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相关腹主动脉破裂伴消化道大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西山 陈国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 报道1例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vEDS)相关腹主动脉破裂伴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提高对该罕见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发病过程、诊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分析其病因。结... 目的 报道1例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vEDS)相关腹主动脉破裂伴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提高对该罕见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发病过程、诊疗经过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回顾分析其病因。结果 患者以消化道大出血为首发症状,胃肠镜检查和胃肠道动脉造影均未发现明确的消化道出血征象。CTA提示腹主动脉破裂假性动脉瘤形成,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消化道出血停止。主动脉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确诊为COL3A1基因突变相关vEDS。术后随访3年3个月,患者未再发生出血或主动脉事件。结论 vEDS可导致腹主动脉破裂和消化道大出血。该疾病罕见,易误诊和漏诊,基因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型ehlers-danlos综合征 腹主动脉破裂 消化道大出血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及受体1表达影响 被引量:27
2
作者 许惠娟 滕超 +4 位作者 钱永清 刘慧慧 王艳杰 柴纪严 王德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268-270,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应激与束缚相结合的方法复制D-IBS模型后,应用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与其受体1(VPAC1)蛋白和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应激与束缚相结合的方法复制D-IBS模型后,应用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IP)与其受体1(VPAC1)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VIP与VPAC1蛋白、mRNA表达均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痛泻要方组结肠组织VIP与VPAC1蛋白、mRNA的表达则下调(P<0.01)。结论:痛泻要方治疗D-IBS的作用机制与结肠组织VIP与VPAC1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泻要方 腹泻肠易激综合征 血管活性肠肽 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上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儿童肥胖、代谢综合征及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武明雷 刘戈力 +4 位作者 杨箐岩 郝利苹 鲍鹏丽 姜丽红 郑荣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7-112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上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FABP)与肥胖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入选30例代谢综合征(MS)儿童,32例非MS肥胖儿童以及50例正常对照儿童,检测并比较其E-FABP水平、糖脂代谢指标等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MS组血... 目的探讨血清上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FABP)与肥胖儿童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入选30例代谢综合征(MS)儿童,32例非MS肥胖儿童以及50例正常对照儿童,检测并比较其E-FABP水平、糖脂代谢指标等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MS组血清E-FABP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非MS肥胖组相比,MS组血清E-FABP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FABP水平与腰臀比、腰高比、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5)。以E-FABP为自变量其余各指标为因变量,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儿童E-FABP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指数(P=0.018)。结论 E-FABP在肥胖和MS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代谢综合征 上皮脂肪酸结合蛋白 血管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疾病和代谢综合征对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冬 汪珊珊 +7 位作者 陈明卫 胡红琳 何勇 邓大同 代芳 王长江 王佑民 贾敬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08,共2页
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近年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而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是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由于存在高血糖、
关键词 2糖尿病 外周血管疾病 代谢综合征 慢性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增加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 被引量:10
5
作者 姚美芳 孙雪 +8 位作者 韩珏 屠伊娜 何洁 赵一鸣 楼寒钰 庞晓红 曾文衡 张松照 单鹏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8-274,共7页
