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血管吻合技术与微栓子形成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高洪
何鹤皋
曾炳芳
眭述平
-
机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市六临床医学院骨科
-
出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6期509-511,550,共4页
-
文摘
目的 研究血管吻合技术与微栓子形成的关系及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1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制备右侧提睾肌模型后,随机分为两组,血管吻合技术良好组与吻合技术差组,采用活体微循环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观测通过提睾肌第一级微动脉的微栓子数量、面积和毛细血管灌注的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微栓子的组成及变化。结果 吻合技术良好组微栓子的平均数量和面积均明显比吻合技术差组少(P<0.01);吻合灌注后3h功能毛细血管密度降到基础值的57.6%;微栓子内的血小板出现显著脱颗粒。结论 血管吻合后产生微栓子的数量与吻合技术的优劣密切相关;微栓子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降低微循环的灌注;吻合技术通过微栓子改变功能毛细血管的密度而影响组织存活。
-
关键词
微栓子
微循环
提睾肌
血管吻合技术
动物模型
毛细血管
-
Keywords
microemboli
microcirculation
cremaster
-
分类号
R654.4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血管吻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 2
-
-
作者
宋庆伟
杨广林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517,共3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血管扩张性疾病和血管闭塞性疾病以及血管损伤等发病率的逐渐增加,对血管移植、血管缝合与修补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血管及微血管的吻合技术,直接关系到血管远端的组织器官能否存活,在血管外科及显微外科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对血管吻合技术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有良好的即时通畅率,还要有更好的远期通畅率和抗牵拉张力等。本文拟就血管吻合的传统缝合方法和非缝合方法等做一综述。
-
关键词
血管损伤
吻合方法
血管吻合技术
血管闭塞性疾病
血管扩张性疾病
显微外科
缝合方法
血管移植
-
分类号
R654.3
[医药卫生—外科学]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手与上肢功能康复展望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顾玉东
-
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
-
出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9-99,共1页
-
文摘
20世纪的医学有许多重大发现与进展,其中显微外科的应用是影响临床发展的重大突破,特别是显微外科小血管吻合技术,促进了再植再造外科、组织器官移植外科的发展。我国在再植再造外科中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如1963年陈中伟院士的断肢再植;1966年杨东岳教授的足趾移植再造拇指;1985年于仲嘉教授的手再造等等,都是世界一流的成果。
-
关键词
上肢功能康复
显微外科
血管吻合技术
断肢再植
再造拇指
移植外科
组织器官
足趾移植
-
分类号
R49
[医药卫生—康复医学]
-
-
题名浅谈器官移植实验研究的发展
被引量:1
- 4
-
-
作者
程颖
刘永锋
-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教研室器官移植科
-
出处
《器官移植》
CAS
2010年第3期133-134,共2页
-
-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实验研究
异体角膜移植
血管吻合技术
临床工作
游离组织
移植实验
移植模型
-
分类号
R617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内镜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李玉民
-
机构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
-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9期849-850,共2页
-
-
关键词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术后胆道并发症
肝移植术后
ERCP技术
血管吻合技术
胆道重建技术
术后生存质量
终末期肝病
-
分类号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