征。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多,VP患病率有可能进一步增高。V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临床表现具有较大的异质性,因此有待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对VP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等新进展予以总结分析,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病理、影像与临床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史洪润 孙斌 蒲传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85-287,共3页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VP)在临床上是否存在 ,以往一直有争论。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 ,结合VP患者的临床和尸检病理结果 ,人们对其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从而肯定了VP的存在。我们对VP的病理、影像与临床特征进行综述。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尸检病理 影像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栉风沐雨——直面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10
作者 王毅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4期327-332,共6页
帕金森综合征涵盖多种病因和临床表现,可谓“一病多症、一症多病”,大众甚至部分非神经科医学人员所言的“帕金森”更指向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但实际上,患者所患的可能是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或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麦... 帕金森综合征涵盖多种病因和临床表现,可谓“一病多症、一症多病”,大众甚至部分非神经科医学人员所言的“帕金森”更指向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但实际上,患者所患的可能是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或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麦穗两岐,在非专科医师眼中,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aP)和PD症状差别甚微,但是在专科医师看来,两者大相径庭,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等差异极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中医药 指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及脑白质高信号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柏希 王婉仪 +4 位作者 詹翠京 高玉元 聂坤 张玉虎 王丽娟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8期859-866,共8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临床特征及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的差异,为研究VP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与思路。方法根据临床实际,健康受试... 目的研究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临床特征及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的差异,为研究VP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与思路。方法根据临床实际,健康受试者人数以1∶2的比例匹配,回顾性筛选符合入排标准的VP患者和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与其相匹配的PD患者、健康志愿者,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healthycontrol,HC)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评估患者临床症状,采集头颅MRI参数并对3组受试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26例VP患者、26例PD患者及13例HC,与PD组相比,VP组的整体认知、精神状态更差:HAMA得分(P=0.025)更高,MMSE得分(P=0.001)、MoCA得分(P=0.008)更低;血管危险因素更多:有高血压病史(P=0.012)和卒中病史(P<0.001)的患者比例更高;运动相关脑区白质受损更严重:WMH总分(P<0.001)、深部白质高信号(deep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DWMH)总分(P=0.001)、脑室旁周围白质高信号(periventricular hyperintensities,PVH)总分(P=0.002)、运动相关脑区PVH评分[额角帽状白质高信号评分(P=0.002)、侧脑室带状白质高信号评分(P=0.018)]、运动相关脑区DWMH评分[额叶深部白质高信号评分(P<0.001)、顶叶深部白质高信号评分(P=0.007)]、基底节白质高信号评分(P=0.002)、壳核白质高信号评分(P=0.029)更高,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史、卒中病史和运动相关脑区白质损伤在VP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 临床特征 脑白质高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益超 玉石 +2 位作者 佘亚军 方正 王毅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4期346-350,共5页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aP)是临床上常见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一种,由脑小血管损伤引起基底节神经元网络缺氧、代谢异常以及神经微环境的完整性破坏等导致。VaP的临床表现与血管损伤有关,其危险因素、病因、临床...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aP)是临床上常见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一种,由脑小血管损伤引起基底节神经元网络缺氧、代谢异常以及神经微环境的完整性破坏等导致。VaP的临床表现与血管损伤有关,其危险因素、病因、临床表现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均有明显差异,但因两者存在症状上的重叠,临床存在误诊的可能。辅助检查技术的进步有助于VaP的诊断,如头颅MRI测量尾状核、基底节及皮层下区域的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ies,WMH)体积,SWI的黑质成像均可对两者进行鉴别。另外,分子影像学和基于步态时间序列的神经网络步态模式评估等新技术也有助于对VaP和PD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脑白质高信号 脑小血管 影响因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疼痛程度及其与运动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杨海婷 尤和阳 +2 位作者 杨晨 吴蕾 丁小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901-2907,共7页