目的:采用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FRS)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对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入选1708例于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人体形态学和生化指标... 目的:采用Framingham心血管危险评分(FRS)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对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入选1708例于2008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人体形态学和生化指标。采用ATPm2005亚洲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按不同性别分为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和合并代谢综合征组。结果:男女性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腰围、体质量、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c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P〈0.01)。合并代谢综合征组FRS男性[13.0(10.0,15.0)与11.0(9.0,13.0)]、女性[15.0(12.0,18.0)与12.0(6.0,14.8)]和10年心血管风险男性[12.0%(6.0%,20.0%)与8%(5.0%,12.0%)]、女性[3.0%(1.0%,6.0%)与1.0%(0.0%,2.8%)]均高于未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均P〈0.01)。FRS和10年心血管风险随代谢综合征组分增加而增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心血管危险因素增加,进一步增加FRS和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流行病学 代谢综合征X/并发症 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对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 神经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康美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717-1718,共2页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NPY)水平影响。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调肝理脾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和评价患... 目的:观察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NPY)水平影响。方法: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调肝理脾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得舒特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和评价患者疗效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浆VIP、NPY水平变化,另选30例体检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疗效优于对照组(72.61%)(P<0.05),血浆VIP、NPY水平在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肝理脾方对D-IBS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能调节血浆VIP、NPY分泌异常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肠易激综合征 调肝理脾 血管活性肠肽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型白塞综合征
7
作者 黄琨 陈爱军 李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153,共3页
报告1例以多发性假性动脉瘤为主要表现的反复误诊误治的血管型白塞综合征。患者男,33岁。因全身反复出现搏动性包块9个月就诊。多次CT血管造影检查示假性动脉瘤,并先后在血管外科行3次手术治疗,但第3次手术后1个月右腋下再次发生假性动... 报告1例以多发性假性动脉瘤为主要表现的反复误诊误治的血管型白塞综合征。患者男,33岁。因全身反复出现搏动性包块9个月就诊。多次CT血管造影检查示假性动脉瘤,并先后在血管外科行3次手术治疗,但第3次手术后1个月右腋下再次发生假性动脉瘤。追问病史患者近10年来口腔和外生殖器反复发生溃疡。体格检查:除右腋下一鸡蛋大的搏动性包块外,无其他阳性体征。诊断:血管型白塞综合征。患者经口服泼尼松45 mg/d和每2周静脉滴注环磷酰胺1 200 mg冲击治疗,1个月后右腋下包块变硬、缩小,随后调整治疗方案为硫唑嘌呤2 mg/(kg·d)和泼尼松逐渐减量口服。6个月后右腋下包块消失,随访1年,无新的血管损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综合征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
8
作者 尤燕舞 林栩 +1 位作者 杨发奋 王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324-332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46例为肾病组,健康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片段长度多肽性技术分析肾病组与对照组的AT1R...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 A1166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46例为肾病组,健康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片段长度多肽性技术分析肾病组与对照组的AT1R A1166C基因型和基因分布频率。结果:在肾病组和对照组中均以AA型最常见,CC型未发现,两组的AT1R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在肾病组中比较不同AT1R基因型的生化结果,差异亦无显著性;表现为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肾脏病变重的患者是以AC基因型多见,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T1R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无明确关联,但可能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进展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血管紧张素 1受体基因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
9
作者 张垚 潘登 +1 位作者 薛钋 彭传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673-1674,共2页
关键词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阻塞睡眠呼吸综合征 缺血性脑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嵇朋 屈雪萍 +5 位作者 江利敏 郭向东 孙根 刘松灿 孟凡超 李小刚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0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CVR)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入组2017年10月-2020年8月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 目的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CVR)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入组2017年10月-2020年8月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2周内完善多导睡眠监测,根据是否合并OSAHS及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将患者分为非OSAHS组、轻度OSAHS组(AHI 5~15次/小时)和中重度OSAHS组(AHI>15次/小时)。在完成多导睡眠监测后24 h内对患者进行TCD检查,检测CVR指标包括平静呼吸时、屏气后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计算屏气指数(breath holding index,BHI)。