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脑类淋巴系统功能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张雪 张敏 恽文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53-464,共12页
目的探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患者不同区域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与脑类淋巴系统(GS)功能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住院治疗的RSSI患者... 目的探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患者不同区域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与脑类淋巴系统(GS)功能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住院治疗的RSSI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冠心病、入院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肌酐等)。发病后7 d内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包括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延迟回忆能力及定向力7个认知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所有患者入院后3 d内完善头部MRI检查,序列包括弥散张量成像(DTI)等。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DTI分析(DTI-ALPS)后处理工具计算大脑左、右侧DTI-ALPS指数并取其平均值作为分析指标,以评估RSSI患者整体GS功能。测量基底节(BG)区和半卵圆中心(CSO)区的EPVS体积,根据Potter标准视觉量化评估结果将EPVS程度分为0、1、2、3、4级,0~1级为无-轻度组,2~4级为中重度组,并进一步按区域分为BG-EPVS和CSO-EPVS的无-轻度组与中重度组,比较各组RSSI患者的基线及临床资料、DTI-ALPS指数及认知功能评分。采用方差膨胀因子对基线及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进行共线性检验,将其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RSSI患者BG-EPVS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为评估DTI-ALPS指数预测BG-EPVS严重程度结果的稳健性,采用离群值诊断与剔除分析方法识别并剔除异常样本,重新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BG-EPVS体积与DTI-ALPS指数、MMSE量表评分、MoCA量表及其各项认知域评分的相关性,并通过中介分析检验DTI-ALPS指数在BG-EPVS体积与MoCA量表评分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共纳入65例RSSI患者,男34例,女31例,年龄37~78岁,平均(53±15)岁。其中总体EPVS无-轻度组30例,EPVS中重度组35例;BG-EPVS无-轻度组34例,BG-EPVS中重度组31例;CSO-EPVS无-轻度组36例,CSO-EPVS中重度组29例。(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EPVS和BG-EPVS患者中,与中重度组比较,无-轻度组年龄、男性患者比例和高血压病患者比例均更低,DTI-ALPS指数、MMSE量表评分和MoCA量表评分均更高(均P<0.05),余基线及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CSO-EPVS患者中,与中重度组比较,无-轻度组仅年龄更低(P<0.05),余基线及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多重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病、DTI-ALPS指数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4.410,95%CI:1.211~16.025,P=0.024)、男性(OR=1.076,95%CI:1.001~1.156,P=0.048)、高血压病(OR=6.287,95%CI:1.635~24.167,P=0.007)为RSSI患者发生中重度BG-EPVS的独立危险因素,高DTI-ALPS指数(OR=0.002,95%CI:0.000~0.904,P=0.046)为RSSI患者发生中重度BG-EPVS的独立保护因素。为进一步评估模型结果的稳健性,识别并剔除6例异常样本后,DTI-ALPS指数与RSSI患者BG-EPVS发生风险的负相关性仍然存在(OR=0.050,95%CI:0.003~0.974,P=0.048)。(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SSI患者的BG-EPVS体积与DTI-ALPS指数(r_(s)=-0.842,P=0.007)、MMSE量表评分(r_(s)=-0.491,P=0.033)、MoCA量表评分(r_(s)=-0.563,P=0.018)、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r_(s)=-0.596,P=0.001)均成负相关;BG-EPVS体积与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思维、延迟回忆能力和定向力评分无相关性(均P>0.05)。(4)中介分析结果显示,BG-EPVS体积对RSSI患者MoCA量表评分的总效应值为-0.673,其中直接效应值为-0.537,占总效应值的79.79%,间接效应值为-0.136,占总效应值的20.21%。结论在RSSI患者中,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及DTI-ALPS指数是BG-EPVS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BG-EPVS体积与RSSI患者DTI-ALPS指数及认知功能评分均成负相关,且DTI-ALPS指数在RSSI患者BG-EPVS体积与认知功能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脑类淋巴系统 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影响的差异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欧茹 刘益民 +1 位作者 黄文纯 李其岩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组别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影响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脑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95例,入院后72h... 目的探讨不同组别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影响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6月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脑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95例,入院后72h内完善MRI检查,收集入组患者的头颅MRI EPVS情况。根据头颅MRI结果分为EPVS组384例和无EPVS组211例。EPVS根据发生部位分为基底节患者135例、半卵圆中心患者132例、中脑患者117例;EPVS根据严重程度分级分为轻度患者155例、重度患者229例。在住院期间第7~10天复查头颅CT或者MRI了解颅内情况,根据第2次复查的头颅CT或MRI结果了解患者是否发生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分析并比较不同部位及不同严重程度级别EPVS患者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EPVS组出血性转化比例显著高于无EPV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08%vs 8.53%,P<0.01)。