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8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帧频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价值初探
1
作者 郑茹瑜 阚艳敏 +3 位作者 刘丹 胡紫月 邱识博 经翔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37-540,555,共5页
目的:探讨高帧频超声造影(H-CEUS)在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9月我院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46例,共92个斑块。对目标斑块行常规超声造影(CEUS)和(或)H-CEUS检查,由... 目的:探讨高帧频超声造影(H-CEUS)在评估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9月我院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46例,共92个斑块。对目标斑块行常规超声造影(CEUS)和(或)H-CEUS检查,由2名具有5年以上超声造影工作经验的医师分别对斑块内新生血管进行分级和半定量评估,分别按照斑块厚度和位置进行分组,对斑块H-CEUS分级结果及增强路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H-CEUS模式下,2名观察者对斑块新生血管分级的一致性明显提高,且在不同位置及不同厚度组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②不同厚度及位置斑块新生血管造影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1~2级斑块中,新生血管造影分级越高,增强路径越多样,两者相关系数r_(s)=0.718(P<0.001)。结论:H-CEUS可以实时清晰显示斑块内新生血管分布和增强路径,有助于超声医师通过观察斑块内新生血管来客观同质化评估斑块易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新生血管 生理性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CT诊断脾窦岸细胞血管肉瘤1例
2
作者 王引弟 胥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3-664,共2页
1病例简介女,56岁,主诉:间断腹痛并近期加重半年,体重减轻明显,脾周积液。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8 g/L,血小板389 g/L,红细胞3.43×1012/L,甲胎蛋白3.38 ng/ml,糖类抗原12534.6 U/ml,糖类抗原1998.23 U/ml,癌胚抗原0.49 ng/ml。3个... 1病例简介女,56岁,主诉:间断腹痛并近期加重半年,体重减轻明显,脾周积液。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08 g/L,血小板389 g/L,红细胞3.43×1012/L,甲胎蛋白3.38 ng/ml,糖类抗原12534.6 U/ml,糖类抗原1998.23 U/ml,癌胚抗原0.49 ng/ml。3个月前全腹增强CT提示脾脏多发低密度影,血管瘤可能(图1A~C)。3个月后急诊腹部超声提示脾内多发实性占位,恶性病变多考虑、副脾、脾周积液(图1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窦岸细胞血管肉瘤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检查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要点解读
3
作者 谢明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5,140,共4页
《超声检查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是针对超声评估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的指导性文件,全面介绍了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的超声检查方法、诊断标准,不同超声技术评估的优点、局限性及临床意义。本文旨在对该指... 《超声检查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是针对超声评估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的指导性文件,全面介绍了高血压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的超声检查方法、诊断标准,不同超声技术评估的优点、局限性及临床意义。本文旨在对该指南进行要点解读,帮助超声和临床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及应用该指南,规范高血压心血管超声检查和诊断方法,指导临床超声检查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超声检查 血管重构 心功能 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前向主动真腔寻径(IVUS-ATS):一种开通复杂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创新技术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跃进 宋雷 +9 位作者 李向东 钱杰 窦克非 慕朝伟 崔锦钢 赵杰 高立建 尹栋 李昂 孙中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7-421,共5页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难以攻克的最后堡垒。过去10余年,经过全球顶尖介入专家团队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专用器械的研发、更新和不断完善,国际广泛学术和技术交流,已经形成了前向技术为主,逆向技术为辅的...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难以攻克的最后堡垒。过去10余年,经过全球顶尖介入专家团队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专用器械的研发、更新和不断完善,国际广泛学术和技术交流,已经形成了前向技术为主,逆向技术为辅的CTO处理策略与流程(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管内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超声造影与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相关性及应用价值
5
作者 夏岩 王嵘 +3 位作者 张蕾 林发 刘子琪 王晓岩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4-701,共8页
