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缝合器和血管封堵器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陈章强 姚薏 +1 位作者 戴军 洪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与血管封堵器对患者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评估血管缝合器及血管封堵器止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江西省人民医院经股动脉穿刺行冠...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与血管封堵器对患者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评估血管缝合器及血管封堵器止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江西省人民医院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住院冠心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成为人工压迫组(A组)60例、血管缝合器组(B组)60例、血管封堵器组(C组)60例,观察3组术后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血管创口处理时间、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相关费用及随访情况。结果 B组和C组术后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血管创口处理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均缩短,腰背酸痛、术侧肢体疼痛、腹胀、排尿困难、烦躁发生率较A组均降低(P〈0.01);B组与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3例(38.3%),B组2例(3.3%),C组2例(3.3%),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3,ν=2,P〈0.001);其中B组和C组低于A组(χ2值分别为22.28和22.28,P〈0.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A组费用为(62±8)元,B组为(2 930±12)元,C组为(2 888±13)元,3组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8,P〈0.001);B组、C组费用高于A组(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3个月,复查股动脉血管彩超,B组、C组患者未见血管闭塞或严重狭窄。结论与人工压迫止血方法相比,血管缝合器和血管封堵器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止血效果较好、并发症少、舒适度高,但经济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血管缝合器 血管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在脑血管病介入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沈鑫 李军荣 李圣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3-355,共3页
目的评价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在脑血管病介入诊治术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59例脑血管病患者在完成介入诊治术、复查右股动脉DSA证实动脉穿刺处无粥样硬化斑块及大血管分支后,其股动脉穿刺点接受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结果 35... 目的评价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在脑血管病介入诊治术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59例脑血管病患者在完成介入诊治术、复查右股动脉DSA证实动脉穿刺处无粥样硬化斑块及大血管分支后,其股动脉穿刺点接受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结果 359例患者中358例封堵止血成功,成功率为99.2%。1例封堵失败,穿刺处出血,予以手法压迫止血;2例术后3 d活动时出现血肿,再次加压包扎等处理后好转。未见患肢远端栓塞及全身过敏现象。结论应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封堵股动脉穿刺点安全有效,操作方法简单,成功率高,患者卧床时间短,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治疗 ANGIO-SEAL血管封堵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南 祖晓麟 +2 位作者 李响 叶明 颜红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6期568-569,共2页
目的探讨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6例行CAG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比较两组患者使用血管封堵器的成功率、止血时间、指压时间、留置时间、... 目的探讨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6例行CAG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比较两组患者使用血管封堵器的成功率、止血时间、指压时间、留置时间、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卧床时间。结果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的成功率均较高(98.06%和9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发生局部血肿1例,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止血时间、留置时间、指压时间及卧床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AG及PCI术后,在术中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对Boomerang血管封堵器的应用无明显影响,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均能安全有效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封堵器 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oSeal^(TM)血管封堵器在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欢 李新玲 +4 位作者 肖利军 曾庆乐 庞桦进 李彦豪 何晓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封堵器ExoSeal^(TM)在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中对穿刺点快速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4例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临床资料。诊疗术中分别采用ExoSeal^(TM)封堵器(n=52)和人工压迫... 目的探讨血管封堵器ExoSeal^(TM)在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中对穿刺点快速止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4例逆行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临床资料。诊疗术中分别采用ExoSeal^(TM)封堵器(n=52)和人工压迫(n=72)方法对股动脉穿刺点止血。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即刻止血时间、徒手压迫时间、制动时间、压迫过程出血量及操作后相关并发症。结果ExoSeal^(TM)封堵组技术成功率为98.1%(51/52)。ExoSeal^(TM)封堵组、人工压迫组即刻止血时间分别为(0.28±0.08)min、(5.83±1.46)min,徒手压迫时间分别为(2.65±0.57)min、(7.70±1.88)min,制动时间分别为(2.72±0.43)h、(6.15±0.69)h,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ExoSeal^(TM)封堵组发生皮下血肿1例,人工压迫组出现皮下血肿3例,假性动脉瘤1例,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2%(1/52)、5.56%(4/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压迫组压迫过程出血量为(1.11±0.86)ml,明显低于ExoSeal^(TM)封堵组(7.83±2.08)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逆行经股动脉介入术中采用Exo Seal TM封堵器对股动脉穿刺点止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血管封堵器 ExoSeal^TM封堵器 绷带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股总动脉顺行入路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艳 李王海 +5 位作者 王勇 林洋 李承志 张红 刘玉龙 王晓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股总动脉顺行入路行下肢动脉腔内再通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3例(316条患肢)接受顺行下肢动脉再通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127例患者接受ExoSeal血管封堵器对股动脉穿刺点... 