基底节患者自发性出血性转化发生率显著高于半卵圆中心和中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00%vs 21.97%vs 17.95%,P<0.01);重度患者自发性出血性转化比例显著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19%vs 18.06%,P<0.01)。结论不同部位及严重程度级别的EPV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基底节、严重程度为重度EPVS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风险更高,能更好预测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磁共振成像 自发性出血性转化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患者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思萌 杨淑娜 +3 位作者 李譞婷 秦伟 杨磊 胡文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9-783,共5页
目的 探究老年脑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患者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MCR)的患病率及运动和认知功能减退情况。方法 连续纳入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在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0岁头部磁共振成像显示有EPVS的患者113例... 目的 探究老年脑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患者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MCR)的患病率及运动和认知功能减退情况。方法 连续纳入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11月30日在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0岁头部磁共振成像显示有EPVS的患者113例,根据是否患有MCR分为MCR组44例和MCR阴性组69例。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认知功能评估包括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连线测试(TMT),运动功能评估包括Tinetti量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8 m步行任务、“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步行和连续减法任务(WSS)、步行和语义流畅任务(WSF)、TUGT和串行减法任务(TUGSS)。比较2组患者的运动和认知功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PVS患者发生MC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与MCR阴性组比较,MCR组MoCA评分、SPPB评分、8 m步行速度降低,TMT-A时间、TMT-B时间、WSS时间、WSF时间、TUGSS时间升高(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模型1中(将单因素分析存在差异的变量纳入回归分析),MoCA评分、8 m步行速度、TUGSS时间是EPVS患者发生MCR的影响因素(P<0.05,P<0.01);在模型2中(将单因素分析存在差异的变量纳入回归分析同时调整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既往史因素),MoCA评分(OR=0.621,95%CI:0.432~0.929,P=0.010)、8 m步行速度(OR=1.332,95%CI:1.115~1.591,P=0.002)、TUGSS时间(OR=0.393,95%CI:0.232~0.665,P=0.001)仍为EPVS患者发生MCR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老年EPVS患者中,MCR患者认知及运动功能显著减退,MoCA评分、8 m步行速度、TUGSS时间是EPVS患者发生MCR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认知 运动 LOGISTIC模型 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 脑内扩大血管周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患者深髓静脉可见性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孙凌辰 张敏 +2 位作者 梅雨晴 张清秀 恽文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7-226,共10页
目的探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患者颅内深髓静脉(DMV)可见性与不同区域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RSSI患者,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患者颅内深髓静脉(DMV)可见性与不同区域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RSSI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3 d内完成MR的常规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扫描。所有RSSI患者发病7 d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对所有患者基底节区(BG)和半卵圆中心区的EPVS进行分级评估和体积测量,使用DMV视觉评分对患者SWI幅度图或最小强度投影图上的DMV可见性进行评估,并将患者分为可见性较高的DMV低-中分组(评分0~12分,104例)及可见性较低的DMV高分组(评分13~18分,47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DMV可见性与BG-EPVS分级及体积的关系以及其与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共纳入RSSI患者151例,平均年龄(69±10)岁,其中男92例(60.9%),女59例(39.1%)。DMV高分组RSSI患者的年龄[(76±5)岁比(65±10)岁,t=-10.875]、高血压病患者比例[78.7%(37/47)比54.8%(57/104),χ^(2)=7.879]、BG-EPVS分级、BG-EPVS体积[5.67(5.30,5.81)ln mm 3比4.61(3.66,5.30)ln mm 3,Z=-6.772]、脑白质高信号体积[7.67(6.23,8.43)ln mm 3比4.31(3.53,5.89)ln mm 3,Z=-6.501]均明显高于DMV低-中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MV高分组RSSI患者的总胆固醇[3.74(3.20,4.39)mmol/L比4.09(3.47,4.96)mmol/L,Z=-2.082]、三酰甘油[1.20(0.78,1.86)mmol/L比1.53(1.05,1.99)mmol/L,Z=-2.343]、MoCA量表评分[21.0(20.0,22.0)分比24.0(22.0,25.0)分,Z=-9.862]均低于DMV低-中分组(均P<0.05)。其余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年龄(OR=1.181,95%CI:1.070~1.304,P=0.001)、中重度BG-EPVS(OR=2.441,95%CI:1.186~5.024,P=0.015)、较高的BG-EPVS体积(OR=4.987,95%CI:1.218~19.350,P=0.020)和较高的WMH体积(OR=1.285,95%CI:1.044~1.582,P=0.018)与较高的DMV评分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MV评分与RSSI患者的BG-EPVS分级呈正相关(r=0.613,P<0.01),与BG-EPVS体积呈正相关(r=0.549,P<0.01),与RSSI患者的MoCA量表评分呈负相关(r=-0.449,P<0.01)。结论年龄、BG-EPVS分级、BG-EPVS体积和WMH体积与RSSI患者的DMV可见性相关;RSSI患者DMV的可见性越差,认知功能损伤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髓静脉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磁敏感加权成像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老年轻型卒中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汤晓强 马翼 黄宽宽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46-753,共8页