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ultrasound,TCCD)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测颅内主要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 目的探究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coded Duplex ultrasound,TCCD)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检测颅内主要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其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院55例疑似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分别应用TCCD联合CEUS和MRA,检查颈内动脉终末段、大脑中动脉M1和M2段,大脑前动脉A1和A2段、大脑后动脉P1和P2段以及椎动脉V4段等血管狭窄程度。将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闭塞3组,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一致性。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两种检查费用及诊断时长的差异。结果本研究纳入55例(共110例大脑半球)高危脑血管狭窄患者(中位年龄46岁,男性占69.0%),同步行TCCD联合CEUS与MRA检测。TCCD联合CEUS与MRA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TCCD联合CEUS与MRA在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具有一致性,其中M2段(加权Kappa值=0.704)、A2段(加权Kappa值=0.650)诊断一致性较高;M1段(加权Kappa值=0.569)一致性中等。同时,TCCD联合CEUS检查的平均费用为240元,诊断时长21 min,而MRA为722元和287 min(P<0.001,效应量r=0.89~0.91)。结论与MRA相比,TCCD联合CEUS在颅内大脑中动脉M2段和大脑前动脉A2段的血管狭窄筛查中具有较高一致性。TCCD联合CEUS更具成本效益。MRA对颅内深部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更具有优势。选择二者协同应用可优化颅内血管狭窄诊疗资源配置,建议基层医疗机构以TCCD初筛和经过规范培训技术升级联合CEUS,对复杂病例转诊MRA精细化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 卫生经济学 诊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超声虚拟组织学在下肢动脉血管腔内重建术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6
作者 李睿 舒畅 李鑫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8-673,共6页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是一种基于超声技术在血管管腔内进行成像的技术,已广泛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血管腔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virtual histology,IVUS-VH)是通过超声信号遇...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是一种基于超声技术在血管管腔内进行成像的技术,已广泛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血管腔内超声虚拟组织学(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virtual histology,IVUS-VH)是通过超声信号遇到不同病理组织反射的回波信号频谱定性分析动脉内病变的组成,可为心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近年来,IVUS-VH在下肢动脉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特别是在预后判断方面,IVUS-VH可能存在一定的价值。该文介绍了IVUS-VH在下肢动脉血管重建术中的应用,重点讨论其在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虚拟组织学 下肢动脉 血管腔内重建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脑血流超声的影响
7
作者 杨芝华 田捷 +3 位作者 文钰琴 王一丹 王友军 杨宇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90,共4页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脑血流超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血管源性眩晕的疗效及对脑血流超声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血管源性眩晕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周时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的中医症状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izziness and Anxiety Rating Scale,DARS)、血脂、脑血流超声指标、治疗半年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症状评分、DHI评分、DARS评分、血脂及脑血流超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DHI评分、DARS评分、血脂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血流超声指标均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血管源性眩晕安全有效,能够降低患者眩晕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加快脑血流速度,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和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源性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疗效 脑血流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直接或于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扩张桡动脉后及反“J”型移植物建立动静脉瘘用于接受血液透析而相应血管细小患者 被引量:1
8
