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评估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谢梦 张旭垠 周毓青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定量检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种植处微循环血管参数并评价其对该疾病诊疗的价值。方法:选择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化疗(简称栓塞化疗)后行人工流产的胚囊型CSP的患者38例,使用经阴道... 目的:应用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定量检测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CSP)种植处微循环血管参数并评价其对该疾病诊疗的价值。方法:选择甲氨蝶呤子宫动脉栓塞化疗(简称栓塞化疗)后行人工流产的胚囊型CSP的患者38例,使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3D-CPA对患者进行检查并测量病变部位栓塞化疗术前及术后1周相应的血管参数,包括:血管形成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形成-血流指数(VFI)、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分析栓塞化疗术前VI、FI、VFI与患者血β-HCG值及PI、RI的关系。按刮宫时出血量≤100ml与>100ml分组并比较栓塞化疗术前检查时血管参数。结果:①栓塞化疗术前的VI值与血β-HCG值呈正相关(r=0.952,P<0.01),术前VI、FI、VFI与RI呈负相关(r=-0.456,r=-0.324,r=-0.298;P<0.05);②栓塞化疗术后的VI值(6.564±2.089)明显低于栓塞化疗前(11.223±2.865)(P<0.01);③刮宫术中出血量>100ml的患者栓塞化疗前的VI值(14.506±2.897)明显大于出血量≤100ml的患者VI值(8.989±2.324)(P<0.01)。结论:运用3D-CPA定量检测CSP微循环参数,其中VI值为较有价值的指标,结合其他辅助检查可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 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 血管形成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