目的探讨老年轻型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轻型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3分... 目的探讨老年轻型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轻型卒中(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3分)患者160例,年龄≥60岁。根据患者头部MRI评估患者的EPVS,测定患者血浆Hcy水平。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Hcy正常组及升高组(Hcy≥15μmol/L),分析两组患者EPVS的分布情况,同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Hcy与EPVS等级的相关性。进一步依据EPVS的等级将患者分为EPVS轻、中重度两组,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EPVS严重程度的因素,分析血浆Hcy与EPVS、Hcy等级(依据四分位间距分成Q1~Q4级,以血浆Hcy Q1级为参照)与EPVS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60例轻型卒中患者,其中Hcy正常组87例,Hcy升高组73例。Hcy升高组患者基底节、半卵圆中心的EPVS等级均高于Hcy正常组(Z=-3.264,P=0.001;Z=-2.282,P=0.023)。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区EPVS的等级均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301,P<0.001;r=0.199,P=0.012)。根据患者EPVS的部位和程度分为基底节区轻度53例、中重度107例及半卵圆中心区轻度66例、中重度94例。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区EPVS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血浆Hcy仅是基底节区EPV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61,95%CI:1.007~1.119;P=0.027),血浆Hcy等级是基底节区EPVS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40,95%CI:1.055~1.966;P=0.022),Hcy Q4级明显增加基底节区EPVS的发生风险(OR=3.049,95%CI:1.111~8.366;P=0.030)。结论高水平血浆Hcy是老年轻型卒中患者基底区节EPVS出现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血浆Hcy在老年轻型卒中患者EPV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同型半胱氨酸 卒中 轻型卒中 脑小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珊 张敏 +3 位作者 黄宽宽 恽文伟 张志翔 张乔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26-733,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与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关系及对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2月至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心理科门诊收治的MCI患者38例,并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与轻度认知障碍(MCI)的关系及对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2月至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及心理科门诊收治的MCI患者38例,并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均进行全套的认知功能测定,将各项认知测试得分均进行标准化Z分转换。通过MRI评估两组EPVS的分布情况,进一步分析EPVS对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MCI组中EPVS发生率为86.8%(33/38),明显高于对照组52.5%(21/40,P=0.001);MCI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22(19~24)分]及教育年限[(8.6±1.3)年]均低于对照组[MoCA评分:27(26~28)分;教育年限:(9.9±3.0)年,均P<0.05]。在MCI患者中的中重度基底节区EPVS(BG-EPVS)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5.8%(25/38)比35.0%(14/40),χ^2=7.389,P=0.007]。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重度BG-EPVS(OR=1.910,95%CI:1.203~3.034,P=0.006)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在MCI患者中,中重度BG-EPVS组执行功能Z分、信息处理速度Z分均明显高于轻度组[0.17(-0.06,0.37)分比-0.36(-0.63,-0.08)分,0.12(-0.06,0.56)分比-0.51(-0.69,-0.36)分;Z=-3.831,-4.354,均P<0.01]。进一步行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MCI患者BG-EPVS等级与执行功能Z分(r=0.713)、信息处理速度Z分(r=0.732)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EPVS在MCI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中重度BG-EPVS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影响MCI患者的执行功能和信息处理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轻度认知障碍 执行功能 信息处理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2微球蛋白与小动脉闭塞型卒中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洁 张敏 +2 位作者 曹音 张志翔 恽文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99-606,共8页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与小动脉闭塞型卒中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小动脉闭塞型卒中患者,每例患者入院后均完成血清及尿液... 