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腔鼻窦球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9
1
作者 马洪军 李磊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3-316,共4页
鼻腔鼻窦球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少见、惰性和独特的肿瘤,具有血管周肌样表型,可能来源于变异的血管球样肌样细胞,占所有鼻腔鼻窦肿瘤的不足1%。好发于中老年人,具有低度恶性潜能,手术切除不完整可复发。组织学上,肿瘤由富于细胞的梭形... 鼻腔鼻窦球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少见、惰性和独特的肿瘤,具有血管周肌样表型,可能来源于变异的血管球样肌样细胞,占所有鼻腔鼻窦肿瘤的不足1%。好发于中老年人,具有低度恶性潜能,手术切除不完整可复发。组织学上,肿瘤由富于细胞的梭形细胞组成,表面被覆正常黏膜上皮,实质内可见特征性鹿角状血管和透明变性的毛细血管大小的血管,肿瘤间红细胞外渗是其另一形态学特点。梭形细胞呈席纹状排列伴毛细血管增生和鹿角状血管壁透明变性是区别于其它类型肿瘤的一个较为显著的组织学特征。有挑战性的鉴别诊断是其它良性/交界性血管丰富的梭形细胞病变,包括分叶状毛细血管瘤、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平滑肌瘤和血管纤维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血管外皮细胞瘤 鼻腔鼻窦 鉴别诊断 β-catenin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5
2
作者 解中福 杜金梁 +2 位作者 孔繁明 靳松 崔世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981-983,共3页
目的 提高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5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结果 CT平扫为高、等密度肿块 ,占位效应明显 ,瘤周水肿不明显。MRI呈高、等信号 ,血管流空显著 ,少见硬... 目的 提高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5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结果 CT平扫为高、等密度肿块 ,占位效应明显 ,瘤周水肿不明显。MRI呈高、等信号 ,血管流空显著 ,少见硬膜尾征。DSA显示瘤内血管丰富 ,呈血管团样 ,静脉期染色。结论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无明显影像学特征 ,与脑膜瘤表现重叠 ,需经免疫组化及电镜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病理 临床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皮细胞瘤与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30
3
作者 周建军 周康荣 +3 位作者 曾蒙苏 王建华 纪元 丁建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0-573,共4页
目的血管外皮细胞瘤和孤立性纤维瘤同属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肿瘤的中间性肿瘤,病理和组织学方面重叠表现多,术前误诊率高。本文分析各自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血管... 目的血管外皮细胞瘤和孤立性纤维瘤同属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来源肿瘤的中间性肿瘤,病理和组织学方面重叠表现多,术前误诊率高。本文分析各自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血管外皮细胞瘤和8例孤立性纤维瘤病例,术前经螺旋CT或MR检查,仔细复习CT和MRI扫描结果并和手术病理作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9例血管外皮细胞瘤病灶中,位于颅内3例,四肢4例,腹膜后1例,腹股沟1例;肿瘤直径4.8-13.5 cm,平均6.7 cm;瘤内见蚯蚓和结节状异常信号6例,不同程度坏死9例;所有肿瘤实质成分T1WI为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其中,6例行动态增强,动脉期显著强化5例,中等程度强化1例,所有病例门脉期强化程度与血管相仿。8例孤立性纤维瘤中,位于胸部4例,四肢2例,腹腔1例,盆腔1例;肿瘤直径4.0-22.5 cm,平均9.3 cm;密度或信号较均匀5例,不同程度坏死3例,伴点状钙化1例。CT平扫密度与肌肉密度相仿,内可见两种不同密度的实质成分;CT动脉期呈地图样或线样葡行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强化趋于均匀;MRSE 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T2 WI脂肪抑制为高信号;MR动脉期明显强化,门脉期持续强化。结论血管外皮细胞瘤和孤立性纤维瘤具有较明显的影像学特征,影像学可以诊断和鉴别多数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 血管外皮细胞瘤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29
4