比较三组间CVR指标的差异,并在中重度OSAHS组中分析CVR指标与入院时和发病3个月时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2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140例(61.4%),其中非OSAHS组49例,轻度OSAHS组42例,中重度OSAHS组137例。中重度OSAHS组BMI、高血压比例、3个月时NIHSS评分均高于非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OSAHS组平静呼吸时Vm低于非OSAHS组(57.4±10.6 cm/s vs 62.1±12.2 cm/s,P=0.010)和轻度OSAHS组(57.4±10.6 cm/s vs 59.6±11.2 cm/s,P=0.007),BHI低于非OSAHS组(1.4%±0.6%vs 1.7%±0.7%,P=0.002)和轻度OSAHS组(1.4%±0.6%vs 1.5%±0.6%,P=0.001)。中重度OSAHS组发病3个月时NIHSS评分与平静呼吸时Vm(r=-0.696,P<0.001)和BHI(r=-0.832,P<0.001)呈负相关。结论伴中重度OSAHS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CVR明显下降,而且CVR的下降可能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缺血性卒中 经颅多普勒超声 血流速度 血管反应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鸡肺动脉高压综合征自然病例肺微细动脉肌型化的观察 被引量:18
11
作者 向瑞平 王小龙 +1 位作者 王金勇 李家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5-88,共4页
随机抽取 12羽与缺氧有关的肺动脉高压综合征 (PHS)自然病鸡和 12羽同种、同龄健康AA肉鸡 ,用组织形态学方法对患PHS肉鸡和健康肉鸡肺细小动脉结构变化进行定量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患PHS肉鸡的肺细小动脉血管管壁面积与管总面积... 随机抽取 12羽与缺氧有关的肺动脉高压综合征 (PHS)自然病鸡和 12羽同种、同龄健康AA肉鸡 ,用组织形态学方法对患PHS肉鸡和健康肉鸡肺细小动脉结构变化进行定量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患PHS肉鸡的肺细小动脉血管管壁面积与管总面积之比 (WA/TA)、中膜厚度与管外径之比均极显著高于健康肉鸡 (P <0 0 1) 。对直径小于 6 0 μm和直径小于 2 0 0 μm的肺微细动脉的末稍厚壁血管百分率和三型血管占位比例进行测定 ,结果患PHS肉鸡的肌化百分率也极显著高于健康肉鸡 (P<0 0 1) 。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 ,血管内膜及中膜细胞增生、肥厚。揭示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肉鸡的肺血管发生了以非肌性动脉肌型化 ,肌性动脉管壁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血管重构 血管 肺动脉高压综合征 肺微细动脉 自然病例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维溴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结肠组织AQP3表达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慧慧 王艳杰 +4 位作者 刘旭东 关洪全 柴纪严 赵金茹 王德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3-236,共4页
目的观察匹维溴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血清以及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D-IB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应激与束缚... 目的观察匹维溴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血清以及结肠组织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结肠组织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D-IB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性应激与束缚相结合方法建立D-IBS大鼠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VIP含量;采用Real time-PCR法和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AQP3的表达。结果在血清和结肠组织中VIP的含量,与对照组[(3.092±0.613)ng/ml,(3.811±0.275)ng/ml]比较,模型组[(10.460±1.666)ng/ml,(4.495±0.341)ng/ml]与匹维溴胺组[(5.639±1.163)ng/ml,(4.063±0.534)ng/ml]均升高(P<0.05),尤以模型组升高的更为明显(P<0.01);两组AQP3的表达均下调(P<0.01),尤以模型组AQP3蛋白表达下调显著。结论匹维溴胺治疗D-IBS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结肠组织中VIP分泌和上调AQP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肠易激综合征 血管活性肠肽 水通道蛋白3 匹维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脾柔肝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5-HT、VIP及SP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孙建梅 顾立梅 +2 位作者 李慧 华秋雯 田耀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4-52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运脾柔肝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模型大鼠血清、肠组织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的影响,探讨运脾柔肝方对C-IBS模型大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Wistar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组,剩余36只... 目的通过观察运脾柔肝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模型大鼠血清、肠组织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的影响,探讨运脾柔肝方对C-IBS模型大鼠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2只Wistar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组,剩余36只大鼠采用冰水灌胃法造模14d,评价模型,随机选取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运脾柔肝方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莫沙必利组、模型对照组,每组6只。运脾柔肝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12.2、24.4、48.8g/(kg·d)的给药剂量灌胃,莫沙必利组以莫沙必利混悬液1.35mg/(kg·d)灌胃,模型对照组及空白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14d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5-HT、VIP、SP水平和肠组织5-HT、VIP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清、结肠组织免疫组显5-HT、VIP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而血清SP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不同剂量运脾柔肝方均可显著降低C-IBS模型大鼠血清5-HT、VIP的表达水平(P<0.01),明显升高大鼠血清SP水平(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组均能明显降低5-HT在肠组织中的表达(P<0.05),显著降低VIP的表达(P<0.01)。结论运脾柔肝方可显著改善C-IBS模型大鼠便秘症状,可能是通过降低5-HT、VIP和升高SP的表达水平,从而调节肠道功能,发挥治疗C-IB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柔肝方 便秘肠易激综合征 5-羟色胺:血管活性肠肽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cy、hs-CRP与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 被引量:27
