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影像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纪念《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创刊20周年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坤成 林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93-1795,共3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创刊已有20年,这期间心血管影像学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对《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创刊以来的心血管影像学文章进行简要回顾分析,并对其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血管影像学 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影像学——百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玉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9期809-810,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影像学 X线诊断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欧洲无创心血管影像学评估高血压患者亚临床靶器官损伤共识
3
作者 龚晶婧 林金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79-183,共5页
高血压是全球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原因,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对于防治心血管不良事件至关重要.靶器官损伤是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建议对靶器官损伤进行评估,以进一步重新评估高血压患者的风险.无创心血管成像正... 高血压是全球心血管死亡的首要原因,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对于防治心血管不良事件至关重要.靶器官损伤是无症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建议对靶器官损伤进行评估,以进一步重新评估高血压患者的风险.无创心血管成像正在逐步被使用,并且提供了评估靶器官早期损伤的新技术.2017年4月,欧洲心血管影像协会(EACVI)、欧洲心脏病学会(ESC)高血压委员会、欧洲高血压学会(ESH)联合发布了无创心血管影像学评估高血压患者亚临床靶器官损伤的共识文章 [1],该共识的目的是在不断增长的高血压患者群体中推荐适当和合理使用无创影像学检查,将心脏病学带入崭新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亚临床靶器官损伤 无创 血管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血管影像学——21世纪肺癌影像学的热点
4
作者 缪競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21世纪 肺癌 血管影像学 临床发现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影像学方兴未艾(述评)
5
作者 金震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9期857-857,共1页
关键词 腔内隔绝术 三维图像重建 血管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显像在心血管影像学中的作用
6
作者 刘秀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核素显像在心血管影像学中的作用刘秀杰近20年来,心血管影像学有突破性进展[1],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无创伤性检查技术日新月异,定量化诊断和综合图像分析是今后发展的趋势,模拟化向数字化方向进展,多维图像将逐步取代二维图... 核素显像在心血管影像学中的作用刘秀杰近20年来,心血管影像学有突破性进展[1],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无创伤性检查技术日新月异,定量化诊断和综合图像分析是今后发展的趋势,模拟化向数字化方向进展,多维图像将逐步取代二维图像以便获取多层次、多信息量,将解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显像 血管影像学 定量化诊断 综合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检查量的影响
7
作者 郑嘉男 赵娜 +4 位作者 侯志辉 任心爽 安云强 刘媛媛 吕滨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77-682,共6页
目的:评估第一波(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检查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5月30日至2020年6月8日对全国不同地区28家医院的影像科室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各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及2020年4月冠... 目的:评估第一波(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检查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5月30日至2020年6月8日对全国不同地区28家医院的影像科室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各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及2020年4月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的检查量,并根据地理位置和疫情严重程度分区。分析与2019年3月相比,2020年3月、2020年4月不同地理分区、不同疫情地区及不同心血管放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检查量变化。结果:以2019年3月全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检查总量为基线,2020年3月检查总量减少67%,2020年4月检查总量相比同年3月恢复了基线的25%。2020年3月的CCTA、CMR和ICA检查量分别较2019年3月减少63%、66%、75%(P均> 0.05),2020年4月相比同年3月分别恢复25%、28%、24%(P均> 0.05)。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分区,第一波疫情高峰后(2020年3月)低危、中危和高危地区心血管放射影像学检查的总减少率分别为41%、48%、83%(P<0.05),2020年4月相比同年3月的总恢复率分别为42%、24%、19%(P>0.05),且不同疫情地区CCTA、CMR和ICA检查量减少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检查的常规开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不同疫情严重程度地区心血管放射影像学检查量的减少率之间存在差异。在第一波新冠疫情缓和后,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检查量很快出现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管疾病 血管影像学检查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无创影像学的新领域——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照谦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3期189-189,共1页
关键词 血管无创影像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导管法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肝血管瘤的产前影像学诊断和管理 被引量:8
9
作者 张丹丹 王军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9-445,共7页
目的:探讨胎儿肝血管瘤的产前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9月产前诊断并随访的14例胎儿肝血管瘤病例,观察胎儿产前超声和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随访其结局。结果:14例胎儿肝血... 目的:探讨胎儿肝血管瘤的产前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9月产前诊断并随访的14例胎儿肝血管瘤病例,观察胎儿产前超声和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随访其结局。结果:14例胎儿肝血管瘤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多位于肝右叶(13例),超声表现以低回声为主,内部回声不均,9例患儿的病灶内见“蜂窝状”或“网格状”无回声,病灶周边见环状血流,或可见分支进入内部,测得低至中等血流阻力指数。MRI表现为T1加权像呈低信号、稍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稍高信号。14例胎儿中引产8例;继续妊娠6例,均足月分娩,患儿出生后经影像学方法诊断肝血管瘤,其中2例患儿口服普萘洛尔,4例患儿未予治疗,定期复查。随访结果显示,6例患儿生长发育情况与同龄儿无异,3例患儿肝血管瘤病灶无明显变化,3例患儿病灶逐渐缩小,其中1例完全消失。结论:胎儿肝血管瘤有相对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结合超声和MRI检查结果可实现产前诊断。如无并发症,肝血管瘤胎儿可足月分娩,并且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肝肿瘤/影像诊断 血管瘤/影像诊断 超声检查 产前 磁共振成像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影像学对左室射血分数的评估 被引量:9
