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雯漪 李澄 周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42-1050,共9页
颈动脉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PVA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脂肪组织,其与颈动脉外膜在解剖结构上紧密相连,并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和生理功能特性。与普通脂肪组织不同,PVAT通过内分泌和旁分泌机制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分... 颈动脉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PVA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脂肪组织,其与颈动脉外膜在解剖结构上紧密相连,并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和生理功能特性。与普通脂肪组织不同,PVAT通过内分泌和旁分泌机制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分子,与邻近的血管壁细胞相互作用,参与调控局部炎症反应和血管稳态。PVAT的炎症状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进展及易损性密切相关,同时也在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无创评估PVAT的炎症状态成为可能。这些技术的应用为早期识别脑血管疾病高风险患者提供了新的工具,并有望优化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和个性化治疗。文章系统综述了颈动脉PVAT的病理生理机制、影像学评估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颈动脉CT血管成像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中AngⅡ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吉莹 刘唐威 +3 位作者 杨国勋 黄江南 宋梦莹 钱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相关机制。方法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MTT试验检测AngⅡ处理后细胞增殖率,检测AngⅡ处理后活性氧(ROS)、H2O2及HOCL水平;预先给予NADPH抑制剂apocynin... 目的探讨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相关机制。方法培养大鼠平滑肌细胞,MTT试验检测AngⅡ处理后细胞增殖率,检测AngⅡ处理后活性氧(ROS)、H2O2及HOCL水平;预先给予NADPH抑制剂apocynin、H2O2水解酶catalase、ERK1/2抑制剂PD98059分别作用于AngⅡ处理的细胞,观察其对细胞总蛋白、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检测H2O2及HOCL含量的变化。结果 AngⅡ(终浓度100 nmol/L)处理24 h后细胞与未予AngⅡ处理比较可见明显诱导细胞增殖(P<0.05),且ROS升高;预先给予apocynin、catalase、PD98059分别作用于AngⅡ处理的细胞与单用AngⅡ处理的细胞比较可见细胞增殖抑制(P<0.05);预先给予apocynin、catalase与单用AngⅡ处理的细胞比较可降低H2O2及HOCL含量(P<0.05),但预先给予PD98059与单用AngⅡ处理比较H2O2和HOCL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PVAT中ROS介导AngⅡ诱导VSMC增殖的通路可能为Nox/H2O2/HOCL/ERK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活性氧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平滑肌细胞 过氧化氢 次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及血管炎症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于亚妮 刘昱圻 陈韵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3期294-298,共5页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可与血管壁以“双向信号”的方式相互影响,以脂肪因子分泌异常和促炎因子分泌增多为代表的PVAT功能障碍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PVAT的特性监测和炎症评估可以帮助了解血管病理学的早期阶...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可与血管壁以“双向信号”的方式相互影响,以脂肪因子分泌异常和促炎因子分泌增多为代表的PVAT功能障碍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PVAT的特性监测和炎症评估可以帮助了解血管病理学的早期阶段,识别高危患者,从而启动风险减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炎症 脂肪因子 内皮功能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颖 顾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04-1308,共5页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与血管壁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的旁分泌和血管分泌信号通路,病变段血管壁分泌的炎症因子和氧化产物可以影响血管周围脂肪细胞的表型;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分泌脂肪因子发挥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病变段血管壁炎症反应。因此,血...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与血管壁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的旁分泌和血管分泌信号通路,病变段血管壁分泌的炎症因子和氧化产物可以影响血管周围脂肪细胞的表型;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分泌脂肪因子发挥协同作用,共同促进病变段血管壁炎症反应。因此,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的定量和定性研究在血管炎症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并可以为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评估提供参考。本文对近年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心脑血管疾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康复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高桂英 胡阳 +2 位作者 张世益 孟怡 邓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2570-2576,共7页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指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再通及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预后生存密切相关。作为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非药物干预手段,运动康复通过信号分子...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指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再通及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预后生存密切相关。作为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非药物干预手段,运动康复通过信号分子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的内皮功能和氧化炎症刺激,恢复线粒体自噬水平,诱导血管周围脂肪组织功能恢复等。