14
作者 薛国华 马惠芳 张守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241-3244,共4页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显像特征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I入选NSTE-ACS患...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虚拟组织学-血管内超声(VH-IVUS)显像特征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I入选NSTE-ACS患者54例(NSTE-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34例(SA组),采用酶法测定入选患者血Hcy水平。依据心电图中ST-T发生改变的导联、超声心动图中出现室壁运动异常的部位,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发现复杂病变的部位综合确定罪犯血管病变。对所有病变进行IVUS影像定量分析,测量计算最小管腔处外弹力膜面积、最小管腔面积、斑块截面积、斑块负荷及坏死核心面积百分比。然后将NSTE-ACS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与罪犯病变VH-IVUS特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SA组相比,NSTE-ACS组血Hcy水平明显升高,hs-CR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SA组比较,NSTE-ACS组罪犯病变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NSTE-ACS组血Hcy水平与hs-CRP、斑块负荷、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29、0.501和0.762,均P<0.01),与HDL-C呈负相关(r=-0.556,P<0.01);血hs-CRP水平与斑块负荷、斑块截面积、坏死核心成分比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1、0.462和0.683,均P<0.01)。结论 :NSTE-ACS患者罪犯病变斑块坏死核心成分比与SA组差异明显,其血Hcy水平也明显高于SA组,且血Hcy、hs-CRP水平与罪犯病变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提示血Hcy水平可以作为预测NSTE-ACS患者斑块破裂风险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非ST段抬高 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血管内超声 组织虚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1-7)在高盐高脂饮食诱导的代谢综合征小鼠肾脏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男 韩雅玲 +4 位作者 闫承慧 张效林 赵昕 张玉婕 李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7-791,共5页
目的采用高盐高脂饮食喂养C57BL/6小鼠建立代谢综合征(MS)模型,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 2)及血管紧张素(1-7)[Ang(1-7)]在MS导致的肾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56只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正常饮食(ND),高盐(HSD... 目的采用高盐高脂饮食喂养C57BL/6小鼠建立代谢综合征(MS)模型,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 2)及血管紧张素(1-7)[Ang(1-7)]在MS导致的肾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56只SPF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正常饮食(ND),高盐(HSD)饮食,高脂(HFD)饮食,高盐高脂(HSFD)饮食,以及分别采用依那普利20mg/(kg·d)+高盐高脂饮食(HSFD-E),缬沙坦50mg/(kg·d)+高盐高脂饮食(HSFD-V),缬沙坦50mg/(kg·d)+Ang(1-7)Mas受体抑制剂A-779 150ng/(kg·d)+高盐高脂饮食(HSFD-VA)。16周后检测血压、体重、血糖及尿蛋白排泄率等基础代谢指标,然后颈动脉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AngⅡ及Ang(1-7)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中ACE 2及Ⅲ型胶原的表达,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结果高盐高脂饮食喂养16周后,C57BL/6小鼠血压、内脏脂肪重量与体重比、血脂、血糖以及尿蛋白排泄率等各项代谢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肾脏出现明显纤维化改变;血清AngⅡ水平升高,Ang(1-7)水平降低(P<0.01);肾脏组织中ACE2表达降低(P<0.05)。给予缬沙坦干预可明显缓解高盐高脂引起的代谢异常,肾脏损伤程度减轻,肾脏和血清中ACE2及Ang(1-7)表达增加(P<0.05)。给予依那普利或缬沙坦+A-779干预后上述指标与未干预组比较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高盐高脂饮食喂养C57BL/6小鼠可成功建立MS模型。AngⅡ受体1阻滞剂缬沙坦能够缓解高盐高脂导致的代谢异常和肾脏损伤,其对肾脏的保护机制可能与Ang(1-7)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肽基二肽酶A 血管紧张素Ⅱ1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1-7)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静脉-腔静脉转流术治疗Ⅲa型布-加综合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培钦 赵龙栓 +2 位作者 马秀现 唐哲 冯留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Ⅲa型布 加综合征新的手术方式。方法 :1 994年 5月~ 2 0 0 1年 1月采用腔静脉 腔静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对 46例Ⅲa型布 加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并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 2例 ,病死率 4 .3 %。 39例患者术... 目的 :探讨Ⅲa型布 加综合征新的手术方式。方法 :1 994年 5月~ 2 0 0 1年 1月采用腔静脉 腔静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对 46例Ⅲa型布 加综合征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并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 2例 ,病死率 4 .3 %。 39例患者术后随访 6~ 72个月 ,随访率 84.8% ,效果优者 33例 (84.6 % ) ;良好者 4例 (1 0 .3 % ) ;2例效果欠佳 (5 .1 % )。结论 :本术式与腔静脉 右心房转流术相比具有人工血管短、创伤小 ,疗效确切的优点 ,并可避免心包炎的发生 ,是治疗Ⅲa型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血管 腔静脉腔静脉转流术 治疗 Ⅲa布-加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血管病、肾病、动脉瘤和肌肉痉挛综合征临床、影像学、病理和基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魏娜 牛松涛 +1 位作者 李伟 张在强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6期426-431,共6页
