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胆固醇血症兔模型动脉僵硬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温朝阳 唐杰 +3 位作者 王月香 程志刚 林倩 张高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6-218,共3页
目的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胆固醇血症兔腹主动脉僵硬度的研究。方法5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1、高胆固醇血症组、对照组2和动脉粥样硬化组,以普通或高胆固醇饲养建立相应的模型。导管测量兔股动脉血压。在基... 目的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胆固醇血症兔腹主动脉僵硬度的研究。方法5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1、高胆固醇血症组、对照组2和动脉粥样硬化组,以普通或高胆固醇饲养建立相应的模型。导管测量兔股动脉血压。在基础点和模型建立后,取兔左肾动脉起始部远心端约1.5~2cm处的腹主动脉长轴切面,ET技术检测动脉僵硬度。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组腹主动脉弹性系数(Eρ)和硬度指数(G)较对照组高(P〈0.01),动脉顺应性(AC)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高胆固醇血症组和对照组之间Eρ、β及AC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Eρ与血管舒张期内径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正相关(P〈0.05),β及AC则否。Eρ、β及AC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管收缩期内径、血糖(GLU)、血清胆固醇(CH)、血清甘油三脂(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均不相关(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腹主动脉僵硬度增高,高胆固醇血症兔则否。僵硬度指标中,Eρ和β敏感性较高,AC则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动脉硬化 高胆固醇血症 动脉僵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的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徐小丽 熊建群 +3 位作者 李恒青 郭顺华 徐念 过新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83-1585,共3页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评价2型糖尿病(T2DM)及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弹性。方法:血脂水平增高(T2DM组1)和血脂水平正常(T2DM组1)T2DM患者分别为39和21例,正常对照60例,单纯高脂血症组30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硬...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评价2型糖尿病(T2DM)及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弹性。方法:血脂水平增高(T2DM组1)和血脂水平正常(T2DM组1)T2DM患者分别为39和21例,正常对照60例,单纯高脂血症组30例。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硬化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组1与T2DM组2、高脂血症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均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顺应性(AC)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T2DM两组β、Ep、PWVβ均较高脂血症组高(P<0.05),AC、膨大指数(AI)差异不明显(P>0.05);T2DM组2β、Ep、PWVβ较T2DM组1升高(P<0.05),AC、AI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合并高脂血症的T2DM患者动脉硬化更明显,ET技术能在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之前对T2DM患者颈动脉硬化做出准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超声检查 颈动脉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主动与被动吸烟者动脉弹性功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乞艳华 郑转梅 +1 位作者 周琦 雷小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评价主动吸烟者与被动吸烟者颈总动脉和股动脉血管弹性功能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利用ET技术检测主动吸烟组、被动吸烟组、正常对照组颈总动脉及股动脉,每组40例,通过内-中膜厚度(IMT)、僵硬度(β)、压力...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评价主动吸烟者与被动吸烟者颈总动脉和股动脉血管弹性功能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利用ET技术检测主动吸烟组、被动吸烟组、正常对照组颈总动脉及股动脉,每组40例,通过内-中膜厚度(IMT)、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ρ)、动脉顺应性(AC)、脉搏波放大指数(A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评价动脉硬化程度。结果主动吸烟组、被动吸烟组与正常对照组颈总动脉及股动脉I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吸烟组、被动吸烟组β和Eρ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PWVβ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技术可早期发现被动吸烟者和主动吸烟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变,测量结果精确,是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吸烟 烟草烟污染 颈总动脉 股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血压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覃月秋 陈爱华 唐晓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96-399,共4页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血压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组(HP)3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HN)30例和正常血压对照组(NC)30例,常规二维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Eρ、β、AC、AI、PWV...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血压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组(HP)3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HN)30例和正常血压对照组(NC)30例,常规二维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Eρ、β、AC、AI、PWVβ),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血压的升高,IMT、Eρ、β、AI、PWVβ值升高而AC值降低,排除混杂因素之前,各硬化参数在HN和NC组、HP和NC组、HP和HN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排除混杂因素之后,HN和NC组间仅PWVβ有统计学意义,HP和NC组、HP和HN间各参数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收缩压对IMT、Eρ、AC、AI、PWVβ有显著影响,舒张压对AI有显著影响,脉压差对Eρ、β有显著影响。结论正常高值血压对血管并没有明显影响,高血压早期血压本身才是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在动脉硬化早期,收缩压对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最明显,其次为脉压差和舒张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血压 内皮功能 颈动脉 混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波强和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血流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欧书林 刘峻松 +3 位作者 智光 王晶 杨波 徐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WI)和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5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38例稳定型心绞痛)、B组(21例急性心肌梗死)和对照组(27例健康体检者),患者均行WI和ET技术检... 