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种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旺
吕伟华
+3 位作者
王希乾
仝春实
武洋
彭利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59-1064,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近几年收治的因各种原因导致下颌骨缺损的病例,比较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和髂骨瓣的优缺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及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适应证、围手术期信息和预后情况。结果:2...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近几年收治的因各种原因导致下颌骨缺损的病例,比较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和髂骨瓣的优缺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及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适应证、围手术期信息和预后情况。结果:27例腓骨瓣及32例髂骨瓣均成活,两者在一般资料、面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术后6个月后)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在下颌骨缺损类型和长度、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比较明显不同。结论:下颌角处缺损优先考虑血管化游离髂骨瓣修复,跨越中线的缺损优先考虑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Brown分类方法能够很好指导骨瓣选择的类型。缺损大于90 mm优先考虑腓骨修复,且可以同时携带皮岛修复软组织缺损,小于90 mm不伴有软组织缺损优先考虑髂骨修复,小于90 mm伴有软组织缺损携带阔筋膜张肌瓣修复。血管化游离髂骨瓣在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血管化游离腓骨瓣。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和髂骨瓣均能很好地恢复患者面部外形和口腔功能,且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化游离腓骨瓣
血管
化
游离
髂骨
瓣
下颌骨缺损
修复重建外科
功能及外形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血管化游离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临床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林文清
胡砚平
张文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评价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4例血管化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种骨肌瓣修复后对患者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4例血管化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种骨肌瓣修复后对患者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的影响,对比供受区并发症的差异。结果:20例髂骨肌瓣,24例腓骨肌瓣均成活;二者在恢复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上无明显差异,在移植骨长度上,两者有明显不同。结论: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与腓骨肌瓣作为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修复的需要,但根据两种骨肌瓣的特点,对于缺损长度低于8cm,可优先考虑髂骨瓣,而缺损范围大于8cm的可选腓骨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修复与重建
血管
化
游离
髂骨肌
瓣
血管
化
游离
腓骨
肌
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穆婷
马成
+3 位作者
冯浩然
王爽
何雨亮
黄旋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638-364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2例需行下颌骨病变切除及重建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CAD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2例需行下颌骨病变切除及重建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CAD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B组采用传统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记录手术时间,将术前术后三维图像重叠,分别测量下颌骨各标志点的移动距离,并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和B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28±1.17)h和(9.45±0.9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A组下颌颏顶点的移动距离较B组下颌颏顶点的移动距离短,A组各位置点的总体移动距离较B组各位置点的总体移动距离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位置点平均移动距离未见明显差异。结论CAD与3D打印技术在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方面,可以减少手术时间,较为理想的恢复颌面外形,获得较高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
血管
化
腓骨
游离
移植
瓣
下颌骨缺损
精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旺
吕伟华
王希乾
仝春实
武洋
彭利伟
机构
河南大学口腔医学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59-1064,共6页
文摘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近几年收治的因各种原因导致下颌骨缺损的病例,比较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和髂骨瓣的优缺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及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适应证、围手术期信息和预后情况。结果:27例腓骨瓣及32例髂骨瓣均成活,两者在一般资料、面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术后6个月后)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在下颌骨缺损类型和长度、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比较明显不同。结论:下颌角处缺损优先考虑血管化游离髂骨瓣修复,跨越中线的缺损优先考虑血管化游离腓骨瓣修复,Brown分类方法能够很好指导骨瓣选择的类型。缺损大于90 mm优先考虑腓骨修复,且可以同时携带皮岛修复软组织缺损,小于90 mm不伴有软组织缺损优先考虑髂骨修复,小于90 mm伴有软组织缺损携带阔筋膜张肌瓣修复。血管化游离髂骨瓣在手术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血管化游离腓骨瓣。血管化游离腓骨瓣和髂骨瓣均能很好地恢复患者面部外形和口腔功能,且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血管化游离腓骨瓣
血管
化
游离
髂骨
瓣
下颌骨缺损
修复重建外科
功能及外形评价
Keywords
vascularized free fibular flap
vascularized free iliac bone flap
mandible defect
repair and reconstruction surgery
function and appearance evaluation
分类号
R782.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血管化游离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临床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林文清
胡砚平
张文峰
机构
厦门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
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4,共4页
文摘
目的:评价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4例血管化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种骨肌瓣修复后对患者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的影响,对比供受区并发症的差异。结果:20例髂骨肌瓣,24例腓骨肌瓣均成活;二者在恢复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上无明显差异,在移植骨长度上,两者有明显不同。结论: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与腓骨肌瓣作为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修复的需要,但根据两种骨肌瓣的特点,对于缺损长度低于8cm,可优先考虑髂骨瓣,而缺损范围大于8cm的可选腓骨瓣。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修复与重建
血管
化
游离
髂骨肌
瓣
血管
化
游离
腓骨
肌
瓣
Keywords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Vascularized iliac crest flap Vascularized fibular flap
分类号
R78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穆婷
马成
冯浩然
王爽
何雨亮
黄旋平
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广西口腔颌面修复与重建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西颅颌面畸形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颌面外科疾病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638-3643,共6页
基金
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项目(编号:S201687)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编号:桂科攻1598012-18)
文摘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2例需行下颌骨病变切除及重建的患者,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CAD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B组采用传统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记录手术时间,将术前术后三维图像重叠,分别测量下颌骨各标志点的移动距离,并将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和B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8.28±1.17)h和(9.45±0.9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A组下颌颏顶点的移动距离较B组下颌颏顶点的移动距离短,A组各位置点的总体移动距离较B组各位置点的总体移动距离短,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余位置点平均移动距离未见明显差异。结论CAD与3D打印技术在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方面,可以减少手术时间,较为理想的恢复颌面外形,获得较高的精确度。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
血管
化
腓骨
游离
移植
瓣
下颌骨缺损
精确度
Keywords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3D printing technology
vascularized fibular free graft flap
mandibular defects
accuracy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种血管化游离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回顾性研究
周旺
吕伟华
王希乾
仝春实
武洋
彭利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种血管化游离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临床分析
林文清
胡砚平
张文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3D打印技术的血管化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研究
穆婷
马成
冯浩然
王爽
何雨亮
黄旋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