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力学性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巨噬细胞炎症表型的影响
1
作者 周一丹 畅拙 +5 位作者 彭瑞宁 陈丽沙 蔡琴 张弩 徐光魁 杨慧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7-297,共1页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的心血管疾病,病变斑块部位巨噬细胞的炎症表型对病情发展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细胞外力学微环境的改变能引起巨噬细胞炎症表型变化,而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血管力学特性的变化对斑块部位巨噬细胞炎症...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的心血管疾病,病变斑块部位巨噬细胞的炎症表型对病情发展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细胞外力学微环境的改变能引起巨噬细胞炎症表型变化,而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血管力学特性的变化对斑块部位巨噬细胞炎症表型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旨在揭示血管力学特性对巨噬细胞炎症转换的影响,进而改变影响斑块。方法使用Apo E-/小鼠构建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模型,通过病理切片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巨噬细胞的分布及炎症分型。采用AFM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物力学特性,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结果(1)斑块内巨噬细胞炎症表型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状态趋势保持一致;(2)斑块不同区域的弹性模量具有显著差异:E(fibrosis cap)=13.3±1.86 k Pa,E(lipid rich area)=6.56±4.50 k Pa,E(cellular fibrosis of lipid area)=11.43±6.63 k Pa。(3)巨噬细胞集中分布在纤维帽区域,且M1型巨噬细胞的占比要高于M2型巨噬细胞。结论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巨噬细胞的分布与斑块力学特性密切相关,且随着血管刚度的增加,细胞趋向分化为促炎型巨噬细胞。表明在动脉粥样硬化中,斑块力学特性会影响巨噬细胞的分型,从而促进炎症的发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力学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力学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炎症状态 血管疾病 生物力学特性 病理切片 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力学在腹主动脉瘤形成过程中的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熊江 景在平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7-52,共6页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血管力学 形成机制 血管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力学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齐颖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80-84,共5页
2011年春天,我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短期访问学习期间有幸第一次拜访了冯元桢先生。还记得当天的天气是圣迭戈典型的阳光明媚,可是让我感触更为深刻的是冯先生睿智的思想、爽朗的笑声和对生物力学学科的热爱.冯先生和我讲到... 2011年春天,我在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短期访问学习期间有幸第一次拜访了冯元桢先生。还记得当天的天气是圣迭戈典型的阳光明媚,可是让我感触更为深刻的是冯先生睿智的思想、爽朗的笑声和对生物力学学科的热爱.冯先生和我讲到了论语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先生对于中华文化和思想的理解与践行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力学 应力诱导 力学生物学 血管重建 低切应力 分子机制 生物学研究 核骨架 力学刺激 细胞间信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力学生物学与医学工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姜宗来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工程研究 血管力学 美国国家科学院 细胞分子生物学 生物力学 生物医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 工程院院士 医学科学院 生命系统 九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观察腹主动脉瘤形成与发展中的血管力学因素
5
作者 贾庆帅 赵宝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85-1588,共4页