作者 周俊林 赵建洪 +1 位作者 何宁 董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69-672,67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血管外皮细胞瘤19例,血管瘤型脑膜瘤25例,对其MRI与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MRI示19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肿瘤... 目的:对比分析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血管瘤型脑膜瘤的MRI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血管外皮细胞瘤19例,血管瘤型脑膜瘤25例,对其MRI与病理表现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MRI示19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肿瘤均位于颅内脑外,MR平扫T1WI呈高低不均信号15例,等信号4例,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15例,等信号4例;增强扫描14例呈不均匀显著强化;窄基底与脑膜相连11例;颅骨破坏6例。25例血管瘤型脑膜瘤MR平扫T1WI均匀较低信号及T2WI均匀较高信号21例,23例病灶显著均匀强化,16例呈宽基底与脑膜相连。病理示两种肿瘤来源不同。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MRI与血管瘤型脑膜瘤其起源不同,而MRI则十分相似,前者是恶性肿瘤,往往出现分叶征、跨叶生长、与硬膜呈窄基底相连、有丰富的血管、肿瘤易出血坏死致信号不均匀、破坏邻近颅骨等特点,据此可与后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脑膜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与MRI表现 被引量:22
5
作者 祁佩红 李四保 +3 位作者 郑红伟 吴珂 薛鹏 陈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HPC)少见,容易误诊,本研究探讨中枢神经系统HPC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HPC的14例患者的CT及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关系。结果14例患者中,病灶位于颅内12例... 目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HPC)少见,容易误诊,本研究探讨中枢神经系统HPC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HPC的14例患者的CT及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与病理关系。结果14例患者中,病灶位于颅内12例,椎管内2例。肿块呈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4例,类圆形或椭圆形5例。CT检查,2例颅内病灶呈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强化。MRI T1WI上,11例病灶与白质呈稍短信号;T2WI上,10例与灰质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后,所有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6例,出现血管影9例,与硬脑膜以窄基底相连9例,脑膜尾征4例,邻近颅骨骨质破坏4例。5例行DWI扫描,其中4例呈等信号,1例呈稍高信号。2例颈椎管内病灶密度或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后较均匀强化,1例周围骨质膨胀性改变。结论中枢神经系统HPC呈稍高密度,与白质呈等信号的稍短T1信号,与灰质呈等T2信号,病灶内血管影常见,DWI上多呈等信号,易破坏邻近颅骨,脑膜尾征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 血管外皮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表现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梅丽 韩彤 +1 位作者 刘力 崔世民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389-396,共8页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MRI征象、弥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及波谱成像结果。结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39例,其中35例位...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MRI征象、弥散加权成像、灌注成像及波谱成像结果。结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39例,其中35例位于颅脑,4例在脊髓。大多数呈分叶状且病灶大,有血管流空信号,易发生囊变坏死,水肿及占位征象明显;MRI显示不均匀稍长、等或混杂T1WI,均匀等或稍长和T2WI信号,累及静脉窦及硬脑膜常见,典型病例显示增强明显且极不均匀或中度不均一增强。弥散加权成像表现混杂或略低信号,其实性部分信号略高,病灶内ADC值为(12.68±4.01)10-4mm2/s,病灶侧ADC值大于对侧正常脑组织。13例行灌注成像的病变显示病灶侧相对局部脑血容量明显升高,呈不均质高灌注。时间-信号曲线显示负性增强显著,下降支与上升支分别显示不对称。7例行MRS检查的病变显示NAA降低,Cho升高。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MRI具有特征性表现,结合弥散加权成像与灌注成像及MRS检查有助于对该肿瘤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血管外皮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C值在鉴别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脑膜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桥 周碧婧 +1 位作者 何慧瑾 冯晓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9-425,共7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影像学特点,探究弥散加权成像及ADC值在鉴别血管外皮细胞瘤及不同亚型脑膜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12月到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及126例脑膜瘤,测量... 