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声学造影诊断高血压心肌微血管功能损害的探讨
1
作者 迟东升 王鹏 +8 位作者 靳凤霞 刘俭 陈小林 谢志斌 李琦 吴平生 许顶立 查道刚 刘伊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诊断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应用心肌声学造影测量 2 4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8例对照组注射潘生丁前后心肌的A值、β值和A·β值 ,并计算出A、β比值和冠脉微血管的血流储备(CMVFR)。结果 :... 目的 :探讨心肌声学造影诊断高血压心肌微血管病变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应用心肌声学造影测量 2 4例高血压病患者和 8例对照组注射潘生丁前后心肌的A值、β值和A·β值 ,并计算出A、β比值和冠脉微血管的血流储备(CMVFR)。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高血压病患者注射潘生丁后A、β和A·β值增加幅度明显降低 ,β比值以及CMVFR显著降低 ;A值与DBP、A·β值与SBP呈正相关 (r =0 .45 ,0 .3 9) ;RatioA、Ratioβ和CMVFR与SBP(r =-0 .44 ,-0 .48,-0 .5 7)、Ratioβ和CMVFR与DBP呈负相关 (r =-0 .45 ,-0 .47)。 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心肌微血管储备功能受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声学造影 诊断 高血压 心肌微血管功能损害 并发症 潘生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认知疗法对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建敏 董津平 +2 位作者 赵爱焕 孟丽娜 王姗姗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9期10-12,共3页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并探讨行为认知疗法对患者认知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12月在解放军第254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422例,经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 目的了解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并探讨行为认知疗法对患者认知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7-12月在解放军第254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422例,经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检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非痴呆(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1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84)和对照组(N=8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行为、认知疗法等多项护理措施。2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VCI-ND发生率为39.57%;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较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VCI-ND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给予足够重视。采取包括心理护理等多项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肽治疗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包纪盛 陈亚萍 +1 位作者 林志 陈燕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8-878,共1页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Bowler最早提出,由脑血管疾病引起或与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VCI病程进展缓慢,病情起伏不稳,由不同部位脑组织血管损伤表现出相...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Bowler最早提出,由脑血管疾病引起或与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密切相关的各种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VCI病程进展缓慢,病情起伏不稳,由不同部位脑组织血管损伤表现出相应症状和体征。认知功能显著随增龄性减退,随着我国老龄社会程度的不断加深,VCI患者也日渐增加,对其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使之成为家庭、社会日益加重的负担。近年来,我们采用丁苯肽胶囊对高龄VCI患者进行治疗,以探讨其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临床观察 治疗 血管疾病 VCI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脑小血管病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杜鹃 赖成虹 刘萍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2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脑小血管病不同临床类型的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的损害差异。方法纳入脑小血管病患者118例,包括52例腔隙性脑梗死灶(LI)和66例白质疏松(WML),健康对照组80例。对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目的分析比较脑小血管病不同临床类型的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的损害差异。方法纳入脑小血管病患者118例,包括52例腔隙性脑梗死灶(LI)和66例白质疏松(WML),健康对照组80例。对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包括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语义分类流畅测验(动物)、简短Stroop测验、画钟实验、积木测验、数字广度顺背测验、数字符号测验、逻辑记忆亚测验、再生亚测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I组和WML组Stroop测验评分升高,其他各项评分均降低(P<0.05)。LI组语义分类流畅测验(动物)、Stroop测验、数字符号测验、听觉词语学习测验(言语性记忆)、视觉再生亚测验(视觉性记忆)、MoCA、MMSE评分高于WML组(P<0.05)。结论 LI组和WML组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均受到损害,且总体上来说WML组患者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 脑小腔隙灶 白质疏松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脑髓理论为指导探讨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思路 被引量:7
5
作者 黎明全 赵建军 +2 位作者 徐云龙 王莹 刘聪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763-764,775,共3页
秉承任继学教授"脑髓理论"的学术思想,对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提出新的病因病机学说:肾精不足,脑髓失养,加之瘀血内阻,脂膏壅塞,水津血互渗,聚为痰涎,痰瘀互阻,毒自内生,毒邪损害,神机失用,发为痴呆。髓以养为用,治疗当虚... 秉承任继学教授"脑髓理论"的学术思想,对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提出新的病因病机学说:肾精不足,脑髓失养,加之瘀血内阻,脂膏壅塞,水津血互渗,聚为痰涎,痰瘀互阻,毒自内生,毒邪损害,神机失用,发为痴呆。髓以养为用,治疗当虚实同治,补肾填精益髓治其本,活血化痰解毒治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髓理论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治疗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建军 刘珺莹 +2 位作者 黎明全 徐云龙 刘聪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783-784,共2页