腹主动脉瘤(AAA)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血管疾病之一,破裂可导致患者迅速出血、死亡。腹主动脉瘤发病过程相当复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腹主动脉血管力学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超声影像技术具有对动脉血流动力学... 腹主动脉瘤(AAA)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血管疾病之一,破裂可导致患者迅速出血、死亡。腹主动脉瘤发病过程相当复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腹主动脉血管力学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超声影像技术具有对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实时动态检测及随访方便的优势,在AAA发生发展的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血管力学 超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力学参数检测中噪声滤除的小波变换法
6
作者 吴效明 岑人经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140-143,共4页
心血管力学参数检测中噪声滤除的小波变换法@吴效明@岑人经...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噪声滤除 参数检测 血管力学 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制心血管支架植入后力学微区亚细胞原位时空图谱
7
作者 游凌森 沈雳 葛均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4-64,共1页
目的心血管支架植入后,我国约有上百万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研究表明,球囊扩张压力不匹配导致ISR,但其详细机制不明确,影响支架治疗效果。本研究将绘制支架植入后不同力学微区的亚细胞原位时空全转录组图谱,揭示力学生物学机制... 目的心血管支架植入后,我国约有上百万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研究表明,球囊扩张压力不匹配导致ISR,但其详细机制不明确,影响支架治疗效果。本研究将绘制支架植入后不同力学微区的亚细胞原位时空全转录组图谱,揭示力学生物学机制。方法本研究基于数值仿真、显微切割取样、机器学习和亚细胞空间原位分子成像技术(SMI),对支架梁压迫区、过度区、非压迫区人源血管组织进行解析,绘制首个支架植入后亚细胞时空图谱。结果结合支架梁-血管壁耦合效应、血流对支架的流体力学响应,以及亚细胞分辨率空间原位成像结果,对植入后支架梁-血管壁力学分区进行定义:划分出单径向受力区、复杂侧向受力区、I度压迫区、II度压迫区、过度区、非压迫区,并对不同受力细胞组分行单细胞空间转录组图谱绘制,解析力学微区配受体,鉴别出一种新的平滑肌介入后状态/细胞亚群。结论本研究绘制了支架植入后力学微区亚细胞时空原位分子图谱,并定义相关区域表达特征。这是人类首次从空间上观测支架-血管微环境和细胞基因组变化,立体揭示异质性细胞在支架-血管力学邻域构象,为探究血管微区细胞与微环境间互作及ISR机制提供了新见解,有望为下一代支架和靶向药物研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生物学 血管支架 血管组织 细胞亚群 支架治疗 血管力学 机器学习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红萍 赵川榕 王贵学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3,共7页
血管生物力学主要探讨血管细胞如何感知力学刺激、力学如何影响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开发多种数理模型来分析力学因素对疾病的作用。近年来,血管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蓬勃发展,各科研团队从不同方向解析血管的力学生物学过程,以期深入了解血... 血管生物力学主要探讨血管细胞如何感知力学刺激、力学如何影响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开发多种数理模型来分析力学因素对疾病的作用。近年来,血管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蓬勃发展,各科研团队从不同方向解析血管的力学生物学过程,以期深入了解血管生物力学因素影响各种血管疾病进程的调控机制,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基于力学生物学的理论基础。本文基于国内外专家团队并结合本团队研究工作,对血管力学生物学领域近期的研究热点和新兴趋势进行总结探讨,为把握血管力学生物学领域热点和探索新的研究方向提供系统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物力学 力学生物学 计算流体动力学 血管支架 动脉瘤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力学感受器在主动脉扩张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容 孙慧莹 +1 位作者 李双双 陆清声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2-498,共7页
主动脉腔内血流动力学复杂,其产生的机械力学刺激对主动脉扩张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内皮细胞作为血管内膜的关键组成,通过力学感受器对血流引起的微环境变化做出精准响应。这些力学感受器包括离子通道、受体酪氨酸激酶和膜结构等... 主动脉腔内血流动力学复杂,其产生的机械力学刺激对主动脉扩张疾病的发生发展起关键作用。内皮细胞作为血管内膜的关键组成,通过力学感受器对血流引起的微环境变化做出精准响应。这些力学感受器包括离子通道、受体酪氨酸激酶和膜结构等,它们将机械应力转换为生化信号,从而影响血管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近年来,针对内皮细胞力学感受器在主动脉扩张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总结力学感受器介导内皮细胞功能调控主动脉扩张疾病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开发临床治疗策略提供新视角和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扩张疾病 内皮细胞 力学感受器 血管生物力学 血流动力学 机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细胞在体力学微环境简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少雄 龚晓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0-375,共6页