目的:回顾性总结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影像学特点,探究弥散加权成像及ADC值在鉴别血管外皮细胞瘤及不同亚型脑膜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12月到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及126例脑膜瘤,测量肿瘤实性部分及对侧正常白质ADC值,对肿瘤组织平均ADC值(m ADC)及标化ADC值(NADC)即肿瘤组织ADC/对侧正常白质AD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HPC病例的m ADC及NADC值分别高于上皮型、纤维型、过渡型、砂砾型、非典型及间变型脑膜瘤且其差值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PC与血管瘤型脑膜瘤之间的m ADC及NADC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值在血管外皮细胞瘤与脑膜瘤的鉴别诊断,尤其是与恶性脑膜瘤的鉴别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脑膜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及CTA诊断 被引量:10
8
作者 曹代荣 李银官 +3 位作者 游瑞雄 张杰平 江飞 陈金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及CTA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及CTA影像资料。结果:7例肿瘤均位于幕上脑外。6个肿块呈分叶状,1个肿块呈椭圆形。CT平扫3例表现为等密度,4...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及CTA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及CTA影像资料。结果:7例肿瘤均位于幕上脑外。6个肿块呈分叶状,1个肿块呈椭圆形。CT平扫3例表现为等密度,4例呈不均匀等低密度,边界清晰,5例伴邻近脑实质低密度水肿带;CT增强扫描显示肿块均匀或不均匀显著增强,5例肿块内见多发纡曲、增粗的血管影。4例CTA均直观显示其内部及周围明显纡曲、扩张的供血动脉。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CT平扫表现与脑膜瘤相似,但CTA表现有助于本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血管外皮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14
9
作者 常双会 张帆 +1 位作者 胡秋菊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82-386,共5页
目的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 a,M-HPC)属于血管外皮细胞瘤(HPC)范畴,在临床上属于少见的脑膜肿瘤,文中探讨M-HPC的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HPC患者的MRI资料,... 目的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meningeal hemangiopericytom a,M-HPC)属于血管外皮细胞瘤(HPC)范畴,在临床上属于少见的脑膜肿瘤,文中探讨M-HPC的MRI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HPC患者的MRI资料,总结M-HPC的MRI诊断要点及相关鉴别诊断。结果患者肿瘤均为单发病灶,发生部位:肿瘤位于大脑镰4例、蝶骨嵴3例、鞍上1例、跨中、后颅窝生长1例、鞍旁2例、肿瘤突入颞下窝、位于顶叶表浅部位1例。肿瘤形状:10例肿瘤呈不规则分叶状,2例呈类圆形。MRI特点:9例呈混杂等长T1等长T2信号,病灶内可见血管流空信号及多发坏死囊变区,增强实质部分显著强化;3例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显著均匀强化。9例与硬膜窄基底相连,可见硬膜尾征;5例可见瘤周水肿,占位效应明显;7例进行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表现为低信号或混杂等偏低信号;2例进行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分析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imaging,PWI),表现为肿瘤胆碱(Choline,Cho)峰明显升高,肌酸(Creatine,Cr)峰及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明显降低或消失;肿瘤实质区血供丰富,呈高灌注状态,对比剂首过期间信号明显下降。结论M-HPC为富血供的恶性肿瘤,MRI呈不规则分叶状,且易发生囊变等特征性表现,这对于术前的正确诊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血管外皮细胞瘤 MRI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皮细胞瘤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涛 张远征 +2 位作者 桂秋萍 卜博 彭丽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 分析血管外皮细胞瘤(HPC)在各系统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结合有关文献,回顾 解放军总医院近10年内通过手术治疗的41例HPC,并对不同系统发生的HPC进行比较。结果 41例HPC中,中枢神经系统21 例(51.2%),... 目的 分析血管外皮细胞瘤(HPC)在各系统特别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 结合有关文献,回顾 解放军总医院近10年内通过手术治疗的41例HPC,并对不同系统发生的HPC进行比较。结果 41例HPC中,中枢神经系统21 例(51.2%),其他系统20例(48.8%),13例诊断为恶性HPC。41例HPC患者共接受手术62次,肿瘤全切49次,次全切13次。其中 14例患者总计复发21次(33.9%)。转移5例(12.1%),死亡5例。中枢神经系统的HPC与其他系统的HPC临床表现相似,病理形 态相同。结论 HPC预后不良,复发率和转移率很高,手术全切结合放疗有一定疗效。中枢神经系统的HPC应和其他系统的HPC 归为一种疾病来认识,但也需注意其自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病理学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耿道颖 沈天真 +2 位作者 陈星荣 肖启动 黄永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5期304-306,共3页
