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肿瘤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10
1
作者 彭淑平 方唯意 +3 位作者 蒋日成 周建国 董琳 曹建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78-682,共5页
目的 构建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VBMDMP)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GST-VBMDMP融合蛋白,观察其对Lewis肺癌自发转移瘤模型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VB-MDMP DNA序列(人源性IgG3上游铰链区连接肽连接的Tumstatin的两个功能区获得性肽基因序列)... 目的 构建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VBMDMP)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GST-VBMDMP融合蛋白,观察其对Lewis肺癌自发转移瘤模型的影响。方法 人工合成VB-MDMP DNA序列(人源性IgG3上游铰链区连接肽连接的Tumstatin的两个功能区获得性肽基因序列),构建克隆载体PUC19-VBMDMP,亚克隆到pGEX-4T-1原核表达载体上,经测序和酶切分析鉴定获得了未发生移码突变的PGEX-4T-1-VBMDMP融合载体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后,用 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Glutathione sepharose 4B层析柱纯化蛋白表达产物。采用Lewis肺癌自发转移瘤模型,检测VBMDMP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成功的构建pUC19-VB-MDMP克隆和pGEX-4T-1-VBMDMP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获得稳定表达,用Glutathione sepharose 4B层析柱获得纯化的GST-VBMDMP融合蛋白。VBMDMP(GST-VBM-DMP 10、6、2 mg·kg^(-1))对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具有抑制作用(瘤重抑制率分别为95.5%,80.4%,60.05%)。VBMDMP(GST-VBMDMP 10,6,2 mg·kg^(-1))对小鼠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具有抑制作用(自发性肺转移瘤结节抑制率分别为94.8%,86.4%,73.9%)。结论 VBM-DMP对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和肺转移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 原核表达 LEWIS肺癌 治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的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的鉴定
2
作者 戴文建 张曼 +1 位作者 彭淑平 曹建国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23-428,共6页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vascular basement membrane—derived mulifunctional peptide,VB—MDMP),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得融合了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肿瘤抑素(tumstatin)活性成分的... 目的:在毕赤酵母中表达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vascular basement membrane—derived mulifunctional peptide,VB—MDMP),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PCR技术获得融合了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肿瘤抑素(tumstatin)活性成分的GST—VBMDMP基因,克隆到pPIC9K载体;然后原生质体转化法转化毕赤酵母细胞,行多克隆筛选和表型鉴定。获得His’Muts表型的转化子,在MGY培养液中30℃摇床培养,每24h从培养液中转移1ml培养液上清于-70℃保存,并保持培养瓶中培养液的量和培养液中甲醇0.5%的浓度不变,第9天行SDS—PAGE检测表达的蛋白并纯化,然后进行细胞和动物生物活性检测。结果:SDS—PAGE发现阳性重组子在MGY培养液中表达的蛋白量在1~7d逐渐增加,到第8天后开始减少,用Gluta—thione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获得GST—VBMDMP融合蛋白;GST—VBMDMP能抑制C57BL/6鼠动脉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同时GST—VBMDMP(2、6、10mg/kg)对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瘤重抑制率分别为96.6%、82.1%、61.2%)和自发性肺转移瘤(瘤结节抑制率分别为96.8%、87.9%、75、3%)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VBMDMP能够抑制鼠动脉内皮细胞管状结构的形成,并对小鼠Lewis肺癌原发瘤和肺转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基膜衍生多功能肽 抗肿瘤 血管形成抑制剂 血管基底膜 内皮细胞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