目的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与小动脉闭塞型卒中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6月至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小动脉闭塞型卒中患者,每例患者入院后均完成血清及尿液β2M测定和头部MRI检查。采用视觉量化评估法对EPVS程度进行分级(无EPVS为0级;≤10个为1级;11~20个为2级;21~40个为3级;>40个为4级)。将基底节区EPVS(BG-EPVS)和半卵圆中心区的EPVS(CSO-EPVS)分级均0~1级者纳入无-轻度EPVS组,基底节区或半卵圆中心区任意部位的EPVS分级2~4级者纳入中重度EPVS组;不同EPVS发生部位(BG-EPVS和CSO-EPVS)依据EPVS的病变程度均分为无-轻度组(EPVS分级0~1级)和中重度组(EPVS分级2~4级),分别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线和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相关实验室指标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及头部MRI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β2M水平与不同程度BG-EPVS之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42例患者,其中无-轻度EPVS组63例,中重度EPVS组79例。无-轻度EPVS组与中重度EPVS组在年龄[61(51,70)岁比71(61,78)岁,Z=-4.721]、吸烟[9.5%(6/63)比26.6%(21/79),χ^(2)=6.623]、高血压病[46.0%(29/63)比81.0%(64/79),χ^(2)=18.978]、总胆固醇[(4.1±0.9)mmol/L比(3.7±1.0)mmol/L,t=2.60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3(1.94,2.71)mmol/L比2.02(1.49,2.49)mmol/L,Z=-2.725]、肌酐[63.00(55.00,72.00)μmol/L比69.00(56.00,85.00)μmol/L,Z=-2.121]、eGFR[(97±29)ml·min^(-1)·1.73 m^(-2)比(80±27)ml·min^(-1)·1.73 m^(-2),t=3.513]、血清β2M[1.83(1.62,2.14)mg/L比2.32(1.97,2.80)mg/L,Z=-5.345]及血清β2M水平升高患者比例[3.2%(2/63)比17.7%(14/79),χ^(2)=7.418]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对不同部位EPVS患者分析发现,BG-EPVS中重度组(75例)血清β2M水平高于BG-EPVS无-轻度组(6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3(1.99,2.81)mg/L比1.83(1.62,2.14)mg/L,Z=-5.701,P<0.05];而在CSO-EPVS无-轻度组(88例)与中重度组(54例)两组中,血清β2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6(1.69,2.42)mg/L比2.14(1.84,2.66)mg/L,Z=-1.876,P=0.06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4,95%CI:1.011~1.120,P=0.017)及血清β2M水平(OR=3.883,95%CI:1.566~9.627,P=0.003)是中重度BG-EPVS的独立影响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β2M水平与BG-EPVS等级呈正相关(r=0.487,P<0.05)。结论血清β2M与小动脉闭塞型卒中患者BG-EPVS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微球蛋白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慢性肾病 脑小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欧茹 唐亚梅 李飞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07-812,共6页
目的探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306例脑出血患者以CT结果为依据,采用多田公式计算脑出血量,MRI评价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数目和分级,于发病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 目的探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共306例脑出血患者以CT结果为依据,采用多田公式计算脑出血量,MRI评价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数目和分级,于发病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价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随访1年记录1年内脑卒中复发情况。结果共306例患者根据有无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分为EPVS组(129例)和无EPVS组(177例),EPVS组患者功能预后不良比例[75.97%(98/129)对36.16%(64/177);χ~2=47.469,P=0.000]和生活质量较差比例[44.19%(57/129)对20.34%(36/177);χ~2=20.058,P=0.000]均高于无EPVS组。亚组分析显示,EPVS轻度组患者功能预后不良比例[52%(39/75)对77.78%(42/54);χ~2=8.929,P=0.003]和生活质量较差比例[25.33%(19/75)对55.56%(30/54);χ~2=12.173,P=0.000]均低于重度组。EPVS组脑出血1年内出血性卒中复发率[6.98%(9/129)对1.13%(2/177);校正χ~2=5.770,P=0.016]和缺血性卒中复发率[12.40%(16/129)对2.82%(5/177);χ~2=10.710,P=0.001]均高于无EPVS组。结论存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的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生活质量较差,1年内脑卒中复发率较高;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可以作为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非MeSH词) 脑出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变异性与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脑部分布关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东杨 陈静 +1 位作者 路畅 白宏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48-1354,1368,共8页