目的:分析颅脑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CT、MRI特征。材料和方法:收集经CT和MRI诊断为脑膜瘤,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血管外皮细胞瘤12例,年龄34~58岁。CT检查7例,均采用增强前、后常规扫描。MRI检查12例... 目的:分析颅脑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和CT、MRI特征。材料和方法:收集经CT和MRI诊断为脑膜瘤,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血管外皮细胞瘤12例,年龄34~58岁。CT检查7例,均采用增强前、后常规扫描。MRI检查12例,采用SE序列增强前、后扫描。结果:12例肿瘤全部发生在颅内脑外。7例CT平扫呈低等混合密度2例,呈等高混合密度5例;增强后扫描呈不均匀强化6例,均匀强化1例。骨窗显示病灶局部侵蚀性骨质破坏4例。MRI平扫,T1WI呈等高不均匀信号10例,呈等信号2例;T2WI呈不均匀等高信号10例,呈等信号2例。12例中7例显示脑膜尾征;增强后扫描门例均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血管外皮细胞瘤具有一定的CT、MRI特征性表现:分叶状、丰富的血管流空、肿瘤内密度或信号不均匀、无肿瘤内钙化和骨质增生、局部颅骨呈溶骨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CT MRI 病理学 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级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婧 周俊林 董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1-86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分级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不同分级HPC 39例,均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39例患者中,WHOⅢ级间变型HPC 21例,WHOⅡ级HPC 18例,均位于颅内脑外...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分级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不同分级HPC 39例,均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39例患者中,WHOⅢ级间变型HPC 21例,WHOⅡ级HPC 18例,均位于颅内脑外。21例间变型HPC中,20例病灶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9例跨叶生长;MR平扫T1WI呈等、高、低混杂信号20例,等信号1例;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20例,等信号1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显著强化19例;明显囊变坏死16例,"硬膜尾征"2例,相邻颅骨破坏10例,瘤周水肿明显16例。18例HPC中,病灶呈类圆形9例,跨叶生长3例;MR平扫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10例,等信号8例;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10例,等信号8例;增强扫描呈均匀显著强化10例;明显坏死囊变7例,"硬膜尾征"6例,相邻颅骨破坏2例,所有病灶瘤周水肿不明显。病理示间变型HPC Ki-67阳性细胞数平均(18.41±1.31)%,HPC Ki-67阳性细胞数平均(7.12±0.78)%。结论颅内间变型HPC与HPC影像学表现有所差异,前者具有更明显的分叶状、跨叶生长倾向,肿瘤更易出血、坏死、囊变致信号不均匀,少见"硬膜尾征",更易破坏邻近颅骨,瘤周水肿明显等特点,可与后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手术辅助放疗和化疗的效果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庚 许亮 +3 位作者 朴月善 赵瑞林 徐建堃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后辅助放疗和化疗的效果及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7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切除肿瘤辅以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效果。其中男13例,女4例...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后辅助放疗和化疗的效果及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7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切除肿瘤辅以放疗和化疗的治疗效果。其中男13例,女4例;年龄为28~54岁,平均49岁。