在脉搏血压和血流作用下血管承受的弹性应力、黏性剪切应力以及管壁基质的力学特性构成血管细胞的在体力学微环境,这些力学刺激参与调控管壁细胞的生物学响应,诱导血管组织的重建和病变。虽然目前有大量关于血管力学生物学的实验研究,... 在脉搏血压和血流作用下血管承受的弹性应力、黏性剪切应力以及管壁基质的力学特性构成血管细胞的在体力学微环境,这些力学刺激参与调控管壁细胞的生物学响应,诱导血管组织的重建和病变。虽然目前有大量关于血管力学生物学的实验研究,但是体外实验中施加的力学刺激与血管生理和病理条件的定量相关性仍缺乏必要的讨论。总结血管细胞在体力学微环境的量化评估方法,聚焦生理位置和老化对管壁力学行为的影响。探讨细胞力学微环境的生理和病理特性,以及对当前血管力学生物学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细胞 在体力学微环境 血管力学生物学 机械牵拉应变 基质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周循环抗阻训练对男子大学生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胡国鹏 王人卫 +4 位作者 王振 陈壮荔 张剑珍 冯魏 仝二宝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5-207,共3页
目的:研究循环抗阻训练(CRT)对普通男性大学生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2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12周强度为40~60%1RM的循环抗阻训练干预,每周3次,每次12~15组、1~3个循环、约30~45分钟;对照组不... 目的:研究循环抗阻训练(CRT)对普通男性大学生心血管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2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12周强度为40~60%1RM的循环抗阻训练干预,每周3次,每次12~15组、1~3个循环、约30~45分钟;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前后用无创性心血管健康监测仪检测脉搏波,分析心血管动力学流变参数的变化。结果:实验组实验前后每分心输出量(CO)明显提高(P<0.01),心脏指数(CI)、左心室每搏做功指数(LVSWI)增加(P<0.05);平均收缩压(MSP)、平均舒张压(MDP)、平均动脉压(MAP)降低(P<0.05),平均总周阻力(TR)和标准周阻(STR)下降十分显著(P<0.01),血管扩张系数(ETK)和血管顺度(AC)无明显变化(P>0.05);微循环半更新时间(ALT)和微循环平均滞留时间(TM)明显加快(P<0.01),微循环半更新率(ALK)提高显著(P<0.05),而对照组实验前后各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实验后各指标相比,HR、TR、STR、ALT、TM等指标明显降低(P<0.01),每搏心输出量(SV)增加显著(P<0.01)。结论:12周循环抗阻训练可有效提高心脏的泵血机能,降低动脉血压,改善组织微循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抗阻训练 血管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脑血管动力学、氧化应激产物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夏 熊兰 +1 位作者 李玲 凡子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0期2858-2861,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出血(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ACH)患者脑血管动力学、氧化应激产物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96例AC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出血(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ACH)患者脑血管动力学、氧化应激产物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96例AC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组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所有受试者脑血管动力学、氧化应激产物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脑血管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mean和Qmean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氧化应激产物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OD水平较组内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MDA水平较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NF-α和IL-1β水平较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治疗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拉达奉联合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改善ACH患者脑血管动力学,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依达拉奉 高压氧 血管力学 氧化应激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生物力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4
13
作者 姜宗来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13-315,351,共4页