目的探讨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股总动脉顺行入路行下肢动脉腔内再通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3例(316条患肢)接受顺行下肢动脉再通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127例患者接受ExoSeal血管封堵器对股动脉穿刺点止血(血管封堵器组),176例患者接受传统压迫止血(手工压迫组)。记录并比较2组止血时间、实际制动时间、技术成功率及血管相关并发症。结果血管封堵器组与手工压迫组的止血时间分别为(3.68±2.40)min和(18.32±4.54)min,实际制动时间分别为(3.45±5.30)h和(10.44±14.68)h,技术成功率分别为98.52%(133/135)和93.92%(170/18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2%(3/135)和8.84%(16/18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管封堵器组发生皮下血肿2例,腹膜后血肿1例;手工压迫组发生皮下血肿15例,穿刺侧肢体急性血栓形成1例。结论采用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股动脉顺行腔内治疗中对股动脉穿刺点止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血 血管封堵器 动脉硬化 闭塞性 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导管术后应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蒋建设 王红幸 +2 位作者 余爱萍 夏佳芬 潘伟民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5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使用后患者的并发症与舒适度。方法将135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术后按是否接受封堵器止血分为2组,观察组(65例)采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对照组(70例)按常规方法止血,观察两组下肢制动... 目的探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使用后患者的并发症与舒适度。方法将135例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术后按是否接受封堵器止血分为2组,观察组(65例)采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对照组(70例)按常规方法止血,观察两组下肢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下肢制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舒适度增加,排尿困难及血肿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P<0.05)。结论Angioseal封堵器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患者下肢制动时间;减少血肿、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封堵器 止血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肱动脉高位穿刺点止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玉龙 李承志 +5 位作者 王晓白 张红 李王海 李明月 师贞爱 张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0-563,共4页
目的评估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肱动脉"高位"穿刺点止血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3例肱动脉高位穿刺患者[女17例,男36例,平均年龄(75.7±8.9)岁],按不同止血方法分为Ex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组(ExoSeal组,n=37)和手按压... 目的评估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肱动脉"高位"穿刺点止血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3例肱动脉高位穿刺患者[女17例,男36例,平均年龄(75.7±8.9)岁],按不同止血方法分为Ex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组(ExoSeal组,n=37)和手按压止血组(MC组,n=16)。分析两组间止血时间、术后制动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9.8±2.9)个月。结果ExoSeal组平均止血时间[(3.3±1.4)min]与MC组[(12.7±3.0)min]相比显著缩短(P<0.05),术后平均制动时间[(3.2±1.2)h]与MC组[(5.9±1.4)h]相比显著缩短(P<0.05)。围手术期ExoSeal组出现皮下血肿(<6 cm)1例,穿刺点渗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4%;MC组出现皮下血肿(<6 cm)1例,穿刺点处假性动脉瘤(瘤径3 mm)1例,穿刺点渗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8%。结论ExoSeal血管封堵器应用于肱动脉高位穿刺术后止血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穿刺点术后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封堵器 肱动脉穿刺 止血 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和介入术后Angio-Seal血管封堵器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杭涛 何松清 +4 位作者 王立军 宫剑滨 程训民 彭永平 江时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060-4062,共3页
目的:评估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适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根据术后止血方式的不同,将582例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CAG)和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目的:评估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适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根据术后止血方式的不同,将582例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CAG)和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患者分为A组(220例)和B组(362例)。A组患者使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止血,B组患者采用手工压迫股动脉止血,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出血并发症及迷走反射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在止血成功率、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但迷走反射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结论: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在止血成功率及出血并发症上并不优于传统手工压迫止血法,同时其价格较昂贵,因此在选择病例时需非常谨慎,而不能作为经股动脉途径冠脉诊疗术后的常规止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SEAL血管封堵器 止血 冠脉造影 经皮冠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术后应用血管封堵器止血效果的对比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勇军 秦永文 +2 位作者 徐荣良 曹江 孙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冠状动脉造影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等经股动脉通路的心导管手术在临床上日益广泛开展,由于术后须加压包扎及卧床制动24h导致患者腰、背、腿部酸痛,甚至并发其他严重并发症。为了避免股动脉穿刺部位的并发症,已发明了多种封... 冠状动脉造影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等经股动脉通路的心导管手术在临床上日益广泛开展,由于术后须加压包扎及卧床制动24h导致患者腰、背、腿部酸痛,甚至并发其他严重并发症。为了避免股动脉穿刺部位的并发症,已发明了多种封堵装置,并进行临床研究㈣。我院于2003年10月开始应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并比较了冠脉造影和PCI术后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股动脉 血管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封堵器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闵兰兰 万丽萍 宗永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9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封堵器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孙国平 张彦舫 窦永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253-1255,共3页