肿瘤全切除的15例,术后实施全脑放疗,放射剂量为50~60Gy。肿瘤次全切除的2例,采用伽玛刀治疗,放射剂量为30Gy。术后放疗前、术后2周和8周,采用尼莫司汀化疗3次,150mg/次。结果颅前窝底(6例)及矢状窦前1/3处(3例)肿瘤于手术显微镜下全部予以切除,术后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复视的症状消失。8例小脑幕肿瘤患者中,6例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2例手术显微镜下次全切除肿瘤。术后头痛症状消失,3例视野缺损症状好转,5例无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无死亡病例。病理学检查示:肿瘤内有丰富的血管网,状似"鹿角",这些血管扩张明显,近似血窦,肿瘤细胞围绕着血管排列,有分化和未分化两种细胞。未分化肿瘤细胞内有大量的胞质,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可见核分裂。9例患者的肿瘤有囊变,未见钙化征象。免疫组化提示血管外皮细胞瘤对Vimentine及CD34染色呈阳性反应。术后对所有患者MRI随访6~4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是一种血管丰富的恶性肿瘤,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及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可防治其复发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脑肿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MRI误诊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崔丽贺 关丽明 李松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MRI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病影像诊断认识,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RI误诊但经病理证实的非典型颅内HPC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例均为单发病灶,周围片状水肿...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MRI误诊原因,提高对该病影像诊断认识,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RI误诊但经病理证实的非典型颅内HPC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例均为单发病灶,周围片状水肿带。病例1为顶部镰旁体积较小类圆形肿块,呈等T1稍长T2信号,FLAIR高信号,增强扫描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内部可见迂曲血管影,术前诊断为血管瘤型脑膜瘤;病例2为颞枕部交界区分叶状肿块,呈混杂T1短T2信号,FLAIR为低信号,增强扫描边缘明显强化,其内见斑片状不强化区,邻近颅骨内板受累,信号异常,术前诊断为脑膜瘤;病例3为桥小脑角区类圆形肿块,以稍长T1长T2信号为主,其内可见多发细小分隔,FLAIR为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缘可见流空血管及囊变信号,术前诊断为听神经鞘瘤;3例病理证实均为颅内HPC。结论不典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极易误诊,但仔细分析其MRI表现的一些细微征象并结合临床资料可提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MRI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型血管外皮细胞瘤1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黄文斌 刘晓红 +1 位作者 周晓军 周航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0-741,共2页
关键词 鼻肿 血管外皮细胞瘤 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常规MRI和灌注成像 被引量:6
16
作者 钱银锋 余永强 +1 位作者 张诚 郑斐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1期1456-1458,共3页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HPC)的常规MRI和灌注成像 (PWI)表现 ,评价两者对HPC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HPC患者 ,并以 3 8例脑膜瘤作为对照 ,行常规MRI和PWI检查 ,观察HPC和脑膜瘤的MRI表现 ,计算并比较两...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HPC)的常规MRI和灌注成像 (PWI)表现 ,评价两者对HPC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HPC患者 ,并以 3 8例脑膜瘤作为对照 ,行常规MRI和PWI检查 ,观察HPC和脑膜瘤的MRI表现 ,计算并比较两者的相对局部脑血流容积 (rrCBV )和相对平均通过时间 (rMTT)。结果 T1WI上等信号 3例 ,混杂信号 2例 ;T2WI上混杂信号 3例 ,等信号 2例 ;增强后均明显强化。HPC的常规MRI表现与脑膜瘤难以鉴别。PWI时 ,HPC的rrCBV和rMTT分别为 14 .4、5 .3 ,而脑膜瘤则为 6.5、3 .6,两者的rrCBV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而rMTT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HPC的常规MRI表现不具特征性 ,难与脑膜瘤相鉴别 ;但PWI在HPC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诊断 被引量:9
17