背景帕金森病(PD)是一种终身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导致中老年人群死亡的第三大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PD中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疼痛是困扰最严重的非运动症状,需要临床医生重点关注并给予合理的... 背景帕金森病(PD)是一种终身进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导致中老年人群死亡的第三大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PD中非运动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疼痛是困扰最严重的非运动症状,需要临床医生重点关注并给予合理的治疗以此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精神负担。目的收集统计并比较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P)患者疼痛发生情况,分析疼痛与运动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住院及门诊诊治的PD及VaP患者各6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基于评分的King’s帕金森疼痛量表(KPPS)收集患者的疼痛信息,分为伴有和不伴疼痛患者。依据HY分级评估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使用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运动症状部分(UPDRS-Ⅲ)评估患者运动障碍程度,医院焦虑抑郁自评量表(HADS)评估患者抑郁和焦虑,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VaP患者年龄大于PD患者,病程短于PD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高于PD患者,体质指数高于PD患者,KPPS评分低于PD患者,UPDRS-Ⅲ评分高于PD患者,疼痛发生率低于PD患者(P<0.05)。VaP疼痛患者年龄大于PD疼痛患者,病程短于PD疼痛患者,疼痛部位位于肩背及颈椎所占比例低于PD疼痛患者(P<0.05)。PD患者疼痛部位多见于肩背、腰椎、下肢等,VaP患者疼痛部位多见于下肢及腰椎。所有伴有疼痛的PD患者接受了多巴胺能药物(左旋多巴为主)缓解其运动症状,伴有疼痛的VaP患者中21例(72.4%)接受多巴胺能药物(左旋多巴为主)缓解其运动症状。伴有疼痛的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UPDRS-Ⅲ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PDQ-39评分高于不伴疼痛者(P<0.05)。伴有疼痛的VaP患者体质指数小于不伴疼痛者,PDQ-39评分高于不伴疼痛者(P<0.05)。结论 PD及VaP患者均易出现疼痛,运动症状、情绪障碍越严重,患者疼痛发生率越高,生活质量越差。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该类疾病疼痛的认识,并对其规范化治疗,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疼痛 运动障碍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德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68-870,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parkinsonism,VP)临床和影像特点,及其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区别。方法对54例VP及53例PD住院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上VP患者以偏瘫...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parkinsonism,VP)临床和影像特点,及其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区别。方法对54例VP及53例PD住院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上VP患者以偏瘫、强直、球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锥体束损害表现明显,而静止性震颤少见,PD患者则以震颤-齿轮样强直为主;影像学上VP患者可见明显的影像学异常,主要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部位可位于单侧、双侧基底节或额叶白质,此外部分病例在大脑脚、侧脑室旁可见缺血性改变。而PD组则未见可见的缺血性改变;抗PD药物治疗的疗效方面,PD组明显优于VP。结论VP作为一种独立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与PD有所不同,其影像学改变也不同于PD;用左旋多巴替代疗法,效果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 临床特点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络通浸膏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欣彤 朱清 +2 位作者 梁森 邓颖 吴文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回顾性观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Parkinsonism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P-MCI)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分析脑络通浸膏治疗该病的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的108例VP-MCI病例,分析其中... 目的回顾性观察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轻度认知障碍(Vascular Parkinsonism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VP-MCI)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分析脑络通浸膏治疗该病的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的108例VP-MCI病例,分析其中医证型及分布特点。纳入符合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的75例VP-MCI的病例按脑络通浸膏联合多奈哌齐治疗和多奈哌齐单药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MDS-UPDRS)评分情况;双侧头颈部血管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108例VP-MCI患者中医辨证为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者占69.44%。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减少(P<0.05,P<0.01),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MoCA评分明显提高(P<0.01),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VP-MCI的主要中医证型为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脑络通浸膏联合多奈哌齐可明显改善痰浊阻窍证和瘀血阻络证VP-MCI患者的脑血流和认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轻度认知障碍 中医证型 脑血流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的比较 被引量:9
16
作者 石松鑫 王大力 +4 位作者 李弘 王星稳 訾媛 安雅臣 张江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比较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aP)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首次就诊的VaP患者和PD患者。采用MMSE和MoCA量表评估PD... 目的比较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aP)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首次就诊的VaP患者和PD患者。采用MMSE和MoCA量表评估PD患者和VaP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Ⅲ,UPDRSⅢ)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上述量表评分的差异。以MoCA<26分为认知障碍的标准,比较VaP合并认知障碍(VaP with cognition impairment,VPCI)亚组与PD合并认知障碍(PD with cognition impairment,PDCI)亚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VaP组19例,PD组22例患者。