背景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与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脑卒中及卒中后不良结局等密切相关,尽早发现并给予处理极为重要。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EPVS脑部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 背景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与认知功能障碍、情感障碍、脑卒中及卒中后不良结局等密切相关,尽早发现并给予处理极为重要。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EPVS脑部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并完成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和脑部核磁共振(MRI)的患者199例为研究对象。评估患者EPVS负荷,根据EPVS分数对基底节区EPVS(BG-EPVS)及半卵圆中心EPVS(CS-EPVS)严重程度进行分组:轻度BG-EPVS组(Potter评分1分,126例)、中度BG-EPVS组(Potter评分2分,46例)、重度BG-EPVS组(Potter评分3~4分,27例);轻度CS-EPVS组(Potter评分1分,131例)、中度CSEPVS组(Potter评分2分,45例)、重度CS-EPVS组(Potter评分3~4分,23例)。根据BG-EPVS与CS-EPVS数量划分EPVS优势模型:模型1(BG>CS,119例)、模型2(BG=CS,20例)、模型3(BG<CS,60例)。比较各组的一般资料与HRV指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HRV指标与EPVS的相关性,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HRV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EPVS严重程度及优势模型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轻、中、重度BGEPVS组患者年龄、目标区间内正常间隔连续差的均方根(rMSSD)、总功率(T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BG-EPVS组年龄高于轻度BG-EPVS组(P<0.05),重度BG-EPVS组rMSSD、TP低于轻度BG-EPVS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RV指标中的rMSSD、>50 ms的相邻正常间隔的百分比(PNN50)、TP与BG-EPVS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_(s)=-0.357、-0.153、-0.169,P<0.05);目标区间内每5 min正常间隔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rMSSD与EPVS优势模型呈正相关(r_(s)=0.155、0.262,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MSSD是BG-EPVS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0.983,95%CI(0.972,0.994),P=0.002〕;rMSSD是EPVS优势模型的独立影响因素〔OR=1.017,95%CI(1.006,1.028),P=0.003〕。结论rMSSD分别与BG-EPVS严重程度、优势模型呈负相关和正相关,是BG-EPVS严重程度及EPVS优势模型的独立影响因素,提示rMSSD下降时自主神经系统失衡,可能引起血脑屏障破坏或脑中代谢废物清除减少,rMSSD参与BG-EPVS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 心率变异性 大脑小血管疾病 基底节区 目标区间内正常间隔连续差的均方根 自主神经系统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东亚 杨改清 孙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3-288,共6页
脑血管周围间隙(PVS)是包绕在脑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周围的微小组织间隙,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可引起脑内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与脑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作者对PVS的解剖结构、功能以及EPVS的磁共... 脑血管周围间隙(PVS)是包绕在脑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周围的微小组织间隙,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可引起脑内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与脑血管疾病、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作者对PVS的解剖结构、功能以及EPVS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和评估方法、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意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类淋巴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梗死自发性出血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欧茹 李飞 +2 位作者 利玉欢 潘志信 唐亚梅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0期911-915,共5页
目的分析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对脑梗死自发性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的412例脑梗死患者,将脑梗死患者按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果分为有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 目的分析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对脑梗死自发性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的412例脑梗死患者,将脑梗死患者按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果分为有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组及无EPV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点和颅内出血转化的发生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与EPVS相关的因素。将患者分为发生出血转化组(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和无HT组,分别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EPVS及各危险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对脑梗死患者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显示,有EPVS组的患者年龄较无EPVS组高,脑白质变性发生率、出血转化的发生率较高,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之间年龄、复发卒中、脑白质变性、出血转化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白质变性、出血性转化与EPVS相关。针对HT进行分组的分析结果如下:单因素分析显示心房颤动、抗凝药物使用、EPVS、大面积脑梗死、血尿酸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水平差异有显著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PVS、梗死面积、APTT水平是影响脑梗死患者自发性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EPVS与脑白质变性及出血转化相关,EPVS是影响脑梗死患者自发性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 脑梗死 自发性出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3
12