目的应用瞬时波强(WI)和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59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38例稳定型心绞痛)、B组(21例急性心肌梗死)和对照组(27例健康体检者),患者均行WI和ET技术检测,结合常规检查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A组患者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脉压差(PP)较对照组增加(P<0.05);A、B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明显增加(P<0.01),B组高于A组;B组患者收缩早期正向波峰值(W1)、收缩晚期正向波峰值(W2)、负向波面积(NA)较A组均下降(P<0.05);W1与W2、颈总动脉最大血流速度(Umax)、收缩压(SBP)、硬度指数(β)、Ep呈显著正相关(r=0.876、0.753、0.904、0.713、0.759,P<0.01),与R波顶点至W1顶点时间呈负相关(r=-0.677,P<0.01),W2与NA呈显著正相关(r=0.698,P<0.01);NA与PP呈显著正相关(r=0.857,P<0.01)。结论 WI和ET技术可有效、无创、量化评估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血流动力学 瞬时波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不同血压水平对颈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覃月秋 陈爱华 唐晓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96-1099,共4页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定量评价不同血压水平对颈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组(HP组)5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HN组)30例和正常血压组(NP组)30例,常规二维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参数(E...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定量评价不同血压水平对颈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组(HP组)5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HN组)30例和正常血压组(NP组)30例,常规二维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参数(Eρ、β、AC、AI、PWVβ),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研究对象均合并较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HN组较NP组排除混杂因素前IMT、Eρ、PWVβ差异值有显著性而排除混杂因素后仅PWVβ值差异显著(P=0.04),HP组较NP、HN组于排除混杂因素前后各硬化参数差异均显著。结论:血压升高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密切相关,但正常高值血压本身对颈动脉弹性无明显影响,其所合并的危险因素在动脉硬化及血压升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高血压早期,即使颈动脉未发生明显病理形态学改变,血压已成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内皮功能 颈动脉硬化 混杂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股动脉的内皮功能 被引量:4
7
作者 魏炜 汪靖园 +1 位作者 赵巧玲 杨锦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78-14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股动脉内皮功能及弹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34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分别检测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僵硬度(β),压力应...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股动脉内皮功能及弹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34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分别检测股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结果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股动脉β、Ep、PWVβ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股总动脉弹性参数β、Ep与FT3、FT4、TT3、TT4呈正相关性;PWVβ与FT3、FT4呈正相关性。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够早期发现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外周动脉内皮功能改变,在评价血管弹性功能障碍方面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量化诊断依据,但检测中仍需注意影响其测值准确性的操作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伴甲亢 股动脉 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评价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股动脉弹性功能影响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魏炜 尹益民 谭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48-3251,共4页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股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81例尿毒症患者分为腹膜透析组42例,血液透析组39例;另有正常对照组31例,实验对照组(未透析组)30例。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全部病患股总动脉各...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股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81例尿毒症患者分为腹膜透析组42例,血液透析组39例;另有正常对照组31例,实验对照组(未透析组)30例。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全部病患股总动脉各项弹性参数,包括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及二者之差(△D)、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结果:透析组β,Ep,PWVβ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透组β、Ep高于未透析组,腹透组β、Ep低于未透析组(P<0.05);血透组β、Ep及PWVβ明显高于腹透组(P<0.05),A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管僵硬度与年龄、透析时间、IMT、脉压差、Dd等影响因素呈正相关性,与△D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股动脉内皮功能受损早于形态学改变,血液透析造成血管内膜损伤程度相对更重,血管弹性功能的降低与年龄增长、透析时间延长、脉压差增大等因素相关。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够对尿毒症患者外周动脉内皮功能障碍提供量化依据,对于协助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一定意义,但检测中需注意影响其测值偏倚的干扰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尿毒症 股动脉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股动脉内-中膜正常的2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患者的血管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俊芳 刘滨月 +3 位作者 罗良平 刘宇清 左恒玲 王元蕾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8-601,604,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2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患者股动脉内-中膜正常的早期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资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7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确诊为糖尿病的52例患者,...