目的:观察赵建军教授基于"脑髓理论"采用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对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防治的有效性。方法:180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髓海不足,痰瘀阻窍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拟中... 目的:观察赵建军教授基于"脑髓理论"采用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对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防治的有效性。方法:180例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髓海不足,痰瘀阻窍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拟中药汤剂(石菖蒲、郁金、山药、山茱萸、龟板胶、川芎、红花)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进行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MoCA评分(21.8±2.28);MMSE评分治疗组(27.80±0.54),对照组(25.27±0.76),2组比较,P<0.05。结论:补肾益髓,活血化痰解毒法对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防治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血管 脑髓理论 补肾益髓 活血化痰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小血管病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涛 杨瑞龙 《西部中医药》 2015年第4期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补脑膏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2组均口服尼莫地平,观察组同时口服补脑膏,2组连续治疗12周,比较治... 目的:观察补脑膏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伴发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2组均口服尼莫地平,观察组同时口服补脑膏,2组连续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结果:Mo CA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补脑膏联合尼莫地平治疗CSVD伴发VCIND患者,其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 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补脑膏 尼莫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脑卒中后轻中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临床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范元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4期164-165,共2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卒中后轻中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2例脑卒中后经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27分的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及对照组,于治疗后的第15天、22天再次进行进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并比较分析治...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卒中后轻中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2例脑卒中后经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27分的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及对照组,于治疗后的第15天、22天再次进行进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并比较分析治疗前后结果。结果轻度认知障碍占绝大多数(74例,77.08%)。依达拉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前MMSE(24.92±3.10)分,治疗后2周及4周时MMSE分别为(26.32±1.26)分和(28.16±3.60)分,治疗前后MMSE分值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以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占绝大多数,而依达拉奉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脑卒中后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妙嫦 梁玉婵 林俏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7期25-27,共3页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60例脑血管病患者,以是否存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为准分为对照组(无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和研究组(存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各30例。回顾性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分...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及血管性危险因素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60例脑血管病患者,以是否存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为准分为对照组(无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和研究组(存在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各30例。回顾性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脑血管病面积、损伤半球情况及脑血管损伤部位。结果研究组70~79岁患者占比56.67%高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一般损伤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腔隙性损伤、大面积损伤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双侧半球损伤患者占比70.00%高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基底节损伤发生率70.00%高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病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与高龄、大面积损伤、双侧半球损伤、基底节损伤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均为血管性危险因素,应予以重视,避免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血管性危险因素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分型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艳丽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25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分型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脑小血管病患者80例,按照MoCA量表评分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为无认知功能障碍(评分不低于26分),试验组为认知功能障碍(评分低于26分...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分型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脑小血管病患者80例,按照MoCA量表评分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为无认知功能障碍(评分不低于26分),试验组为认知功能障碍(评分低于26分)。探讨两组MRI表现、危险因素和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结果:高胆固醇血症、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计数均与认知障碍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和脑小血管病的联系紧密,可将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计数作为预测脑小血管病的基本指标,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规避脑小血管病的发生,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 影像学分型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中医病机及治则初探
11
作者 苏莉娟 曹晓岚 《江西中医药》 2010年第10期12-13,共2页
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病位在脑,脾肾亏虚为致病之本,痰瘀内阻为致病之标,治则为益肾健脾、化浊行瘀、醒神开窍、健脑增智。
关键词 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中医病机 治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损害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传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年第8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损害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1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0.2胞二磷胆碱点滴,15天为1个疗程。[结果...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损害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1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0.2胞二磷胆碱点滴,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观察治疗前后MMSE评分,治疗后优于治疗前,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非痴呆认知功能损害 醒脑静注射液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发高血压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傅海霞 关广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高血压 慢性肾功能衰竭 遗传学机制 血管内皮功能损害 研究进展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