作者 欧茹 唐亚梅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9期955-959,共5页
目的探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4年8月-2017年11月广东同江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颅脑MRI结果分为ePVS组及非ePV... 目的探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4年8月-2017年11月广东同江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根据颅脑MRI结果分为ePVS组及非ePVS组。记录其年龄、性别、入院时NIHSS评分等基线资料。发病90 d时通过门诊随访,使用mR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对神经功能恢复不良(mRS评分>2分)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使用欧洲五维健康(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5 dimensions with 5 l evel s,EQ-5D)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对生活质量低劣(EQ-5D评分≤0.5分)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48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ePVS组患者208例(43.1%),非ePVS组患者275例(56.9%)。随访中死亡47例,其中ePVS组内有38例(18.27%)患者死亡,而非EPVS组有9例(3.27%)患者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中有256例(53.00%)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ePVS组154(74.04%)例,非ePVS组102(37.0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436例患者完成生活质量分析,生活质量低劣者共202例(46.33%),ePVS组110例(64.71%)和非ePVS组92例组(3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ePVS是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预后(OR 1.124,95%CI 1.033~1.223,P=0.006)、生活质量(OR 1.425,95%CI 1.115~1.820,P=0.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PVS是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及生活质量低劣的独立影响因素。ePVS组脑出血患者90 d内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 脑出血 神经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与脑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琳 王伊龙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11期1124-1128,共5页
脑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是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标志物之一,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引起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发生发展。本文从血压、血管管壁僵硬程度、脑血流量等因素对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影响作一简要综... 脑部血管周围间隙扩大是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标志物之一,其发生发展的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引起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发生发展。本文从血压、血管管壁僵硬程度、脑血流量等因素对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影响作一简要综述,为探索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发病机制及可能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脑小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文聪(综述) 陈仰昆 肖卫民(审校)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1-557,共7页
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是指围绕在脑小血管周围充满液体的间隙直径扩大,随着对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提高,EPVS被认为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早期影像学标志,但目前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 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是指围绕在脑小血管周围充满液体的间隙直径扩大,随着对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提高,EPVS被认为是脑小血管病的一种早期影像学标志,但目前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血管搏动、呼吸运动、睡眠觉醒周期、脑部淋巴系统和水通道蛋白-4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EPVS对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症有影响。本文就脑EPVS的解剖特点、影像学评估、病理生理机制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症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 脑小血管 病理生理机制 认知功能障碍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患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的影像学分析
15
作者 高莉娜 祝清勇 +3 位作者 王义精 郝淼淼 滕军放 王雪晶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患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观察9名PSP患者、23名帕金森病(PD)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者的3.0T头MRI,在T2WI上分别计数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及中脑的EPVS,分析各组不... 目的:探讨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患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的影像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观察9名PSP患者、23名帕金森病(PD)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者的3.0T头MRI,在T2WI上分别计数半卵圆中心、基底节区及中脑的EPVS,分析各组不同部位EPVS的差异,并分析EPVS评分与Hoehn and Yahr(H&Y)分级和MMSE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半卵圆中心和基底节区层面,PSP组EPVS评分高于PD组和对照组(P<0.05)。PSP组患者H&Y分级与半卵圆中心(r_(S)=0.415,P=0.018)和基底节区(r_(S)=0.374,P=0.035)EPVS评分呈正相关;MMSE评分与半卵圆中心(r_(S)=-0.379,P=0.004)和基底节区(r_(S)=-0.336,P=0.011)EPVS评分呈负相关。结论:PSP患者的EPVS扩大更严重,并且与运动障碍和认知障碍相关,这可能成为PSP影像诊断及病程评估的一项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帕金森病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对急性前循环轻型卒中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昆 刘丽娟 +3 位作者 韩德昌 王海平 李慧 卢宝全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19-721,共3页