作者 姜燕 熊智倩 +4 位作者 刘俪婷 苏朝江 陈彦 张帅 刘宗旸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目的比较直接或于超声引导下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扩张桡动脉后建立动静脉瘘(AVF),以及利用反“J”型移植物建立移植物动静脉瘘(AVG)用于需要接受血液透析而相应血管细小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96例计划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而桡动... 目的比较直接或于超声引导下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PTA)扩张桡动脉后建立动静脉瘘(AVF),以及利用反“J”型移植物建立移植物动静脉瘘(AVG)用于需要接受血液透析而相应血管细小患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96例计划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而桡动脉远端直径<1.5 mm、头静脉直径≥2.0 mm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造瘘方案将其分为AVF组(n=30)、PTA+AVF组(n=34)及AVG组(n=32);比较3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初级通畅率及次级通畅率。结果AVF组、PTA+AVF组及AVG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80.00%、94.12%及100%,临床成功率分别为30.00%、82.35%及93.75%;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VF组1、3、6、9及12个月初级通畅率分别为80.00%、30.00%、27.59%、27.59%及24.14%,PTA+AVF组分别为94.12%、82.35%、78.79%、68.75%及62.50%,AVG组分别为100%、93.33%、83.33%、76.67%及66.67%;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VF组1、3、6、9及12个月次级通畅率分别为83.33%、75.00%、75.00%、70.83%及58.33%,PTA+AVF组分别为93.33%、93.33%、83.33%、83.33%及80.00%,AVG组分别为100%、100%、93.33%、90.00%及80.00%;3组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相比直接及经超声引导下以PTA扩张桡动脉后建立AVF,AVG用于需要接受血液透析而相应血管细小患者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动静脉瘘 血管成形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超声预测动静脉内瘘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舒启沛 张君 +4 位作者 尹娜 张军 史琳 鄢玲 郭燕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70-875,共6页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狭窄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科、超声科225例接受PTA的AVF狭窄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根据术后3个月内AVF是否再狭窄分为通畅组(n=204)与再狭窄组(n=21)。对2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及超声参数进行组间比较,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AVF狭窄行PTA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术前AVF血管狭窄长度预测AVF狭窄行PTA术后再狭窄的价值。结果 2组术前AVF血管狭窄处内径、狭窄长度、狭窄数量、内膜厚度、肱动脉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VF血管狭窄长度(P<0.001,OR=1.856,95%CI:1.350~2.552)是预测AVF狭窄行PTA术后再狭窄的独立相关因素。术前AVF血管狭窄长度预测AVF狭窄行PTA术后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95%CI:0.784~0.953,P<0.001),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0.4%。结论 术前AVF血管狭窄长度可能是预测AVF狭窄行PTA术后再狭窄的独立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狭窄长度 动静脉内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监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
10
作者 黄琨 张红利 +4 位作者 张春来 贾春新 董云鹏 崔锦钢 马威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62,共8页
目的 探讨早期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obutamin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DSE)监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CAE)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 ... 目的 探讨早期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obutamin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DSE)监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CAE)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3年7月在唐山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AMI患者302例;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00例)和非MACE组(202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DSE指标室间隔厚度、峰值状态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峰值状态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储备值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100例作为验证组验证模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显示,MACE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yocardial band,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高敏肌钙蛋白T (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T,hs-c Tn T)、Killip分级、支架植入数量、靶血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早期DSE指标室间隔厚度、LVESV峰值状态、LVEF峰值状态、LVEF储备值与非MAC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靶血管(OR=3.415,95%CI:1.122~9.632)、高CK-MB (OR=1.151,95%CI:1.051~1.261)、高NT-pro BNP (OR=1.087,95%CI:1.040~1.136)、高Killip分级(OR=2.859,95%CI:1.380~5.923)、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2.524,95%CI:1.226~5.196)、高室间隔厚度(OR=4.672,95%CI:1.776~12.292)、高峰值状态LVESV (OR=1.122,95%CI:1.059~1.189)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均P<0.05),高峰值状态LVEF (OR=0.779,95%CI:0.714~0.849)、高LVEF差值(OR=0.784,95%CI:0.705~0.871)及高LVEF储备值(OR=0.871,95%CI:0.811~0.937)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均P<0.05);包含室间隔厚度、峰值状态LVESV、峰值状态LVEF、LVEF差值及LVEF储备值预测模型与高CK-MB、NT-pro BNP、Killip分级及靶血管为左冠状动脉主干的预测模型相比其预测效能更优(Z=2.563,P<0.05)。结论 早期行DSE能够通过早期分析心脏结构功能能够有效预测评估AMI患者MACE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超声心动图 急性心肌梗死 不良心血管事件 多巴酚丁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超声阵列换能技术用于测量血管内径及血液流速
11
作者 任晓敏 刘淑萍 +4 位作者 常洪波 赵国政 陈泗英 孙娅慧 李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94-798,共5页
目的观察柔性超声阵列换能器样机用于测量血管内径及血液流速的可行性。方法设计及制作柔性超声阵列换能器样机(简称样机),包括贴片式柔性超声阵列换能器(简称换能器)及采集系统。以多普勒体模与仿血管控制系统模拟人体血液,分别以Mindr... 目的观察柔性超声阵列换能器样机用于测量血管内径及血液流速的可行性。方法设计及制作柔性超声阵列换能器样机(简称样机),包括贴片式柔性超声阵列换能器(简称换能器)及采集系统。以多普勒体模与仿血管控制系统模拟人体血液,分别以Mindray M7彩色多功能超声诊断仪(M7超声仪)及样机检测脉冲波激发模式、频谱形态、回波信号时间间隔及血流流速等,以前者结果为标准,评估样机检测的有效性;之后分别对20名健康受试者测量左颈总动脉、左肱动脉及左桡动脉内径及流速,评估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基于受试者对应用换能器舒适度的主观评分结果及去除换能器后有无皮肤不适、损伤等评估样机安全性。结果利用样机成功对多普勒体模与仿血管控制系统清晰采集血流频谱,所获频谱形态、流速及回波信号时间间隔与M7超声仪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两种方法所测受试者左颈总动脉、左肱动脉及左桡动脉内径均有很强一致性(ICC=0.919~0.992),所测流速具有中等或很强一致性(ICC=0.524~0.831)。受试者舒适度主观评分为3(2,3),去除后均无皮肤不适。结论柔性超声阵列换能技术可用于测量血管内径及血液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血管 换能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超声表现
12
作者 邵禹铭 吕珂 +4 位作者 颜晓一 谭莉 陈天娇 姜玉新 张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观察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纳入经病理证实的4例新发及3例复发AAM,观察病变超声表现。结果7例AAM中,3例病变位于外阴皮下、2例位于外阴皮下及盆腔、1例位于盆腔、1例位于宫颈,中位最大径7.6 cm;主要表现为不均... 目的观察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超声表现。方法回顾性纳入经病理证实的4例新发及3例复发AAM,观察病变超声表现。结果7例AAM中,3例病变位于外阴皮下、2例位于外阴皮下及盆腔、1例位于盆腔、1例位于宫颈,中位最大径7.6 cm;主要表现为不均匀低回声、内部散在条索状中/中-高回声,形态规则或呈分叶状伴指状突起,边界清晰或与邻近阴道/直肠分界不清,灰阶超声及CDFI可见分层结构。结论AAM好发于外阴及腹盆腔,病灶多较大,易向周围浸润形成指状突起,边界多清晰,内部以不均匀低回声为主,可见特征性分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软组织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误诊巨大卵巢血管瘤1例
13
作者 陈思晗 熊虎 +1 位作者 税典雅 高小瞻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1,共2页
病例女,60岁,因“右侧腰部疼痛2天”入院。超声表现:盆腔可见17.0 cm×11.9 cm无回声(图1),内部透声差,见密集光点回声,其旁可见大小约3.2 cm×2.8 cm稍高回声。CDFI:盆腔内无回声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盆腔巨... 病例女,60岁,因“右侧腰部疼痛2天”入院。超声表现:盆腔可见17.0 cm×11.9 cm无回声(图1),内部透声差,见密集光点回声,其旁可见大小约3.2 cm×2.8 cm稍高回声。CDFI:盆腔内无回声周边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盆腔巨大囊性病灶(考虑巧克力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卵巢肿瘤 误诊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自体动静脉瘘血栓闭塞的危险因素
14
作者 陈颖慧 陈鸿雁 +3 位作者 张秉宜 熊狄 万珍 何晏霖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0-384,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瘘(AVF)血栓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144例接受超声引导下PTA的自体AVF血栓闭塞患者,根据治疗成功与否将其分为成功组(n=114)与失败组(n=30);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AVF超声参...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瘘(AVF)血栓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144例接受超声引导下PTA的自体AVF血栓闭塞患者,根据治疗成功与否将其分为成功组(n=114)与失败组(n=30);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AVF超声参数,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TA治疗自体AVF血栓闭塞的危险因素并以列线图可视化;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失败组年龄、AVF使用年限、血管钙化程度、血栓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最大值(Emax)及最小值(Emin)均高于,而AVF静脉流出道数量低于成功组(P均<0.05)。血管中-重度钙化、血栓高Emean、AVF静脉流出道数量为1均为超声引导下PTA治疗自体AVF血栓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所获模型预测治疗失败的AUC为0.969。结论血管中-重度钙化、高血栓Emean、AVF静脉流出道数量为1均为超声引导下PTA治疗自体AVF血栓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动静脉瘘 血管成形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15