VaP组高血压(78.9%vs.40.9%,P=0.014)、糖尿病(52.6%vs.22.7%,P=0.047)及脑白质病变(84.2%vs.36.4%,P=0.002)的发生率高于PD组,而PD组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高于VaP组(72.7%vs.36.8%,P=0.021);VaP组的认知障碍发生率高于PD组(78.9%vs.45.5%,P=0.028),MMSE(中位数:24.0分vs.29.0分,P<0.001)、MoCA(中位数:17.0分vs.26.0分,P=0.002)和UPDRSⅢ(中位数:18.0分vs.33.5分,P<0.001)评分低于PD组。VPCI患者的MMSE(中位数:23.0分vs.27.0分,P=0.002)、MoCA(中位数:17.0分vs.22.0分,P=0.041)和UPDRSⅢ(中位数:18.0分vs.37.0分,P=0.004)评分均低于PDCI患者。结论与PD患者相比,VaP患者中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更高,而且VaP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较PD患者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药物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崔雅婷 曲艳 +1 位作者 霍园 李晓红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0期1143-1153,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录的VP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月1日。由两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项研究,包括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依达拉奉联合多巴丝肼、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单用多巴丝肼4种药物疗法。总体文献质量水平中等。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优选概率排名曲线(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排序结果显示,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依达拉奉联合多巴丝肼>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单用多巴丝肼;(2)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改善方面,SUCRA排序结果显示,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依达拉奉联合多巴丝肼>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单用多巴丝肼;(3)在不良反应方面,SUCRA排序结果显示,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单用多巴丝肼>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依达拉奉联合多巴丝肼。结论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治疗VP的有效率最高,对UPDRS评分改善最明显,且安全性最好,未观察到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但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故结论仍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网状meta分析 疗效 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报道及文献学习
18
作者 何中慧 潘玉君 姜宏佺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4期351-353,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3岁,因“走路缓慢4年,加重伴反应迟钝1年”于2021年11月9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出现走路缓慢,启动困难,行动迟缓,偶有跌倒,偶有饮水呛咳;近1年行动迟缓加重,伴有反应迟钝。发病以来无肢体震颤,无睡眠中多梦及肢体活动...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3岁,因“走路缓慢4年,加重伴反应迟钝1年”于2021年11月9日入院。患者于4年前出现走路缓慢,启动困难,行动迟缓,偶有跌倒,偶有饮水呛咳;近1年行动迟缓加重,伴有反应迟钝。发病以来无肢体震颤,无睡眠中多梦及肢体活动,无肢体感觉异常,无视幻觉,无嗅觉障碍,无二便异常。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无明确脑梗死病史;未口服精神类药物,无盐酸氟桂氯嗪等药物使用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帕金森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19
作者 张冬玲 吴涛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8期867-872,共6页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临床上常见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目前VP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影响其临床治疗和预后。在临床实践中,影像学常用于VP的诊断。近年来多模态MRI和分子影像成像及分析技术等影像...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临床上常见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目前VP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影响其临床治疗和预后。在临床实践中,影像学常用于VP的诊断。近年来多模态MRI和分子影像成像及分析技术等影像学技术的进展为提高V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准确率提供了客观手段。本文就前沿影像学技术在VP与原发性帕金森病以及其他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V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高分辨结构像 弥散张量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神经黑色素敏感成像 分子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对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武婕 姜建东 +2 位作者 王自正 王峰 陈正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5期382-383,共2页
目的:用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剂99m^Tc-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氨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99m^Tc—TRODAT—1)显像鉴别帕金森病(PD)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材料和方法:28例PD患者,病程4个月~5年,15... 目的:用多巴胺转运体(DAT)显像剂99m^Tc-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氨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99m^Tc—TRODAT—1)显像鉴别帕金森病(PD)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材料和方法:28例PD患者,病程4个月~5年,15例VP患者,病程1-3年,正常对照组19例,静脉注射99m^Tc—TRODAT—1,3h后行SPECT显像,并计算纹状体/小脑放射性比值(ST/C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患者纹状体99m^Tc—TRODAT-1积聚显著下降,尤以壳核更为明显。早期PD患者(H/Y:1)即可见两侧ST/CB有显著差异;而VP患者纹状体内99m^Tc—TRODAT—1放射性浓聚程度与对照组相似,ST/CB也无明显差异。结论:99m^Tc—TRODAT—1多巴胺转运体SPECT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SPECT 多巴胺转运体 H/Y分级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