作者 崔静 韩立新 +6 位作者 曹惠霞 杜渭清 张丽 莫树群 黎家荣 王俊 陈耿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不同级别颅内HPC的MRI征象。结果:9例患者中,8例位于颅内脑外,1例位于侧脑室内。WHOⅡ级HPC 5例,呈类圆... 目的:探讨不同级别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MRI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不同级别颅内HPC的MRI征象。结果:9例患者中,8例位于颅内脑外,1例位于侧脑室内。WHOⅡ级HPC 5例,呈类圆形,边界清,瘤周水肿不明显,无相邻骨质破坏,2例与硬脑膜以窄基底相连,2例见"脑膜尾征";WHOⅢ级间变型HPC 4例,呈分叶状及不规则形,边界不清,瘤周水肿明显,有囊变、坏死,以窄基底与硬脑膜相连,2例相邻骨质破坏。肿瘤实性部分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为等或略高信号,DWI图像呈略高信号,内部囊变坏死呈长T1长T2信号,DWI图像呈低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7例瘤周或瘤内见流空血管影。结论:术前磁共振检查可为颅内HPC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脑肿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及MRS诊断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代荣 李银官 +1 位作者 李坚 游瑞雄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5-448,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及MRS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MRS表现,其中MRI检查7例,MRS检查4例。结果:7例中,肿块呈多分叶状6例,MRI平扫中3例T1WI呈等信号,3例呈等、低信号,1例合并出血肿块...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及MRS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MRS表现,其中MRI检查7例,MRS检查4例。结果:7例中,肿块呈多分叶状6例,MRI平扫中3例T1WI呈等信号,3例呈等、低信号,1例合并出血肿块内夹杂高信号灶,T2WI上2例呈等信号,4例呈等高混杂信号,1例呈混杂高信号,5个肿块内及周边均可见多发迂曲扩张的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3例)或不均匀(4例)增强。4例MRS均表现为Cho明显升高及明显高耸Lip峰,NAA明显降低或消失,2例MI峰明显增高,未见Ala峰和Glx峰。结论: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MRS表现有助于与脑膜瘤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 血管外皮细胞瘤 MRI M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及CT诊断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海鸰 鄢广平 +2 位作者 袁鸿绯 王冬女 于景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及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4例。4例均行MRI扫描,其中2例并行CT扫描。结果:4例血管外皮细胞瘤分别位于前、中颅窝、右侧桥小脑角区及...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MRI及CT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4例。4例均行MRI扫描,其中2例并行CT扫描。结果:4例血管外皮细胞瘤分别位于前、中颅窝、右侧桥小脑角区及右顶部各1例,均呈明显分叶状。T1WI示肿瘤呈高或等、低混杂信号,T2WI示肿瘤呈等或等、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示肿瘤实性部分高度增强,其中4例肿瘤周边均可见不同程度水肿带,3例见流空血管影,1例肿块内见坏死囊变灶、1例邻近颅骨骨质破坏,1例见幕上轻度脑积水。CT平扫示肿瘤呈高密度,未见瘤内钙化、邻近颅骨骨质增生及脑膜尾征等脑膜瘤常见征象。结论:MRI及CT表现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作用,最终诊断依靠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MRI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9
20
作者 潘锋 祝跃明 +3 位作者 周林江 顾晓丽 沈健 黄小燕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11期1180-1182,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3例行MRA、MRV检查。结果:16例肿瘤均明显强化;15例有不同...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PC)的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MRI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3例行MRA、MRV检查。结果:16例肿瘤均明显强化;15例有不同程度占位效应;14例外形波浪状分叶,2例呈类圆形;13例瘤内有囊变、坏死;10例可见瘤内血管流空信号。12例肿瘤T1WI上呈等低信号,4例呈高或略高信号;13例T2WI上呈混杂高信号,3例为等低信号;11例DWI上呈等低信号,5例为高信号。7例与脑膜以窄基底相连,9例与脑膜宽基底相连;4例邻近颅骨有破坏,4例可见脑膜尾征。结论:HPC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有助于HPC的术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