目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与首次急性前循环轻型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首... 目的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与首次急性前循环轻型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首次急性前循环轻型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的137例患者。对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EPVS进行评分,0~1分为轻度,2~4分为重度。采用改良Rankin量(MRS)评分≥2分为预后不良,<2分为预后较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梗死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半卵圆中心重度EPVS患者57例,轻度EPVS 80例;基底节区重度EPVS患者60例,轻度EPVS 77例。预后较好者97例,预后不良者40例。Logistic分析显示,发病时NHISS评分(OR=5.393,95%CI:1.858~15.654)、高血压(OR=3.729,95%CI:1.310~10.610)、基底节区EPVS严重程度(OR=3.137,95%CI:1.343~7.325)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首次急性前循环轻型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患者,尤其应注意基底节区扩大血管周围间隙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 脑梗死 高血压 脑白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患者视神经组织厚度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崔凯迪 张文婷 +2 位作者 张清秀 恽文伟 张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19-1323,共5页
目的探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患者视神经组织厚度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RSSI患者72例。所有患者行头颅MRI、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及眼底照... 目的探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RSSI)患者视神经组织厚度与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RSSI患者72例。所有患者行头颅MRI、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及眼底照相检查,用软件半自动分割并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及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复合体(GCL-IPL)厚度,通过眼底照相观察眼底出血、渗出等眼底病变情况。用视觉量化评估法对EPVS程度进行分级,根据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EPVS无-轻度组32例和EPVS中重度组40例,进一步对基底节区EPVS(BG-EPVS)及半卵圆中心EPVS(CSO-EPVS)进行分级并分为BG-EPVS无-轻度组31例和BG-EPVS中重度组41例,CSO-EPVS无-轻度组39例和CSO-EPVS中重度组33例,分别比较各组临床资料。结果EPVS无-轻度组与EPVS中重度组年龄、高血压、RNFL及GCL-IPL厚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BG-EPVS无-轻度组与BG-EPVS中重度组年龄、高血压、RNFL及GCL-IPL厚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207,95%CI:1.028~1.416,P=0.021)、高血压(OR=7.264,95%CI:1.079~11.929,P=0.042)、RNFL厚度(OR=0.753,95%CI:0.617~0.915,P=0.004)、GCL-IPL厚度(OR=0.848,95%CI:0.758~0.949,P=0.004)是BG-EPVS等级的独立相关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NFL及GCL-IPL厚度与BG-EPVS等级呈负相关(r=-0.571、r=-0.649,P<0.01)。结论RNFL与GCL-IPL厚度是BG-EPVS等级的独立相关因素,与BG-EPVS等级呈负相关,OCT对评估RSSI患者EPVS病变程度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小血管疾病 视神经 近期皮质下小梗死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眼底照像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影响因素及与眼底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庄飞 李平 +2 位作者 何兴 师昱姗 孙丽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53-1757,共5页
背景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出现与脑梗死、脑出血或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而眼底血管病变已被证实与上述病变关系密切,但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PVS的危险因素,特别是眼底动静脉交叉征、眼底渗出等改变与EPVS的关系尚缺乏相关报道。目的... 背景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PVS)出现与脑梗死、脑出血或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而眼底血管病变已被证实与上述病变关系密切,但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EPVS的危险因素,特别是眼底动静脉交叉征、眼底渗出等改变与EPVS的关系尚缺乏相关报道。目的 探讨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EPVS的影响因素及与眼底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和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2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继发EPVS分为继发EPVS组(114例)和未继发EPVS组(152例)。