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在2型糖尿病合并蛋白尿患者股动脉内-中膜正常的早期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资料与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7月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确诊为糖尿病的52例患者,其中蛋白尿组20例,无蛋白尿组32例;选择同期3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受检者的双侧股动脉弹性功能进行检测,包括硬化参数(β)、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 (1)糖尿病组患者的股动脉Ep、β、PWVβ高于对照组、A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蛋白尿组患者股动脉Ep、β、PWVβ高于无蛋白尿组、AC低于无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经判别分析,AC和舒张压对判别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其函数诊断糖尿病股动脉弹性功能的敏感度为92.3%,特异度为100.0%。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可以准确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股动脉弹性功能,对疾病的早期防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蛋白尿的出现表明血管弹性功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蛋白尿 股动脉 超声检查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0
作者 颜丹 何文 邬冬芳 《中国卒中杂志》 2007年第7期578-580,共3页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检测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功能。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患者40例,其中高血压患者12例,高脂血症患者12例,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16例。同期随机选取正常人10例。应用ET评估颈动脉硬...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检测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功能。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患者40例,其中高血压患者12例,高脂血症患者12例,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16例。同期随机选取正常人10例。应用ET评估颈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通过这些参数了解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动脉弹性的变化。结果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Ep、β、PWVβ、AI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AC明显减小。高血压患者Ep、β、PWVβ、AI较正常人无明显增高,AC无明显减小;高脂血症患者Ep、β、PWVβ较正常人无明显增高,AC无明显减小。结论应用ET能反映血管的早期病变。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发生了改变,因此,对这些患者加强监测可能对于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高血压 高脂血症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颈总动脉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锋 张艳 +3 位作者 高剑波 陈洋 王玲云 霍婷婷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8-370,共3页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颈总动脉弹性。方法:分别纳入38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观察组)与38例头颈部肿瘤未接受放疗患者(对照组),用ET技术检测患者颈总动脉弹性指标[包括僵硬系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颈总动脉弹性。方法:分别纳入38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观察组)与38例头颈部肿瘤未接受放疗患者(对照组),用ET技术检测患者颈总动脉弹性指标[包括僵硬系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扩大指数(AI)、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和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两组患者颈总动脉弹性指标和IMT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右两侧颈总动脉β、Ep、AI和PWVβ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6和4.215,10.242和8.831,4.382和3.442,3.761和4.679,P<0.001);左右两侧颈总动脉A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1和4.962,P<0.001)。两组患者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技术可早期发现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颈动脉损伤,为临床干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头颈部肿瘤 放疗 颈总动脉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颈动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指标与血瘀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欣 银浩强 +1 位作者 徐蓉娟 肖沪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颈动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ET)检测指标与血瘀之间的关系及ET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减退提供依据。方法:纳入1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接受基线资料和中医临床信息的采集以及颈总动脉ET检测... 目的:探讨糖尿病颈动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ET)检测指标与血瘀之间的关系及ET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减退提供依据。方法:纳入138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接受基线资料和中医临床信息的采集以及颈总动脉ET检测。所有病例都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兼血瘀组和无血瘀组。观察血瘀与颈总动脉压力-应变弹性系数(Pressure-strain Elastic modulus,Ep)、硬化参数β(Stiffness Parameter,β)、动脉顺应性(Arterial Compliance,AC)、脉搏波传导速度β(Pulse Wave Velocityβ,PWVβ)、管径增大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的相关性。并分析糖尿病患者颈动脉ET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兼血瘀证患者的Ep、硬化参数β、PWVβ明显大于无血瘀证者(P<0.001),AC明显小于无血瘀证者(P<0.001)。在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因素中,EP、硬化参数β、PWVβ均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P<0.001),AC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P<0.001),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AI与年龄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可获知颈动脉弹性的减退。本研究显示兼血瘀证的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较严重。颈动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指标受患者年龄和糖尿病病程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颈动脉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血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动脉弹性变化80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瑞娜 秦石成 +1 位作者 张瑞芳 王学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5-337,共3页