作者 唐镜 韩鹃 +2 位作者 刘成惠 闫柏刚 敖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使用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ur-coded duplex sonography,TCCS)评估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功能转归相关联。方法纳入2020年3月1日至2024年1... 目的使用经颅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ur-coded duplex sonography,TCCS)评估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功能转归相关联。方法纳入2020年3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血管内治疗的老年AIS患者360例,根据90 d时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为功能不良组145例(mRS评分3~6分)和功能良好组215例(mRS评分≤2分)。所有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后12 h使用TCCS检查颅内血流状态,记录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velocity,EDV)、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F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MFV比值、PSV比值、校正后PSV比值、校正后MFV比值,采用ROC曲线分析TCCS指标预测AIS患者功能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及截断值。结果功能不良组PSV比值、MFV比值、校正后PSV比值、校正后MFV比值较功能良好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SV比值、MFV比值预测AIS患者功能转归不良的性能欠佳(AUC<0.750),而校正后PSV比值、校正后MFV比值具有较佳的预测性能(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4.00分、入院时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评分≥8.00分、校正后PSV比值>1.39及校正后MFV比值>1.40为影响AIS患者功能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相较于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ASPECT评分预测AIS患者功能转归不良(AUC=0.780,95%CI:0.734~0.822),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ASPECT评分+校正后PSV比值+校正后MFV比值预测性能明显提高(AUC=0.976,95%CI:0.955~0.989),敏感性及特异性也更高(Z=8.261,P<0.01)。结论老年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早期TCCS检测是识别90 d时功能转归不良的有效方法,兼备无创、操作简便的优点,尤其是校正后PSV比值、校正后MFV比值可与常规预测指标相结合,更好地预测功能转归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双功能 方案评价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非罪犯病变组织学特征比较:彩色编码血管内超声(iMAP-IVUS)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进 单守杰 +2 位作者 刘志忠 张俊杰 金国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6期525-529,共5页
目的应用彩色编码血管内超声(iMAP-IVUS)比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的非罪犯病变斑块组织学特征。方法连续选取15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入院时诊断将患者分为ACS组(62例)和SAP组(90例),... 目的应用彩色编码血管内超声(iMAP-IVUS)比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的非罪犯病变斑块组织学特征。方法连续选取152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根据入院时诊断将患者分为ACS组(62例)和SAP组(90例),对非罪犯病变行iMAP-IVUS检查,比较两组之间斑块的组织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S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之间斑块体积相似(P>0.05),ACS组的纤维体积百分比(70.3%±9.8%)显著低于SAP组(77.1%±7.4%,P<0.01),但ACS组的脂质体积百分比(8.3%±2.5%比6.1%±2.4%)和坏死体积百分比(15.3%±7.6%比9.8%±4.6%)显著高于SAP组(均为P<0.01)。两组纤维体积百分比与斑块总体积均负相关(均为P<0.01),坏死体积百分比与斑块总体积均正相关(均为P<0.01)。和SAP组(r=0.46)相比,ACS患者(r=0.60)斑块体积和坏死体积百分比的相关性更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坏死体积百分比是发生A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8.73,95%CI:2.21~26.40,P<0.001)。结论较SAP患者,ACS患者的非罪犯病变更具易损性,坏死体积百分比是发生AC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斑块 彩色编码血管内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腔内超声(IVUS)方法和诊断价值
17
作者 K.Lehner R.Blasini +2 位作者 P.Gerhardt R.J.Siewert 乐桂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46-151,共6页