本文就运动康复干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运动康复治疗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提供更多思路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运动康复 内皮功能障碍 线粒体自噬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T免疫微环境与血管疾病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育林 赵明升 张利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43-1149,共7页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指紧绕血管周围的脂肪组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VAT中不仅含有脂肪细胞,而且含有多种免疫细胞,功能上不仅具有支撑血管和储存能量的作用,而且具有活跃的内分泌功能,可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和细胞因子,调节血管和全身...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PVAT)指紧绕血管周围的脂肪组织。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VAT中不仅含有脂肪细胞,而且含有多种免疫细胞,功能上不仅具有支撑血管和储存能量的作用,而且具有活跃的内分泌功能,可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和细胞因子,调节血管和全身的免疫微环境。PVAT功能的异常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将对PVAT的组成、功能与疾病的关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免疫微环境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非对比增强扫描测量冠脉周围脂肪衰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辛娟 齐海成 +4 位作者 伊力亚·阿洪江 刘倩 栗岩 李杉 邢艳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比较CT非对比增强扫描(NCCT)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对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的量化水平,探讨NCCT测量冠脉周围脂肪衰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纳入8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按右冠状动脉(RCA)狭窄程度分为RCA无狭窄组、RCA狭窄程... 目的:比较CT非对比增强扫描(NCCT)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对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的量化水平,探讨NCCT测量冠脉周围脂肪衰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纳入8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按右冠状动脉(RCA)狭窄程度分为RCA无狭窄组、RCA狭窄程度<50%组和RCA狭窄程度≥50%组,分别在NCCT和CCTA图像上对RCA近段至远段径向距离等于血管直径的脂肪组织(-190~-30HU)进行FAI值测量,分别比较RCA无狭窄组、RCA狭窄程度<50%组、RCA狭窄程度≥50%组增强前后的血管周围脂肪FAI的差异,并评估其相关性。结果:各组CCTA的FAI值均高于NCCT的FAI值,各组NCCT与CCTA的FAI值均呈中-高度相关[82例患者整体,(-87.69±8.29)HU vs(-77.16±6.22)HU,r=0.61;RCA无狭窄组,(-87.69±8.29)HU vs(-77.16±6.22)HU,r=0.88;RCA狭窄程度<50%组,(-87.51±8.75)HU vs(-76.66±6.39)HU,r=0.66;RCA狭窄程度≥50%组,(-88.10±7.89)HU vs(-78.10±6.31)HU,r=0.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CCT和CCTA测量的冠状动脉周围脂肪FAI值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CT非对比增强扫描可以测量冠脉周围脂肪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CTA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黄对1型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僵硬度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
8
作者 刘锋 马艳芳 张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3182-3187,共6页
目的:研究牛黄的主要成分牛磺酸(Taurine)对1型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僵硬度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健康的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CON组、MD组和MD+牛磺酸组,每组10只。采用SphygmoCor脉搏分析系统分析主动脉脉搏流速(APV)m/s、... 目的:研究牛黄的主要成分牛磺酸(Taurine)对1型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僵硬度和内皮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健康的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CON组、MD组和MD+牛磺酸组,每组10只。采用SphygmoCor脉搏分析系统分析主动脉脉搏流速(APV)m/s、主动脉脉搏波增强指数(API)和主动脉脉搏波增强指数(AIX)等指标反映主动脉僵硬度;采用氧化酶法、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血清葡萄糖水平和胰岛素含量;根据血管周围组织内皮依赖性扩张(EDD%)和内皮独立扩张(EID%)评价主动脉内皮功能;采用RT-PCR法、Western blot方法对胸主动脉组织细胞eNOS mRNA表达水平及eNOS在不同处理组细胞中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测定。结果:MD组(MD组)与正常对照组(CON组)比较,其主动脉内膜破坏严重,内皮细胞的体积增大,甚至部分脱落和间隙增大,中膜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与MD组比较,MD+TUDCA组(MD+牛磺酸)组主动脉壁各层细胞的排列较整齐,病变减轻。MD+牛磺酸组小鼠体质量及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升高至(22.4±4.6)mmol/L,ISI降低(P<0.05);且APV、API和AIX均减轻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D比较,MD+牛磺酸组eNOS mRNA表达上调,牛磺酸可提高eNOS蛋白水平的表达(P<0.01)。结论:长期服用牛磺酸对1型糖尿病小鼠主动脉僵硬度有改善作用,还可以通过增加机体一氧化氮活性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预防小鼠内皮功能障碍,其可能是治疗及预防糖尿病血管功能障碍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1型糖尿病 内皮功能 主动脉硬化 脉搏波速度 血管周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及其影像学评价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正琰(综述) 蒋永兴(综述) 田野(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及进展的主要因素。AS炎症可表现在AS斑块、血管外膜及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炎症因素在AS斑块、血管外膜及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之间相互作用,促进AS病变进展,进而引发心脑血管事件。采用多种影像学手段综合评价上... 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及进展的主要因素。AS炎症可表现在AS斑块、血管外膜及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炎症因素在AS斑块、血管外膜及血管周围脂肪组织之间相互作用,促进AS病变进展,进而引发心脑血管事件。采用多种影像学手段综合评价上述三方面的炎症反应,对于准确诊断AS病变、监测抗AS治疗的疗效及预测AS相关危险事件有重要意义。本文对AS斑块、血管外膜及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的炎症及其影像学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斑块 血管外膜 血管周围脂肪组织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