关键词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牛宏珍 郭瑞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96-1799,共4页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功能。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4例(多发性骨髓瘤组),记录其DS和ISS分期情况。另设正常对照组35名。应用ET技术检测两组双侧颈总动脉弹性系数(Ep)、硬化...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功能。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34例(多发性骨髓瘤组),记录其DS和ISS分期情况。另设正常对照组35名。应用ET技术检测两组双侧颈总动脉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及内-中膜厚度(IMT)。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组IMT较正常对照组增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多发性骨髓瘤组β、Ep、PWVβ明显增高,AC明显降低(P<0.05)。按DS分期,多发性骨髓瘤组ⅢA期、ⅢB期AC均较ⅡA期减低,ⅢB期PWVβ较ⅡA期增加(P<0.05);按ISS分期,Ⅲ期AC、AI均较Ⅰ期减低,Ⅲ期PWVβ较Ⅱ期增加(P<0.05)。结论 ET技术可较为敏感地反映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颈动脉弹性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颈动脉 弹性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功能
15
作者 张东竹 冉海涛 +4 位作者 刘学 杜瑛 姚延峰 张梦菲 高红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05-1509,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评价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功能及其检测参数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并随机选择健康志愿者120例,应用ET技术检... 目的:探讨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评价2型糖尿病外周血管功能及其检测参数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并随机选择健康志愿者120例,应用ET技术检测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压力-应变弹性系数(pressure-strain elasticity coefficients,Ep)、硬化参数β(stiffness parameterβ,SPβ)、动脉顺应性(arterial compliance,AC)、脉搏波传导速度β(pulse wave velocityβ,PWVβ)、管径增大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以及血管功能指标收缩期内径(systolic diameter,Ds)、舒张期内径(diastolic diameter,Dd)和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的变化情况,并定量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颈、股和肱动脉的血管功能,同时利用病例基本信息对E-tracking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颈、股和肱动脉的Ep、SPβ和PWVβ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颈、股动脉的AC值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年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因素中,影响ET参数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病程及总胆固醇。其中,Ep、SPβ和PWVβ均与年龄和病程呈正相关(P<0.05),而AC则与年龄、病程呈负相关(P<0.05),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AI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ET技术检测可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粥样硬化程度,且其检测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患者年龄和病程。该技术能准确评价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的功能性或病理学改变,对疾病的早期防治和临床疗效的评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外周血管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16
作者 文成勇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4-125,共2页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研究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弹性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6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颈动脉弹性检查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根据血管彩超检查结果分为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对照组A)和下... 目的: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研究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弹性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6例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颈动脉弹性检查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根据血管彩超检查结果分为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对照组A)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又根据下肢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由轻至重依次分为B、C、D、E四组。分析比较各组间应用ET检查获得的颈动脉弹性参数,即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脉冲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Ep、β、PWVβ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AC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随着各组间下肢动脉病变程度的不断加重,Ep、β、PWVβ值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参数AI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揭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参数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是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糖尿病 颈动脉弹性 下肢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早期硬化的价值
17
