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终末期肾病患者脑血管反应性与抑郁状态的关系 |
李姝莹
陈睿
唐玮婷
马晓杰
蔡华彬
游咏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2
|
缺血预适应诱导的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保护 |
徐竞
杨光明
李涛
刘良明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3
|
Ang-1、Ang-2差异表达在大鼠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双相变化中的作用 |
徐竞
李涛
杨光明
刘良明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4
|
SOD与NaHCO_3对重症失血性休克低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
金建秋
赵克森
赵桂玲
黄绪亮
潘秉兴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5
|
大鼠肺血管反应性种系差异的机制 |
金咸瑢
范明
王志强
苏远超
杨光田
胡汉波
张业平
冯长建
车东媛
王迪浔
|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4
|
|
6
|
脑血管反应性降低与高血压认知功能减退的相关性研究 |
王瑾
商清
刘蕊
屈秋民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6
|
|
7
|
一氧化氮降低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的机制 |
杨贵远
赵克森
刘杰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9
|
|
8
|
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研究 |
马欣
华扬
贾建平
凌晨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
2007 |
6
|
|
9
|
RhoA调节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的机制 |
李涛
徐竞
杨光明
明佳
刘良明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0
|
重症休克大鼠细动脉平滑肌膜电位变化在血管反应性降低中的作用 |
刘杰
赵克森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1
|
|
11
|
血管紧张素Ⅱ激活p38 MAPK和JNK对诱导失血性休克血管反应性的保护作用 |
杨光明
徐竞
李涛
唐婧
刘良明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2
|
低血糖生成负荷联合玉米油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和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
刘涛
刘影
张会君
梁春光
袁红霞
崔慧霞
黄米娜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3
|
阻断肠淋巴液回流提升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血管反应性和钙敏感性 |
魏艳玲
牛春雨
赵自刚
刘志权
张玉平
张静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14
|
一氧化氮参与失血性休克后期血管反应性下降的发生 |
杨贵远
赵克森
姜勇
|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
1999 |
7
|
|
15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通过氧化应激机制参与血管反应性的调节 |
冉海红
张然
|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6
|
缺血预处理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及钙敏感性的影响 |
胡弋
李涛
徐竞
唐小唪
刘良明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7
|
休克肠淋巴液对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
牛春雨
魏艳玲
赵自刚
司永华
张立民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8
|
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屏气试验评价健康吸烟者脑血管反应性 |
李素梅
李广霞
韩秋
宁彬
|
《中国卒中杂志》
|
2010 |
5
|
|
19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脑血管反应性磁共振研究 |
舒敏
章军建
高永哲
张洪
吴光耀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20
|
脑血管反应性的检测方法 |
朱慧敏
周志明
徐格林
刘新峰
|
《中国卒中杂志》
|
2009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