收集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EPVS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EPVS严重程度和数量与眼底血管病变间的相关性。结果 266例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男178例、女88例,平均年龄(67.8±12.9)岁;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史、眼底动脉硬化程度、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视网膜动静脉比值、血管瘤、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OR=3.127,95%CI(1.514,6.457),P=0.002]和眼底动脉硬化程度[OR=3.077,95%CI(2.289,4.137),P<0.001]是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继发EPVS的独立影响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PVS严重程度与眼底动脉硬化程度(r_(s)=0.751,P<0.001)、血管瘤(r_(s)=0.644,P<0.001)、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r_(s)=0.589,P<0.001)呈正相关,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r_(s)=-0.342,P<0.001)、视网膜动静脉比值(r_(s)=-0.463,P=0.012)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PVS数量与眼底动脉硬化程度[B=0.586,95%CI(0.345,0.827),P=0.016]和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B=0.472,95%CI(0.291,0.653),P=0.010]呈正相关,与视网膜动静脉比值[B=-3.974,95%CI(-5.548,-2.400),P=0.012]呈负相关。结论 合并高血压和眼底动脉硬化的轻症急性脑梗死患者更易出现EPVS;且EPVS病变严重程度与眼底动脉硬化程度、血管瘤、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呈正相关,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直径、视网膜动静脉比值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血管硬化程度 视网膜 血管 眼底血管病变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对脑小血管病患者白质高信号及认知障碍的影响
19
作者 刘万虎 步玮 +3 位作者 孟令惠 董玉娟 刘翠翠 任慧玲 《中国卒中杂志》 2025年第8期968-976,共9页
目的探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及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2年10月—2024年6月在河... 目的探讨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对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患者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及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2年10月—2024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经神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CSVD的患者。根据患者的MoCA评分将其分为认知障碍组(0~25分)和认知正常组(26~30分)。比较两组的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基底节区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basal ganglia 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BG-EPVS)与MoCA不同认知域评分的关系。采用偏相关分析评估WMH体积与BG-EPVS、MoCA总分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应用中介分析评估WMH体积在BG-EPVS与认知障碍之间的作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CSVD患者207例,其中认知障碍组143例,认知正常组64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脑微出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混杂因素后,患高血压(OR 2.208,95%CI 1.070~4.555,P=0.032)、BG-EPVS数量(OR 1.060,95%CI 1.011~1.111,P=0.016)、WMH体积(OR 1.044,95%CI 1.008~1.082,P=0.016)与认知障碍独立相关。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BG-EPVS数量与视觉空间和执行功能(r=-0.388,P<0.001)、注意力(r=-0.319,P<0.001)、延迟回忆(r=-0.302,P<0.001)均呈负相关。偏相关分析显示,WMH体积与BG-EPVS数量呈正相关(r=0.260,P<0.001),与整体认知功能呈负相关(r=-0.338,P<0.001)。进一步进行中介分析,结果显示,BG-EPVS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部分由WMH体积介导,中介效应占比为33.3%。结论高血压、BG-EPVS数量、WMH体积与CSVD患者认知障碍独立相关。BG-EPVS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部分是由WMH体积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 扩大血管周围间隙 白质高信号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邢楠 华素玉 李俐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246,共5页
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的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并可能进展为痴呆,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CSVD影像学标志物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微出血、腔... 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的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并可能进展为痴呆,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CSVD影像学标志物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微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的分布位置、严重程度对各认知域产生不同影响,CSVD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炎症因子间接影响和脑组织纤维束破坏等机制相关。但CSVD影像学标志物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 影像学标志物 脑白质高信号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脑微出血 腔隙性梗死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