具有发射和接收系统的管腔内超声诊断是超声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上和下消化道应用管腔内超声结果表明,此法能显示器官壁的结构,至今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达到如此清晰的分辨率,例如管腔内超声较其它方法能更清楚地显示肿瘤浸润的深度。此... 具有发射和接收系统的管腔内超声诊断是超声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上和下消化道应用管腔内超声结果表明,此法能显示器官壁的结构,至今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达到如此清晰的分辨率,例如管腔内超声较其它方法能更清楚地显示肿瘤浸润的深度。此外,空腔脏器器官可作为透声窗来判断邻近脏器的病变。近来这项技术也用于血管腔内检查。体外研究及血管系统介入性检查的初步临床应用表明,应用这项技术能满意地估价血管壁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涛 侯佳豪 +2 位作者 许诗卉 高翔 毕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2-1266,共5页
随着超声影像新技术和超声对比剂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凭借其无创、无肾损伤、花费低、实时末梢灌注显影等优势,逐渐受到临床医师重视,逐步应用到疾病的诊治与随访中,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及肿瘤疾病的诊治中。然而其在血管疾病介... 随着超声影像新技术和超声对比剂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造影凭借其无创、无肾损伤、花费低、实时末梢灌注显影等优势,逐渐受到临床医师重视,逐步应用到疾病的诊治与随访中,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及肿瘤疾病的诊治中。然而其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领域的应用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且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伴有心肾功能不全、病情危重等特点,会受限于增强CT检查。超声造影可部分替代CTA,因此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领域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随着微泡技术迅速涌入心血管医学领域,其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领域应用的临床意义是巨大的。对此,该综述通过检索以往研究文献,总结目前超声造影技术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领域的应用现状,为该技术在此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与拓展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血管疾病 诊断 治疗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血管成像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诊断胎儿生长受限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捧 管秀娟 +3 位作者 董孝贞 孟欣雨 张红彬 栗河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微血管成像(MV-Flow)联合孕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诊断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87例胎儿生长受限[FGR组,包括43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及44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孕妇及112名正... 目的观察超声微血管成像(MV-Flow)联合孕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诊断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87例胎儿生长受限[FGR组,包括43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及44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孕妇及112名正常孕妇[对照组,55名孕周<28周(对照组1)、57名孕周≥28周(对照组1)],以MV-Flow技术测量胎盘微血管指数(MVI),于同期检测孕妇血清VEGF表达水平,于分娩后即刻检测胎盘母体面VEGF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胎盘MVI、母体血清VEGF及二者联合诊断FGR的价值。结果FGR组2亚组胎盘MVI、孕妇血清VEGF表达水平及胎盘组织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胎盘MVI、母体血清VEGF及二者联合诊断<28周FG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1、0.870和0.997,诊断≥28周FGR的AUC分别为0.991、0.867和0.993。以单一孕妇血清VEGF诊断2亚组FGR的AUC均低于胎盘MVI及其联合孕妇血清VEGF(P均<0.05),而后二者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胎盘MVI和孕妇血清VEGF可用于筛查FGR,而前者更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迟缓 胎盘血液循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超声检查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HA2015 IVUS-XPL:血管内超声引导置入依维莫司涂层支架可改善预后
20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4364-4364,共1页
AHA2015年会上IVUS-XPL研究显示,在冠状动脉长病变患者中使用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置入依维莫司涂层支架(EES)较血管造影引导可产生更好预后。Myeong-Ki Hong(延世大学医学院)等称该研究旨在明确利用IVUS引导第二代药物涂层支架... AHA2015年会上IVUS-XPL研究显示,在冠状动脉长病变患者中使用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置入依维莫司涂层支架(EES)较血管造影引导可产生更好预后。Myeong-Ki Hong(延世大学医学院)等称该研究旨在明确利用IVUS引导第二代药物涂层支架的有效性。研究者随机对1 400例受试者(平均年龄64岁,69%为男性)进行IVUS引导或血管造影引导EES治疗,主要终点是12个月时心源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支架 血管内超声 心源性死亡 靶病变 延世大学 血管造影 血管事件 血栓发生率 狭窄率 最小管腔内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