目的 评价血管封堵器对血管性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优势。方法 全组 116例病人 ,分为血管封堵器组 ( 5 5例 )和人工压迫组 ( 61例 ) ,观察分析两组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血管性并发症。结果 在血管性介入... 目的 评价血管封堵器对血管性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优势。方法 全组 116例病人 ,分为血管封堵器组 ( 5 5例 )和人工压迫组 ( 61例 ) ,观察分析两组的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血管性并发症。结果 在血管性介入术后血管封堵器组 ,止血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缩短 ;股动脉穿刺点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无血管病变发生。结论 血管封堵器对股动脉穿刺点能快速、有效地止血 ,缩短卧床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封堵器 人工压迫 股动脉 血管性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股动脉血管封堵器应用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冯小弟 金贤 +4 位作者 陈跃光 肖红兵 余强 陈诚军 张大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3种股动脉血管封堵器应用效果和各自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79例心导管术后患者,分徒手压迫、Angioseal封堵、Perclose封堵、Boomerang封堵等4种方式止血,观察记录实际制动时间、出血并发症和其他少见并发症情况,比较各自的特... 目的探讨3种股动脉血管封堵器应用效果和各自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479例心导管术后患者,分徒手压迫、Angioseal封堵、Perclose封堵、Boomerang封堵等4种方式止血,观察记录实际制动时间、出血并发症和其他少见并发症情况,比较各自的特点。结果徒手压迫、Angioseal封堵、Perclose封堵、Boomerang封堵4组实际制动时间分别(21.4±2.7)h、(3.5±2.3)h、(3.7±2.6)h和(3.9±2.8)h,封堵器组明显减少制动时间。4组操作失败率依次为2.7%、1.4%、8.6%和3.5%。出血并发症发生率4组依次为9.2%、5.8%、12.6%和8.0%。除去操作失败病例,则4组出血并发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封堵器明显减少患者实际制动时间,但并不减少出血并发症。3种血管封堵器各具特点,应用时需严格掌握指征和选择合适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封堵器 心导管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股动脉穿刺点采用血管封堵器止血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华静 张彦舫 窦永充 《护理学杂志》 2007年第16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封堵器对血管性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护理方法。方法55例患者行血管介入诊断治疗术后,股动脉穿刺点采用Angioseal封堵器止血,分析止血效果,观察有无植入部位出血和血肿、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及股动脉损伤等血管性并发... 目的探讨血管封堵器对血管性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护理方法。方法55例患者行血管介入诊断治疗术后,股动脉穿刺点采用Angioseal封堵器止血,分析止血效果,观察有无植入部位出血和血肿、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及股动脉损伤等血管性并发症。结果血管封堵器止血成功率为98.2%,止血时间为(3.60±0.55)min,下床活动时间为(4.20±0.45)h;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股动脉穿刺点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未发现血管病变。结论血管封堵器对股动脉穿刺点能快速、有效地止血,患者能提前下床活动,及时、科学的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封堵器 股动脉 放射学 介入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动脉封堵装置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博 丁仲如 秦永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9期564-567,共4页
随着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发明了多种用于动脉穿刺部位止血的血管封堵装置。其止血疗效可靠,近年临床应用数量逐渐增加,但是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仍有争议。本文就近年来用于临床的封堵器的使用方法及临床评价作一综述。
关键词 血管封堵器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止血方法在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达开 林捷 +2 位作者 张怀勤 黄伟剑 计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91-893,共3页
目的评价Perclose和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在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止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术后止血方式,470例接受冠脉造影(CAG)或介入治疗(PCI)患者分为Perclose组(164例)、Angio-Seal组(143例)和手工压迫组(163例)... 目的评价Perclose和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在冠脉介入诊疗术后止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术后止血方式,470例接受冠脉造影(CAG)或介入治疗(PCI)患者分为Perclose组(164例)、Angio-Seal组(143例)和手工压迫组(163例)。冠脉诊疗术后Perclose组、Angio-Seal组经股动脉造影后,分别用Perclose血管缝合器、Angio-Seal血管封堵器封闭股动脉穿刺点;手工压迫组行单纯CAG后立即手工压迫股动脉止血,PCI术后4~6h手工压迫股动脉止血。Perclose组、Angio-Seal组术前1~3d、术后3d用B超测量穿刺部位及附近3cm内股动脉或股浅动脉或股深动脉最小内径、收缩期血流峰速度、股动脉有无血栓。术后3~8个月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有无不良反应。结果Perclose组160例(97.6%)、Angio-Seal组139例(97.2%)、手工压迫组163例(100%)止血成功,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erclose组、Angio-Seal组各有4例血管封闭失败。Perclose组、Angio-Seal组止血、下肢制动时间显著短于手工压迫组(P<0.001),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手工压迫组(P<0.05)。Perclose组、Angio-Seal组止血、下肢制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术后穿刺动脉最小内径及收缩期血流峰速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均未见血栓,且术后3~8个月电话或门诊随访均无不良反应。结论Perclose和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封闭股动脉穿刺点安全、有效,可能会减少外周血管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CLOSE血管缝合器 ANGIO-SEAL血管封堵器 冠状血管造影术 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