心血管生物力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新进展有两个方面:一是心血管力学生物学研究。阐明力学因素如何产生生物学效应而导致血管重建,研究心血管信号转导通路和力学调控途径,从细胞分子水平深入了解心血管活动和疾病发生的本质;二是以临床影... 心血管生物力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新进展有两个方面:一是心血管力学生物学研究。阐明力学因素如何产生生物学效应而导致血管重建,研究心血管信号转导通路和力学调控途径,从细胞分子水平深入了解心血管活动和疾病发生的本质;二是以临床影像为基础的心血管生物力学建模与个体化手术设计研究。应用流体力学理论,结合医学影像和先进的流场测试技术,进行心血管建模与定量分析,研究心血管功能新的无创检测技术和个体化治疗体系设计,为心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和预警提供生物力学的解决方案。本期心血管生物力学专刊发表了7篇国内同行的相关研究论文。这些论文的内容涵盖了血管壁细胞力学生物学和紧密结合临床的心血管生物力学建模研究,反映了我国心血管生物力学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物力学 力学生物学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耦合场下带缺陷肝血管灌注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军 范勇 +1 位作者 刘懿禾 王松丽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32,共9页
目的以前期肝血管灌注的研究为基础,使用动力学方法研究并仿真肝血管在堵塞或带有异物时灌注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行为和血管壁力学特性,探究其变化规律及各种因素对灌注过程的影响程度。方法依据医学影像数据构建肝脏直血管和弯曲血管实... 目的以前期肝血管灌注的研究为基础,使用动力学方法研究并仿真肝血管在堵塞或带有异物时灌注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学行为和血管壁力学特性,探究其变化规律及各种因素对灌注过程的影响程度。方法依据医学影像数据构建肝脏直血管和弯曲血管实体模型,提出估算灌注速度的数学方法,仿真模拟血管内灌注液的流动;在双向耦合条件下对血管壁进行力学特性分析,同时在多耦合条件下提出灌注参数优化。结果供肝血管管径改变(如血管痉挛)或在血管内突发栓子情况下进行灌注时血管内流体动力学行为是:(1)当血管堵塞程度不同时,前半段的变形比后半段变形要严重;(2)相同条件下,弯曲血管变形远大于直血管变形。结论仿真结果较为清晰地显示提出的估算灌注速度的方法是可行的,仿真灌注下血管内的流体动力学行为以及血管壁的力学特性双向耦合结果分析符合医疗实际。利用该速度进行灌注得出仿真结果显示,各个因素对于灌注过程中血管壁的特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堵塞程度、血管形状和异物位置,并在流-固-热多耦合场条件下得到了血管灌注参数的优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力学 灌注仿真 双向耦合 血管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和卒中前后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久仪 王桂清 +4 位作者 杨永举 王艳 曹奕丰 沈凤英 冯春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和卒中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 (CVHD)指标积分变化特征。方法 对东北等地区 2 5 35 5例 35岁及以上队列人群进行高血压和卒中现况调查与卒中发病随访监测 ,在基线调查时对人群进行CVHD检测 ,并以统一的方法进行积分... 目的 探讨高血压和卒中患者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 (CVHD)指标积分变化特征。方法 对东北等地区 2 5 35 5例 35岁及以上队列人群进行高血压和卒中现况调查与卒中发病随访监测 ,在基线调查时对人群进行CVHD检测 ,并以统一的方法进行积分。将基线调查时诊断的高血压和恢复期卒中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生的卒中患者和队列人群中的正常人分成血压正常、高血压、卒中发病前和卒中发病后等 4组 ,比较不同组间CVHD指标积分值水平及异常发生率。结果  4组研究对象CVHD积分值的中位数分别为 98.75、85 .0 0、5 1.2 5和 5 5 .0 0分 ,经秩和检验 ,高血压和卒中前后组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CVHD积分值异常 (<75分 )的发生率分别为 14 .19%、4 2 .2 8%、74 .12 %、和 6 7.73% ,经 χ2 检验 ,高血压和卒中前后组与正常人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高血压和卒中前后的CVHD指标积分较正常人明显下降 ,CVHD异常是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和预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卒中 血管血流动力学 检测 危险因素 血管意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动力学异常与糖尿病血淤证、气阴两虚证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褚伟 邢燕玲 +2 位作者 祁友松 宋宇 徐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756-757,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力学异常 糖尿病 血淤证 气阴两虚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及高血压的脑血管动力学检测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世英 武志耀 胡宝萍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61-64,60,共5页