10
作者 丁磊 范大立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4-700,共7页
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是每搏心输出量占左室舒张末容量的百分数,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它不是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唯一参数,还受到负荷、瓣膜返流等因素的影响,也并非绝对准确代表... 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是每搏心输出量占左室舒张末容量的百分数,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它不是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唯一参数,还受到负荷、瓣膜返流等因素的影响,也并非绝对准确代表心肌收缩力,但它仍然是临床心脏影像学最重要且最常用的参数。LVEF与心脏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可以预测愈后,衡量治疗效果,是心脏病诊断治疗的最重要指标[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输出量 心室 血管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医学影像技术的新发展──简评《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学》
11
作者 田海明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42-142,共1页
关键词 书评 《心血管影像诊断 影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影像学会建议癌症患者胸部放疗后应定期筛查心脏病
12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41-341,共1页
近期,欧洲心血管影像学学会和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发布共识,建议因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肺癌和食管癌等癌症接受胸部放疗的患者每5~10年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是否存在放射损伤性心脏病(RIHD),后者包括心包炎、瓣膜性心脏病... 近期,欧洲心血管影像学学会和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发布共识,建议因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肺癌和食管癌等癌症接受胸部放疗的患者每5~10年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是否存在放射损伤性心脏病(RIHD),后者包括心包炎、瓣膜性心脏病、心肌损伤、微血管功能障碍、冠脉疾病、心肌缺血和限制性心肌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性心脏病 血管影像学 癌症患者 胸部放疗 超声心动图检查 放疗后 血管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磁共振成像研讨会成功举行
13
作者 张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9-119,共1页
“第三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磁共振成像研讨会”于2008年12月28~29日,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举行。来自北京及全国的150余名代表共聚一堂,就我国当前心血管磁共振的发展现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积极热烈的研讨。在简短的开幕式后... “第三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磁共振成像研讨会”于2008年12月28~29日,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举行。来自北京及全国的150余名代表共聚一堂,就我国当前心血管磁共振的发展现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积极热烈的研讨。在简短的开幕式后,主办单位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的刘玉清院士首先做主旨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磁共振成像 血管影像学 医院放射科 主办单位 开幕式 刘玉清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大血管疾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及评价
14
作者 许乙凯 黄其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2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磁共成像(MRI)是一种继超声、心血管造影、核素及CT之后出现的医学成像新方法,已应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功能评价,具有独特的诊断效果及巨大发展潜力。本文概要介绍常见心血管疾病的MRI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关键词 血管影像学 血管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立仁 刘玉清 +3 位作者 凌坚 戴汝平 朱杰敏 黄连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2年第2期115-119,共5页
本文分析120例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所见,着重讨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及其诊断价值,动脉(ⅠA)和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ⅣDSA)方法对主动脉夹层主要征象的显示和诊断效果:显示内膜破口和主动脉分支病变,ⅠA法优于Ⅳ法,显示假腔全貌... 本文分析120例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所见,着重讨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应用及其诊断价值,动脉(ⅠA)和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ⅣDSA)方法对主动脉夹层主要征象的显示和诊断效果:显示内膜破口和主动脉分支病变,ⅠA法优于Ⅳ法,显示假腔全貌和内膜片负影,Ⅳ法略优于ⅠA法。对Ⅰ或Ⅱ型夹层的诊断ⅠA法明显优于Ⅳ法,Ⅲ型夹层一般Ⅳ法可满足诊断,按手术适应证和治疗的需要可选择应用ⅠA法。结合本组DSA和MRI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效用,本文简要讨论了主动脉夹层影像学综合诊断及优选应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影像学 血管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X线检查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益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2年第1期3-6,共4页
普通X线检查用于心血管疾患的诊断已有50余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20年来,其他影像学技术——核医学、超声心动图(UCG)、CT及磁共振成像(MRI)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心血管疾患的诊断水平,也打破了过去仅靠临床—ECG—... 普通X线检查用于心血管疾患的诊断已有50余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20年来,其他影像学技术——核医学、超声心动图(UCG)、CT及磁共振成像(MRI)的迅速发展及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心血管疾患的诊断水平,也打破了过去仅靠临床—ECG—X线平片诊断的格局。因此,有必要重新评价普通X线检查的作用和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年美国心脏协会会议概况
17
作者 李艳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101,共1页
2012美国AHA会议于当地时间11月4日下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会期历时4d,11月7日闭幕。本届大会共设立376个大会及分会场主题发言,入选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4444篇论文摘要。大会内容广泛,包括了心血管影像... 2012美国AHA会议于当地时间11月4日下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会期历时4d,11月7日闭幕。本届大会共设立376个大会及分会场主题发言,入选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4444篇论文摘要。大会内容广泛,包括了心血管影像学、流行病学、心血管病的预防、先天性心血管病的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心律失常和复苏医学、心脏功能与心力衰竭、心脏导管基础和外科的介入治疗以及血管疾病的生物学与临床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 会议概况 先天性心血管 加利福尼亚州 血管影像学 会展中心 论文摘要 流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