目的对1例遗传性血管病、肾病、动脉瘤和肌肉痉挛(hereditary angiopathy with nephropathy,aneurysm and cramps,HANAC)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基因的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病史、家族史,进行影像学检查、皮肤肾脏活检。对患者及家族... 目的对1例遗传性血管病、肾病、动脉瘤和肌肉痉挛(hereditary angiopathy with nephropathy,aneurysm and cramps,HANAC)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基因的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病史、家族史,进行影像学检查、皮肤肾脏活检。对患者及家族成员进行COL4A1基因分析。结果 50岁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脑白质病变、肾病、肌肉痉挛。皮肤活检可见小血管基底膜普遍性增厚,胶原组织增生。肾脏穿刺活检病理显示肾小球血管基底膜增厚,肾小管间质增生。COL4A1基因检测发现第1号外显子A1A/G杂合子突变,为起始密码子的突变。结论 COL4A1基因第1号外显子起始密码子基因突变的临床表型为不典型的HANAC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血管病、肾病、动脉瘤和肌肉痉挛综合征 胶原蛋白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诊断帕金森病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浩杰 袁彬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99Tcm-TRODAT-1{99Tcm-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脑显像在早期帕金森病(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确诊的47例早期PD患者、26例VP患者和3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 目的探讨99Tcm-TRODAT-1{99Tcm-2β-[N,N′-双(2-巯乙基)乙撑二胺基]甲基,3β-(4-氯苯基)托烷}脑显像在早期帕金森病(PD)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确诊的47例早期PD患者、26例VP患者和3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99Tcm-TRODAT-1SPECT脑显像,应用计算机感兴趣区(regions ofinterest,ROI)技术分别计算各组双侧纹状体/小脑的放射性计数比值,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期PD患者患肢对侧纹状体对99Tcm-TRODAT-1的摄取减少,患肢同侧和对侧纹状体/小脑的放射性计数比值均较正常对照者均值明显降低(P<0.05)。VP患者双侧纹状体区对99Tcm-TRODAT-1的摄取接近正常,患肢同侧和对侧纹状体/小脑的放射性计数比值与正常对照者双侧均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99Tcm-TRODAT-1显像及半定量分析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及与VP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多巴胺转运蛋白 发射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颖 孙永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1期2415-241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引物PCR技术检测120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其中轻度29例、中度31例、重度60例)及11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ACE基因多态性。结果:妊高征...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引物PCR技术检测120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其中轻度29例、中度31例、重度60例)及11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ACE基因多态性。结果:妊高征组孕妇ACE基因中的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8%、37.5%、41.7%。对照组孕妇ACE基因中的II、ID、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4.5%、29.1%、26.4%。两组孕妇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高征组轻度与重度患者的DD基因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回归分析表明,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与妊高征发病相关。结论:ACE基因中DD基因型是妊高征的易感基因,II基因型是妊高征的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血管 肽基二肽酶A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酶基因多态性 ACE基因多态性 妊高征患者 DD基因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安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杰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36-1737,共2页
目的:探讨腹安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用腹安汤,对照组用匹维溴胺,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VIP、SP水平。另... 目的:探讨腹安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用腹安汤,对照组用匹维溴胺,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VIP、SP水平。另选20例体检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VIP、SP水平在治疗组用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组用药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安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浆中VIP、SP的分泌而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肠易激综合征 腹安汤 血管活性肠肽(VIP) P物质(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