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改变的阳性率脑出血为94.3%,高血压为98.4%。其中高血压动态阻力(DR)升高明显.脑出血临界压力增高,而临界压与舒张压差(DP)降低更明显。脑出血CVDI异常与CT诊断一致占71.4%,不一致者血肿侧仍存在着CVDI的异常... 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改变的阳性率脑出血为94.3%,高血压为98.4%。其中高血压动态阻力(DR)升高明显.脑出血临界压力增高,而临界压与舒张压差(DP)降低更明显。脑出血CVDI异常与CT诊断一致占71.4%,不一致者血肿侧仍存在着CVDI的异常.脑出血较之高血压CVDI改变的特点为①外周阻力R(?)、颈动脉血流量(Q_(mean)、CP、DP更易发生变化。②运动学四项指标下降更明显.③微循环障碍更明显.④CP增高DP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血管力学 仪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积分值与亚临床动脉硬化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蕾 王雅琴 +5 位作者 胡中扬 杨娉婷 曹霞 袁挺 王桂莲 陈志恒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erebrovascular hemodynamic index,CVHI)积分值与亚临床动脉硬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27 184名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回归分析CVHI积分值、改良版弗莱明翰评... 目的:探讨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cerebrovascular hemodynamic index,CVHI)积分值与亚临床动脉硬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27 184名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回归分析CVHI积分值、改良版弗莱明翰评分量表(framingham stroke profile,FSP)和国人心脑血管缺血疾病(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s,ICVD)量表的相关性;对其中11 580名受检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CVHI积分值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 PWV)、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相关性分析;对其中9 860名受检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CVHI积分值与尿微量白蛋白及胱抑素C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本研究中CVHI积分值<75分的人数占总体检人数的12.98%;CVHI积分值与改良版FSP分值呈负相关(r=–0.484,P<0.01),与ICVD量表分值亦呈负相关(r=–0.45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ba PWV,颈动脉斑块,尿微量白蛋白及胱抑素C是CVHI积分值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VHI积分值与改良版FSP和ICVD量表、亚临床动脉硬化相关指标(ba PWV,颈动脉斑块,尿微量白蛋白及胱抑素C)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推荐将其作为脑卒中零级预防和一级预防的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血流动力学 亚临床动脉硬化 胱抑素C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库溴铵与琥珀胆碱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世元 唐先南 +1 位作者 许平 李长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80-282,共3页
目的 :研究罗库溴铵与琥珀胆碱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 (CVDI)的影响 ,以进一步证明作为全麻诱导用药 ,前者取代后者的合理性。方法 :46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罗库溴铵组 (R组 ) 2 1例 ,琥珀胆碱组 (S组 ) 2 5例。全麻诱导应用芬太... 目的 :研究罗库溴铵与琥珀胆碱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 (CVDI)的影响 ,以进一步证明作为全麻诱导用药 ,前者取代后者的合理性。方法 :46例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罗库溴铵组 (R组 ) 2 1例 ,琥珀胆碱组 (S组 ) 2 5例。全麻诱导应用芬太尼和硫喷妥钠后 ,R组静注罗库溴铵 0 9mg/kg ,S组静注琥珀胆碱 1 5mg/kg。分别于全麻诱导前、后 ,静注肌松药后 1、5、10分钟时检测CVDI。结果 :(1)两组全麻诱导后平均、最小脑血流量 (Qmean、Qmin)未减少 ,最小脑血流速度 (Vmin)不减慢 ;(2 )罗库溴铵不影响CVDI,而静注琥珀胆碱 1分钟后至 5分钟前Qmean、Qmin、Vmin明显增加或加快 ,脑血管顺应性 (C)、零压顺应性 (C0 )降低 (绝对值增加 ) ,其水平与麻醉前比差异显著 ;(3)静注琥珀胆碱所测Qmean、Qmin、Vmin较罗库溴铵显著增加或加快 ,C、C0 绝对值明显增加。 (4 )结论 :罗库溴铵不影响CVDI,而琥珀胆碱产生显著影响 ,全麻诱导时以前者取代后者之趋势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血流动力学 罗库溴铵 琥珀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脑DSA造影血管血流动力学分析
20
作者 莫小聪 冼朝辉 王晓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5期486-487,共2页
关键词 血管血流动力学 DSA设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