作者 李文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617-1619,162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早期硬化的价值及其与冠心病分级的关系,以期能为早期发现及诊断冠心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冠心病组,50例门诊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ET技术...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早期硬化的价值及其与冠心病分级的关系,以期能为早期发现及诊断冠心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冠心病组,50例门诊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应用ET技术测定颈动脉相关参数:颈动脉血管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内中膜厚度(IMT)。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Ds、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β、Ep、AI、PWVβ、IMT高于对照组,A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单支病变者47例,二支病变者39例,三支病变者14例,不同分支病变阳性的患者Ds、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β、Ep、AI、PWVβ、AC、IMT各组间有所不同,β、Ep、AI、PWVβ、IMT随着累及冠状动脉分支的增多有所升高,AC随着累及冠状动脉分支的增多有所下降,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明显降低,存在硬化变化,冠状动脉累及分支越多颈动脉硬化程度约严重,ET技术监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早期硬化可行,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为早期判断患者冠状动脉硬化的趋势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颈动脉 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头颈部放疗后颈动脉弹性改变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健 赵东利 +3 位作者 阮骊韬 商静 杨艳秋 党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动态评价颈部放疗对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检测3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前(A组)、放疗后(整个疗程放疗结束后)1~5d(B组)和其中16例放疗后3个月(C组)的颈总动脉超声检测数据:硬化参数(β)、弹性系...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动态评价颈部放疗对颈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检测3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前(A组)、放疗后(整个疗程放疗结束后)1~5d(B组)和其中16例放疗后3个月(C组)的颈总动脉超声检测数据:硬化参数(β)、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及内中膜厚度(IMT)。结果 B组与A组比较,β(7.53±3.02对6.25±2.34)、Ep[(94.53±41.76)kPa对(80.16±35.19)kPa]、PWVβ[(5.88±1.41)m/s对(5.46±1.20)m/s]均升高,AC[(0.83±0.37)mm^2/kPa对(0.99±0.37)mm^2/kP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IMT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同病例比较,β、Ep、AC、AI、PWVβ、IMT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相同病例比较,β(6.96±2.76对5.13±1.61)、Ep[(81.56±42.81)kPa对(69.50±28.22)kPa]、PWVβ[(5.39±1.41)m/s对(5.02±1.04)m/s]、IMT[(0.70±0.21)mm对(0.63±0.15)mm]均升高,AC[(0.97±0.35)mm^2/kPa对(1.12±0.26)mm^2/kP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早期即可发生动脉弹性功能改变,3个月后损伤持续存在,但未继续加重。血管形态学主要参数IMT于放疗后3个月增厚,晚于ET参数改变。ET技术能够早期评价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的颈总动脉弹性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颈动脉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血管跟踪技术对脂肪肝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宁 闫凤琴 +1 位作者 秦莉 王晓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通过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对脂肪肝患者的颈动脉弹性进行检测,为超声早期诊断血管弹性功能异常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ET技术获取各组脂肪肝患者双侧颈总动脉的僵硬度(β)、弹性模量(Ep)、顺应性(AC)值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 目的:通过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对脂肪肝患者的颈动脉弹性进行检测,为超声早期诊断血管弹性功能异常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利用ET技术获取各组脂肪肝患者双侧颈总动脉的僵硬度(β)、弹性模量(Ep)、顺应性(AC)值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等生理参数,并进行数据处理,观察各组脂肪肝患者的动脉弹性变化程度。结果:轻、中、重度脂肪肝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颈动脉弹性参数β、Ep、PWVβ值增高,AC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与轻度脂肪肝组和中度脂肪肝组比较,重度脂肪肝组颈动脉弹性参数β、Ep、PWVβ值增高,而AC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脂肪肝组与中度脂肪肝组之间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ET技术可以定量检测脂肪肝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有助于在形态学改变之前早期发现血管弹性功能异常,及时防止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动脉弹性功能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变的初步观察及其ROC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伟俊 陈颖瑜 +1 位作者 黄婷 袁雅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1-283,共3页
目的:运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观察Ⅰ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有无改变。方法: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对42例Ⅰ期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进行检测,并与57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测量颈动脉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 目的:运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观察Ⅰ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弹性有无改变。方法: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 tracking,ET)对42例Ⅰ期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进行检测,并与57例正常对照组比较,测量颈动脉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运用ROC分析法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期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β、Ep、PWVβ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AC较对照组降低(P<0.01)。ROC分析β、Ep、PWVβ、AC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0.86、0.85、0.77,当分别以β8.63、Ep 110.57 kPa、PWVβ6.92 m/s、AC 0.82 mm2/kPa作为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异常的诊断截断值时,特异度与敏感度均较高。结论:Ⅰ期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已经降低。E-Tracking技术能对这种改变作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颈动脉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 动脉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